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池州地区冬季固态降水相态判别指标研究
1
作者 孙卉 吴语燕 +3 位作者 宣普 蔡茶花 王惠 张明明 《气象与环境科学》 2024年第2期9-15,共7页
采用池州站地面气象观测资料,遴选出20032019年冬半年固态降水过程。根据T-mode主成分分析(TPCA)法,将冬半年环流形势分为一槽一脊型(Ⅰ型)、纬向波动型(Ⅱ型)和两槽一脊型(Ⅲ型)。其中,Ⅰ型的占比最多(45.2%),Ⅱ型的次之(28.8%),Ⅲ型... 采用池州站地面气象观测资料,遴选出20032019年冬半年固态降水过程。根据T-mode主成分分析(TPCA)法,将冬半年环流形势分为一槽一脊型(Ⅰ型)、纬向波动型(Ⅱ型)和两槽一脊型(Ⅲ型)。其中,Ⅰ型的占比最多(45.2%),Ⅱ型的次之(28.8%),Ⅲ型的占比最少(25.9%)。池州地区固态降水主要受中路冷空气影响。统计固态降水过程中的4种降水相态:雨、雨夹雪、雪、直接降雪,共得到降雨样本43个,雨夹雪样本54个,降雪样本39个,直接降雪样本52个,分别统计其出现时间;再根据箱线图法,使用ERA5资料中的高空各层温度、0℃高度、厚度层结,以及气象观测站的地面温度等进行分析,得出判别指标,并进行检验。结果表明:t_(1000hPa)<0℃、t_(925hPa)<-3℃、t_(850hPa)<-3℃且t_(2m)<0.8℃时会出现雨转雪;t_(1000hPa)<-1.3℃和t_(850hPa)<-5.7℃时为直接降雪;中低层普遍存在逆温;0℃层高度<260 m时基本为纯雪,0℃层高度>266 m为雨;H_(700-850hPa)雨雪转换临界值为154 dagpm,153 dagpm以下为直接降雪,H_(850-1000hPa)<129 dagpm为纯雪,128 dagpm以下时为直接降雪;雨夹雪判别指标不明,其中地面气温效果相对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水相态 T-mode主成分分析 判别指标 箱线图 厚度层结
下载PDF
青阳县1957—2012年气候变化特征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王惠 周飚 《农业灾害研究》 2019年第5期51-53,110,共4页
基于1957—2012年(除1967年)青阳国家一般气象站气温、降水等资料,对青阳县近56年气候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近56年来青阳县年平均气温总体呈波浪式上升;四季气温均呈波浪式上升,其中春季增温幅度最大,夏季增温幅度最小;降水量总体呈... 基于1957—2012年(除1967年)青阳国家一般气象站气温、降水等资料,对青阳县近56年气候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近56年来青阳县年平均气温总体呈波浪式上升;四季气温均呈波浪式上升,其中春季增温幅度最大,夏季增温幅度最小;降水量总体呈波动上升趋势,20世纪80年代为降水顶峰期;暴雨日呈现出递增趋势,且暴雨日与其年降水量存在非常好的正相关关系;雷暴日数总体呈下降趋势,1992年后雷暴日数显著变少;高温日数呈显著的上升趋势,进入21世纪以来,高温日数明显增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气温 降水 暴雨 雷暴 高温
下载PDF
青阳县1981—2010年降水特征分析
3
作者 李青 《农业灾害研究》 2019年第5期88-89,98,共3页
利用青阳县1981—2010年逐月降水资料,运用统计学方法,分析其年、季降水变化总体特征和趋势,以及3—8月降水特征。结果表明,30年间青阳县降水整体呈减少趋势,季节变化规律不一致,春夏季干旱现象偶有发生,夏季洪涝发生概率偏大。
关键词 降水 变化趋势 旱涝情况
下载PDF
鞍型场环流背景下皖江一次大暴雨过程分析
4
作者 王惠 王云琪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自然科学》 2023年第5期0001-0004,共4页
通过对2012年5月29日~30日我国西南地区至长江中下游暴雨,特别在安徽沿江地区出现的大暴雨过程分析,结果表明:在鞍型场大尺度环流背景下,鞍型环流膨胀轴南端(我国西南地区至皖江地区)大气层结相对稳定,高层没有明显的冷空气侵入,CAPE值... 通过对2012年5月29日~30日我国西南地区至长江中下游暴雨,特别在安徽沿江地区出现的大暴雨过程分析,结果表明:在鞍型场大尺度环流背景下,鞍型环流膨胀轴南端(我国西南地区至皖江地区)大气层结相对稳定,高层没有明显的冷空气侵入,CAPE值偏小、SI为正值,大气处于稳定层结;鞍型环流膨胀轴中北端,有干侵入影响,层结不稳定,但水汽输送不足,降水量小。导致皖江地区较强降水的主要原因是:在鞍型大尺度环流背景下,有利于南侧气旋性低值系统维持和发展,西南暖湿气流活跃,较强降水主要分布在鞍型场南端的皖江地区,强降水区域高低空风向呈顺时针旋转,整层暖平流明显,是一场较典型的暖区大暴雨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鞍型场 皖江 大暴雨
下载PDF
基于RS与GIS技术的安徽省林火监测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张宏群 黄勇 +1 位作者 吴颖 范伟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5期135-140,共6页
