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脐血源性间充质干细胞向心肌细胞的诱导分化(英文) 被引量:7
1
作者 黄景玲 杨水祥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7期9367-9370,共4页
背景: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相比,脐带血中的细胞被视为"非常年轻"的细胞,其增殖和分化能力不会随着捐助者的年龄增加而减低,可能是一个极好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替代来源。目的:观察体外诱导脐血间充质干细胞分化成心肌细胞的... 背景: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相比,脐带血中的细胞被视为"非常年轻"的细胞,其增殖和分化能力不会随着捐助者的年龄增加而减低,可能是一个极好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替代来源。目的:观察体外诱导脐血间充质干细胞分化成心肌细胞的特点。设计、时间及地点:观察性实验,于2005-03/2007-02在北京世纪坛医院完成。材料:收集获知情同意健康产妇脐血细胞。方法:分离单个核细胞,从中进一步分离间充质干细胞,传代培养至第3代,应用免疫荧光流式细胞仪标记间充质干细胞特异性抗原CD34,CD44和CD90。5-氮胞苷诱导分化4周后,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分别检测心肌细胞标志物肌钙蛋白Ⅰ,GATA4和β-肌球蛋白重链的表达。主要观察指标:心肌细胞标志物肌钙蛋白Ⅰ,GATA4和β-肌球蛋白重链的表达。结果:脐血源性间充质干细胞经5-氮胞苷诱导分化后,呈现成纤维细胞样形态和克隆增殖特点。免疫分型与骨髓来源间质干细胞一致,且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可检测到肌钙蛋白Ⅰ,GATA4和β-肌球蛋白重链的表达。结论:脐血源性间充质干细胞能够被诱导分化成心肌样细胞,并显示为心肌细胞的表观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充质干细胞 心肌细胞 5-氮胞苷 脐血细胞
下载PDF
高原地区溶栓和介入治疗对急性心肌梗死疗效的评价 被引量:3
2
作者 张旭辉 刘品发 +2 位作者 马晓峰 王红 赵爱玲 《临床荟萃》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3期1344-1345,共2页
关键词 心肌梗塞 血栓溶解疗法 血管成形术 经腔 经皮冠状动脉 支架
下载PDF
心肌缺血与P波离散度关系的探讨 被引量:1
3
作者 杨良瑞 王丽娟 《青海医学院学报》 CAS 2006年第3期219-220,共2页
目的探讨心肌缺血与P波离散度(Pd)、P波最大时间(Pmax)的关系。方法观察组为54例冠心病(CAD)患者,对照组为26例类似心绞痛发作的非冠心病患者,观察其胸痛发作时及缓解后的Pd、Pmax。结果冠心病组心绞痛发作时与缓解后Pmax、Pd值相比差... 目的探讨心肌缺血与P波离散度(Pd)、P波最大时间(Pmax)的关系。方法观察组为54例冠心病(CAD)患者,对照组为26例类似心绞痛发作的非冠心病患者,观察其胸痛发作时及缓解后的Pd、Pmax。结果冠心病组心绞痛发作时与缓解后Pmax、Pd值相比差别有显著意义;冠心病组心绞痛发作时Pd、Pmax与对照组相比差别有意义;冠心病组与对照组Pd、Pmax及LVEF相比,结果具有意义及显著意义。结论Pd、Pmax受冠心病心肌缺血影响较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缺血 心绞痛 P波离散度 P波最大值
下载PDF
经锁骨下静脉床旁临时心脏起搏60例分析
4
作者 郭宝红 刘品发 童有福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8年第13期3188-3189,共2页
目的:探讨床旁经锁骨下静脉心脏起搏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60例采用床旁经锁骨下静脉心脏临时起搏的床旁效果。结果:所有病例均获得良好效果,无严重并发症。结论:应用经锁骨下静脉心脏临时起搏具有操作快捷,成功率高,患者创伤小的特... 目的:探讨床旁经锁骨下静脉心脏起搏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60例采用床旁经锁骨下静脉心脏临时起搏的床旁效果。结果:所有病例均获得良好效果,无严重并发症。结论:应用经锁骨下静脉心脏临时起搏具有操作快捷,成功率高,患者创伤小的特点,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起搏 人工 锁骨下静脉
下载PDF
厄贝沙坦与阿托伐他汀联用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C-反应蛋白及血脂的影响
5
作者 陈礴 高琴 刘品发 《青海医药杂志》 2007年第7期12-14,共3页
