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微小核糖核酸对包虫病患者免疫细胞功能的调控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
作者 王宇琦 达哇卓玛 +1 位作者 樊海宁 刘川川 《山东医药》 CAS 2024年第11期100-103,共4页
包虫病是一种对宿主造成严重损害的潜在致命性人畜共患疾病。微小核糖核酸(miRNAs)是一类小型非编码RNA分子,可在转录后以序列特异性方式通过抑制或促进mRNA降解以调节基因表达,从而发挥调控生物学过程的作用。宿主感染棘球蚴绦虫后可... 包虫病是一种对宿主造成严重损害的潜在致命性人畜共患疾病。微小核糖核酸(miRNAs)是一类小型非编码RNA分子,可在转录后以序列特异性方式通过抑制或促进mRNA降解以调节基因表达,从而发挥调控生物学过程的作用。宿主感染棘球蚴绦虫后可以引起多种miRNAs表达改变,并参与宿主的免疫调节过程。在包虫病患者的感染过程中,miR-71、miR-4989-3p、miR-222-3p、miR-155-5p、miR-146a-5p可影响单核巨噬细胞功能,miR-277a-3p能够影响树突状细胞功能,miR-374b-5p、miR-126a-5p可影响T淋巴细胞功能,miR-181a-5p能够影响自然杀伤细胞功能,上述miRNAs通过影响患者的免疫细胞及其功能而参与免疫调节。但目前还有很多miRNAs的功能和机制尚未得到证实,需要我们使用更先进的方法来确定有效的miRNAs及其功能,以便为包虫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新靶点及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小核糖核酸 棘球绦虫 包虫病 单核巨噬细胞 树突状细胞 T淋巴细胞 自然杀伤细胞 免疫调节
下载PDF
常规彩超与超声造影诊断肝泡型包虫病效能比较 被引量:10
2
作者 才让卓玛 南嘉格列 +1 位作者 李晓君 刘君 《实用肝脏病杂志》 CAS 2018年第2期305-306,共2页
目的探讨常规彩超和超声造影在肝泡型包虫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2015年1月~2017年1月我院疑似肝泡型包虫病的肝实质性占位性病变患者78例,均行常规超声和超声造影检查,并经术后组织病理学检查诊断。结果在78例肝实质性占位性病... 目的探讨常规彩超和超声造影在肝泡型包虫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2015年1月~2017年1月我院疑似肝泡型包虫病的肝实质性占位性病变患者78例,均行常规超声和超声造影检查,并经术后组织病理学检查诊断。结果在78例肝实质性占位性病变患者中,肝泡型包虫30例,原发性肝癌18例,肝血管瘤17例,肝脓肿4例,肝局灶性结节性增生3例,转移性肝癌3例,肝内血肿1例,肝硬化结节1例,局灶性非均匀性脂肪肝1例;超声造影诊断肝泡型包虫病的检出率为94.9%,显著高于常规超声的76.9%(P<0.05)。结论超声造影能清晰地显示肝脏病变的血管分布,有利于肝泡型包虫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泡型包虫病 常规超声 超声造影 诊断
下载PDF
预后营养指数对肝泡型包虫病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5
3
作者 陈小彬 袁加琪 +6 位作者 许召君 樊海宁 侯立朝 王海久 周瀛 陈鹏杰 王志鑫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147-1151,共5页
目的探讨预后营养指数(PNI)与肝泡型包虫病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8年12月青海大学附属医院肝胆胰外科收治的行肝泡型包虫病手术治疗的24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收集患者术前1周血常规及肝功能结果,计算PNI数值。通... 目的探讨预后营养指数(PNI)与肝泡型包虫病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8年12月青海大学附属医院肝胆胰外科收治的行肝泡型包虫病手术治疗的24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收集患者术前1周血常规及肝功能结果,计算PNI数值。通过X-Tile软件寻找PNI的临界值,并根据该临界值将患者分为高PNI组(n=216)和低PNI组(n=26)。计数资料两组两间比较采用χ2检验;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组间差异比较采用log-rank检验;采用Cox回归模型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并计算风险比(HR)及对应的95%CI。结果PNI与治疗方式、术中出血量、包虫分期、病灶数、Child-Pugh分级、AST、TBil、Alb、ALP、PT、淋巴细胞计数均有关(P值均<0.05)。