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青海省农村劳务经济成长与农牧民收入增长的关系研究
1
作者 陈健 《青海统计》 2002年第S1期29-34,共6页
近年来,我省农牧民的劳务收入占纯收入的比重不断加大,对农牧民纯收入增量的贡献率也在逐年提高。"九五"期间劳务收入占农牧民纯收入的比重提高了11.56个百分点,对农牧民纯收入增量的贡献率提高了8倍多,这是农村非农产业的发... 近年来,我省农牧民的劳务收入占纯收入的比重不断加大,对农牧民纯收入增量的贡献率也在逐年提高。"九五"期间劳务收入占农牧民纯收入的比重提高了11.56个百分点,对农牧民纯收入增量的贡献率提高了8倍多,这是农村非农产业的发展和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结果。为此,本课题就影响劳务经济成长的因素和条件,以及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存量、流量、流向与劳务收入状况,进行分析研究,提出在新时期发展我省农村劳务经济和增加农牧民收入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劳务经济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农牧民纯收入 农村劳动力 青海省 农牧民收入 乡镇企业 收入增长 经济成长 农村经济
原文传递
青海省农牧民生活进一步改善——我省农牧民“九五”时期生活消费情况分析
2
作者 陈健 《青海统计》 2002年第S1期85-89,共5页
"九五"时期,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社会物质的日渐丰富和农牧民收入的持续稳定增长,我省农牧民生活水平又有了新的提高。一、收入增长为农牧民生活水平提高奠定了基础 "九五"时期,随着农牧民收入增长面的不断拓宽... "九五"时期,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社会物质的日渐丰富和农牧民收入的持续稳定增长,我省农牧民生活水平又有了新的提高。一、收入增长为农牧民生活水平提高奠定了基础 "九五"时期,随着农牧民收入增长面的不断拓宽,农牧民收入得以持续稳定增长。据对全省15县600个农村住户的抽样调查,1995——2000年,农牧民人均纯收入由1029.77元增加到1490.49元,增长44.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牧民收入 生活消费 消费水平 生活水平 低收入 收入增长 消费支出 农村住户 食品消费 医疗保健
原文传递
青海省国定贫困县劳动力从业及文化素质状况分析
3
作者 宋海祥 《青海统计》 2000年第8期16-16,共1页
农村贫困监测调查结果表明:我省国定贫困县农牧民家庭劳动力文化素质普遍偏低;从业渠道以农为主,外出打工人数少,大多集中在本县本省;劳动力文化素质与家庭收入高低成正比关系。一、劳动力基本情况1、劳动力结构。1999年,我省被调查的1... 农村贫困监测调查结果表明:我省国定贫困县农牧民家庭劳动力文化素质普遍偏低;从业渠道以农为主,外出打工人数少,大多集中在本县本省;劳动力文化素质与家庭收入高低成正比关系。一、劳动力基本情况1、劳动力结构。1999年,我省被调查的14个国定贫困县560户农牧民家庭中共有劳动力1983人,占总调查人口的58.98%,其中:整劳力1664人,半劳力319人,分别占总劳力的83.91%和16.0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海 固定贫困县 劳动力 就业 劳动力结构 文化素质 家庭人均收入 扶贫
原文传递
青海省2000年农村贫困监测调查报告
4
作者 宋海祥 《青海统计》 2001年第5期21-24,共4页
2000年,我省在连续遭受特大旱灾的不利形势下,贫困地区各级党委、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以增加农牧民收入为核心,以农村稳定为大局,加大了扶贫救灾力度,拓宽了农牧民增收渠道,实现了大灾之年,农牧民收入略有增长的目标。
关键词 青海 2000年 农村 农民收入 农民生活 基础设施 乡镇企业 农业产业化 市场经济
原文传递
青海省农村预防“非典”疫情及劳动力回流情况的调查分析
5
作者 陈健 《青海统计》 2003年第6期25-26,共2页
青海是至今未发现"非典"疫情的省份之一,为及时反映农村防治"非典"工作动态、农村居民对"非典"的心态以及各级党委和政府在农村防治"非典"工作的宣传、预防措施和政策落实等情况,我们近日在全... 青海是至今未发现"非典"疫情的省份之一,为及时反映农村防治"非典"工作动态、农村居民对"非典"的心态以及各级党委和政府在农村防治"非典"工作的宣传、预防措施和政策落实等情况,我们近日在全省10个县(共和、同仁、大通、湟中、互助、乐都、民和、循化、化隆、湟源)的100户农牧户中开展了"农村居民非典型肺炎问题"及"农村劳动力回流情况"快速调查。调查结果显示: 一、领导得力。宣传广泛,普及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海 非典型肺炎 劳动力回流 疫情控制 外出务工劳动力 农村居民
原文传递
2002年青海省贫困地区贫困原因调查分析研究
6
作者 刘春环 《青海统计》 2003年第9期20-23,共4页
