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双乌散穴位贴敷联合氧疗在肛周疾病术后中的应用
1
作者 金晓东 《新中医》 CAS 2024年第12期171-175,共5页
目的:观察双乌散穴位贴敷联合氧疗对肛周疾病术后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106例肛周疾病术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与联合组各53例。常规组给予肛肠科术后常规护理,联合组在常规组基础上增加双乌散穴位贴敷联合氧疗。比较2组... 目的:观察双乌散穴位贴敷联合氧疗对肛周疾病术后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106例肛周疾病术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与联合组各53例。常规组给予肛肠科术后常规护理,联合组在常规组基础上增加双乌散穴位贴敷联合氧疗。比较2组疼痛程度、创面面积、创面愈合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术后第3、5、7、9天,联合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均低于同期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5、7、9天,联合组创面面积均小于同期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创面愈合时间短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5.09%,低于常规组41.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护理满意率94.34%,高于常规组79.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乌散穴位贴敷联合氧疗用于肛周疾病术后临床效果突出,能有效减轻患者术后疼痛程度,促进创面快速愈合,减少术后并发症,提升护理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肛周疾病术后 双乌散 穴位贴敷 氧疗 疼痛 创面面积 并发症 护理满意度
下载PDF
新斯的明穴位注射治疗肛肠病术后尿潴留临床观察 被引量:2
2
作者 金晓东 《新中医》 CAS 2015年第10期183-184,共2页
目的:观察新斯的明穴位注射对肛肠疾病术后尿潴留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0例肛肠病术后尿潴留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25例。观察组采用新斯的明穴位注射法;对照组以中药汤剂口服治疗。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100%,对照组68.0%,2组比较,差异有统... 目的:观察新斯的明穴位注射对肛肠疾病术后尿潴留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0例肛肠病术后尿潴留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25例。观察组采用新斯的明穴位注射法;对照组以中药汤剂口服治疗。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100%,对照组68.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新斯的明穴位注射法治疗肛肠疾病术后尿潴留临床疗效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潴留 新斯的明 足三里 三阴交 穴位注射
下载PDF
肛瘘术后中药熏洗效果观察 被引量:7
3
作者 严银波 刘金华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5年第12期1168-1169,共2页
目的:观察中药熏洗促进肛瘘术后恢复的作用。方法:9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观察组予自拟清热利湿中药汤剂熏洗坐浴,对照组予温开水熏洗坐浴。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93.9%,对照组91.8%,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 目的:观察中药熏洗促进肛瘘术后恢复的作用。方法:9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观察组予自拟清热利湿中药汤剂熏洗坐浴,对照组予温开水熏洗坐浴。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93.9%,对照组91.8%,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肛瘘术后运用中药熏蒸可减轻肛瘘术后肛门疼痛不适、促进创面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肛瘘 中药熏洗 对照治疗观察
下载PDF
缓急通便汤治疗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40例观察 被引量:3
4
作者 刘金华 陈彦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0年第11期762-763,共2页
目的:观察缓急通便汤治疗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40例服用缓急通便汤,对照组36例服用西沙必利,均4周为一疗程,观察2疗程及治疗半年后的疗效。结果:治疗2个疗程后,治疗组显效率、总有效率分别为45.0%、87.5%,对照组... 目的:观察缓急通便汤治疗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40例服用缓急通便汤,对照组36例服用西沙必利,均4周为一疗程,观察2疗程及治疗半年后的疗效。结果:治疗2个疗程后,治疗组显效率、总有效率分别为45.0%、87.5%,对照组显效率、总有效率分别为38.9%、88.9%,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半年后随访,治疗组显效率、总有效率分别为40.0%、77.5%,对照组显效率、总有效率分别为11.1%、36.1%,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或非常显著性差异(P<0.05,P<0.01)。结论:缓急通便汤治疗肠易激综合征远期疗效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易激综合征 便秘型 缓急通便汤 对照治疗观察
