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健康体检人群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4升高的临床意义
1
作者 李冬玲 《医学信息》 2011年第13期4240-4241,共2页
目的探讨健康体检人群中测定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4(RBP4)升高的相关因素,以便进行早期有效干预。方法应用免疫透射比浊法检测健康人群血清RBP4水平。结果 RBP4升高组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BMI、血压血脂指标(TG、Tc、LDL-C... 目的探讨健康体检人群中测定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4(RBP4)升高的相关因素,以便进行早期有效干预。方法应用免疫透射比浊法检测健康人群血清RBP4水平。结果 RBP4升高组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BMI、血压血脂指标(TG、Tc、LDL-C)均高于RBP4正常组(P〈0.05),RBP24升高与BMI、TG、FPG、SBP、DBP正相关,TG为其独立相关因素。结论健康人群中RBP4升高与高血压、肥胖、高脂血症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4 胰岛素抵抗 对策
下载PDF
联合检测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铁蛋白和尿β_2微球蛋白在早期糖尿病肾病诊断中的意义 被引量:2
2
作者 李冬玲 《青海医药杂志》 2011年第5期15-16,共2页
目的:探讨西宁地区尿β2微球蛋白(β2-MG)、血清铁蛋白(SF)和血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联合检测对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价值。方法:分别对50例2型糖尿病无肾病组和糖尿病早期肾病组和50例健康人血超敏C反应蛋白、血清铁蛋白和尿β2微球... 目的:探讨西宁地区尿β2微球蛋白(β2-MG)、血清铁蛋白(SF)和血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联合检测对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价值。方法:分别对50例2型糖尿病无肾病组和糖尿病早期肾病组和50例健康人血超敏C反应蛋白、血清铁蛋白和尿β2微球蛋白含量的测定。结果:血超敏C反应蛋白、血清铁蛋白、尿β2微球蛋白在糖尿病正常蛋白尿的情况下已呈增高趋势,在糖尿病早期肾病增高更加明显,线性回归分析三者与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呈正相关。结论:尿β2-MG与血HS-CRP、SF是糖尿病早期肾损伤的敏感指标,尤其在高海拔地区缺氧环境下更为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2微球蛋白 超敏C反应蛋白 早期糖尿病肾病 血清铁蛋白
下载PDF
超声在胆囊切除术后残余胆囊的诊断及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汪维恭 雷虹 《青海医药杂志》 2011年第4期31-31,共1页
目的:探讨超声在胆囊切除术后残余胆囊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东芝-350SSA或东芝240A型实时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为3.5MHz。结果:17例均有胆囊切除术,术后皆因出现胆囊相关症状,经超声诊断残余胆囊,1例合并胆总管结石。结论:超声显像应作... 目的:探讨超声在胆囊切除术后残余胆囊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东芝-350SSA或东芝240A型实时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为3.5MHz。结果:17例均有胆囊切除术,术后皆因出现胆囊相关症状,经超声诊断残余胆囊,1例合并胆总管结石。结论:超声显像应作为术后排查残余胆囊的常规检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 残余胆囊 诊断
下载PDF
原发性高血压合并糖代谢异常的干预新策略和新模式的再认识
4
作者 李冬玲 《青海医药杂志》 2011年第3期10-12,共3页
目的:分析西宁市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探讨高血压合并糖代谢异常以生活方式干预为基础的综合防控策略的健康管理和疾病管理模式。方法:选择西宁市四区三县机关、事业单位1 206人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健康体检平台,对高血压合并糖代谢异常... 目的:分析西宁市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探讨高血压合并糖代谢异常以生活方式干预为基础的综合防控策略的健康管理和疾病管理模式。方法:选择西宁市四区三县机关、事业单位1 206人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健康体检平台,对高血压合并糖代谢异常进行统计分析及健康评估。结果:在健康体检中年人群中代谢综合征患病率13.9%,性别之间有显著统计学差异,其中高血压222例,患病率18.4%;糖代谢异常117例,患病率9.7%;血脂异常303例,患病率25.1%;肥胖/超重328例,患病率25.1%,在222例原发性高血压人群中,合并糖代谢异常患病率52.7%,其中糖尿病8.1%,单纯空腹血糖受损(IFG)6.8%,单纯糖耐量减低(IGT)32%,IFG+IGT 5.9%,仅单纯进行空腹血糖检测,将会60.7%IGT漏诊。结论:将心血管危险因素综合防控策略的新理念运用到中年人群的健康指导上,打开医患知识不对称这一瓶颈,实施以健康体检、健康评估为基础,以循证治疗指南为指导,倡导以生活方式干预为基础的综合防控策略的健康管理和疾病管理模式,减少糖尿病的发生、发展,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提高人群健康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糖代谢异常 综合防控策略健康教育
下载PDF
急性脑血管病心电图119例分析
5
作者 汪维恭 刘定彪 刘晓峰 《青海医药杂志》 2011年第1期18-19,共2页
目的:探讨急性脑血管合并异常心电图的临床特点和发病机制。方法:对119例急性脑血管病患者的心电图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19例急性脑血管病患者中发现心电图异常53例,心电图异常发生率为44.5%,以脑出血和大面积脑梗塞多见,其发生率分别... 目的:探讨急性脑血管合并异常心电图的临床特点和发病机制。方法:对119例急性脑血管病患者的心电图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19例急性脑血管病患者中发现心电图异常53例,心电图异常发生率为44.5%,以脑出血和大面积脑梗塞多见,其发生率分别为76.3%和66.7%(P>0.05),心电图主要表现为心肌缺血、心律失常和心肌梗死。结论:心电图改变预示急性脑血管病病情加重,与临床症状不相符,并随着病情的好转逐渐恢复正常,具有可逆性;其发病机制可能为脑血管病导致植物神经功能失调、神经体液功能紊乱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血管病 心电图 发病机制
