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民和县春玉米全生育期气象条件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李文婕 焦仕军 《农业与技术》 2018年第19期142-143,共2页
在分析民和县2017年度春玉米生育期间的气象条件的基础上,对比分析春玉米全生育期各个阶段气象条件对玉米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为当地农业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春玉米 生育期 气象条件 对比 分析
下载PDF
气候变化对民和县冬小麦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李文婕 焦仕军 李荣 《青海农林科技》 2018年第4期6-11,共6页
利用1987-2016年民和基准气候站的冬小麦观测资料和对应的气象观测资料以及县统计局的统计资料,采用数理统计的方法,研究分析气候变化对冬小麦的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的影响,以及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对冬小麦产量的影响。结果发现:近30年,民... 利用1987-2016年民和基准气候站的冬小麦观测资料和对应的气象观测资料以及县统计局的统计资料,采用数理统计的方法,研究分析气候变化对冬小麦的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的影响,以及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对冬小麦产量的影响。结果发现:近30年,民和地区热量资源增加,冬小麦生育期延长,同时由于降水变化的季节性和空间分布的差异,干旱、冰雹、洪水等气象灾害呈现出增多,霜冻、低温冷害等呈现减少的趋势,冬小麦种植区域面积扩大,农业生产的结构和布局在不断调整以适应气候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冬小麦 生长发育 产量 影响分析
下载PDF
气候变化对民和县冬小麦的影响分析
3
作者 李文婕 焦仕军 李荣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自然科学》 2019年第1期133-136,共4页
利用1987-2016年民和基准气候站的冬小麦观测资料和对应的气象观测资料以及县统计局的统计资料,采用数理统计的方法,研究分析气候变化对冬小麦的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的影响,以及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对冬小麦产量的影响。结果发现:近30年,民... 利用1987-2016年民和基准气候站的冬小麦观测资料和对应的气象观测资料以及县统计局的统计资料,采用数理统计的方法,研究分析气候变化对冬小麦的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的影响,以及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对冬小麦产量的影响。结果发现:近30年,民和地区热量资源增加,冬小麦生育期延长,同时由于降水变化的季节性和空间分布的差异,干旱、冰雹、洪水等气象灾害呈现出增多,霜冻、低温冷害等呈现减少的趋势,冬小麦种植区域面积扩大,农业生产的结构和布局在不断调整以适应气候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冬小麦 生长发育 产量 影响分析
下载PDF
河湟流域降水日变化特征分析
4
作者 焦仕军 李文婕 雷彦 《青海气象》 2018年第2期13-17,共5页
利用海东区域自动气象站2007—2016年逐小时降水数据,分析比较河湟流域~*5—9月份降水量、降水频次和降水强度的日变化峰值位相的整体特征、空间分布差异和典型区域平均的日变化演变特征。得出,河湟流域降水日变化峰值时间主要是傍晚到... 利用海东区域自动气象站2007—2016年逐小时降水数据,分析比较河湟流域~*5—9月份降水量、降水频次和降水强度的日变化峰值位相的整体特征、空间分布差异和典型区域平均的日变化演变特征。得出,河湟流域降水日变化峰值时间主要是傍晚到夜间和清晨双峰型位相和午夜单峰型位相,就整体而言,降水强度的下午峰值特征更加突出,降水频次以午夜峰值为主。综合考虑降水量和降水强度降水频次的日变化峰值位相发,发现河湟流域降水日变化峰值位相在空间分布上存在南北差异,北部双峰型位相和南部单峰型位相特征;从降水量、频次、强度的日变化演变特征来看,北部地区双峰型位相特征,降水量以傍晚至夜间峰值为主清晨峰值为次,降水量位相与降水频次位同步相滞后于降水强度位相;南部地区是单峰型位相特征,降水量峰值出现在午夜,低谷出现在中午,降水量位相与降水频次位相同步滞后于降水强度位相,这应是降水演变过程中时间演变不对称性和高原对流云系发展演变的具体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水 日变化 特征分析 河湟流域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