2002年,我省各级党委、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全国和全省农村工作会议精神,以增加农牧民收入为目标,继续加大农村牧区扶贫工作力度。同时,抓住西部大开发的有利时机,积极组织农村牧区劳务输出,发展多种经营,拓宽了农牧民增收渠道,使贫困地区... 2002年,我省各级党委、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全国和全省农村工作会议精神,以增加农牧民收入为目标,继续加大农村牧区扶贫工作力度。同时,抓住西部大开发的有利时机,积极组织农村牧区劳务输出,发展多种经营,拓宽了农牧民增收渠道,使贫困地区农牧民收入稳定增长,但与全国和全省平均水平相比仍有很大差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02年 青海 贫困地区 农民收入 产业收入 社区环境 基础设施
原文传递
2001年青海省上半年农牧民现金收支情况分析
7
作者 刘春环 《青海统计》 2001年第8期16-17,共2页
今年全省各地紧紧围绕农业增产增效、农牧民增收,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同时充分利用西部大开发的有利时机,千方百计组织劳务输出,为农牧民增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据全省600户农牧民家庭收支情况抽样调查资料显示:上半年农牧民现金收入(扣... 今年全省各地紧紧围绕农业增产增效、农牧民增收,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同时充分利用西部大开发的有利时机,千方百计组织劳务输出,为农牧民增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据全省600户农牧民家庭收支情况抽样调查资料显示:上半年农牧民现金收入(扣除储蓄借贷现金收入)人均450.56元,同比增加57.23元。增长14.55%,比上年同期的增长幅度(8.79%)高5.76个百分点;现金支出人均690.86元,同比增加106.79元,增长18.28%,比上年同期的增长幅度(6.97%)高11.31个百分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海 2001年 农民收入 现金收入 现金支出 剩余劳动力 资金投入
原文传递
青海省农牧民生活进一步改善——我省农牧民“九五”时期生活消费情况分析
8
作者 陈健 《青海统计》 2001年第6期19-23,共5页
"九五"时期,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社会物质的日渐丰富和农牧民收入的持续稳定增长,我省农牧民生活水平又有了新的提高。一、收人增长为农牧民生活水平提高奠定了基础 "九五"时期,随着农牧民收入增长面的不断拓宽... "九五"时期,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社会物质的日渐丰富和农牧民收入的持续稳定增长,我省农牧民生活水平又有了新的提高。一、收人增长为农牧民生活水平提高奠定了基础 "九五"时期,随着农牧民收入增长面的不断拓宽,农牧民收入得以持续稳定增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海 农民 牧民 “九五”期间 生活消费
原文传递
切实减轻农牧民负担 增加农牧民收入——2000年度青海省农牧民家庭负担调查分析
9
作者 阿万龙 《青海统计》 2001年第9期24-25,共2页
减轻农牧民负担、增加农牧民收入是党中央和国务院以及各级党委、政府在农、牧区工作的一项基本政策。
关键词 青海 农民收入 农民负担 费改税 农村市场
原文传递
“九五”时期青海省农牧民纯收入的现状及“十五”期间增加农牧民收入的对策建议
10
《青海统计》 2001年第6期13-18,共6页
农牧民收入问题,是各级领导十分重视和关心的问题,它不仅影响农村牧区的发展和稳定,而且直接制约着全省经济的快速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我省农村牧区经济有了很大发展,农牧民收入有了较快增长。但近年来,由于多种原因,农牧民收入... 农牧民收入问题,是各级领导十分重视和关心的问题,它不仅影响农村牧区的发展和稳定,而且直接制约着全省经济的快速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我省农村牧区经济有了很大发展,农牧民收入有了较快增长。但近年来,由于多种原因,农牧民收入增长趋缓。对此省委、省政府领导非常重视,按照省领导的指示精神,我们充分利用农村住户调查资料,对我省农牧民收入的现状及增幅趋缓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今后的增收措施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九五”期间 “十五”期间 青海 农牧民收入
原文传递
加快农业经济结构调整 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青海农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被引量:3
11
作者 宋海祥 《青海统计》 2001年第C00期12-16,共5页
