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全面优质护理方案对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患儿SNAP-Ⅱ、SNAPPE-Ⅱ评分的影响 被引量:3
1
作者 靳秀花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18年第3期394-396,共3页
目的探究全面优质护理方案对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患儿SNAP-Ⅱ、SNAPPE-Ⅱ评分的影响。方法将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96例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各48例。两组患儿均进行水电解质平衡、酸碱平衡、禁食、胃肠减压... 目的探究全面优质护理方案对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患儿SNAP-Ⅱ、SNAPPE-Ⅱ评分的影响。方法将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96例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各48例。两组患儿均进行水电解质平衡、酸碱平衡、禁食、胃肠减压以及抗菌等常规治疗。对照组按照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患儿则进行全面优质护理服务。观察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SNAP-Ⅱ和SNAPPE-Ⅱ评分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满意度和治愈率三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5 d后患者SNAP-II和SNAPPE-II评分都有明显的降低,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脱水、酸中毒、红臀发生率分别为8.3%、12.5%、10.4%,而观察组分别为2.1%、0.0%、2.1%,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全面优质护理方案治疗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患儿住院时间大大缩短,病情恢复好,家长满意程度高,是值得在临床推广和应用的优质护理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面优质护理 坏死性小肠结肠炎 SNAP-Ⅱ SNAPPE-Ⅱ
下载PDF
基于STABLE技术的超早产儿安全转运应用效果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靳秀花 闫素芹 《临床护理杂志》 2019年第6期56-58,共3页
目的探讨基于STABLE技术的超早产儿安全转运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方法,选择2017年3月~2019年6月经外院转入我院的超早产儿284例为研究对象。其中,2017年3月~2018年4月142例为对照组,2018年5月~2019年6月142例为观察组。对照组予... 目的探讨基于STABLE技术的超早产儿安全转运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方法,选择2017年3月~2019年6月经外院转入我院的超早产儿284例为研究对象。其中,2017年3月~2018年4月142例为对照组,2018年5月~2019年6月142例为观察组。对照组予以常规转运。观察组基于STABLE技术予以安全转运。比较两组患儿转运期间低血糖、低体温、低血压、酸中毒、呼吸道管理不善等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并在转运完成后,进行满意度评价。结果观察组低体温、低血糖、低血压、酸中毒和呼吸道管理不善等转运不良事件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STABLE技术的超早产儿转运可以进一步降低转运期间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患儿家长对转运的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早产儿 早产儿转运
下载PDF
西宁地区极低出生体重儿抢救治疗体会(附41例报告)
3
作者 姚彦莉 《青海医药杂志》 2010年第10期32-33,共2页
目的:探讨降低西宁地区极低出生体重儿病死率的具体实施措施。方法:入院后即给予监测生命体征、积极防治感染、行机械通气辅助呼吸、保证机体液体及热卡摄入,维持机体内环境稳定、肠内微量喂养联合部分静脉营养、加强支持对症治疗等综... 目的:探讨降低西宁地区极低出生体重儿病死率的具体实施措施。方法:入院后即给予监测生命体征、积极防治感染、行机械通气辅助呼吸、保证机体液体及热卡摄入,维持机体内环境稳定、肠内微量喂养联合部分静脉营养、加强支持对症治疗等综合处理。结果:本组住院时间最短8d,最长55d,平均15.5d,出院时平均体重增至163.5g,治愈37例,存活率达90.2%。结论:及时选择呼吸机及恰当的通气模式辅助呼吸对于呼吸支持有很大的帮助,早期肠道微量喂养、积极防治感染及并发症发生,防止院内感染的发生均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宁地区 极低出生体重儿 抢救体会
下载PDF
新生儿重症监护室院内感染的预防 被引量:5
4
作者 孙玉玲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0年第6期125-125,共1页
