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内镜下结直肠息肉切除术后迟发性出血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41
1
作者 张志华 蒋青风 马进福 《国际消化病杂志》 CAS 2018年第2期130-134,共5页
目的探讨内镜下结直肠息肉切除术后迟发性出血(DPPB)的危险因素,以期降低DPPB的风险。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7年12月因结直肠息肉接受内镜下治疗的426例患者,其中行圈套摘除治疗262例、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128例、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 目的探讨内镜下结直肠息肉切除术后迟发性出血(DPPB)的危险因素,以期降低DPPB的风险。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7年12月因结直肠息肉接受内镜下治疗的426例患者,其中行圈套摘除治疗262例、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128例、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36例。收集研究对象的临床资料、血液生物化学指标、内镜和病理检查资料。根据内镜下治疗后是否发生DPPB,将患者分为DPPB组和未出血组。对两组的一般资料及相关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分析DPPB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426例患者中有21例发生DPPB(4.93%)。DPPB组中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的比例较未出血组更高(P<0.05)。接受ESD治疗的患者DPPB发生率为11.11%,高于接受圈套摘除(2.29%)和EMR(8.59%)的患者(P<0.01)。息肉位于直肠、左半结肠、横结肠+右半结肠的患者DPPB发生率分别为9.26%、3.51%和3.4%,直肠息肉患者的DPPB发生率高于其他部位息肉患者(P<0.05)。息肉直径>0.9 cm的患者的DPPB发生率(7.6%)高于息肉直径≤0.9 cm的患者(1.14%)(P<0.01)。有蒂息肉患者的DPPB发生率(6.73%)与无蒂息肉患者(2.96%)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腺瘤性息肉患者的DPPB发生率(7.04%)高于增生性息肉患者(2.08%)(P<0.05)。有术中出血患者的DPPB发生率(9.52%)与无术中出血患者(4.43%)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糖尿病、直肠息肉、息肉直径>0.9 cm、腺瘤性息肉及ESD治疗是内镜下结直肠息肉切除术发生DPPB的危险因素。操作时应充分考虑上述危险因素并加以重视,有利于降低DPPB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下结直肠息肉切除术 迟发性出血 危险因素
下载PDF
Child-Pugh、MELD、MELD-Na和iMELD评分对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3个月和1年生存率的评估价值 被引量:13
2
作者 张志华 巩晓欢 +1 位作者 韩永荣 蒋青风 《胃肠病学》 2018年第1期24-28,共5页
背景:肝硬化患者预后的评估系统主要包括Child-Pugh、终末期肝病评估模型(MELD)及其衍生评估系统等,为患者预后的评估提供了重要的指导价值,但其价值仍需更多的临床实践来证实。目的:探讨Child-Pugh、MELD、MELD-Na和i MELD评分对乙型... 背景:肝硬化患者预后的评估系统主要包括Child-Pugh、终末期肝病评估模型(MELD)及其衍生评估系统等,为患者预后的评估提供了重要的指导价值,但其价值仍需更多的临床实践来证实。目的:探讨Child-Pugh、MELD、MELD-Na和i MELD评分对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3个月和1年生存率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6年12月西宁富康医院的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236例,评估3个月和1年的生存率,计算各组Child-Pugh、MELD、MELD-Na和i MELD评分,以ROC曲线下面积(AUC)评估各评分预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3个月和1年生存率的准确性。结果:在236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中,随访3个月时死亡43例,随访1年时死亡71例,死亡原因为上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自发性腹膜炎和感染。3个月和1年生存组的Child-Pugh、MELD、MELD-Na和i MELD评分均显著低于相应死亡组(P<0.05或0.01)。Child-Pugh、MELD、MELD-Na和i MELD评分预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3个月预后的AUC分别为0.791、0.818、0.853和0.897,四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hild-Pugh、MELD、MELD-Na和i MELD评分预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1年预后的AUC分别为0.772、0.832、0.861和0.906,四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hild-Pugh、MELD、MELD-Na和i MELD评分判断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3个月和1年预后的准确性分别为70.1%、79.8%、86.2%和89.3%。结论:Child-Pugh、MELD、MELD-Na和i MELD评分对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3个月和1年生存率的评估准确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 肝硬化 存活率 评分系统