“十五”期间,我省农业发展要基本实现从“以粮为主”向“以效益为主”的目标转变,初步建成区域性产业化经营发展格局,力争地方特色农业初步形成,努力实现由温饱向小康的根本转主为。农业增加值年增增长不低于4%,农牧民人均收入... “十五”期间,我省农业发展要基本实现从“以粮为主”向“以效益为主”的目标转变,初步建成区域性产业化经营发展格局,力争地方特色农业初步形成,努力实现由温饱向小康的根本转主为。农业增加值年增增长不低于4%,农牧民人均收入年均增长不低于6%,到2005年,农业总产值达到70亿元,实现上述目标,对于青海这样一个农牧民牧民收入的百分之六十以上来自农牧业的省份来说意义十分重大。目前,我省农业仍是一个弱质产业,主要表现在:首先,我省农业仍是一个弱质产业,主要表现在:首先,农牧业基础脆弱,抵御灾害的能力低下,气候条件对农牧业生产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农牧业收成的好坏,农牧民收入的高低主要取决于“老天爷”;其次,农业经济总量小。2000年全省农业增加值只有38.50亿元,人均仅743元,而同期全国平均为1123元,我省较全国平均少380元,低33.83%,全省农业增加值占全部国内生产总值的比较仅为14.63%,即我省农业不仅规模小,总量低,而且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也很小,第三,我省农业的增长方式仍属粗放的延延扩张型,这种状况很难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农牧民收入的快速增长。同时,我省农牧民收入水平低,增长慢。2000年,我省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只有1490.49元,比全国平均水平2253.40元少762.91元,低33.86%。在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中列第26位,仅略高于云南,陕西,甘肃,贵州,西藏5省区(都同属西部省份),在西部12个省,市,自治区中列第7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经济结构 结构调整 农业产业化 农村改革 农业经济增长方式
原文传递
加快农业经济结构调整 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青海农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被引量:2
12
作者 宋海祥 《青海统计》 2002年第S1期71-75,共5页
"十五"期间,我省农业发展要基本实现从"以粮为主"向"以效益为主"的目标转变,初步建成区域性产业化经营的发展格局,力争地方特色农业初步形成,努力实现由温饱向小康的根本转变。农业增加值年均增长不低于... "十五"期间,我省农业发展要基本实现从"以粮为主"向"以效益为主"的目标转变,初步建成区域性产业化经营的发展格局,力争地方特色农业初步形成,努力实现由温饱向小康的根本转变。农业增加值年均增长不低于4%,农牧民人均收入年均增长不低于6%,到2005年,农业总产值达到70亿元,实现上述目标,对于青海这样一个农牧民收入的百分之六十以上来自农牧业的省份来说意义十分重大。目前,我省农业仍是一个弱质产业,主要表现在:首先,农牧业基础脆弱,抵御灾害的能力低下,气候条件对农牧业生产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农牧业收成的好坏、农牧民收入的高低主要取决于"老天爷";其次,农业经济总量小。2000年全省农业增加值只有38.50亿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发展 农牧民增收 农业生产 农牧业生产 农村经济发展 产业化经营 农业增加值 产业化进程 综合效益 农牧民收入
原文传递
2002年我省农牧民收入持续增长
13
作者 孟宪有 《青海统计》 2003年第4期29-30,共2页
2002年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省各地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全省农村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西部大开发战略,以农业增效、农牧民增收为根本目标,调整优化产业结构,积极发展非农产业,在耕地面积由于退耕还林还草锐减和遭受风沙、干... 2002年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省各地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全省农村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西部大开发战略,以农业增效、农牧民增收为根本目标,调整优化产业结构,积极发展非农产业,在耕地面积由于退耕还林还草锐减和遭受风沙、干旱、病虫害等自然灾害以及农产品价格持续低迷的不利因素下,农牧民人均纯收入仍然呈持续增长态势。据全省15个县600户农牧民家庭抽样调查,2002年我省农牧民人均纯收入1710.8元。比上年增加99.93元,增长6.2%。一、农牧民收入增长的主要特点 1、非农收入是农牧民增收的重要支柱,其表现为: (1)、工资性收入快速增长。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全面实施,国家和省上一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相继开工,为农牧民外出务工提供了机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02年 农民收入 牧民收入 非农收入 税费改革 农村经济发展