关键词 重症监护室 新生儿 院内感染 预防
下载PDF
持续质量改进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医院感染管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2
5
作者 孙玉玲 靳秀花 《青海医药杂志》 2015年第11期45-46,共2页
目的:通过开展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目标性监测,针对影响因素采取干预措施,探索降低新生儿重症监护室院感发生率的有效方法。方法:对2013年1月—2013年12月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收治的患儿进行目标性监测,通过建立监控体系,认真学习相关的预防... 目的:通过开展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目标性监测,针对影响因素采取干预措施,探索降低新生儿重症监护室院感发生率的有效方法。方法:对2013年1月—2013年12月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收治的患儿进行目标性监测,通过建立监控体系,认真学习相关的预防医院感染的规章制度,严格执行各项制度及操作规程,加强指导、考核与督查,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持续质量改进。结果:通过一年的实时监测,改进,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医院感染率呈持续下降趋势,效果显著。结论:有效发挥监控组织的管理功能,切实提高各级人员对医院感染的预防控制意识,及时分析,解决发现问题,早期干预,持续改进,可以有效的控制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的感染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持续质量改进 新生儿重症监护室 医院感染 管理
原文传递
肺表面活性物质联合机械通气治疗高原地区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0
6
作者 姚彦莉 《中国妇幼保健》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5期2387-2389,共3页
目的:观察肺表面活性物质(PS)治疗新生儿肺透明膜病(HMD)的效果。方法:17例患儿应用外源性PS(固尔苏,curosurf)治疗,观察治疗后临床症状、血气分析及机械通气参数的变化。结果:应用固尔苏后患儿呼吸困难、呻吟、三凹征、紫绀症状减轻或... 目的:观察肺表面活性物质(PS)治疗新生儿肺透明膜病(HMD)的效果。方法:17例患儿应用外源性PS(固尔苏,curosurf)治疗,观察治疗后临床症状、血气分析及机械通气参数的变化。结果:应用固尔苏后患儿呼吸困难、呻吟、三凹征、紫绀症状减轻或消失,用药后2、6、12 h动脉血气分析示PaO2升高、pH值升高、PaCO2下降,与用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辅助机械通气治疗患儿用药后30 min均下调呼吸机参数;FiO2、PIP、PEEP、RR在用药后2、6、12 h均显著下降,与用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S治疗HMD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儿的肺氧合功能,降低机械通气参数,缩短机械通气治疗时间,减少住院天数、降低病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表面活性物质 早产儿 机械通气 肺透明膜病
原文传递
西宁地区脐动脉血pH值评价新生儿窒息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4
7
作者 姚彦莉 《中国妇幼保健》 CAS 2015年第24期4161-4162,共2页
目的探讨高原地区脐动脉血气分析在新生儿窒息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择该院产科分娩的344例足月新生儿,出生后即采集脐动脉血进行血气分析,依据出生时1 min Apgar评分分为正常组、轻度窒息组及重度窒息组进行分析。研究脐动脉血气分析与1... 目的探讨高原地区脐动脉血气分析在新生儿窒息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择该院产科分娩的344例足月新生儿,出生后即采集脐动脉血进行血气分析,依据出生时1 min Apgar评分分为正常组、轻度窒息组及重度窒息组进行分析。研究脐动脉血气分析与1 min Apgar评分的关系及脐动脉血pH值与1 min Apgar评分的关系。结果脐动脉血pH值、PaO2、HCO-3、及BE值随着出生1 min Apgar评分的降低而降低。重度窒息组、轻度窒息组和正常组比较,pH、PaCO2、HCO-3及BE值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在Apgar评分≤7分的窒息组31例中有10例pH值<7.20,在Apgar评分≥8分的正常组313例中有36例pH值<7.20,经统计学分析,χ2=10.491,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出生1min Apgar评分与脐动脉血pH值相关性强,评分越低,脐动脉血pH值也越低。说明脐动脉血pH值可以作为评估新生儿窒息的有效、客观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脐动脉血气分析 APGAR评分 新生儿窒息
原文传递
