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温度预处理对不同品种马铃薯花药愈伤组织诱导率的影响 被引量:3
1
作者 贺苗苗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32-33,共2页
以青海省马铃薯主栽品种青薯2号、高原4号、下寨65为材料,探讨低温和高温热激对马铃薯花药愈伤组织和胚状体诱导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单独低温预处理48 h下寨65诱导率最高,35℃热激处理48 h下青薯2号和高原4号诱导率较高,低温预处理48 h... 以青海省马铃薯主栽品种青薯2号、高原4号、下寨65为材料,探讨低温和高温热激对马铃薯花药愈伤组织和胚状体诱导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单独低温预处理48 h下寨65诱导率最高,35℃热激处理48 h下青薯2号和高原4号诱导率较高,低温预处理48 h和热激处理48 h相配合下的马铃薯愈伤诱导率高于单独低温和高温热激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温度 愈伤组织 诱导率
下载PDF
马铃薯花粉生活力测定及低温贮藏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杨永智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69-71,共3页
快速测定马铃薯花粉活力可以使马铃薯人工杂交育种有效开展。以新采摘的马铃薯花粉为材料,采用醋酸洋红染色法、碘-碘化钾染色法和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染色法测定马铃薯花粉活力,初步研究不同马铃薯花粉在-20℃黑暗避光条件下储藏时... 快速测定马铃薯花粉活力可以使马铃薯人工杂交育种有效开展。以新采摘的马铃薯花粉为材料,采用醋酸洋红染色法、碘-碘化钾染色法和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染色法测定马铃薯花粉活力,初步研究不同马铃薯花粉在-20℃黑暗避光条件下储藏时间与活力的变化。结果表明,醋酸洋红染色法和碘-碘化钾染色法不适合马铃薯花粉活力的快速测定,而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染色法能够快速测定马铃薯花粉活力,该方法省时省力,基本上能够反映花粉的活力大小。低温储藏试验结果表明,花粉在-20℃黑暗干燥条件下储藏3个月仍保持较高的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花粉活力 检测方法 低温贮藏
下载PDF
RNA干涉转基因马铃薯对卷叶病毒抗性的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龚磊 王舰 杨永智 《湖北农业科学》 2016年第8期1994-1997,共4页
利用大田统计方法,结合分子生物学手段和生物信息学手段对转化的23个转基因马铃薯突变株进行抗病性鉴定,分析转化群体中外源基因的插入信息,并利用双夹心抗体酶联免疫法技术研究受侵染后马铃薯卷叶病毒基因在这些转化体中的表达情况。... 利用大田统计方法,结合分子生物学手段和生物信息学手段对转化的23个转基因马铃薯突变株进行抗病性鉴定,分析转化群体中外源基因的插入信息,并利用双夹心抗体酶联免疫法技术研究受侵染后马铃薯卷叶病毒基因在这些转化体中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一些株系出现了性状突变,通过分子生物手段检测发现大部分株系都有一定的马铃薯卷叶病毒抗性,但是抗性水平差异很大。试验验证了RNA干涉技术策略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卷叶病毒 RNA干涉(RNAi) 酶联免疫检测
下载PDF
秋水仙素诱导马铃薯野生种S.acaule多倍体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张艳萍 蒲秀琴 《中国种业》 2018年第6期66-68,共3页
马铃薯野生种需通过人工诱导染色体加倍后才能与栽培种进行杂交。本试验以马铃薯野生种S.acaule无菌苗带腋芽茎段为材料,采用浸泡法和混合培养法研究了秋水仙素诱导马铃薯野生种S.acaule产生多倍体的诱导效果。结果表明:在继代增殖培养... 马铃薯野生种需通过人工诱导染色体加倍后才能与栽培种进行杂交。本试验以马铃薯野生种S.acaule无菌苗带腋芽茎段为材料,采用浸泡法和混合培养法研究了秋水仙素诱导马铃薯野生种S.acaule产生多倍体的诱导效果。结果表明:在继代增殖培养基中添加浓度为0.3%的秋水仙素,共同培养时间为14d时获得诱导变异率最大,为31.6%;获得的87株变异株有2株为多倍体植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野生种S.acaule 秋水仙素 茎段 多倍体
下载PDF
双单倍体马铃薯DM再生体系的构建 被引量:1
5
作者 张超 杨永智 +1 位作者 王舰 周云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50-52,共3页
以双单倍体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DM1-3-516-R44的无菌茎段、叶片作为材料,构建马铃薯离体再生体系。结果表明,茎段愈伤组织适宜的诱导培养基BI为MS+0.5 mg/L IAA+2.5 mg/L 6-BA,叶片愈伤组织适宜的诱导培养基BN为MS+1 mg/L NAA+0.5... 以双单倍体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DM1-3-516-R44的无菌茎段、叶片作为材料,构建马铃薯离体再生体系。结果表明,茎段愈伤组织适宜的诱导培养基BI为MS+0.5 mg/L IAA+2.5 mg/L 6-BA,叶片愈伤组织适宜的诱导培养基BN为MS+1 mg/L NAA+0.5 mg/L 6-BA,愈伤的平均诱导率均达95%以上,甚至可以全部诱导愈伤形成;愈伤组织分化不定芽适宜的培养基BZ为MS+3 mg/L 6-BA+0.5 mg/L ZT,分化率也达到90%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双单倍体 愈伤组织诱导 再生体系
下载PDF
马铃薯T-DNA插入拷贝数的检测及对农艺性状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石建斌 杨永智 王舰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68-75,共8页
以转基因马铃薯株系为材料,采用Real-time PCR方法,以SYBR Green I为荧光染料,以马铃薯块茎贮藏蛋白基因(Patatin)作为内参基因,以植物表达载体上的潮霉素抗性基因(HPT)为筛选标记基因,建立目的基因CT值与起始模版的相关性标准曲线,通... 以转基因马铃薯株系为材料,采用Real-time PCR方法,以SYBR Green I为荧光染料,以马铃薯块茎贮藏蛋白基因(Patatin)作为内参基因,以植物表达载体上的潮霉素抗性基因(HPT)为筛选标记基因,建立目的基因CT值与起始模版的相关性标准曲线,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分别获得每个样品中内参基因和外源基因的CT值,根据Pfaffl法计算获得了T-DNA在转基因马铃薯中的拷贝数,且与Southern blot方法进行了比较,并结合田间农艺性状,分析了外源基因拷贝数马铃薯株高及薯块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内参基因和外源基因标准曲线的相关系数分别为R2=0.996、R2=0.995和R2=0.990。在所测的23株转基因株系中,12株为单拷贝插入,6株为双拷贝,5株为多拷贝。Real-time PCR比Southern blot方法结果更准确、操作更简便快捷、成本更低。且插入拷贝数的多少与马铃薯田间农艺性状变化有一定的关系,发现2拷贝以上的T-DNA插入较容易引起部分性状的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实时荧光定量PCR 拷贝数 农艺性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