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01-2005年青海省饮水砷筛查及地方性砷中毒病区分布调查
1
作者 安永清 李生梅 +8 位作者 姜泓 李增月 吴海坤 唐喜群 喇翠玲 魏生英 陈黎琳 刘晓蓉 李淑邦 《中国地方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657-657,共1页
2000年10月.青海省卫生厅地方病办公室提供了以往居民饮用水含砷量资料,发现有44份水样严重超标,提示青海省可能存在饮水型地方性砷中毒。为了获得青海省饮水砷地区分布特征、地方性砷中毒分布状况及对人群的危害程度,2001-2005年... 2000年10月.青海省卫生厅地方病办公室提供了以往居民饮用水含砷量资料,发现有44份水样严重超标,提示青海省可能存在饮水型地方性砷中毒。为了获得青海省饮水砷地区分布特征、地方性砷中毒分布状况及对人群的危害程度,2001-2005年,作者依照中国砷中毒分布调查实施方案的具体要求.对青海省23个县进行了高砷水筛查与地方性砷中毒病情调查丁作,现将5年间的调查资料汇总分析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砷中毒 饮水 调查
下载PDF
2003年青海省大骨节病病情监测及硒碘测定报告 被引量:30
2
作者 李强 赵志军 +6 位作者 张强 文海 安永清 刘晓蓉 陈黎林 李淑邦 吴海坤 《中国地方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616-616,共1页
为监测大骨节病(KBD)病情动态,为今后防治科研提供科学依据,按全国大骨节病监测方案要求,2003年在青海省贵德、兴海国家大骨节病监测点开展监测工作,同时对监测点硒、碘进行测定分析,结果如下.
关键词 青海 大骨节病 病情监测 硒元素 碘元素 含量检测
下载PDF
青海省大骨节病病情回顾分析 被引量:18
3
作者 李强 赵志军 《中国地方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675-677,共3页
目的汇总青海省3个大骨节病病区自1982-2005年的监测结果,分析大骨节病的发生、发展和影响其病情消长的相关因素。方法按全国大骨节病监测方案的要求,对贵德、兴海、班玛3个监测点7~12岁儿童进行流行病学、临床检查及右手X线拍片。采... 目的汇总青海省3个大骨节病病区自1982-2005年的监测结果,分析大骨节病的发生、发展和影响其病情消长的相关因素。方法按全国大骨节病监测方案的要求,对贵德、兴海、班玛3个监测点7~12岁儿童进行流行病学、临床检查及右手X线拍片。采集发、粮、土等样品,进行禽硒量测定。结果贵德、兴海、班玛病区大骨节病临床、X线检出率分别在0~55.78%、11.37%~59.20%;0~48.68%、25.86%~50.38%;0~63.38%、0~52.63%。病区大骨节病病情缓慢下降,有一定的年度波动。硒测定结果表明,兴海、贵德大骨节病病区内外环境硒水平明显升高。结论兴海、贵德病区,大骨节病病情严重、活跃,班玛病区大骨节病自然消退。病区居民食用自产粮以及粮食收割、储藏不科学与大骨节病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骨节病 X线 流行病学监测
下载PDF
2006年青海省饮用水含砷量检测结果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余慧珍 吴海坤 +9 位作者 喇翠玲 张秀丽 丁萍 张强 赵志军 李强 安永清 蔡生花 孟献亚 曾慧萍 《中国地方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42-342,共1页
为进一步摸清青海省高砷水分布范围和情况,于2006年4—6月开展了高砷水的调查工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关键词 水污染 结果评价
下载PDF
2003-2006年青海省兴海县大骨节病监测点病情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赵志军 李强 +2 位作者 曹有平 杨萍 任长远 《中国地方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706-706,共1页
青海省兴海县唐乃亥乡的上、下鹿圈村是全国大骨节病重点病情监测点.为摸清该病区大骨节病病情动态.探索其相关因素.作者对该地连续4年的病情监测结果进行了分析,现报道如下。
关键词 大骨节病 病情 监测 2003—2006年 兴海县
下载PDF
青海省碘缺乏病流行现况分析
6
作者 李勇 安永清 +1 位作者 文海 熊传龙 《中国地方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61-461,共1页
关键词 碘缺乏病 调查 碘盐 尿碘
下载PDF
2007年青海省居民户碘盐及家庭主妇尿碘监测结果分析 被引量:6
7
作者 李勇 张发荣 +7 位作者 唐艳萍 甘培春 杨佩珍 蔡生花 李树帮 陈黎林 胡兰省 李亚楠 《中国地方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10-110,共1页