低PNI组与高PNI组患者术后1、3、5年生存率分别为92.1%、30.5%、20.3%和95.7%、79.5%、56.9%;低PNI组平均生存时间为33.783个月(95%CI:26.450~51.355),高PNI组平均生存时间为51.355个月(95%CI:49.044~53.66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4.626,P<0.001)。单因素Cox回归结果显示,PNI、手术方式、术中出血量、包虫分期、Child-Pugh分级、并发症、ALP、PT、中性粒细胞、血小板均与肝泡型包虫病患者预后有关(P值均<0.05);多因素Cox回归结果显示,治疗方式(HR=1.461,95%CI:1.132~1.890,P=0.004)、术中出血量(HR=6.078,95%CI:3.412~10.826,P<0.001)、PNI(HR=0.367,95%CI:0.192~0.701,P=0.002)、并发症(HR=2.007,95%CI:1.204~3.346,P=0.008)、中性粒细胞(HR=2.772,95%CI:1.304~5.891,P=0.008)均是影响肝泡型包虫病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PNI可以作为预测肝泡型包虫病患者术后的预后指标,术前外周血PNI越高,患者预后越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棘球蚴病 预后营养指数 预后
下载PDF
系统免疫炎症指数与肝泡型包虫病患者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陈小彬 袁加琪 +7 位作者 王志鑫 樊海宁 许召君 梅学鹏 王海久 马佳敏 周瀛 侯立朝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375-379,共5页
目的探讨分析系统免疫炎症指数(SII)与肝泡型包虫病患者预后的相关性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8年12月青海大学附属医院肝胆胰外科收治的242例行肝泡型包虫病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计算SII数值。计数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χ^2检... 目的探讨分析系统免疫炎症指数(SII)与肝泡型包虫病患者预后的相关性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8年12月青海大学附属医院肝胆胰外科收治的242例行肝泡型包虫病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计算SII数值。计数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相关性分析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确定SII的最佳临界值,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对两组患者的总生存时间进行分析,并用log-rank比较两组生存率差异;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模型分析肝泡型包虫病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SII与肝泡型包虫病患者术后病死率呈正相关(r=0.267,P<0.001)。应用ROC曲线确定术前SII的最佳临界值为758.92,将242例患者分为低SII组(SII≤758.92,126例)和高SII组(SII>758.92,n=116例)。低SII组与高SII组肝泡型包虫患者术后1、3、5年生存率分别为98.20%、88.47%、66.10%和90.80%、53.05%、27.40%,低SII组累积生存率>50%,平均生存时间为55.584个月(95%CI:53.550~57.617);高SII组累积生存率<50%,平均生存时间为39.384个月(95%CI:35.070~43.698),中位生存时间为43个月(95%CI:34.694~51.306),低SII组肝泡型包虫病患者生存率明显优于高SII组,两组总体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979,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SII>758.92是肝泡型包虫病患者总体生存时间的影响因素(HR=5.907,95%CI:3.386~10.306,P=0.001);Cox多因素分析显示术前外周血SII是肝泡型包虫病患者总体生存率的独立危险因素(HR=3.507,95%CI:1.911~6.435,P=0.001)。结论术前SII水平与肝泡型包虫病患者预后有明确的相关性,可作为临床评估患者预后的指标,术前外周血SII越高,患者预后越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棘球蚴病 系统免疫炎症指数 预后 危险因素
