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0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湟中妇幼卫生示范县儿童营养性贫血防治研究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赵大虎 程岩 +1 位作者 姚庆镛 邢荷 《青海医药杂志》 1996年第7期15-16,共2页
本研究于1987~1989年3次在湟中县整群抽样方法对0~<7岁7690例小儿进行营养性贫血调查防治。同时对乳母、孕妇683例小样本调查研究分析。两次干预实验,共投药2330人次。结果贫血总患病率逐次下降,以血红蛋白... 本研究于1987~1989年3次在湟中县整群抽样方法对0~<7岁7690例小儿进行营养性贫血调查防治。同时对乳母、孕妇683例小样本调查研究分析。两次干预实验,共投药2330人次。结果贫血总患病率逐次下降,以血红蛋白(Hb),红细胞内游离原卟啉(FEP)FEP/Hb为指标,第三次较第一次分别下降了58.3%、28.64%、28.15%。乳母、孕母贫血发病率,孕母高于乳母,经治疗和宣教,0~3个月婴儿、孕母、乳母的贫血患病率明显降低[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养性贫血 儿童 防治
下载PDF
基层医院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转开腹18例原因分析
2
作者 宋仁凤 《内蒙古中医药》 2012年第15期27-27,共1页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转开腹原因,术前评估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难易程度及减少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并发症的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18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18例患者中转开腹的临床资料,明确术中转开腹原因。结果:腔镜胆囊切除...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转开腹原因,术前评估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难易程度及减少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并发症的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18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18例患者中转开腹的临床资料,明确术中转开腹原因。结果: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转开腹率为10%,其中因腹腔、胆囊周围及胆囊三角粘连严重、急性炎症术野渗血致解剖不清主动中转11例,胆囊床出血、胆囊动脉出血被动中转开腹2例,手术器械故障主动中转2例,术后胆瘘被动开腹2例,胆管损伤3例。结论:急性炎症大于72h,胆囊壁明显增厚的慎重选择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掌握中转开腹时机,是降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严重并发症的有效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C 中转开腹 原因
下载PDF
Ilizarov外固定技术联合负压封闭引流、抗生素治疗胫骨感染性骨不连效果观察 被引量:3
3
作者 李光 魏有强 +4 位作者 郭启发 张海云 洛松久美 卢仲琳 李长帅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9年第22期1718-1722,共5页
目的:Ilizarov外固定技术联合负压封闭引流、抗生素治疗胫骨感染性骨不连效果观察。方法:选择在本院收治的79例胫骨感染性骨不连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9例行Ilizarov外固定技术,研究组4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负压封闭引流、抗生素... 目的:Ilizarov外固定技术联合负压封闭引流、抗生素治疗胫骨感染性骨不连效果观察。方法:选择在本院收治的79例胫骨感染性骨不连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9例行Ilizarov外固定技术,研究组4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负压封闭引流、抗生素。