根据《全国碘盐监测方案(2006年修订)》和{2007年在碘盐监测基础上开展以县为单位重点人群尿碘监测方案》的要求。2007年作者在青海省开展了居民户食用盐监测.同时根据2006年碘盐监测结果.选择非碘盐率问题突出的祁连县、乌兰县和... 根据《全国碘盐监测方案(2006年修订)》和{2007年在碘盐监测基础上开展以县为单位重点人群尿碘监测方案》的要求。2007年作者在青海省开展了居民户食用盐监测.同时根据2006年碘盐监测结果.选择非碘盐率问题突出的祁连县、乌兰县和格尔木市以及2006年没有上报监测数据的玉树州,开展家庭主妇尿碘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类 尿 监测
原文传递
青海省大骨节病病区换粮、补硒防治儿童大骨节病效果观察 被引量:13
8
作者 李强 赵志军 +9 位作者 周令望 王丽华 刘运起 刘辉 王虎 何多龙 安永清 白生录 雒永宏 曹有平 《中国地方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522-524,共3页
目的 观察换粮、补硒对青海省儿童大骨节病的防治效果.方法 2008年对病区7~12岁儿童进行流行病学、临床及右手X线拍片检查,检出X线阳性患者,以村为单位分成3组,贵德县新建坪村为对照组、斜马浪村为换粮组,兴海县上、下鹿圈村为补硒组.... 目的 观察换粮、补硒对青海省儿童大骨节病的防治效果.方法 2008年对病区7~12岁儿童进行流行病学、临床及右手X线拍片检查,检出X线阳性患者,以村为单位分成3组,贵德县新建坪村为对照组、斜马浪村为换粮组,兴海县上、下鹿圈村为补硒组.防治前和防治后1年对每个观察对象拍摄右手X线片(包括腕骨),同时采集儿童枕部发样,采用2,3-二氨基萘荧光法测定发硒.结果 经过1年防治,对照组X线检出率由4.88%(2/41)升至12.20%(5/41),换粮组X线检出率由17.54%(10/57)降至5.26%(3/57),补硒组X线检出率由13.51%(10/74)降至5.41%(4/74).换粮组10例病人,有7例痊愈,2例稳定,1例进展,无新发病人;补硒组10例病人,有7例痊愈,3例稳定,1例干骺端新发病人;对照组除原有2例病人病情稳定外,有2例干骺端和1例骨端新发病人.换粮组、补硒组防治效果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5.49、4.14,P均<0.05).对照组、换粮组发硒值防治前为(107.15±42.30)、(125.30±40.30)μg/kg,防治1年后为(108.32±35.67)、(135.38±65.24)μg/kg,升高不明显(t值分别为0.01、0.68,P均>0.05);补硒组发硒值由防治前的(95.62±43.42)μg/kg明显升高至防治1年后的(197.64±97.08)μg/kg(t=5.41,P<0.05).结论 换粮、补硒对防治儿童大骨节病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骨节病 X线
原文传递
2003—2008年青海省兴海县大骨节病监测结果分析 被引量:5
9
作者 赵志军 李强 +1 位作者 曹有平 骆永宏 《中国地方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01-103,共3页
目的掌握2003—2008年青海省兴海县国家大骨节病监测点(唐乃亥乡的上、下鹿圈村)病情动态,了解大骨节病病情变化及病区内、外环境硒水平。方法按照《全国大骨节病监测方案》的要求,对兴海县监测点7~12岁儿童进行临床和X线拍片检查... 目的掌握2003—2008年青海省兴海县国家大骨节病监测点(唐乃亥乡的上、下鹿圈村)病情动态,了解大骨节病病情变化及病区内、外环境硒水平。方法按照《全国大骨节病监测方案》的要求,对兴海县监测点7~12岁儿童进行临床和X线拍片检查,同时采集发、粮样品,用2,3~二氨基萘荧光法进行含硒量测定。结果2003—2008年,上鹿圈村临床检出率在0(0/34)~17.14%(6/35);X线检出率在11.11%(3/27)。20.59%(7/34),其中干骺端检出率在0(0/27)~13.21%(7/53),骨端检出率在2.63%(1/38)~11.43%(4/35)。下鹿圈村临床检出率在2.94%(1/34)~13.33%(6/45);x线检出率在26.67%(12/45)。43.63%(24/55),其中干骺端检出率在8.33%(6/72)~26.47%(9/34),骨端检出率在13.33%(6/45)~38.18%(21/55)。2003年上鹿圈村发硒为(139.92±92.27)μg/kg,下鹿圈村发硒为(134.98±63.77)μg/kg。2005年上鹿圈村粮硒为(12.90±7.18)μg/kg,下鹿圈村粮硒为(14.58±9.90)μg/kg。结论兴海县大骨节病监测点病情居高不下,监测点致病因子十分活跃;监测点内、外环境硒水平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骨节病 X线 流行病学
原文传递
2004—2007年青海省农村居民饮水砷筛查报告 被引量:1
10
作者 安永清 姜泓 +2 位作者 李生梅 孟献亚 喇翠玲 《中国地方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51-451,共1页
为了掌握青海省农村居民饮水砷分布状况,2004—2007年根据中央补助地方公共卫生专项资金《地方病防治项目管理方案》和《地方病防治项目技术方案》要求,对青海省进行了连续4年的高砷水筛查工作,作者对调查结果进行了分类统计,旨在... 为了掌握青海省农村居民饮水砷分布状况,2004—2007年根据中央补助地方公共卫生专项资金《地方病防治项目管理方案》和《地方病防治项目技术方案》要求,对青海省进行了连续4年的高砷水筛查工作,作者对调查结果进行了分类统计,旨在为今后防治工作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查
原文传递