下载PDF
3.0 T高场磁共振波谱成像对肝脏泡型包虫病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4
5
作者 温生宝 樊海宁 +2 位作者 王志鑫 张小航 李文方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646-650,共5页
目的探讨肝泡型包虫病(HAE)~1H-MRS特点,为鉴别诊断提供依据。方法选取肝泡型包虫病患者32例、原发性肝癌患者12例以及健康志愿者30例,分别行3.0T MR腹部常规序列及单体素~1H-MRS成像,测量胆碱(Cho)峰、脂肪(Lip)峰的峰高值及胆碱峰与... 目的探讨肝泡型包虫病(HAE)~1H-MRS特点,为鉴别诊断提供依据。方法选取肝泡型包虫病患者32例、原发性肝癌患者12例以及健康志愿者30例,分别行3.0T MR腹部常规序列及单体素~1H-MRS成像,测量胆碱(Cho)峰、脂肪(Lip)峰的峰高值及胆碱峰与脂肪峰的峰高比(Cho/Lip),对收集的数据对比分析其差异性。结果 32例HAE病灶中,87.5%(28/32)有轻度升高的Cho峰,明显低于肝癌组织的Cho峰峰高(P<0.000);HAE病灶的Cho/lip峰高度比值明显低于原发性肝癌病灶(P<0.000)。结论 ~1H-MRS无创性提供HAE代谢情况,为实体型HAE的诊断以及鉴别诊断提供重要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氢质子波谱成像 肝泡型包虫
原文传递
肝切除术后胆漏研究进展 被引量:5
6
作者 郭兵 许晓磊 +2 位作者 韩军伟 陈小彬 王海久 《河北医药》 CAS 2020年第23期3639-3644,共6页
胆漏作为肝切除术后的主要并发症,易导致腹腔感染,严重情况下可出现脓毒血症、肝衰竭和死亡。临床表现主要为腹痛、发热、黄疸、腹膜炎、麻痹性肠梗阻、经皮引流出胆汁等。长期带管、住院时间延长、额外诊疗、反复胆道感染给患者带来了... 胆漏作为肝切除术后的主要并发症,易导致腹腔感染,严重情况下可出现脓毒血症、肝衰竭和死亡。临床表现主要为腹痛、发热、黄疸、腹膜炎、麻痹性肠梗阻、经皮引流出胆汁等。长期带管、住院时间延长、额外诊疗、反复胆道感染给患者带来了严重的心理及经济负担。目前国内外对肝脏切除术后胆漏的诊疗及预防尚不成熟,本文意在综述相关文献,对肝切除术后胆漏的诊疗及预防进一步认识,从而为临床决策提供相关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切除 胆漏 诊断 治疗 预防
下载PDF
藏药格尔琼体外杀伤多房棘球蚴药效作用及活性部位的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刘文磊 蒋巧艳 +4 位作者 洛桑达哇 杨宝良 樊海宁 邓勇 汤锋 《中国高原医学与生物学杂志》 CAS 2017年第1期55-62,共8页
目的明确藏药组方格尔琼体外对抗多房棘球蚴药效学活性及其活性部位。方法将格尔琼经醇提、萃取、凝胶柱层析、硅胶柱层析、液相制备等方法分离纯化得到24个不同部位的化合物,将所得化合物以不同的浓度在体外与原头节共培养,光镜下观察... 目的明确藏药组方格尔琼体外对抗多房棘球蚴药效学活性及其活性部位。方法将格尔琼经醇提、萃取、凝胶柱层析、硅胶柱层析、液相制备等方法分离纯化得到24个不同部位的化合物,将所得化合物以不同的浓度在体外与原头节共培养,光镜下观察原头节死亡率及结构改变。结果空白组原头节死亡率为13.67±0.577,格尔琼醇提物组为93.67±1.523(P<0.0000),阿苯达唑组为47.67±2.08(P<0.0000),且格尔琼醇提物组原头节死亡后形态与阿苯达唑组有明显差异。继而对格尔琼醇提物进行萃取分离,获得乙酸乙酯部位、正丁醇部位、石油醚部位三个部分,药效学实验发现乙酸乙酯部位组原头节死亡率为93.67±0.577(P<0.0000)。对乙酸乙酯部位进行凝胶柱层析分离,获得Fraction1、Fraction2、Fraction3、Fraction4、Fraction5五个部位,药效学实验发现Fraction3组原头节死亡率为97.33±1.528(P<0.0000)。对Fraction3进行硅胶柱层析分离,获得Fraction3.1、Fraction3.2、Fraction3.3、Fraction3.4、Fraction3.5、Fraction3.6、Fraction3.7、Fraction3.8八个部位,药物实验发现Fraction3.1组原头节死亡率为83.00±4.583(P<0.0000)。对Fraction3.1进行液相制备分离,获得Fraction3.1.1、Fraction3.1.2、Fraction3.1.3、Fraction3.1.4、Fraction3.1.5、Fraction3.1.6、Fraction3.1.7七个部位,药物实验发现Fraction3.1.2组原头节死亡率为83.33±3.06(P<0.0000)。结论格尔琼相比阿苯达唑对体外多房棘球蚴具有较强的杀伤作用,其活性组分为大分子非极性化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药 体外培养 多房棘球蚴 药效活性部位