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术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中的临床应用及护理体会 被引量:4
8
作者 孙玉玲 靳秀花 《青海医药杂志》 2014年第4期37-38,共2页
目的:总结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术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中的临床应用及护理经验。方法:对16例患儿施行换血疗法进行分析。结果:11例患儿换血前后总胆红素均明显下降,下降率为68.8%。结论:采用动静脉同步换血术对抢救新生儿溶血病(RH溶血和... 目的:总结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术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中的临床应用及护理经验。方法:对16例患儿施行换血疗法进行分析。结果:11例患儿换血前后总胆红素均明显下降,下降率为68.8%。结论:采用动静脉同步换血术对抢救新生儿溶血病(RH溶血和ABO溶血)及严重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疗效显著,安全、简单。换血前得充分准备、换血过程中的医护密切配合以及换血后的细致护理是换血成功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换血术 外周动静脉同步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
原文传递
西宁地区“鸟巢式护理”在早产儿护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4
9
作者 孙玉玲 靳秀花 《青海医药杂志》 2014年第10期23-24,共2页
目的:研究西宁地区"鸟巢式护理"在早产儿护理中的应用。方法:将2011年10月—2012年10月本院收治的60例早产儿随机分成两组,即鸟巢式护理组和暖箱常规护理组,每组30例。两组患儿的胎龄、性别、体重、并发症等一般资料经比较无... 目的:研究西宁地区"鸟巢式护理"在早产儿护理中的应用。方法:将2011年10月—2012年10月本院收治的60例早产儿随机分成两组,即鸟巢式护理组和暖箱常规护理组,每组30例。两组患儿的胎龄、性别、体重、并发症等一般资料经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将暖箱常规护理组采取传统式护理,鸟巢式护理组用粉红色或蓝色图案的绒布制成椭圆形的卡通"鸟巢",将早产儿放入暖箱的"鸟巢"中。两个组每日动态监测早产儿的体温、体重、经皮测SPO2<85%及心率>160min-1的例数,观察两组早产儿的日体温波动,体重变化及住院时间,比较两组早产儿护理的效果。结果:鸟巢式护理组体温差明显减少,体重增长稳定,经皮测SPO2<85%及心率>160min-1的例数减少,住院时间明显缩短,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鸟巢式护理能更好的维持患儿的体温,稳定心率和血氧饱和度,增长体重,同时显著缩短住院时间,有利于早产儿身心健康的早日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鸟巢式护理 早产儿
原文传递
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混悬液在减轻新生儿机械通气拔管后喉头水肿中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2
10
作者 姚彦莉 《青海医药杂志》 2014年第2期7-8,共2页
目的:观察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混悬液治疗新生儿机械通气拔管后喉头水肿的疗效。方法:88例接受气管插管行机械通气的新生儿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3例,拔管前30min应用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0.5mg+0.9%生理盐水2mL雾化吸入1次,拔管后1次/h,共3... 目的:观察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混悬液治疗新生儿机械通气拔管后喉头水肿的疗效。方法:88例接受气管插管行机械通气的新生儿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3例,拔管前30min应用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0.5mg+0.9%生理盐水2mL雾化吸入1次,拔管后1次/h,共3次;对照组45例,拔管前1h静脉注射地塞米松0.5mg/kg,拔管后每1小时雾化吸入异丙肾上腺素0.25mg+0.9%生理盐水2mL,共3次。两组均监测心率(HR)、呼吸(RR)及经皮监测血氧饱和度(SpO2),并予以吸氧、吸痰、抗感染等综合对症处理。结果:治疗组喉头水肿症状持续时间比对照组短,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雾化后1h治疗组(PaO2)比对照组高,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治疗组二氧化碳分压(PaCO2)、RR均比对照组低,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混悬液可以快速、有效地减轻新生儿机械通气拔管后喉头水肿,副作用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地奈德 雾化 机械通气 喉头水肿
原文传递
T-组合复苏器在新生儿窒息复苏中的应用及体会 被引量:1
11
作者 姚彦莉 《青海医药杂志》 2013年第10期11-13,共3页
