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青海大通县上孙家寨出土的舞蹈纹彩陶盆
被引量:97
- 1
-
-
-
机构
青海省文物管理处考古队
-
出处
《文物》
1978年第3期48-49,97,共3页
-
文摘
1973年秋,青海省大通县上孙家寨墓地发掘甲区第二十号汉墓时,在墓道西侧清理了一座被严重破坏的马家窑类型墓葬,编号M384。在出土陶器中,一件内壁绘"舞蹈"花纹的彩陶盆(图版壹:上),引起人们极大的兴趣和重视。与陶器伴出的还有骨纺轮、海贝、穿孔蚌壳、骨珠和烧焦的人骨残块、木炭、红烧土以及牛蹄、牛尾骨等。现将一部分陶器简要介绍如下: 陶器均手制细泥红陶,色黄褐,平底。素陶缽敛口,浅腹。口径18.5。
-
关键词
舞蹈纹彩陶盆
陶器
出土
大通县
青海省
人骨
底径
青海大通
红烧土
海贝
-
分类号
K87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
-
题名青海乐都柳湾原始社会墓葬第一次发掘的初步收获
被引量:28
- 2
-
-
-
机构
青海省文物管理处考古队
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
-
出处
《文物》
1976年第1期67-78,共12页
-
文摘
柳湾是青海省乐都县高庙公社的一个村庄。北倚土山,南傍湟水,位于肥沃的湟水河谷地带,从很早的古代起,就是人们劳动生息的所在(图一)。 1974年春,柳湾大队第二生产队的贫下中农,于村北旱台上平整土地,挖渠引水,发现了一处墓地,同年7月正式发掘。一年来共发掘半山类型、马厂类型和齐家文化墓葬三百余座,出土各种生产工具。
-
关键词
齐家文化
马厂类型
墓葬
半山类型
原始社会
发掘
陶器
私有制
生产工具
随葬品
-
分类号
K87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
-
题名青海乐都柳湾原始社会墓地反映出的主要问题
被引量:36
- 3
-
-
-
机构
青海省文物管理处考古队
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青海队
-
出处
《考古》
1976年第6期365-377,401-404,共17页
-
文摘
柳湾墓地是黄河上游原始社会晚期迄今已知的规模最大的氏族公共墓地。包括马家窑文化半山类型、马厂类型和齐家文化的墓葬。墓葬的形制、葬式及丰富的文化遗物出土,对进一步研究我国甘青地区原始文化的发展序列及其内涵提供了实物例证。更为重要的是对配合无产阶级专政理论的学习,对阐明我国私有制和阶级起源的历史过程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柳湾属青海省乐都县高庙公社,西距县城十七公里。兰青铁路、甘青公路东西横穿,沙沟小溪(季节河)南北纵贯,北倚柳湾坪,南濒湟水,位于肥沃的湟水中游河谷地带。一九七四年春。
-
关键词
主要问题
马厂类型
齐家文化
人骨
原始社会
无产阶级专政
私有制
半山类型
墓葬
随葬品
-
分类号
K85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
-
题名青海大通上孙家寨的匈奴墓
被引量:17
- 4
-
-
作者
赵生琛
-
机构
青海省文物管理处考古队
-
出处
《文物》
1979年第4期49-53,共5页
-
文摘
大通县后子河公社上孙家寨汉墓群是青海省公布的文物保护单位。1977年底,已发掘汉代及以后的墓葬一百二十七座,现将其中一座匈奴墓(编号乙区M1)报道如下: 上孙家寨在西宁北约十七公里处,东靠大通河(由北向南注入湟水),在村西的旱台上,有南北并排的两个墓塚,当地群众叫双疙瘩,南面的一座即匈奴墓。封土堆(图一)残高6.2、直径23米,夯土层厚10--21厘米不等。墓圹口横放一排直径16--20、间距8厘米的圆形条木,共二十八根。这种构筑方法在上孙家寨发掘的同期墓葬中是较少见的。
-
关键词
匈奴
前室
底径
文物保护单位
墓葬
口径
构筑方法
大通县
青海省
圆形条
-
分类号
K87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