下载PDF
藏菖蒲挥发油对多房棘球蚴的体外杀伤活性 被引量:4
8
作者 李占强 李润乐 +3 位作者 苏姗姗 芦殿香 汤锋 樊海宁 《中国高原医学与生物学杂志》 CAS 2020年第3期188-191,共4页
目的明确藏菖蒲挥发油对多房棘球蚴的体外杀伤活性。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制备藏菖蒲挥发油。以不同浓度的挥发油与原头蚴共培养,观察藏菖蒲挥发油对原头蚴的活力、死亡率及形态的影响。结果浓度为10 mg/mL的藏菖蒲挥发油致原头蚴活力... 目的明确藏菖蒲挥发油对多房棘球蚴的体外杀伤活性。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制备藏菖蒲挥发油。以不同浓度的挥发油与原头蚴共培养,观察藏菖蒲挥发油对原头蚴的活力、死亡率及形态的影响。结果浓度为10 mg/mL的藏菖蒲挥发油致原头蚴活力下降、形态特征模糊、活动性消失。浓度为1.25 mg/mL的藏菖蒲挥发油作用5 h后致原头蚴死亡,死亡率达94.1%。电镜扫描死亡原头蚴示:形态变化显著,形态皱缩,体表凹凸不平,体表微绒毛消失。结论藏菖蒲挥发油在体外对多房棘球蚴具有较强的杀伤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菖蒲 挥发油 多房棘球蚴 活性
下载PDF
“一带一路”倡议下留学生《医学微生物学》全英语教学体会 被引量:1
9
作者 曹得萍 李超群 +2 位作者 双杰 唐超群 白海燕 《智慧健康》 2020年第1期23-25,共3页
医学院顺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从2017年秋季学期招收也门、索马里和巴基斯坦国家医学硕士研究生留学生,这为本院的全英语教学提出了巨大挑战。病原生物学教研室针对留学生教学的特殊性,结合《医学微生物学》学科特点,就如何... 医学院顺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从2017年秋季学期招收也门、索马里和巴基斯坦国家医学硕士研究生留学生,这为本院的全英语教学提出了巨大挑战。病原生物学教研室针对留学生教学的特殊性,结合《医学微生物学》学科特点,就如何制定针对留学生的教学大纲、教学目标及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了尝试和探索,为我院其它课程开展留学生全英语教学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倡议 留学生 《医学微生物学》英语教学 探索
下载PDF
吲哚菁绿在肝泡型包虫病13例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0
作者 才让东智 侯立朝 +4 位作者 张灵强 王志鑫 任利 王海久 樊海宁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94-97,共4页
目的探索吲哚菁绿荧光显像在肝泡型包虫病手术中的初步应用,总结术中使用经验。方法回顾分析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青海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13例肝泡型包虫病患者资料。所有患者均行开腹手术,术中均注射吲哚菁绿,通过荧光采集系统收集图像... 目的探索吲哚菁绿荧光显像在肝泡型包虫病手术中的初步应用,总结术中使用经验。方法回顾分析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青海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13例肝泡型包虫病患者资料。所有患者均行开腹手术,术中均注射吲哚菁绿,通过荧光采集系统收集图像,且术后进行随访。结果13例患者中女性7例,男性6例,年龄(37.9±14.7)岁,体重(57.4±11.3)kg。除1例患者为汉族,其余均为藏族。泡型包虫病灶不显影,正常肝组织发出绿色荧光。检测到灶旁区域荧光强度介于正常肝组织与病灶之间,怀疑为边缘带(还需病理证实)。1例患者病灶周围出现环形荧光增强影。3例(23.1%,3/13)患者存在肝表面微小病灶,其中2例影像学检查未发现,1例CT表现为条索状钙化影。病灶切除后剩余肝脏均未发现残留病灶(除外微波消融的病灶)。所有患者均未出现术后并发症。7例患者完成随访,并未发现病灶复发。结论吲哚菁绿荧光显像在肝泡型包虫病外科手术中,在发现微小病灶、检测病灶残留等方面有优势,但还需要更多的研究进一步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棘球吻病 肝切除术 吲哚菁绿 荧光显像技术
原文传递
泡型肝包虫病的临床治疗进展 被引量:20
11
作者 路越晴 邓勇 +7 位作者 张灵强 周瀛 任利 阳丹才让 候立朝 温浩 王海久 樊海宁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CAS 2016年第5期547-551,共5页