记录骨骼愈合时间与日常步行情况,并对不同时间Rasmussen评分、血清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与IL-6水平、下肢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与下肢BI指数评分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日常步行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骨骼愈合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后1、6、12个月Rasmussen评定分值均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血清ICAM-1与IL-6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研究组治疗后血清ICAM-1与IL-6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下肢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与下肢BI指数评分均大于治疗前(P<0.05),且研究组治疗后下肢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与下肢BI指数评分均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Ilizarov外固定技术联合负压封闭引流、抗生素,可促进胫骨感染性骨不连患者骨骼愈合,明显改善其日常步行情况,炎症得到缓解,膝关节功能与下肢功能恢复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lizarov外固定技术 负压封闭引流 抗生素 胫骨感染性骨不连 骨骼愈合时间 血清细胞间黏附分子-1水平
下载PDF
不同形式测量的血压与缺血性脑白质病变关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4
作者 吴彩云 李晓久 +2 位作者 邢晓娜 李彪龙 陈晓虹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03-105,共3页
缺血性脑白质病变(WML)是脑小血管病的表现形式之一,头颅MRI上主要表现为脑白质高信号(WMH)。目前相关研究表明,WML与脑卒中风险增加、认知功能障碍、步态障碍及情绪改变等密切相关[1]。多种血管危险因素与WML有关,高血压可能是其最重... 缺血性脑白质病变(WML)是脑小血管病的表现形式之一,头颅MRI上主要表现为脑白质高信号(WMH)。目前相关研究表明,WML与脑卒中风险增加、认知功能障碍、步态障碍及情绪改变等密切相关[1]。多种血管危险因素与WML有关,高血压可能是其最重要的可改变的危险因素。长期的高血压导致供应脑白质区的小动脉硬化,使脑小血管自动调节机制受损,脑白质处于慢性低灌注状态,导致脑实质的弥漫性损伤[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白质病 进行性多灶性 血压 高血压 血脑屏障 小动脉硬化 随访研究 血压监测 便携式 低血压 直立性
下载PDF
DNA疫苗p(Aβ3~10)10-mIL-4构建及免疫BALB/c鼠的效果
5
作者 张福 王楠 +4 位作者 姚敏 何金婷 邵延坤 邢晓娜 徐忠信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2期5516-5518,共3页
目的探讨DNA疫苗p[β淀粉样蛋白(Aβ_(3~10))_(10)-m白细胞介素(IL)-4的构建及鼠免疫效果。方法构建表达重复10次的Aβ3~10和鼠IL-4融合蛋白的DNA疫苗p(Aβ_(3~10))_(10)-mIL-4,免疫BALB/c小鼠,Aβ42肽及pc DNA3. 1(+)作为对照组。... 目的探讨DNA疫苗p[β淀粉样蛋白(Aβ_(3~10))_(10)-m白细胞介素(IL)-4的构建及鼠免疫效果。方法构建表达重复10次的Aβ3~10和鼠IL-4融合蛋白的DNA疫苗p(Aβ_(3~10))_(10)-mIL-4,免疫BALB/c小鼠,Aβ42肽及pc DNA3. 1(+)作为对照组。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免疫前、后BALB/c鼠血清中抗Aβ抗体滴度,免疫组化染色检测抗Aβ抗体对淀粉样前体蛋白(APP)/早老素(PS)1转基因鼠脑组织老年斑。结果成功构建DNA疫苗p(Aβ_(3~10))_(10)-mIL-4。与对照组pc DNA3. 1(+)相比,免疫的BALB/c鼠产生了较高滴度的抗Aβ抗体[(32. 58±3. 98)μg/ml,P<0. 01],产生的抗Aβ抗体可以与APP/PS1转基因小鼠脑内的老年斑相结合。结论成功构建DNA疫苗p(Aβ_(3~10))_(10)-mIL-4,免疫BALB/c鼠后,产生了有效的免疫反应,p(Aβ_(3~10))_(10)-mIL-4可以作为阿尔茨海默病的候选疫苗进一步进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Β淀粉样蛋白 DNA疫苗 免疫效果
下载PDF
自拟温胃散寒汤治疗脾胃虚寒型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15
6
作者 马润兴 马玉寿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9年第25期118-121,共4页