原文传递
2000年我省农牧民收入略有增长
14
作者 孟宪有 《青海统计》 2001年第10期18-19,共2页
2000年,我省各地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有关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指示,经过艰苦奋斗和努力拼搏,尽力化解特大旱灾对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使全省农牧民收入保持了略有增长的态势。据对600户农牧民家庭抽样调查,2000年农牧民人均纯收入为149... 2000年,我省各地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有关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指示,经过艰苦奋斗和努力拼搏,尽力化解特大旱灾对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使全省农牧民收入保持了略有增长的态势。据对600户农牧民家庭抽样调查,2000年农牧民人均纯收入为1490.49元,比上年的1486.31元,增加4.18元,增长0.3%,扣除物价因素的影响,实际增长0.4%,增速比上年回落了3.93个百分点。与全国相比,增速慢1.7个百分点。其中:现金纯收入人均982元,比上年增加196.6元,增长25.03%,实物纯收入人均508.49元,下降27.4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海 农民收入 2000年 农村劳动力 优势产业 农产品价格 扶贫攻坚 农民负担
原文传递
从不同类型贫困户收入变化看现行扶贫政策执行效果及评价
15
作者 王亚宁 《青海统计》 2001年第10期13-15,共3页
建国以来,国家对我省贫困地区从人力、物力、财力等各方面给予了支持和帮助,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逐步加大对我省扶贫开发资金的投入,促进了农村贫困地区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农村、牧区贫穷、落后的面貌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贫困地区农牧... 建国以来,国家对我省贫困地区从人力、物力、财力等各方面给予了支持和帮助,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逐步加大对我省扶贫开发资金的投入,促进了农村贫困地区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农村、牧区贫穷、落后的面貌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贫困地区农牧民生存条件逐步改善,收入和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这些显著的变化是与国家扶贫政策、计划的制定和实施,各级地方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和全社会积极开展扶贫济困活动是息息相关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海 农村 扶贫工作 贫困人口 扶贫政策
原文传递
提高中低收入户的收入水平是关键
16
作者 刘春环 《青海统计》 2002年第10期21-23,共3页
当前,如何持续稳定增加农牧民收入,特别是提高中低收入户的收入水平是我省各级政府关注的焦点。据全省15个调查县600个农牧民家庭抽样调查资料显示:2001年我省农牧民人均纯收入为1610.87元,比上年增加120.38元,增长8.07%,增... 当前,如何持续稳定增加农牧民收入,特别是提高中低收入户的收入水平是我省各级政府关注的焦点。据全省15个调查县600个农牧民家庭抽样调查资料显示:2001年我省农牧民人均纯收入为1610.87元,比上年增加120.38元,增长8.07%,增长速度比上年快7.79个百分点,扣除物价因素后实际增长6.03%。虽然我省农牧民收入增长速度加快,反映收入分配差距的基尼系数也由上年的0.4191下降到0.4063,缩小0.0128,农村居民内部收入差距有所缩小,但与全国平均水平(2366.4元)相比还少755.53元。从农村居民收入内部看,人均纯收入在2000元以下的户有447户(以下称为中低收入户),占全部调查户的74.5%,其平均收入为1049.38元,比全省平均水平低34.86%,比高收入户(人均纯收入在3000元以上的户68户)低78.54%。本文拟通过对全省农牧户与中低收入户、高收入户家庭基本情况、收入结构和收入因素等方面的对比分析,寻求推动全省农牧民增收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牧民 收入 抽样调查 青海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