目的总结近几年来泡型肝包虫病的临床治疗方法,为指导临床实践提供新的依据。方法通过查阅国内外有关泡型肝包虫病治疗方法的相关文献,对各种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及优势或不足之处进行分析总结。结果根治性手术依然是目前治疗泡型肝包虫... 目的总结近几年来泡型肝包虫病的临床治疗方法,为指导临床实践提供新的依据。方法通过查阅国内外有关泡型肝包虫病治疗方法的相关文献,对各种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及优势或不足之处进行分析总结。结果根治性手术依然是目前治疗泡型肝包虫病的首选治疗方法,肝移植多用于晚期泡型肝包虫病的治疗,手术若结合化学治疗则临床疗效显著。结论泡型肝包虫病发病率高、预后差,临床治愈较为困难。根治性手术、肝移植、化学治疗、放射治疗等技术不断被用于临床治疗泡型肝包虫病,充分掌握各种治疗方法的适应证十分必要,同时若能对此病的发生、发展进行深入的研究,也许能为泡型肝包虫病的治愈带来新的希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泡型肝包虫病 手术治疗 肝移植 化学疗法
原文传递
多房棘球蚴分泌物抗原对脂多糖诱导小鼠骨髓来源的树突状细胞表型及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文登 李超群 +7 位作者 胡旺 徐凯 庞明泉 乜茹 冯浩杰 张占红 刘处处 樊海宁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606-612,共7页
目的探究不同浓度多房棘球蚴分泌物抗原(Em-sAg)对脂多糖(LPS)诱导小鼠骨髓来源的树突状细胞(BMDC)表型和功能的影响。方法小鼠骨髓腔中所分离的骨髓前体细胞,经小鼠重组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刺激后形成BMDC,于正倒置显... 目的探究不同浓度多房棘球蚴分泌物抗原(Em-sAg)对脂多糖(LPS)诱导小鼠骨髓来源的树突状细胞(BMDC)表型和功能的影响。方法小鼠骨髓腔中所分离的骨髓前体细胞,经小鼠重组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刺激后形成BMDC,于正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用流式细胞术鉴定BMDC纯度后,分为Control组、阳性对照组(LPS 1μg/mL)、LPS+3 mg/mL Em-sAg组、LPS+1.5 mg/mL Em-sAg组、LPS+0.75 mg/mL Em-sAg组、LPS+0.375 mg/mL Em-sAg组共6组。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BMDC表面分子(CD80、CD86、MHC-Ⅱ分子)的表达情况,ELISA法检测各组细胞因子IL-12p70的表达水平。满足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组间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表示。结果在正倒置显微镜下观察到,培养8~10 d的细胞可见毛刺样突起,细胞呈完全悬浮状态。流式细胞术检测发现,CD11c的阳性率均在70%以上,据此鉴定所培养的细胞大部分为BMDC。流式细胞术的进一步结果表明,与Control组相比,LPS组表面的细胞分子CD80、CD86、MHC-Ⅱ均显著增加(P值均<0.05);与LPS组相比,LPS+3 mg/mL Em-sAg组、LPS+1.5 mg/mL Em-sAg组、LPS+0.75 mg/mL Em-sAg组、LPS+0.375 mg/mL Em-sAg组中BMDC的CD80显著减少(F=34.870,P<0.001),CD86、MHC-Ⅱ无明显减少(P值均>0.05)。ELISA法的结果表明,不同组间的IL-12 p70的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73.140,P<0.05),与Control组相比,LPS组刺激后IL-12p70的表达量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阳性对照组相比,LPS+3 mg/mL Em-sAg组、LPS+1.5 mg/mL Em-sAg组、LPS+0.75 mg/ml Em-sAg组、LPS+0.375 mg/mL Em-sAg组均降低IL-12p70的表达量(P值均<0.05),且Em-sAg浓度越高,降低促炎症因子IL-12p70表达量越明显。结论不同浓度Em-sAg均可抑制LPS诱导的BMDC成熟度和促炎症细胞因子IL-12p70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棘球蚴病 树突细胞 脂多糖类 免疫耐受
下载PDF
CD4^+CD25^+CD127^(low)Treg细胞中Foxp3的表达及CD4^+CD25^+CD127^(low)/Foxp3 Treg细胞在感染泡球蚴小鼠中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2
