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玉树藏马血清酯酶的遗传多态性 被引量:3
1
作者 王振山 德江 +1 位作者 宋仁德 代代 《中国畜牧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12-14,共3页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对来源于青海省杂多县 1 0 9匹藏马血清酯酶多态性进行了测定。在藏马酯酶位座共发现 5种表型 ,由EsF、EsI 和EsS 等 3个等位基因控制 ,其基因频率分别为 0 .4 1 2 8、0 .5367及 0 .0 50 5;基因的杂合度、基因均...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对来源于青海省杂多县 1 0 9匹藏马血清酯酶多态性进行了测定。在藏马酯酶位座共发现 5种表型 ,由EsF、EsI 和EsS 等 3个等位基因控制 ,其基因频率分别为 0 .4 1 2 8、0 .5367及 0 .0 50 5;基因的杂合度、基因均质度指数和有效等位基因数分别为 0 .5390、0 .1 91 5和 2 .1 69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马 遗传多态性 血清酯酶 基因频率
下载PDF
玉树藏马运铁蛋白的遗传多态性 被引量:3
2
作者 王振山 德江 +1 位作者 宋仁德 代代 《内蒙古畜牧科学》 2000年第3期5-7,共3页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对109匹玉树藏马运铁蛋白多态性进行了测定。结果发现:①藏马的血清运铁蛋白受TfD、TfF、TfH、TfO和 TfR等位基因控制,其基因频率分别为0.119 3,0.688,0.004 6,0.00...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对109匹玉树藏马运铁蛋白多态性进行了测定。结果发现:①藏马的血清运铁蛋白受TfD、TfF、TfH、TfO和 TfR等位基因控制,其基因频率分别为0.119 3,0.688,0.004 6,0.004 6和 0.188;②在藏马运铁蛋白位点共发现 8种表现型,其中以FF为优势表现型;③基因杂合度、有效等位基因数和基因均质度指数分别为 0.476 9、1.9117和0.403 9;④个体识别机率和父权否定概率分别为 0.676 5和 0.257 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马 运铁蛋白 遗传多态性 品种分类
下载PDF
玉树藏马血清白蛋白多态性的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王振山 德江 +1 位作者 宋仁德 代代 《辽宁畜牧兽医》 1997年第2期4-5,共2页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对来源于青海省杂多县的109匹藏马血清白蛋白进行了测定。发现藏马血清白蛋白有ALFF,ALFS和ALSS三种基因型,以ALFS为优势基因型(42.20%),共由 AL^F和 AL^S两个等位基因控制,其频率分别为0.4578和0.5413。基因...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对来源于青海省杂多县的109匹藏马血清白蛋白进行了测定。发现藏马血清白蛋白有ALFF,ALFS和ALSS三种基因型,以ALFS为优势基因型(42.20%),共由 AL^F和 AL^S两个等位基因控制,其频率分别为0.4578和0.5413。基因杂合度、基因均质度指数和有效等位基因数分别为H=0.4966,H.I.=0.0068,Ne=1.986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马 血清 白蛋白 多态性 杂合度
下载PDF
牦牛牛瘤胃积食综合诊治 被引量:3
4
作者 角叶 《兽医导刊》 2018年第14期147-147,共1页
牦牛瘤胃积食在牦牛养殖生产期间属常见多发病,临床表现症状为:瘤胃体积增大、瘤胃内壁扩张、消化系统紊乱等等。此病防控未采取得力的措施,往往会压迫心肺而造成牛只的急性死亡,对莫阿牛养殖产业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文章由此为出发点... 牦牛瘤胃积食在牦牛养殖生产期间属常见多发病,临床表现症状为:瘤胃体积增大、瘤胃内壁扩张、消化系统紊乱等等。此病防控未采取得力的措施,往往会压迫心肺而造成牛只的急性死亡,对莫阿牛养殖产业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文章由此为出发点,分析瘤胃积食的流行、发生以及防控措施,以供同仁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瘤胃积食 防控 流行
下载PDF
牦牛出败诊断治疗 被引量:1
5
作者 角叶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2018年第6期325-325,共1页
牦牛出败病为多杀性巴氏杆菌感染而诱发的急性传染性疾病,此病致病菌多杀性巴氏杆菌多寄生病畜消化道黏膜、上呼吸道内。或者,经破损黏膜直接进入牦牛体内,而降低牦牛的抗病体质。重视此病的防控,对本地牦牛健康养殖意义显著。文章由此... 牦牛出败病为多杀性巴氏杆菌感染而诱发的急性传染性疾病,此病致病菌多杀性巴氏杆菌多寄生病畜消化道黏膜、上呼吸道内。或者,经破损黏膜直接进入牦牛体内,而降低牦牛的抗病体质。重视此病的防控,对本地牦牛健康养殖意义显著。文章由此而论述,就此病的流行、发生及防控做要点阐述,以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败病 防控 流行
下载PDF
牦牛棘球蚴病调研诊治
6
作者 角叶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2018年第5期190-190,共1页
牦牛棘球蚴病,又称多头蚴病。此病为危害人类较严重的人畜共患病,此病由多头蚴常寄生在牦牛的脑部,而导致患病牦牛原地转圈。由此,又被称之为"回旋病、转头病"。考虑到此病的危害性,笔者就此病的流行、症状、发生、控制等等... 牦牛棘球蚴病,又称多头蚴病。此病为危害人类较严重的人畜共患病,此病由多头蚴常寄生在牦牛的脑部,而导致患病牦牛原地转圈。由此,又被称之为"回旋病、转头病"。考虑到此病的危害性,笔者就此病的流行、症状、发生、控制等等一一做要点阐述,以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棘球蚴病 防控 流行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