森林火灾是当今世界发生面广、危害性大、时效性强、处置救助困难的自然灾害之一。安徽省森林资源丰富,由于自然或人为原因导致的火灾经常发生。该文基于RS和GIS技术对安徽省林火监测进行研究,设计和开发相应的安徽省林火监测系统进行... 森林火灾是当今世界发生面广、危害性大、时效性强、处置救助困难的自然灾害之一。安徽省森林资源丰富,由于自然或人为原因导致的火灾经常发生。该文基于RS和GIS技术对安徽省林火监测进行研究,设计和开发相应的安徽省林火监测系统进行分析、处理并结合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确定火点及其周边环境信息,根据土地利用数据判定火点中心点所在的土地利用类型,利用GIS空间分析功能快速定位,通过互联网或其他通讯设施实时发布林火信息给相关部门,从而可以用较少的人力、物力和可行的成本,实现安徽省林火的监测。集成的监测系统对安徽省2008和2009年监测到的火点信息建立数据库,根据土地利用数据判定火点中心点所在的土地利用类型,结合时间分析着火的原因。研究成果已为安徽省林火监测业务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S GIS 安徽省 林火
下载PDF
近4年青阳气温对九华黄精生长适宜性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杨美玖 邢中华 +1 位作者 陈超 李青 《农业灾害研究》 2020年第1期45-46,共2页
九华黄精为多年生百合科黄精属草本植物,为青阳当地重要的特产之一,栽培上常以4年为1个大周期收获。九华黄精喜温暖,同时也惧高温,适宜的温度对其生长非常重要,低温冷害或高温灼伤都可能对其生长产生胁迫甚至停止生长。结合青阳当地30... 九华黄精为多年生百合科黄精属草本植物,为青阳当地重要的特产之一,栽培上常以4年为1个大周期收获。九华黄精喜温暖,同时也惧高温,适宜的温度对其生长非常重要,低温冷害或高温灼伤都可能对其生长产生胁迫甚至停止生长。结合青阳当地30年的气候特征分析2015—2018年的旬均温数据以及最高、最低气温的日数对九华黄精生长的适应性。总体上2015—2018年均温符合九华黄精的正常生长需求,无较大偏差出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九华黄精 温度 气候
下载PDF
2011—2019年影响安徽致暴江淮气旋统计分析
7
作者 吴照宪 吴晶晶 +2 位作者 卢雄伟 王惠 刘玉林 《气象科学》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528-538,共11页
采用安徽国家基本站逐小时降水及欧洲ERA5再分析资料,统计分析了2011—2019年影响安徽致暴江淮气旋气候概况、雨区、路径及环流场特征。结果表明,影响安徽致暴江淮气旋多发生于湖北、湖南等地,约占同期总气旋数的18.9%,年均2.8次;降水... 采用安徽国家基本站逐小时降水及欧洲ERA5再分析资料,统计分析了2011—2019年影响安徽致暴江淮气旋气候概况、雨区、路径及环流场特征。结果表明,影响安徽致暴江淮气旋多发生于湖北、湖南等地,约占同期总气旋数的18.9%,年均2.8次;降水大值中心主要位于大别山南麓至皖南山区西南一带,高海拔山区尤其明显。根据斜旋转T模态主成分客观分析法,将影响安徽致暴江淮气旋主要划分为高压脊型(SP1型)、高空槽型(SP2型)、暖式切变型(SP3型);其中,SP1型致暴天气过程最多,占40%,SP2型次之,占36%,SP3型占20%。高压脊型(SP1型)江淮气旋一般偏南东移,安徽以西有一高压脊,高压脊东侧有显著的经向环流,中高层有明显干侵入过程,低层暖湿舌伸向皖南山区,暖湿不稳定层结的配置有利于皖南山区对流性强降水的产生;高空槽型(SP2型)江淮气旋一般向偏东方向移动,安徽中北部中高层为东北—西南向高空槽,低层表现为冷锋南侵,与南方暖湿气流汇合于安徽长江流域,导致雨区分布于安徽长江一线;暖式切变型(SP3型)江淮气旋一般偏北东移,低涡位于安徽以西,西南强盛的暖湿气流经大别山区向东北方输送,整层均为大湿区,低层有较强的辐合抬升,降水效率高,雨区主要分布于大别山区,属于暖区暴雨或强降水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淮气旋 客观天气分型 环流场特征 雨区分布
下载PDF
气候变化对池州市农业生产的影响
8
作者 孙卉 宣普 +1 位作者 王惠 蔡茶花 《安徽农学通报》 2021年第21期163-165,共3页
该文分析了1961—2015年的池州市气象光照、热量变化情况,以及气候变化对当地农业生产的影响。结果表明:池州市光能资源呈明显的减小趋势,但热量条件呈明显的增加趋势;涝灾面积呈现先减少后增多的趋势,旱灾面积没有明显的线性变化;进入2... 该文分析了1961—2015年的池州市气象光照、热量变化情况,以及气候变化对当地农业生产的影响。结果表明:池州市光能资源呈明显的减小趋势,但热量条件呈明显的增加趋势;涝灾面积呈现先减少后增多的趋势,旱灾面积没有明显的线性变化;进入21世纪以来,高温热害增多;气候变暖导致病虫害增多,农药用量明显增加;稻谷和油菜单产都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但从单产气候产量可以看出,气候变化导致暴雨洪涝、旱灾等极端气候事件增加,对农业生产产生了巨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农业生产 气候产量 池州市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