13
作者 廖梦姣 侯立朝 +6 位作者 王志鑫 汤锋 王东旭 任利 庞明泉 王海久 樊海宁 《中国高原医学与生物学杂志》 CAS 2018年第2期123-128,共6页
目的探讨CD4^+CD25^+CD127^(low)Treg细胞中Foxp3的表达及CD4^+CD25^+CD127^(low)/Foxp3 Treg在泡球蚴感染中的作用机制。方法将小鼠分为泡型包虫病组、健康对照组。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脾脏CD4^+CD25^+CD127^(low)Treg、CD4^+CD25^+Foxp3 ... 目的探讨CD4^+CD25^+CD127^(low)Treg细胞中Foxp3的表达及CD4^+CD25^+CD127^(low)/Foxp3 Treg在泡球蚴感染中的作用机制。方法将小鼠分为泡型包虫病组、健康对照组。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脾脏CD4^+CD25^+CD127^(low)Treg、CD4^+CD25^+Foxp3 Treg细胞含量及CD4^+CD25^+CD127^(low)Treg细胞中Foxp3的表达含量,用ELISA法检测血清中细胞因子IFN-γ、TGF-β1、IL-10的表达水平。并通过Pearson相关性分析方法分析CD4^+CD25^+CD127^(low)/Foxp3 Treg细胞的含量与病灶大小的关系。结果 1.健康对照组CD4^+CD25^+CD127^(low)Treg细胞为9.04±2.78,泡型包虫病组为14.91±4.21(P<0.004)。2.健康对照组CD4^+CD25^+Foxp3 Treg细胞为0.76±0.73,泡型包虫病组为4.21±2.08(P<0.000)。3.健康对照组CD4^+CD25^+CD127^(low)Treg细胞中Foxp3的含量为70.7%,泡型包虫病组为67.7%。4.泡型包虫病组中CD4^+CD25^+CD127^(low)Treg细胞含量与病灶大小呈正相关(r=0.894,P=0.01),泡型包虫病组中CD4^+CD25^+Foxp3 Treg细胞含量与病灶大小呈正相关(r=0.714,P=0.031)。5.健康对照组血清中IFN-γ的含量为8.39±0.82,泡型包虫病组为560.95±123.71(P<0.000),健康对照组血清中IL-10的含量为538.52±55.82,泡型包虫病组为1946.80±260.89(P<0.000),健康对照组血清TGF-β1的含量为223.90±56.34,泡型包虫病组为321.35±36.44(P<0.01)。结论 1.泡球蚴感染可刺激小鼠CD4^+CD25^+CD127^(low)/Foxp3 Treg细胞的增殖,CD4^+CD25^+CD127^(low) Treg细胞高表达Foxp3,在泡型包虫病中可作为Treg细胞的表面标记物;2.CD4^+CD25^+CD127^(low)/Foxp3Treg的含量与病灶大小呈正相关,泡球蚴感染的小鼠Treg细胞分泌的免疫抑制性细胞因子(IFN-γ、IL-10和TGF-β1)呈高水平表达,提示CD4^+CD25^+CD127^(low)/Foxp3 Treg细胞能促进泡型包虫病的发展,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机体的免疫功能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泡型包虫病 CD4^+CD25^+CD127^lowTreg CD4^+CD25^+Foxp3 TREG
下载PDF
炎症因子与肿瘤关系及其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4
作者 徐贺 冶占明 +2 位作者 李金 张春泽 王海久 《临床医学进展》 2021年第11期4871-4876,共6页
炎症与肿瘤之间的关系密不可分,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炎症是肿瘤进展的关键组成部分,癌症多是由于感染部位慢性刺激和炎症而产生的。值得注意的是,炎症细胞在肿瘤微环境中起到了重要协调作用,是肿瘤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参与者,在促进肿瘤增... 炎症与肿瘤之间的关系密不可分,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炎症是肿瘤进展的关键组成部分,癌症多是由于感染部位慢性刺激和炎症而产生的。值得注意的是,炎症细胞在肿瘤微环境中起到了重要协调作用,是肿瘤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参与者,在促进肿瘤增殖、生存以及迁移等方面扮演了重要角色。此外,肿瘤的易感性和严重程度可能与炎症因子基因的功能多态性有关,炎症因子或许在肿瘤的免疫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因此探讨炎症指标与肿瘤之间的联系对深入了解肿瘤有着重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炎症指标 肿瘤 机制 相关性
