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6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文化遗产保护思想的发展与实践
1
作者 李颖科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3-44,共12页
文化遗产保护思想直接影响和左右着文化遗产保护实践的趋向与进程、方法与手段。从先秦至今,在几千年的中国历史上,文化遗产保护思想的形成、发展、演变和在其引领下的保护实践表现为四个特色鲜明的历史阶段,即“重道轻器”的古物保护... 文化遗产保护思想直接影响和左右着文化遗产保护实践的趋向与进程、方法与手段。从先秦至今,在几千年的中国历史上,文化遗产保护思想的形成、发展、演变和在其引领下的保护实践表现为四个特色鲜明的历史阶段,即“重道轻器”的古物保护、注重象征意义与精神传承的文物保护、恪守“原真性”原则的文化遗产保护和强调活化利用的文化遗产保护。这四个历史阶段作为中国文化遗产保护思想的发展脉络,真实客观地映示出中国文化遗产保护发展的历史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文化遗产保护 重道轻器 原真性 活化利用
下载PDF
浅谈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专项经费的管理 被引量:1
2
作者 李艳君 张斌 《新疆财经大学学报》 2009年第3期38-41,共4页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经费是为完成特定工作任务和实现明确的事业发展目标而安排的专项资金,它是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前提条件和物质基础,管好用好这项资金,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工作将发挥重要的作用。因而,应通过加强...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经费是为完成特定工作任务和实现明确的事业发展目标而安排的专项资金,它是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前提条件和物质基础,管好用好这项资金,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工作将发挥重要的作用。因而,应通过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经费的预算管理,规范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经费的使用及建立相应的考核制度等举措加强对这一专项经费的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专项经费 管理
下载PDF
地域文化视角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 被引量:23
3
作者 董明慧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91-94,共4页
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色,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过程中,要充分注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地域文化特征,清晰地认识到地域环境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的影响,针对不同情况因地制宜地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保护工作,积极保护具... 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色,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过程中,要充分注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地域文化特征,清晰地认识到地域环境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的影响,针对不同情况因地制宜地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保护工作,积极保护具有特征的地域自然环境,加大力度保护有限的自然资源,主动保留、恢复富有特色的民俗风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域文化 非物质文化遗产 传承
下载PDF
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角度谈民族音乐的出路问题 被引量:17
4
作者 田青 《福建艺术》 2006年第1期1-4,共4页
我在主编《艺术评论》时,曾在创刊词上写过这样的一句话:“刃利而欠厚,锥锐而无容。”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刀子的锋利在于刃薄.因此不可能要求它同时还有厚度,厚了就是钝刀了,无法割肉。同样的,锥子尖锐了才能扎得进去,你也就不... 我在主编《艺术评论》时,曾在创刊词上写过这样的一句话:“刃利而欠厚,锥锐而无容。”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刀子的锋利在于刃薄.因此不可能要求它同时还有厚度,厚了就是钝刀了,无法割肉。同样的,锥子尖锐了才能扎得进去,你也就不能要求它尖的同时有很大的体量包容。相比而言,锅盖比较全面,但是拿锅盖拍不到苍蝇更打不了狼。我认为理论有两种。一是如刀如锥.另一种是如锅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出路问题 民族音乐 保护 《艺术评论》 创刊词
下载PDF
哈萨克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考察研究 被引量:8
5
作者 汪菁 《伊犁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4期1-5,共5页
哈萨克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丰富多彩的。在国家级、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可以看出近年来对哈萨克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同时,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机构、专门研究机构、高校开展的研究工作协调了对传统... 哈萨克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丰富多彩的。在国家级、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可以看出近年来对哈萨克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同时,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机构、专门研究机构、高校开展的研究工作协调了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交流。但是当今社会,培养民众对哈萨克族传统文化的自觉意识,才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成败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萨克族 非物质文化遗产 保护现状 文化自觉
下载PDF
文化空间视角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研究——以北山庙会为例 被引量:1
6
作者 白宇 《中国民族博览》 2020年第10期200-201,共2页
北山庙会已经传承了300多年,它是普通民众参与性最强、互动性最高、影响力最大的活态非物质文化遗产存在形式,2011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北山庙会融佛、道、儒、萨满、俗家于一体,不仅是感谢诸神、祈愿纳吉的场所,更... 北山庙会已经传承了300多年,它是普通民众参与性最强、互动性最高、影响力最大的活态非物质文化遗产存在形式,2011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北山庙会融佛、道、儒、萨满、俗家于一体,不仅是感谢诸神、祈愿纳吉的场所,更是多个民族群众共同的精神寄托,是集中传承传统民间地域文化的文化空间,承载着珍贵的民俗文化价值、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化空间 北山庙会 遗产保护
下载PDF
内蒙古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2
7
作者 董杰 苏格拉 《前沿》 2015年第4期132-135,共4页
