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颅脑损伤合并颈椎损伤21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聂鹰 高平 《实用全科医学》 2007年第6期527-528,共2页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合并颈椎损伤的临床特征、漏诊原因及救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颅脑损伤伴颈椎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颅脑损伤常合并颈椎损伤可导致相应的颈神经受损,椎动脉受累等脑血流动力学改变的症状,但在重型颅脑损伤及合...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合并颈椎损伤的临床特征、漏诊原因及救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颅脑损伤伴颈椎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颅脑损伤常合并颈椎损伤可导致相应的颈神经受损,椎动脉受累等脑血流动力学改变的症状,但在重型颅脑损伤及合并其他复合伤时容易误诊和漏诊颈椎损伤。结论对颅脑损伤者伤后反复的神经系统体检发现难以单纯用颅脑损伤解释的神经体征时,应根据病情作相关的颈部影像学检查,以获得颅脑损伤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损伤 颈椎损伤 漏诊
下载PDF
锥颅碎吸引流治疗高血压脑出血(附58例临床分析)
2
作者 聂鹰 《立体定向和功能性神经外科杂志》 2008年第4期234-235,共2页
目的探讨锥颅碎吸引流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经验体会。方法对56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通过锥颅碎吸引流术并辅以尿激酶反复灌洗治疗。结果按ADL(日常生活能力)分级法,I级24例,II级19例,III级7例,IV级5例,V级1例。结论锥颅碎吸引流术辅以尿... 目的探讨锥颅碎吸引流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经验体会。方法对56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通过锥颅碎吸引流术并辅以尿激酶反复灌洗治疗。结果按ADL(日常生活能力)分级法,I级24例,II级19例,III级7例,IV级5例,V级1例。结论锥颅碎吸引流术辅以尿激酶血肿腔反复灌洗可以降低病死率,提高生活质量,是一种简单、经济、有效、微创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脑出血 锥颅碎吸引流术 治疗
下载PDF
天幕缘切开术治疗嵌顿性小脑幕裂孔疝 被引量:3
3
作者 高平 聂鹰 《皖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09年第3期205-206,共2页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并嵌顿性小脑幕切迹疝病人的救治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神经外科自2000年6月~2007年7月间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合并嵌顿性小脑幕裂孔疝21例的临床资料,全组均行标准外伤性大骨瓣开颅行颅内血肿清除并充分的...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并嵌顿性小脑幕切迹疝病人的救治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神经外科自2000年6月~2007年7月间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合并嵌顿性小脑幕裂孔疝21例的临床资料,全组均行标准外伤性大骨瓣开颅行颅内血肿清除并充分的内外减压术,同时加行天幕缘切开术。结果:随访6月~2年,21例中恢复良好4例,中残4例,重残2例,迁延性昏迷2例,死亡9例。结论:天幕缘切开术是重型颅脑损伤并发嵌顿性小脑幕裂孔疝的有效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脑幕切开 嵌顿性小脑幕切迹疝 重型颅脑损伤
下载PDF
急性硬膜下血肿合并脑肿胀的手术治疗 被引量:1
4
作者 高平 《皖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09年第5期352-353,共2页
目的:提高急性硬膜下血肿合并脑肿胀的抢救成功率。方法:对我院2002年10月~2007年10月标准大瓣开颅-早期小硬膜切开-硬脑膜袋状缝合减压术治疗急性硬膜下血肿合并脑肿胀患者26例进行临床分析总结。结果:随访0.5~1年,按GCS评分法,良好1... 目的:提高急性硬膜下血肿合并脑肿胀的抢救成功率。方法:对我院2002年10月~2007年10月标准大瓣开颅-早期小硬膜切开-硬脑膜袋状缝合减压术治疗急性硬膜下血肿合并脑肿胀患者26例进行临床分析总结。结果:随访0.5~1年,按GCS评分法,良好12例,中残3例,重残4例,死亡7例。结论:采用标准大骨瓣开颅-早期小硬膜切开-硬脑膜袋状缝合减压术是救治急性硬膜下血肿合并脑肿胀的重型颅脑操作的重要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硬膜下血肿 脑肿胀 大骨瓣减压术
下载PDF
早期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4
5
作者 江礼宾 聂鹰 +1 位作者 杨厚明 章卫桂 《巴楚医学》 2019年第2期39-43,共5页
目的:探讨早期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在高血压性脑出血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以82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早期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组和开颅血肿清除术组各41例,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相关指标和术后并发症等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 目的:探讨早期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在高血压性脑出血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以82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早期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组和开颅血肿清除术组各41例,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相关指标和术后并发症等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术前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血肿量和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开颅血肿清除术组比较,早期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组术后NHISS评分更低,血肿量更少,手术时长、住院时间及意识恢复时间更短,失血量更少,并发症发生率更低及术后1周GCS评分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早期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对高血压性脑出血的治疗效果显著,可改善其神经功能缺损,降低再出血风险,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 开颅血肿清除术 高血压性脑出血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