目的探讨自拟温胃散寒汤治疗脾胃虚寒型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8年8月青海省交通医院收治的脾胃虚寒型CAG患者103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51)和研究组(n=52),对照组给予七味胃痛胶囊治疗... 目的探讨自拟温胃散寒汤治疗脾胃虚寒型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8年8月青海省交通医院收治的脾胃虚寒型CAG患者103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51)和研究组(n=52),对照组给予七味胃痛胶囊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自拟温胃散寒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效果、临床症状积分、血浆血栓烷B2(TXB2)、胃蛋白酶原(PG)水平,记录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8周后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8周后口干口苦、上腹饱胀、乏力、纳差、消化不良等临床症状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8周后血浆TXB2水平较治疗前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8周后血浆PGⅠ水平较治疗前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及治疗8周后血浆PGⅡ水平组间和组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拟温胃散寒汤治疗脾胃虚寒型CAG的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机体血浆TXB2、PG水平,且不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拟温胃散寒汤 脾胃虚寒型 慢性萎缩性胃炎 血栓烷B2 胃蛋白酶原
下载PDF
CT肝容量测量联合CTP分级评价原发性肝癌合并肝纤维化患者肝储备功能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11
7
作者 庞玉花 马晓明 +1 位作者 王金环 丁瑞花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8年第10期1197-1200,共4页
目的探讨CT肝容量测量联合肝功能CTP(Child-Turcotte-Pugh)分级用于评价原发性肝癌合并肝纤维化患者肝储备功能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38例原发性肝癌合并肝纤维化患者为试验组,选择同期腹部CT检查结果正常的38例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对... 目的探讨CT肝容量测量联合肝功能CTP(Child-Turcotte-Pugh)分级用于评价原发性肝癌合并肝纤维化患者肝储备功能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38例原发性肝癌合并肝纤维化患者为试验组,选择同期腹部CT检查结果正常的38例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对试验组进行CTP分级,对2组行CT肝容量测量,对比2组及试验组不同CTP分级患者肝容量变化,分析CT测量肝容量与CTP分级的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肝左外叶、肝方叶、肝右叶、肝尾叶和肝脏总体积均缩小(P<0.05);原发性肝癌合并肝纤维化患者肝右叶体积、肝脏总体积随CTP分级增加逐渐缩小(P<0.05);患者CTP分级与患者肝右叶体积和肝脏总体积呈负相关(P<0.05)。结论 CT肝容量测量与CTP分级有机结合能够准确评价肝叶大小,有效评估患者肝脏储备功能,对于原发性肝癌合并肝纤维硬化患者治疗方案的制定具有指导意义,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肝硬化 肝储备功能 CTP分级
下载PDF
CPS定量分析在确定原发性肝癌安全边界中的应用及与肿瘤血管生成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庞玉花 马晓明 王金环 《河北医药》 CAS 2017年第24期3799-3801,共3页
目的探讨CPS定量分析在确定原发性肝癌安全边界中的应用及其与肿瘤血管生成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5年9月至2016年9月原发性肝癌患者40例为研究对象,通过超声造影检查患者的病灶及病灶周围背景肝组织、肿瘤中心与不同距离癌周组织的CPS... 目的探讨CPS定量分析在确定原发性肝癌安全边界中的应用及其与肿瘤血管生成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5年9月至2016年9月原发性肝癌患者40例为研究对象,通过超声造影检查患者的病灶及病灶周围背景肝组织、肿瘤中心与不同距离癌周组织的CPS定量参数,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患者的病灶及病灶周围背景肝组织、肿瘤中心与不同距离癌周组织的MVD,采用Pearson法分析其相关性。结果患者病灶的AT、TTP均小于病灶周围背景肝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灶与病灶周围背景肝组织的P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灶的MVD为(54.76±22.29),病灶周围背景肝组织的MVD为(12.51±8.39),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灶的TTP与MVD呈负相关性(r=-0.631,P=0.000);病灶的AT、PI与MVD无线性相关性(P>0.05)。