下载PDF
改良法治疗老年慢性肛裂95例
5
作者 曹玉红 《中国医药指南》 2010年第28期90-91,共2页
老年慢性肛裂比较多见,根据老年特点,常规治疗复发率较高。因此,笔者予改良法治疗老年慢性肛裂,采用开放侧位内括约肌切断术,治疗老年慢性肛裂95例,取得明显疗效,平均创口愈合时间15d,治愈率100%,未见明显并发症。
关键词 改良法 老年 肛裂
下载PDF
聚克加中药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65例临床观察
6
作者 曹玉红 《吉林医学》 CAS 2009年第19期2345-2345,共1页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聚克+中药灌肠
下载PDF
中药熏洗坐浴治疗肛门湿疹32例 被引量:2
7
作者 褚家云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3年第8期677-677,共1页
目的:观察中药熏洗坐浴治疗肛门湿疹的临床疗效。方法:32例用中药熏洗坐浴治疗。结果:总有效率96.8%。结论:中药熏洗坐浴治疗肛门湿疹疗效显著。
关键词 肛门湿疹 中药熏洗 治疗观察
下载PDF
白术当归通便汤治疗老年性便秘68例 被引量:7
8
作者 孙静 刘金华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2年第10期837-837,共1页
目的:观察白术当归通便汤(自拟)治疗老年性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68例用白术当归通便汤口服,治疗10天。结果:临床治愈42例,好转18例,有效8例,总有效率100%。结论:白术当归通便汤治疗老年性便秘疗效满意。
关键词 便秘 老年性 白术当归通便汤
下载PDF
一例便血病-湿热下注证患者中西医结合治疗体会
9
作者 刘钰 范廷良 +1 位作者 刘金华 祝冰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1年第9期241-241,243,共2页
直肠息肉是肛肠科的常见病,其致病原因多种多样,多发于直肠中下段。一些患者会出现无痛性便血,严重时还会导致异物脱出肛外,甚则发生恶变。
关键词 便血病 湿热下注证 中西医结合治疗
下载PDF
中医临床护理路径应用在湿热下注型混合痔手术患者中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3
10
作者 金晓东 《结直肠肛门外科》 2021年第S02期80-81,共2页
目的探讨中医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对于湿热下注型混合痔手术患者护理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9月至2021年9月期间于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70例湿热下注型混合痔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试验组(中医临床护理路径+常规护理)和对照组(常规护... 目的探讨中医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对于湿热下注型混合痔手术患者护理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9月至2021年9月期间于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70例湿热下注型混合痔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试验组(中医临床护理路径+常规护理)和对照组(常规护理),每组各35例,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试验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术后第1天VAS评分、术后第3天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试验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比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湿热下注型混合痔手术患者的护理中,应用中医临床护理路径,有利于将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减轻患者痛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痔 湿热下注 中医临床护理路径
下载PDF
切开挂线治疗肛周脓肿102例
11
作者 刘金华 《中国肛肠病杂志》 2001年第5期39-39,共1页
关键词 肛周脓肿 切开挂线治疗 疗效
原文传递
袋状缝合技术在低位肛周脓肿手术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范廷良 刘钰 《中国肛肠病杂志》 2020年第11期39-40,共2页
为探讨袋状缝合技术在低位肛周脓肿手术中的应用效果,选择2018年6月至2020年2月我院收治的60例低位肛周脓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行一次性切开术治疗,观察组行一次性切开治疗后予以黏膜下移袋状缝合... 为探讨袋状缝合技术在低位肛周脓肿手术中的应用效果,选择2018年6月至2020年2月我院收治的60例低位肛周脓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行一次性切开术治疗,观察组行一次性切开治疗后予以黏膜下移袋状缝合。比较2组临床总体疗效、住院时间、创面愈合时间、术后并发症、肛门功能及瘢痕面积。结果显示,2组临床总有效率及术后疼痛程度、尿潴留发生率、肛门功能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术后出血、住院时间、创面愈合时间、瘢痕面积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果表明,一次性切开加袋状缝合治疗低位肛周脓肿可取得良好效果,减少术后出血,缩短创面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减小瘢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位肛周脓肿 袋状缝合 疗效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