目的:观察厄贝沙坦与阿托伐他汀联用对不稳定型心绞痛(UA)患者C-反应蛋白(CRP)和血脂的影响。方法:107例随机分成3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1给予阿托伐他汀及常规治疗、治疗组2为厄贝沙坦联用阿托伐他汀及常规治疗。比较3组治疗... 目的:观察厄贝沙坦与阿托伐他汀联用对不稳定型心绞痛(UA)患者C-反应蛋白(CRP)和血脂的影响。方法:107例随机分成3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1给予阿托伐他汀及常规治疗、治疗组2为厄贝沙坦联用阿托伐他汀及常规治疗。比较3组治疗前、治疗后6周、12周C-反应蛋白及血脂水平的变化。结果: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早期应用阿托伐他汀可明显降低C-反应蛋白及血脂水平,而厄贝沙坦联用阿托伐他汀更优于阿托伐他汀治疗组。结论:早期厄贝沙坦联用阿托伐他汀能有效控制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C-反应蛋白及血脂水平,控制程度优于单用阿托伐他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厄贝沙坦 阿托伐他汀 不稳定型心绞痛 C-反应蛋白 血脂
下载PDF
盐酸艾司洛尔静脉注射治疗快速室上性心动过速30例疗效观察
6
作者 童有福 朱婷 《中华医学写作杂志》 2001年第19期2249-2250,共2页
对我院2000.7-2001,8月门诊及住院病人发生快速室上性心动过速给予盐酸艾司洛尔(100mg)静脉注射治疗,观察盐酸艾司洛尔治疗快速室上性心动过速的疗效和安全性。
关键词 盐酸艾司洛尔 治疗 室上性心动过速 疗效
下载PDF
厄贝沙坦治疗高原肺水肿疗效观察 被引量:2
7
作者 陈礴 张素琴 《临床荟萃》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509-510,共2页
关键词 肺水肿 厄贝沙坦 高海拔
下载PDF
房颤电重构的离子通道及结构重构的分子生物基础 被引量:1
8
作者 杨良瑞 《青海医学院学报》 CAS 2007年第1期69-71,共3页
关键词 心房颤动 电重构 结构重构 离子通道缝隙连接蛋白 分子生物学
下载PDF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应用洛伐他汀对C反应蛋白、von Willebrand因子的观察
9
作者 张旭辉 边慧萍 《临床荟萃》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7期1000-1001,共2页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洛伐他汀 C反应蛋白 VONWILLEBRAND因子
下载PDF
经皮球囊扩张成形术治疗肺动脉瓣狭窄疗效观察
10
作者 高琴 王芬 《临床荟萃》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51-51,共1页
关键词 肺动脉瓣狭窄 血管成形术 气囊
下载PDF
老年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射频消融治疗 被引量:5
11
作者 杨良瑞 边惠萍 +1 位作者 马晓峰 朱芳一 《临床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549-549,共1页
目的:探讨射频消融术(RFCA)治疗老年人室上性心动过速的特点,评价其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西宁地区53例老年人室上性心动过速RFCA治疗进行综合分析。结果:53例老年人室上性心动过速行RF-CA术,成功率100%,复发率3.77%,并发症发生率5.66%... 目的:探讨射频消融术(RFCA)治疗老年人室上性心动过速的特点,评价其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西宁地区53例老年人室上性心动过速RFCA治疗进行综合分析。结果:53例老年人室上性心动过速行RF-CA术,成功率100%,复发率3.77%,并发症发生率5.66%。结论:RFCA治疗老年人室上性心动过速是安全、有效的,成功率高,术后复发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均大致与平原地区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动过速 室上性 射频消融术 老年人
原文传递
门控心肌灌注显像评价高海拔地区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心肌梗死的疗效
12
作者 佘海茹 刘品发 +2 位作者 高琴 童有福 薛红 《中国综合临床》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653-654,共2页