随着癌周组织距离的增加,AT逐渐增加,肿瘤中心的AT与癌周2.5 cm、癌周3.5 cm,癌周1.0 cm与癌周3.5 cm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癌周组织距离的增加,TTP逐渐增加,肿瘤中心的TTP与癌周3.5 cm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癌周组织距离的增加,PI逐渐降低,肿瘤中心的PI与癌周1.0 cm、癌周2.5 cm、癌周3.5 cm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中心的TTP、PI与MVD呈正相关性(P<0.05);癌周1.0 cm的PI与MVD呈正相关性(P<0.05)。结论原发性肝癌患者的CPS定量参数中TTP、PI与MVD具有相关性,其为患者血供状况的评估提供一定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PS定量分析 原发性肝癌 微血管
下载PDF
鱼腥草注射液致过敏性紫癜 被引量:5
9
作者 毛晓春 《浙江中医杂志》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267-267,共1页
关键词 鱼腥草注射液 过敏性紫癜 中医药疗法 炎性疾病 药物不良反应
下载PDF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管紧张素Ⅱ、内皮素-1水平与颈动脉病变的关系 被引量:6
10
作者 宋晓琳 《心脑血管病防治》 2021年第3期280-281,290,共3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外周血中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内皮素-1(ET-1)水平变化与颈动脉病变的关系。方法选取青海省湟中县第一人民医院2018年1月30日至2019年4月30日收治的15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检测外周血中AngⅡ、ET-1水平。根据...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外周血中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内皮素-1(ET-1)水平变化与颈动脉病变的关系。方法选取青海省湟中县第一人民医院2018年1月30日至2019年4月30日收治的15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检测外周血中AngⅡ、ET-1水平。根据患者颈动脉内膜厚度将观察组分为3个亚组,分别为颈动脉内膜正常组(45例)、颈动脉内膜增厚组(65例)、颈动脉斑块组(40例)。分析观察组各亚组AngⅡ、ET-1水平,并观察颈动脉斑块的影响因素。结果颈动脉斑块组AngⅡ、ET-1水平高于颈动脉内膜正常组和颈动脉内膜增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颈动脉内膜增厚组AngⅡ、ET-1水平高于颈动脉内膜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原发性高血压合并颈动脉斑块患者吸烟比例、高血脂比例、入院收缩压、胆固醇、AngⅡ、ET-1、高血压病程高于原发性高血压未合并颈动脉斑块患者(t/χ^(2)=5.322、8.495、4.812、5.127、20.585、13.495、4.671,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高血脂、高血压病程、AngⅡ、ET-1是原发性高血压颈动脉斑块的独立影响因素[OR(95%CI)=1.536(1.045~3.125)、1.362(1.123~4.562)、1.856(1.223~5.721)、1.236(1.167~5.369),P<0.05]。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外周血ET-1和AngⅡ水平与颈动脉病变程度有关,ET-1和AngⅡ水平对预测原发性高血压合并颈动脉斑块有一定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高血压 颈动脉病变 血管紧张素Ⅱ 内皮素-1
下载PDF
液体复苏对重症急性胰腺炎BNP的影响 被引量:5
11
作者 文占琴 《中国医药指南》 2012年第14期239-240,共2页