2006年青海省兴海县大骨节病调查报告 被引量:3
11
作者 李强 赵志军 《中国地方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681-682,共2页
目的通过对青海省兴海县大骨节病新发病区调查,了解大骨节病病区分布范围、流行强度和流行趋势,为大骨节病防治研究提供依据。方法按全国大骨节病监测方案要求,对兴海县唐乃亥乡、子科滩镇、桑当乡及曲什安乡共6个村的7~13岁儿童进... 目的通过对青海省兴海县大骨节病新发病区调查,了解大骨节病病区分布范围、流行强度和流行趋势,为大骨节病防治研究提供依据。方法按全国大骨节病监测方案要求,对兴海县唐乃亥乡、子科滩镇、桑当乡及曲什安乡共6个村的7~13岁儿童进行流行病学调查、临床检查及X线拍片,并采集发样、粮样、土样、水样,用2、3-二氨基萘荧光法进行含硒量测定。结果在4个调查点的6个村共临床检查7~13岁少年儿童373人,检出大骨节病45例,检出率为12.06%。X线拍片347人,X线阳性75例,阳性检出率为21.61%。子科滩镇泉曲村含硒量最低,发硒为(77.70±42.04)μg/kg,粮硒为(7.44±6.93)μg/kg;曲什安乡才乃亥村含硒量最高,发硒为(103.88±58.57)μg/kg,粮硒为(29.58±24.11)μg/kg。结论兴海县4个调查点为大骨节病新病区。调查点大骨节病病情严重,致病因子活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骨节病 流行病学 X线
原文传递
2004—2007年青海省兴海县7~12岁儿童大骨节病监测结果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杨萍 安永清 +1 位作者 李强 赵志军 《中国地方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96-196,共1页
兴海县唐乃亥乡上、下鹿圈村是青海省大骨节病历史重病区。上、下鹿圈村位于该乡的南部,属黄土高原.沿黄河边岸深入约35km,地理位置毗邻.聚居有汉、回、土、藏等民族。两村海拔2800m,无霜期70—120d,植被以高山草原草甸为主,主... 兴海县唐乃亥乡上、下鹿圈村是青海省大骨节病历史重病区。上、下鹿圈村位于该乡的南部,属黄土高原.沿黄河边岸深入约35km,地理位置毗邻.聚居有汉、回、土、藏等民族。两村海拔2800m,无霜期70—120d,植被以高山草原草甸为主,主要耕种小麦、蚕豆、油菜、洋芋及大白菜等。1989年定为大骨节病病区.1995年纳入国家监测点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骨节病 X线 流行病学
原文传递
2006年和2007年青海省贵德县大骨节病病情监测结果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赵志军 李强 周珉 《中国地方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502-502,共1页
青海省贵德县于1981年发现大骨节病.1982年判定为大骨节病重病区,1984年进行补硒、改水。1995年纳入国家监测范围。为了掌握贵德县大骨节病现状及其病情动态,根据全国大骨节病新监测方案要求,于2006、2007年对贵德县进行了大骨节病... 青海省贵德县于1981年发现大骨节病.1982年判定为大骨节病重病区,1984年进行补硒、改水。1995年纳入国家监测范围。为了掌握贵德县大骨节病现状及其病情动态,根据全国大骨节病新监测方案要求,于2006、2007年对贵德县进行了大骨节病病情调查,结果分析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骨节病 流行病学 结果评价
原文传递
2007年青海省大骨节病病情监测报告 被引量:2
14
作者 李强 赵志军 +3 位作者 周珉 曹有平 李秀全 应忠强 《中国地方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92-292,共1页
按照全国大骨节病监测方案的要求,2007年3、4月份重点对青海省国家级监测点贵德县东沟乡高红崖、新建坪、斜马浪3村,兴海县唐乃亥乡上、下鹿圈村及省级监测点班玛县灯塔、班前、亚日堂3村进行了大骨节病病情监测工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关键词 大骨节病 症状和体征 X线 监测
原文传递
人微小病毒B19与骨关节病的关系 被引量:1
15
作者 赵志军 李强 《中国地方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734-735,共2页
1975年.Cossart等首先在1名健康献血者血中发现了人微小病毒B19(humanparvovirusB19,HPVB19),继而,在1981年又证实HPVB19对人类具有致病性。HPVB19感染后,可引起再生障碍性贫血、血管性紫癜、传染性红斑、关节病等。孕妇感染后... 1975年.Cossart等首先在1名健康献血者血中发现了人微小病毒B19(humanparvovirusB19,HPVB19),继而,在1981年又证实HPVB19对人类具有致病性。HPVB19感染后,可引起再生障碍性贫血、血管性紫癜、传染性红斑、关节病等。孕妇感染后可经胎盘引起宫内感染.导致胎儿贫血、水肿、死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微小病毒B19 骨关节病 大骨节病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