目的用^99Tc^m-MIBI门控心肌灌注显像评价经冠状动脉内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后高海拔地区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功能及心肌灌注的变化。方法33例前壁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18例(对照组)仅行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余14例(移植组)在... 目的用^99Tc^m-MIBI门控心肌灌注显像评价经冠状动脉内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后高海拔地区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功能及心肌灌注的变化。方法33例前壁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18例(对照组)仅行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余14例(移植组)在此基础上行干细胞移植术。均于术前及术后6和12个月行静息心肌灌注显像。结果干细胞移植术后6个月,移植组患者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较术前提高8%~9%,而对照组患者术后6个月随访LVEF改善程度均低于移植组。结论骨髓干细胞移植可明显改善心肌收缩功能和心肌灌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术 门控心肌灌注显像
原文传递
高原地区双水平气道正压无创机械通气治疗急性左心功能衰竭的疗效观察
13
作者 陈礴 刘品发 高琴 《高原医学杂志》 CAS 2007年第3期24-27,共4页
目的:观察高原地区双水平气道正压(Bi-level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BiPAP)无创机械通气对急性左心功能衰竭患者的疗效。方法:78例来自海拔2260m~3500m的急性左心功能衰竭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39例和对照组3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 目的:观察高原地区双水平气道正压(Bi-level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BiPAP)无创机械通气对急性左心功能衰竭患者的疗效。方法:78例来自海拔2260m~3500m的急性左心功能衰竭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39例和对照组3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利尿、扩血管、强心和鼻导管高浓度吸氧,治疗组除常规治疗外,加无创机械通气S/T模式治疗,分别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30分钟和60分钟的呼吸、血压、血气分析及症状和体征的变化。结果:无创机械通气治疗组30分钟血pH值、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呼吸频率和心率与常规治疗组有显著性差别,治疗60分钟的血氧分压和呼吸频率较常规治疗组明显改善(P<0.05)。结论:高原地区双水平气道正压无创机械通气能迅速改善急性左心功能衰竭患者的缺氧情况,并显著降低心率、减慢呼吸频率,是治疗急性左心功能衰竭的重要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地区 双水平气道正压 无创机械通气 急性左心功能衰竭
原文传递
高原地区冠心病患者核素心肌显像和冠状动脉造影的对比
14
作者 童有福 刘品发 佘海茹 《高原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3期23-25,共3页
目的:探讨核素心肌显像和冠状动脉造影在冠心病诊断中的临床意义,并与平原地区资料相比较,探讨高原地区缺氧环境中核素心肌显像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核素心肌显像:采用单光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摄影(SPECT),根据充盈缺损部位确定缺血... 目的:探讨核素心肌显像和冠状动脉造影在冠心病诊断中的临床意义,并与平原地区资料相比较,探讨高原地区缺氧环境中核素心肌显像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核素心肌显像:采用单光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摄影(SPECT),根据充盈缺损部位确定缺血或梗塞部位。冠状动脉造影:采用经右股动脉穿刺,冠状动脉管径狭窄≥50%时判断为冠状动脉造影结果阳性。结果:核素心肌显像对冠心病的诊断敏感性为95.2%,特异性为77.8%,阳性预测值为97.6%,阴性预测值为77.8%。结论:核素心肌显像对冠心病的诊断有较大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核素心肌显像 冠状动脉造影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