下载PDF
双歧杆菌联合幽门螺杆菌根除四联疗法治疗青少年人群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9
3
作者 张志华 巩晓欢 +1 位作者 马进福 余庆三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8年第3期48-50,共3页
目的研究双歧杆菌联合幽门螺杆菌(Hp)根除四联疗法治疗青少年人群Hp感染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入选本院门诊或住院Hp感染的青少年患者共180例,随机分为双歧杆菌联合Hp根除四联疗法组(治疗组)及Hp根除四联疗法治疗组(对照组)各90例。对... 目的研究双歧杆菌联合幽门螺杆菌(Hp)根除四联疗法治疗青少年人群Hp感染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入选本院门诊或住院Hp感染的青少年患者共180例,随机分为双歧杆菌联合Hp根除四联疗法组(治疗组)及Hp根除四联疗法治疗组(对照组)各90例。对照组四联疗法为泮托拉唑40 mg,早晚餐前0.5 h口服;克拉霉素500 mg,阿莫西林1000 mg,枸橼酸铋钾220 mg,早晚餐后0.5 h口服。治疗组在使用四联疗法基础上加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630 mg,早晚餐后4 h口服。2组疗程均为14 d。结果双歧杆菌联合四联疗法与单独四联疗法Hp根除率分别为91.11%、62.2%(P<0.05)。2组不良反应轻,主要表现为恶心、腹胀、腹泻、便秘、口苦等,治疗组和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6.67%、21.11%(P<0.05)。结论双歧杆菌联合Hp根除四联疗法治疗青少年人群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可以提高Hp根除率并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 青少年 双歧杆菌 四联疗法 根除率
下载PDF
瑞舒伐他汀联合叶酸对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脂和hs-CRP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甄海旭 《中国实用医药》 2017年第31期135-136,共2页
目的探讨瑞舒伐他汀联合叶酸对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血脂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影响。方法 300例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根据用药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基础治疗和瑞舒伐他汀治疗,观察组在对... 目的探讨瑞舒伐他汀联合叶酸对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血脂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影响。方法 300例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根据用药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基础治疗和瑞舒伐他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叶酸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血脂水平、hs-CRP水平及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6.5049、4.4149、2.7678、4.7951,P<0.01)。治疗后,观察组同型半胱氨酸(Hcy)、hs-CRP水平和IMT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2.2863、9.8551、3.6515,P<0.01)。观察组患者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0316,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联合叶酸可显著改善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血脂和hs-CRP水平,降低复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瑞舒伐他汀 叶酸 老年缺血性脑卒中 血脂 超敏C反应蛋白
下载PDF
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结肠巨大腺瘤40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张志华 钱峰 李建平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2013年第4期585-586,共2页
目的探讨内镜下黏膜切除治疗结肠巨大腺瘤的经验。方法采用粘膜注射、圈套器高频电切法治疗结肠巨大腺瘤40例。结果 40例结肠巨大腺瘤直径2~8cm,直肠13例,乙状结肠14例,降结肠9例,横结肠4例;均为单发,对有蒂的18例及亚蒂的6例直接由圈... 目的探讨内镜下黏膜切除治疗结肠巨大腺瘤的经验。方法采用粘膜注射、圈套器高频电切法治疗结肠巨大腺瘤40例。结果 40例结肠巨大腺瘤直径2~8cm,直肠13例,乙状结肠14例,降结肠9例,横结肠4例;均为单发,对有蒂的18例及亚蒂的6例直接由圈套器切除,其余16例广基腺瘤分别行黏膜切除和粘膜分块切除。40例巨大腺瘤均切除顺利,7例术中出血经保守治疗成功止血,无穿孔、管腔狭窄等并发症。术后病理结果40例均为腺瘤性息肉,其中管状腺瘤6例,绒毛状腺瘤6例,绒毛状管状腺瘤8例。40例中有8例为腺瘤重度不典型增生、原位癌或黏膜内癌。所有病例术后随访均未发现复发。结论内镜下黏膜切除结肠巨大腺瘤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 黏膜切除 结肠 巨大腺瘤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