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寒荒漠区典型人工混交群落演替规律
1
作者 余庭龙 徐莹 +4 位作者 周鸿玉 王伦 欧尔辉 杨向东 邓磊 《青海大学学报》 2022年第6期1-8,共8页
为了解高寒荒漠区不同治理年限人工混交林(群落)演替规律,以贵南县黄沙头1997、2002、2007、2012、2016年不同造林年份(分别为治理25、20、15、10、5年)丘间地典型人工混交群落(青杨、沙棘和乌柳)为研究对象,采用时空互替法对人工混交... 为了解高寒荒漠区不同治理年限人工混交林(群落)演替规律,以贵南县黄沙头1997、2002、2007、2012、2016年不同造林年份(分别为治理25、20、15、10、5年)丘间地典型人工混交群落(青杨、沙棘和乌柳)为研究对象,采用时空互替法对人工混交群落进行林分特征、物种多样性和土壤环境因子的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随着群落的发育,治理20年林地总生物量最大,为62.719 kg/m^(2);治理25年,林下草本盖度、土壤结皮盖度和厚度达到最大,草本盖度为60%,土壤结皮盖度为40%,土壤结皮厚度为1.67 cm,0~10 cm土壤有机质达到16.76 mg/kg,全氮达到0.75 mg/kg,10~20 cm土壤砂粒较治理20年下降了8.88%,粉粒增加了18.99%,黏粒增加了41.98%;Shannon-Weiner指数、Simpson指数、Gleason指数和Margalef指数均随治理年限增加而增大,乔灌混交模式可提高人工林稳定性。在未来高寒荒漠区人工林经营中,应该适当开展抚育经营,促进群落正向演替,提高生态效能。本研究可为当地人工植被恢复和经营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寒荒漠区 典型人工混交林 不同演替阶段 植物多样性 有机质 土壤物理机械组成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