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班玛县近30年各个气象要素变化趋势分析
1
作者 席丽媛 《青海气象》 2013年第3期40-44,50,共6页
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大气环流异常,极端天气灾害事件频繁,受灾程度不断增加。只有不断提高对天气的预测能力,才能减轻自然灾害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危害。因此了解研究大气各气象要素的区域性物理变化趋势是目前最受关注的重点,... 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大气环流异常,极端天气灾害事件频繁,受灾程度不断增加。只有不断提高对天气的预测能力,才能减轻自然灾害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危害。因此了解研究大气各气象要素的区域性物理变化趋势是目前最受关注的重点,为此本文利用中国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班玛县1981-2011年以来气温、降水、日照时数、蒸发等气象资料通过采用统计学及线性趋势等研究方法绘制分析了近30a来气候变化特征。结果表明:班玛县在半湿润的高原大陆性气候条件下,热量水平较低,升温快降温急,昼夜温差大,且年均气温升高的气候倾向率为0.36℃/10a,30a间累计升温1.05℃。在气候条件的影响下,班玛地区30a间的降水量大多分布在665.3-767.2㎜之间,年内主要集中在5-9月份,且年降水量呈减少趋势,年降水量倾向率-13.1㎜/10年,30a间累计减少37.94㎜。年日照时数近30a来倾向率-103.2h/10a,呈显著减少趋势,30a间累计减少299.18h。经过对高原气候资料的研究分析,在只有冷暖之别,夏季凉爽细润短促,冬季寒冷干燥的班玛地区,科学地规划与部署利用气候资源,以便能够促进本地区的牧、林、农业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班玛县 气候变化 气象要素 变化趋势 特征分析
下载PDF
1968年~2018年青海省班玛地区不同降雪量级的时空特征分析
2
作者 杨婷 徐岩 《青海科技》 2022年第6期128-133,142,共7页
根据1968年~2018年青海班玛站逐日降水资料,采用线性估计方法和累积距平方法探讨了班玛地区不同量级降雪量和降雪日数的演变规律,结果表明:1968年~2018年班玛地区小雪日数呈缓慢下降的趋势,中雪日数和大雪日数呈缓慢上升的趋势;年降雪... 根据1968年~2018年青海班玛站逐日降水资料,采用线性估计方法和累积距平方法探讨了班玛地区不同量级降雪量和降雪日数的演变规律,结果表明:1968年~2018年班玛地区小雪日数呈缓慢下降的趋势,中雪日数和大雪日数呈缓慢上升的趋势;年降雪量变化总体呈缓慢上升的趋势,不同量级降雪量总体呈缓慢上升的趋势。分析结果对研究班玛地区生态环境的变化以及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具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班玛地区 降水日数 不同降水量级 变化特征
下载PDF
班玛藏雪茶低温冻害气象等级指标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席丽媛 《现代农业科技》 2020年第1期11-11,13,共2页
为减少低温冻害对藏雪茶的危害,开展了藏雪茶低温冻害等级指标研究。结果表明,茶树冻害的发生虽然是受综合因素的影响,但其中天气条件是最主要的因素。低温冻害天气对茶树新梢、嫩叶、芽苞的危害往往与低温出现的时间早迟、强度和持续... 为减少低温冻害对藏雪茶的危害,开展了藏雪茶低温冻害等级指标研究。结果表明,茶树冻害的发生虽然是受综合因素的影响,但其中天气条件是最主要的因素。低温冻害天气对茶树新梢、嫩叶、芽苞的危害往往与低温出现的时间早迟、强度和持续时间等因素有关。低温出现的时间越迟,日最低温度越低、持续时间越长,则对茶树的危害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雪茶 低温冻害 指标 青海班玛
下载PDF
1968-2018年班玛地区不同降雨量级的时空间变化特征分析
4
作者 徐岩 杨婷 《青海科技》 2024年第1期154-158,共5页
利用1968-2018年青海省班玛县气象局每日降雨资料,采用M-K检验、线性估计方法分析青海省班玛地区不同量级降雨量和降雨日数的演变规律。结果表明:班玛地区1968-2018年小雨日数呈缓慢下降的趋势,中雨日数和大雨日数呈缓慢上升的趋势;降... 利用1968-2018年青海省班玛县气象局每日降雨资料,采用M-K检验、线性估计方法分析青海省班玛地区不同量级降雨量和降雨日数的演变规律。结果表明:班玛地区1968-2018年小雨日数呈缓慢下降的趋势,中雨日数和大雨日数呈缓慢上升的趋势;降雨量变化总体呈缓慢上升的趋势,不同量级降雨量总体呈缓慢上升的趋势,说明降水在随时间缓慢增加的同时,降雨强度也在缓慢增加,降水造成的洪涝灾害以及泥石流等次生灾害的风险增大。分析结果对于了解班玛地区不同降雨量级的时间变化特征、灾害防御以及对于横断山区水源涵养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降雨量级 降雨日数 变化特征 班玛地区
下载PDF
1980-2015年柴达木盆地地表温度变化特征 被引量:6
5
作者 沈菊 张彩岳 +2 位作者 许显花 辛萍萍 马艳 《中国农学通报》 2016年第35期58-64,共7页
为分析柴达木盆地经济作物藜麦的种植区划,笔者运用气候统计方法,对柴达木盆地1981—2015年11个观测站地表(0 cm)温度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近35年整个盆地、西部、东部两分区年平均地表温度分别为6.9、7.8、5.8℃;气候倾向率分别为0... 为分析柴达木盆地经济作物藜麦的种植区划,笔者运用气候统计方法,对柴达木盆地1981—2015年11个观测站地表(0 cm)温度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近35年整个盆地、西部、东部两分区年平均地表温度分别为6.9、7.8、5.8℃;气候倾向率分别为0.70℃/10 a、0.71℃/10 a、0.69℃/10a,均通过0.001以上水平的显著检验。整个盆地、西部、东部地表年平均最高温度分别为34.0、36.3、31.3℃,气候倾向率分别为0.63℃/10 a、0.85℃/10 a、0.36℃/10 a,西部为东部的2.36倍;地表年平均最低温度值基本相等。大柴旦和天峻为西部和东部两分区的低值区,分别为-8.4、-9.7℃。地表平均温度的增温幅度在整个盆地表现为春季最大,冬季最小;西部的夏季最大,冬季最小;东部的春季最大,夏季最小。虽然各区的增温幅度不同,但均通过0.05水平的显著性检验。盆地及分区的地表温度变化呈单峰型,7月达到最高值,1月为全年最低值。地表温度的变化与气温呈明显的正相关关系,与其他因子的相关性较小或呈负相关,故盆地地表温度的显著升高在很大程度受气温的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表温度 气候变化 柴达木盆地
下载PDF
自动雨量与人工雨量的差值对比分析
6
作者 姬祥菊 韩忠全 《青海气象》 2014年第1期51-55,共5页
应用青海省班玛县国家基本气象站2011年6月1日—9月30日的降水资料,进行自动站与人工观测降水量记录统计、对比分析,发现自动站观测雨量与人工观测雨量存在一些偏差。分析表明,导致误差产生的主要原因是仪器测量原理与观测方法不同、人... 应用青海省班玛县国家基本气象站2011年6月1日—9月30日的降水资料,进行自动站与人工观测降水量记录统计、对比分析,发现自动站观测雨量与人工观测雨量存在一些偏差。分析表明,导致误差产生的主要原因是仪器测量原理与观测方法不同、人为影响、观测时间不一致、降水强度等其他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水量 差值 对比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