目的了解液体复苏对重症急性胰腺炎BNP含量的变化,探讨BNP与补液量的关系,指导临床补液。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重症监护收治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60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晶胶比2∶1为界,分成3组,A组晶胶比<2∶1;B组晶胶比>2∶1,C... 目的了解液体复苏对重症急性胰腺炎BNP含量的变化,探讨BNP与补液量的关系,指导临床补液。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重症监护收治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60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晶胶比2∶1为界,分成3组,A组晶胶比<2∶1;B组晶胶比>2∶1,C组晶胶比等于2∶1,观察液体复苏对3组B型脑利钠肽(BNP)的变化。结果 60例患者早期不同晶胶比的液体复苏均可改善各组血液动力学,BNP随复苏液体总量的增加而增加,与液体量呈正相关。结论血浆BNP是反映重症急性胰腺炎早期缺血缺氧变化的敏感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急性胰腺炎 BNP 液体复苏
下载PDF
木瓜白芍汤治疗原发性坐骨神经痛45例 被引量:2
12
作者 杨桂莲 《陕西中医》 2009年第8期1013-1014,共2页
目的:观察祛风湿、蠲痹止痛类中药治疗原发性坐骨神经痛的疗效。方法:采用自拟木瓜白芍汤(木瓜、白芍、桑寄生、牛膝、续断、杜仲、威灵仙、全蝎、蜈蚣、三七等)治疗坐骨神经痛45例;并设对照组对比。结果:本方法对本病有祛风湿,蠲痹止痛。
关键词 坐骨神经痛/中医药疗法 祛风湿剂/治疗应用 活血祛瘀剂/治疗应用 @木瓜白芍汤
下载PDF
T_(12)椎体压缩性骨折经皮椎体成形术后椎管内硬膜外血肿1例 被引量:2
13
作者 白有海 《实用骨科杂志》 2018年第11期1047-1048,共2页
1病例资料 61岁女性患者,以“外伤后致腰背部疼痛活动受限1d”为主诉就诊。患者1d前在家不慎摔倒,臀部着地致伤腰背部,当时即感腰背部疼痛,四肢皮肤感觉麻木、尚能站立行走。在家服药休息,疗效差,疼痛加重来院。查体:T12椎体处后凸畸... 1病例资料 61岁女性患者,以“外伤后致腰背部疼痛活动受限1d”为主诉就诊。患者1d前在家不慎摔倒,臀部着地致伤腰背部,当时即感腰背部疼痛,四肢皮肤感觉麻木、尚能站立行走。在家服药休息,疗效差,疼痛加重来院。查体:T12椎体处后凸畸形,椎旁肌痉挛,胸椎因疼痛活动受限,T12椎体压痛(+),叩击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椎体成形 椎管内硬膜外血肿 椎体压缩性骨折 腰背部疼痛 术后 女性患者 椎旁肌痉挛 病例资料
下载PDF
气囊助产仪在计划分娩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4
作者 党兰梅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1998年第1期108-108,共1页
气囊助产仪是我国近年首创的产科新型现代化仪器,是产科领域里的一种先进的产时优生、催产、助产方面的新技术,临床上可用于正常产、妊高征、胎膜早破、臀位及某些头位难产。我院从1995年5月-1996年8月共行气囊助产仪快速分娩共120例,... 气囊助产仪是我国近年首创的产科新型现代化仪器,是产科领域里的一种先进的产时优生、催产、助产方面的新技术,临床上可用于正常产、妊高征、胎膜早破、臀位及某些头位难产。我院从1995年5月-1996年8月共行气囊助产仪快速分娩共120例,现将有关情况总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娩 气囊助产仪 应用
下载PDF
胃柿石并发溃疡6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童芝文 《中国医药指南》 2011年第20期345-346,共2页
目的探讨胃柿石并发胃溃疡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情况。方法分析2005年1月至2010年1月间6例胃柿石并发胃溃疡患者的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结果 1例患者经口服药物治疗痊愈。2例患者在胃镜下捣碎散石,部分用活检钳夹石,部分排泄。1例经胃切开取... 目的探讨胃柿石并发胃溃疡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情况。方法分析2005年1月至2010年1月间6例胃柿石并发胃溃疡患者的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结果 1例患者经口服药物治疗痊愈。2例患者在胃镜下捣碎散石,部分用活检钳夹石,部分排泄。1例经胃切开取石,溃疡经内科保守治疗3个月痊愈。2例行胃大部切除术,无1例发生在手术及麻醉并发症。结论胃柿石多为空腹时一次性大量食入生柿、黑枣后发生的一种植物纤维团块鞣酸胃酸与蛋白结合为不溶于水的鞣酸蛋白沉淀于胃内,因经常反复的机械性刺激。可使胃黏膜充血、水肿、糜烂,在胃酸侵蚀下诱发胃溃疡。早期发现取石是治疗和预防溃疡的关键,若胃柿石较大且并发溃疡出血、穿孔、梗阻、癌变时可行胃大部切除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柿石 胃溃疡 胃镜取石 胃大部切除术
下载PDF
急诊外伤患者围术期的护理 被引量:1
16
作者 文占琴 《中国医药指南》 2012年第16期300-300,共1页
目的探讨急诊外伤患者围术期的护理方法,提高患者抢救成功率。方法分析60例急诊外伤手术患者围术期危险因素及死亡原因,护理上对患者围术期进行密切监护,防止呼吸道梗阻、引流管出血等各种并发症。结果本组60例患者中,58例恢复出院,2例... 目的探讨急诊外伤患者围术期的护理方法,提高患者抢救成功率。方法分析60例急诊外伤手术患者围术期危险因素及死亡原因,护理上对患者围术期进行密切监护,防止呼吸道梗阻、引流管出血等各种并发症。结果本组60例患者中,58例恢复出院,2例术后死亡。结论有效预防急诊外伤手术患者围手术期有效的护理,可提高患者抢救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 围术期 护理