下载PDF
高原地区健康体检人群中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相关因素分析及其意义 被引量:1
6
作者 李冬玲 《按摩与康复医学》 2011年第21期42-43,共2页
目的:探讨青海不同海拔地区干部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患病情况及其相关因素,以便寻求干预措施。方法:以567例30岁以上健康体检人群为对象,测量所有入选者的身高、体重、血压、血脂(TG、Tc、HDL—c、LDL—C)、空腹血糖(FBG... 目的:探讨青海不同海拔地区干部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患病情况及其相关因素,以便寻求干预措施。方法:以567例30岁以上健康体检人群为对象,测量所有入选者的身高、体重、血压、血脂(TG、Tc、HDL—c、LDL—C)、空腹血糖(FBG)、血尿酸、丙氨酸氨基转氨酶(ALT:γ-谷氨酰转肽酶(GGT)以及肝脏超声检查,同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在567例健康体检人数中NAFLD的检出率29.63%,男性40.00%,女性19.14%,男性显著高于女性P〈0.01;海拔2260m、2835m、3680m三组NAFLD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168例NAFLD中伴发肥胖者52.38%、高血糖23.81%、高血压33.93%、血脂异常39.88%,及转氨酶异常19.64%,肥胖、血脂异常、ALT肝酶不论男女随着海拔高度升高而升高。结论:青海地区干部健康体检人群非酒精性脂肪肝患病率高,且与性别密切相关!肥胖、血脂异常是男女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发病的重要因素,ALT肝脏酶学指标测定可作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预测指标,强调生活方式干预为基础,控制体重、纠正血脂异常不仅是防治脂肪肝的重要措施,也是全面管理0血管危险因素重要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肝病 高原 生活方式 预防
原文传递
TDI-Tei指数对高原性心脏病患者右心室功能的评价 被引量:2
7
作者 周春艳 李冬玲 《高原医学杂志》 CAS 2011年第1期42-44,共3页
目的:探讨组织多普勒Tei指数在评价高原性心脏病患者右心室功能方面的价值。方法:将54例高原性心脏病患者按肺动脉收缩压的高低程度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三组,每组18例,同时设正常对照组18例,利用超声心动图组织多普勒(TD I)频谱技术于... 目的:探讨组织多普勒Tei指数在评价高原性心脏病患者右心室功能方面的价值。方法:将54例高原性心脏病患者按肺动脉收缩压的高低程度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三组,每组18例,同时设正常对照组18例,利用超声心动图组织多普勒(TD I)频谱技术于心尖四腔心切面右室游离壁三尖瓣环(RVFW)处测量等容收缩期(ICT)、等容舒张期(IRT)、射血时间(ET)及Tei指数。结果:4组间右室Tei-RVFW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高原性心脏病患者各组ICT和IRT与对照组比较均增大(P<0.05或P<0.01),ET较对照组比较均明显缩小。结论:应用TD I技术测量Tei指数可以准确、敏感地反映高原性心脏病患者的右心室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性心脏病 超声心动图 右心室功能 组织多普勒 TEI指数
原文传递
高原地区急性肺栓塞误诊4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李冬玲 《高原医学杂志》 CAS 2011年第2期31-33,共3页
目的:分析高原地区急性肺栓塞的临床特征,提高基层医院内外科医师对肺栓塞的认识。方法:分析青海省大通县医院感染科2006年6月—2009年9月收治的4例急性肺栓塞患者的临床诊治情况。结果:4例都存在强易患因素——右下肢股骨干骨折管状石... 目的:分析高原地区急性肺栓塞的临床特征,提高基层医院内外科医师对肺栓塞的认识。方法:分析青海省大通县医院感染科2006年6月—2009年9月收治的4例急性肺栓塞患者的临床诊治情况。结果:4例都存在强易患因素——右下肢股骨干骨折管状石膏固定1月伴双下肢不对称水肿1例、双下肢严重创伤伴卧床1个月,双下肢静脉严重曲张第二次手术后2周1例,右髋骨骨折手术后第二天1例。出现呼吸道症状(1~3)天,临床表现为:呼吸困难3例,胸痛2例,咳嗽3例,痰中带血1例,咯血2例,右心衰竭1例,影像学特点呈片絮状阴影3例及右侧少量胸腔积液1例,误诊肺结核3例,1例胸膜炎。结论:重视高原地区急性肺栓塞的高危因素,综合临床症状和体征的采集和分析,熟悉诊治流程,及时规范治疗,早期积极预防,减少发病率、误诊及漏诊率,改善患者预后,降低病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栓塞 高危因素 预防
原文传递
高原地区中老年人血脂增高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相关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雷虹 《青海医药杂志》 2013年第1期22-23,共2页
目的:应用高分辨率的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观察高血脂中老年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情况。方法:用高频超声对120例高血脂中老年患者及120例血脂正常的中老年人两组人员分别进行观察,观察其动脉的内膜-中膜厚度及斑块形成情况。结果:... 目的:应用高分辨率的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观察高血脂中老年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情况。方法:用高频超声对120例高血脂中老年患者及120例血脂正常的中老年人两组人员分别进行观察,观察其动脉的内膜-中膜厚度及斑块形成情况。结果:血脂升高组,颈总动脉最大的内膜-中膜厚度及粥样斑块发生率明显增高。结论:血脂增高对颈动脉粥样斑块的形成起促进作用,而彩超可清晰显示颈动脉内膜-中膜情况,对高血脂引起的动脉粥样硬化检出和疗效的观察有重要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超声检查 血脂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