下载PDF
原发性肝脏神经内分泌肿瘤误诊为包虫病1例报告
15
作者 苟平 王志鑫 +3 位作者 于文昊 胡陈亮 周瀛 王海久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88-290,共3页
神经内分泌肿瘤(neuroendocrine neoplasm,NEN)临床少见,多发生于胃肠道、胰腺。肝脏NEN多为上述部位转移而来,原发者极少。青海大学附属医院收治1例术前诊断为肝囊型包虫病(cystic echinococcosis,CE)而术后病理学检查诊断为NEN的病人... 神经内分泌肿瘤(neuroendocrine neoplasm,NEN)临床少见,多发生于胃肠道、胰腺。肝脏NEN多为上述部位转移而来,原发者极少。青海大学附属医院收治1例术前诊断为肝囊型包虫病(cystic echinococcosis,CE)而术后病理学检查诊断为NEN的病人.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内分泌瘤 囊型包虫病 细粒棘球蚴
原文传递
岩藻多糖调节JAK2/STAT3信号通路保护神经元免受缺氧缺糖/再灌注损伤 被引量:7
16
作者 巨虎 刘川川 +1 位作者 王虎 樊海宁 《中国高原医学与生物学杂志》 2022年第1期7-17,共11页
目的开展岩藻多糖(Fucoidan,FU)调节JAK2/STAT3信号通路保护神经元免受缺氧缺糖/再灌注损伤(OGD/RP)研究,明确FU减轻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可能分子机制。方法以大鼠神经元PC12细胞为研究对象,通过三气培养箱和无葡萄糖的培养基建立OGD/RP... 目的开展岩藻多糖(Fucoidan,FU)调节JAK2/STAT3信号通路保护神经元免受缺氧缺糖/再灌注损伤(OGD/RP)研究,明确FU减轻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可能分子机制。方法以大鼠神经元PC12细胞为研究对象,通过三气培养箱和无葡萄糖的培养基建立OGD/RP细胞损伤模型。为明确JAK/STAT信号通路在FU调节PC12细胞凋亡和自噬中的作用,采用JAK/STAT信号通路抑制剂WP1066干预。实验分为对照组(Control),OGD/RP组、OGD/RP+1μM FU组、OGD/RP+μM FU+10μM WP1066(JAK/STAT抑制剂)组。用CCK-8实验检测细胞活力;用流式细胞仪分析PC12细胞凋亡、线粒体膜电位和ROS情况;用ELISA法分析细胞培养上清液中抗氧化蛋白SOD、GSH-Px水平;用Western blot法分析细胞凋亡、自噬与JAK/STAT信号通路相关的蛋白表达水平。結果OGD/RP处理能明显抑制PC12细胞增殖,经1μM FU处理能缓解OGD/RP对细胞增殖的抑制。OGD/RP组的细胞凋亡率和ROS量及线粒体膜电位明显增高,经FU处理组的情况则相反。而且通过Western blot法证实,FU处理导致Bax、Cleaved-caspase3、LC3 I/II蛋白表达量降低,Bcl-2蛋白表达量增加。此外,经FU和0GD/RP处理后,与单独0GD/RP处理相比,P-JAK2和p-STAT3表达明显下调。WP1066抑制剂能进一步下调FU和OGD/RP作用下的JAK2、STST3蛋白磷酸化水平。结怡FU通过抑制JAK2/STAT3信号通路来保护神经元免受OGD/RP引起的氧化损伤和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藻多糖 脑缺血 氧化应激 自噬
下载PDF
细胞外囊泡与肝脏疾病发生发展的关系
17
作者 王江瑜 王志鑫 樊海宁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653-657,共5页
细胞外囊泡(EV)是细胞释放到细胞外环境中的膜结合小泡,能够选择性地富集特定蛋白和RNA,介导细胞间通讯。因此,EV具有作为疾病的生物标志物、治疗靶标和传递载体的潜力。总结了EV在病毒性肝炎、肝纤维化和肝癌中的研究进展,探讨其在肝... 细胞外囊泡(EV)是细胞释放到细胞外环境中的膜结合小泡,能够选择性地富集特定蛋白和RNA,介导细胞间通讯。因此,EV具有作为疾病的生物标志物、治疗靶标和传递载体的潜力。总结了EV在病毒性肝炎、肝纤维化和肝癌中的研究进展,探讨其在肝脏疾病中所发挥的作用,以强调EV在未来肝脏疾病研究中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外囊泡 肝炎 病毒性 肝硬化 肝肿瘤 综述
下载PDF
对赛北紫堇总生物碱的急性、亚慢性经口毒性试验研究
18
作者 李珂 华玉美多 +4 位作者 杨占婷 张得钧 李占强 樊海宁 芦殿香 《中国高原医学与生物学杂志》 CAS 2019年第4期260-267,共8页