下载PDF
川芎嗪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6
17
作者 达明芳 《青海医药杂志》 2008年第10期69-70,共2页
目的:探讨川芎嗪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方法:对74例心绞痛典型症状病人,分2组,治疗组38例,对照组36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盐酸川芎嗪氯化钠注射液进行治疗对比。结果:心电图疗效:显效10例,占26.30%,有效17例,占44.70%,总有效率... 目的:探讨川芎嗪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方法:对74例心绞痛典型症状病人,分2组,治疗组38例,对照组36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盐酸川芎嗪氯化钠注射液进行治疗对比。结果:心电图疗效:显效10例,占26.30%,有效17例,占44.70%,总有效率为71.10%。结论:川芎嗪具有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改善微循环、抗氧化的作用,并有扩张血管及保护血管内皮细胞等优点,为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理想药物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酸川芎嗪 心绞痛 疗效观察
下载PDF
髂窝脓肿切开引流的教训 被引量:3
18
作者 黄海忠 黄生斌 《青海医药杂志》 2009年第2期62-62,共1页
关键词 髂窝脓肿 脓肿切开引流 持续发热 食欲不振 左腹股沟 腹肌紧张 局部穿刺 腹肿块
下载PDF
宫颈癌筛查中阴道镜检查阳性与宫颈病理诊断关系的探讨 被引量:3
19
作者 罗永秀 朱晓红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7年第20期119-120,共2页
目的:探讨宫颈癌筛查中阴道镜检查阳性与宫颈病理诊断的关系,评价阴道镜图像阳性对宫颈上皮内瘤变诊断的意义。方法:将本院自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行宫颈筛查进行TCT(液基薄层细胞检测)检查的45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340例患者进行... 目的:探讨宫颈癌筛查中阴道镜检查阳性与宫颈病理诊断的关系,评价阴道镜图像阳性对宫颈上皮内瘤变诊断的意义。方法:将本院自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行宫颈筛查进行TCT(液基薄层细胞检测)检查的45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340例患者进行阴道镜检查,以宫颈活检病理学诊断结果为标准,对阴道镜诊断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宫颈细胞学中检查有7例阳性,阴道镜检查中有5例阳性,最后通过宫颈病检确诊宫颈癌3例,阴道镜检查拟诊宫颈疾病诊断结果与宫颈活检病理学诊断完全符合率为71.43%,单一醋白上皮出现率最高,为94.12%。在CINⅡ~Ⅲ级患者中发现致密厚实醋白上皮。结论:阴道镜是辅助诊断CIN的有效手段,典型的异常阴道镜图像对诊断CIN和宫颈癌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筛查 阴道镜 活组织检查 宫颈上皮内瘤变
下载PDF
多模态MR与CT小肠造影诊断小肠肿瘤性疾病的临床比较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张春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8年第22期45-46,共2页
目的:观察多模态MR和CT小肠造影在小肠肿瘤性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15年1月—2018年4月本院接诊的小肠肿瘤性疾病患者50例,对所有患者都施以多模态MR和CT小肠造影检查。分析比较两种方法检查的结果。结果:50例患者病理检查表明:远... 目的:观察多模态MR和CT小肠造影在小肠肿瘤性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15年1月—2018年4月本院接诊的小肠肿瘤性疾病患者50例,对所有患者都施以多模态MR和CT小肠造影检查。分析比较两种方法检查的结果。结果:50例患者病理检查表明:远端空肠10例、十二指肠12例、近端回肠14例、近端空肠10例、远端回肠4例。患者多模态MR和CT检查的诊断率、灵敏度、PPV和特异性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小肠肿瘤性疾病中,多模态MR和CT小肠造影检查法都具有比较高的诊断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小肠造影 小肠肿瘤性疾病 多模态MR 应用价值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