目的:探讨T-组合复苏器(T-piece)在新生儿窒息现场复苏中应用的治疗效果。方法:在复苏过程中,根据现场设备准备情况实施自动充气式复苏器或T-piece人工通气。在复苏过程中单纯使用T-piece-面罩正压通气病例123例与在复苏过程中使用了自... 目的:探讨T-组合复苏器(T-piece)在新生儿窒息现场复苏中应用的治疗效果。方法:在复苏过程中,根据现场设备准备情况实施自动充气式复苏器或T-piece人工通气。在复苏过程中单纯使用T-piece-面罩正压通气病例123例与在复苏过程中使用了自动充气式气囊人工通气病例102例,入NICU后即刻采取桡动脉微量血行血气分析,并拍摄X线胸片进行分析比较。结果:两组复苏成功率、血气指标无显著性差异(P>0.05),使用Tpiece人工通气后气漏的发生率比自动充气式复苏气囊人工通气低,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新生儿窒息现场复苏过程中应用T-piece简单、安全、有效,重复操作性强,可有效减少或避免气漏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组合复苏器 窒息 复苏 新生儿
原文传递
西宁地区固尔苏联合机械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观察
12
作者 姚彦莉 《高原医学杂志》 CAS 2011年第2期26-28,共3页
目的:观察外源性肺表面活性物质(PS)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效果。方法:17例患儿应用PS治疗,观察用药后临床症状、血气分析及机械通气参数的变化。结果:应用PS后患儿呼吸困难、呻吟、三凹征、紫绀症状减轻或消失,用药后监测2h、6h、... 目的:观察外源性肺表面活性物质(PS)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效果。方法:17例患儿应用PS治疗,观察用药后临床症状、血气分析及机械通气参数的变化。结果:应用PS后患儿呼吸困难、呻吟、三凹征、紫绀症状减轻或消失,用药后监测2h、6h、12h动脉血气分析示PaO2升高、pH值升高、PaCO2下降,与用药前比较,二者之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辅助机械通气治疗患儿用药后30min均下调呼吸机参数;FiO2、PIP、PEEP、RR在用药后2h、6h、12h均显著下降,与用药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PS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儿的肺氧合功能,降低机械通气参数,缩短机械通气治疗时间,减少住院天数、降低病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表面活性物质 新生儿 呼吸窘迫综合征
原文传递
仰俯卧位对早产儿护理的疗效观察
13
作者 孙玉玲 《青海医药杂志》 2014年第8期50-51,共2页
目的:观察仰俯卧位对早产儿护理的疗效。方法:将2012年1月—2013年1月青海红十字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收治的60例早产儿,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30例行体位变更,每3h按仰卧位、俯卧位、仰卧位顺序变换;对照组30例行常规持续仰卧... 目的:观察仰俯卧位对早产儿护理的疗效。方法:将2012年1月—2013年1月青海红十字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收治的60例早产儿,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30例行体位变更,每3h按仰卧位、俯卧位、仰卧位顺序变换;对照组30例行常规持续仰卧位,观察两组患儿体重增长情况、胃食管反流情况、反复呼吸暂停发作次数、平均住院时间,并进行比较。结果:俯卧位患儿体重增长较仰卧位患儿快,而胃食管反流情况、反复呼吸暂停发作次数、平均住院时间较仰卧位患儿少(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早产儿护理中变更体位与传统仰卧位比较,可增加患儿体重、减少胃食管反流的发生、反复呼吸暂停发作次数及缩短平均住院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仰俯卧位 早产儿 护理
原文传递
新入职儿科护士动手能力差的因素分析及规范化培训效果
14
作者 张永丽 李玲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18年第S1期343-344,共2页
目的 分析新入职儿科护士动手能力差的因素及规范化培训效果.方法 选取西宁市第一人民医院2015年9月—2016年6月40例新入职儿科护士为对比组,另选取本院2016年9月—2017年6月40例新入职儿科护士为试验组.对比组新入职儿科护士接受传统... 目的 分析新入职儿科护士动手能力差的因素及规范化培训效果.方法 选取西宁市第一人民医院2015年9月—2016年6月40例新入职儿科护士为对比组,另选取本院2016年9月—2017年6月40例新入职儿科护士为试验组.对比组新入职儿科护士接受传统的学习方法,试验组新入职儿科护士通过分析动手能力差的因素,给予规范化培训策略.比较两组考核成绩(理论考核成绩、技能操作考核成绩、总成绩).结果 试验组护士理论考核成绩、技能操作考核成绩、总成绩高于对比组(P<0.05).结论 通过分析新入职儿科护士动手能力差的因素,再给予规范化培训措施干预,可有效提高儿科新入职护士的动手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士 新入职 动手能力差 规范化培训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