目的评价赛北紫堇总生物碱对小鼠的急性、亚慢性经口毒性。方法总生物碱用85%乙醇提取,酸化除杂、碱化沉淀获得赛北紫堇总生物碱。利用寇氏法测定赛北紫堇总生物碱的LD50。将昆明小鼠分为4组:空白组、低剂量组(5.0mg/kg)、中剂量组(10.0... 目的评价赛北紫堇总生物碱对小鼠的急性、亚慢性经口毒性。方法总生物碱用85%乙醇提取,酸化除杂、碱化沉淀获得赛北紫堇总生物碱。利用寇氏法测定赛北紫堇总生物碱的LD50。将昆明小鼠分为4组:空白组、低剂量组(5.0mg/kg)、中剂量组(10.0mg/kg)、高剂量组(20.0mg/kg),每组12只,雌雄各半,对小鼠进行28 d的亚慢性经口毒性研究。末次给药后,禁食12 h,自由饮水。经眼球取血,利用半自动血液分析仪进行全血分析。利用生化试剂盒测定血清AST、ALT、GRE、BUN、TG、T-CHO、ALB含量。取小鼠的心、肝、脾、肺、肾,计算脏器指数,并用HE染色法观察赛北紫堇总生物碱对组织形态学的影响。结果赛北紫堇总生物碱口服时的LD50为42.9 mg/kg。亚慢性毒性研究发现,给药组雌鼠体重低于雄鼠。雌鼠心脏指数明显低于空白组;雄鼠低、高剂量组的肺指数与空白组相比明显降低。与空白组相比药物组雌鼠WBC、Mon、Neu、Eas、Lym、RBC、HGB、HCT、RDW-CV、RDW-SD升高,P<0.05;雄鼠的Neu、Bas、RBC、HGB、HCT、RDW-CV、RDW-SD、PLT与空白组相比明显升高。雌鼠中、高剂量组的ALT、BUN、TG均高于空白剂量组(P<0.05);雄鼠低、中剂量组的ALT,低、高剂量组的AST小于空白剂量组;雄鼠3个剂量组的ALB均比空白组高;雄鼠高剂量组的CRE高于空白组。雌鼠空白、低、中、高剂量组的AST、BUN高于雄鼠。雌鼠药物组的ALB低于雄鼠,AST、BUN高于雄鼠;雌鼠高剂量组的TG高于雄鼠。组织病理切片显示,小鼠肺组织支气管产生炎性浸润;肝组织产生炎症浸润,肝细胞核萎缩,肝索结构模糊,局部水肿;肾脏出现凝固性坏死。结论急性小鼠出现中毒表现;亚慢性小鼠肝、肾损伤严重,且雌鼠损伤大于雄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赛北紫堇 总生物碱 小鼠 急性 亚慢性 毒性
下载PDF
细粒棘球绦虫磷酸丙糖异构酶抗原表位预测与分析
19
作者 彭文军 李超群 +3 位作者 张耀刚 姜博璠 刘佳 曹得萍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80-183,共4页
目的利用生物信息学的方法对细粒棘球绦虫EgTPI B、T细胞表位进行预测,为细粒棘球绦虫诊断抗原的筛选提供分子生物学依据。方法采用Expasy中的protparam数据库推测EgTPI的理化性质;利用IEDB、ABCpred软件分析B细胞抗原表位。AMPHI法预... 目的利用生物信息学的方法对细粒棘球绦虫EgTPI B、T细胞表位进行预测,为细粒棘球绦虫诊断抗原的筛选提供分子生物学依据。方法采用Expasy中的protparam数据库推测EgTPI的理化性质;利用IEDB、ABCpred软件分析B细胞抗原表位。AMPHI法预测Th细胞的抗原表位;使用Jpred 4软件和SWISS-MODEL构建TPI的二、三级结构;应用MEGA 4.0软件比对细粒棘球绦虫TPI和人类TPI、日本血吸虫TPI、肝片吸虫TPI等7种生物的序列。结果通过分析得出EgTPI二级结构中直链结构占15.6%、α螺旋占38.9%、转角结构占12.0%、其他结构占42.2%;经多序列比对,人类TPI与细粒棘球绦虫TPI—致度仅为40.08%,较大的差异更有利于形成抗原表位。预测可能的T细胞表位有16-30、71-85、98-119、142-154、178-200;可能的B细胞表位有28-39、50-60、70-80、131-139、150-159、213-231。结论 EgTPI可能形成T细胞表位区域有5个,B细胞表位的区域有6个,EgTPI抗原表位预测分析为疾病诊断的候选分子筛选奠定分子生物学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粒棘球绦虫 磷酸丙糖异构酶(TPI) 抗原表位 生物信息学
原文传递
棘球蚴病患者肠道菌群差异性分析
20
作者 曹得萍 毋德芳 +3 位作者 庞明泉 彭小红 李大宇 樊海宁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03-107,共5页
2020年10—12月在青海大学附属医院肝胆外科收集13例棘球蚴患者(其中7例多房棘球蚴病、6例细粒棘球蚴病,为感染组)与13例护理患者健康家属(为对照组)的粪样。提取粪样DNA并测定浓度,逆转录合成cDNA文库,利用宏基因组二代测序平台进行测... 2020年10—12月在青海大学附属医院肝胆外科收集13例棘球蚴患者(其中7例多房棘球蚴病、6例细粒棘球蚴病,为感染组)与13例护理患者健康家属(为对照组)的粪样。提取粪样DNA并测定浓度,逆转录合成cDNA文库,利用宏基因组二代测序平台进行测序。用线性判别分析统计棘球蚴病患者与健康对照组之间肠道菌群的差异性。结果显示,棘球蚴病患者与健康对照组肠道菌群属于厚壁菌门、拟杆菌群门、变形菌门及放线菌门等。多房棘球蚴组相对丰度较高的细菌是另枝菌、拟杆菌,细粒棘球蚴组相对丰度较高的细菌是另枝菌、史氏甲烷短杆菌、前庭链球菌。健康对照组相对丰度较高的细菌是粪拟杆菌、青春双歧杆菌、琥珀酸考拉杆菌。其中另枝菌和粪拟杆菌是差异较大的细菌。本研究中的差异菌群或许可成为棘球蚴病肠道微生物标志菌,值得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棘球蚴病 肠道菌群 多样性 宏基因组测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