内蒙古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取得了卓有成效的成绩,开展了广泛覆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普查工作,建成存储量巨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探索出科学合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方式。未来在已有成绩的基础上,可将自治区非物... 内蒙古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取得了卓有成效的成绩,开展了广泛覆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普查工作,建成存储量巨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探索出科学合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方式。未来在已有成绩的基础上,可将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与内蒙古自治区以及国家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战略高度契合,积极推动内蒙古对中华文化、乃至世界文化资源做出巨大贡献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普查、弘扬、研究工作,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系统,讲好"非遗"故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现状 展望 内蒙古自治区
下载PDF
新媒体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作用研究
8
作者 张华卿 《新丝路(中旬)》 2020年第8期0184-0184,共1页
近代以来,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概念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关的新闻也逐渐被各个媒体单位所报道。就当前来看,新媒体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其作用也变得难以忽视。
关键词 新媒体 非物质文化遗产 保护 作用
下载PDF
试论新疆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中传统手工技艺的保护及对策 被引量:6
9
作者 黄适远 《新疆艺术学院学报》 2011年第3期5-8,共4页
少数民族的传统技艺深刻反映了从古代西域到今日新疆大地上的民族"记忆"和沉淀,具有独特的人文价值。对这些濒危的传统技艺实施生产性保护、博物馆式等的文化记忆保护,对传承人实行各种方式的帮扶,做好文本、影像记录,对于保... 少数民族的传统技艺深刻反映了从古代西域到今日新疆大地上的民族"记忆"和沉淀,具有独特的人文价值。对这些濒危的传统技艺实施生产性保护、博物馆式等的文化记忆保护,对传承人实行各种方式的帮扶,做好文本、影像记录,对于保护传统手工技艺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手工技艺 生产性保护 文化意义
下载PDF
新疆传统工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机制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刘徽 《新疆社科论坛》 2022年第3期100-106,共7页
新疆传统工艺文化积淀深厚、门类众多,是各民族在特定环境的生产生活过程中孕育形成的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事项,涵盖衣食住行,其影响遍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拥有巨大的文化价值、科技价值、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是支撑特色文化产业发... 新疆传统工艺文化积淀深厚、门类众多,是各民族在特定环境的生产生活过程中孕育形成的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事项,涵盖衣食住行,其影响遍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拥有巨大的文化价值、科技价值、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是支撑特色文化产业发展、提升民众生活质量、促进地方文化和经济发展、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资源,是文化润疆工程的有效实现载体。以新疆传统工艺为抓手,以“用”字引领,将传统工艺与乡村振兴、文化旅游、互联网等有机结合,实现传统工艺从文化资源向文化生产力的转变,对于繁荣区域文化经济、提升民众获得感以及增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随着时代的发展,新疆传统工艺将会凭借自身优势,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走出一条传统工艺振兴之路,并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发挥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 传统工艺 非物质文化遗产 传承机制
下载PDF
当代美学视野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被引量:17
11
作者 丁永祥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35-238,共4页
尽管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是多方面的,但作为精神产品,其最重要的价值还是审美价值。考察当今政府公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可以看到,民间艺术、手工技艺等与审美相关的项目占了绝大多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应该高度重视的是其精神... 尽管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是多方面的,但作为精神产品,其最重要的价值还是审美价值。考察当今政府公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可以看到,民间艺术、手工技艺等与审美相关的项目占了绝大多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应该高度重视的是其精神层面的审美价值,而非物质层面的经济价值。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丰富人类的精神生活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在当代社会的精神和谐构建中它仍然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美学 非物质文化遗产 审美价值 诗意栖居
下载PDF
略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申报中的佐证材料 被引量:3
12
作者 董杰 敖其 咏梅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 2012年第3期129-133,共5页
结合过去内蒙古师范大学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研究中心相关工作、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评审中的经验以及近年来在内蒙古各盟市对本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进行访谈、调研中获得的信息,就内蒙古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申报材料的佐证... 结合过去内蒙古师范大学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研究中心相关工作、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评审中的经验以及近年来在内蒙古各盟市对本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进行访谈、调研中获得的信息,就内蒙古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申报材料的佐证问题进行探讨。认为申报工作中应当侧重于从世代相承、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项目的价值和影响三方面对项目进行论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项目申报 佐证材料
下载PDF
少数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塔城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思考
13
作者 党韫 《新疆艺术(汉文)》 2020年第4期132-135,共4页
一、新疆塔城地区概况塔城地区是少数民族集聚的边境地区,国家一类陆路口岸巴克图口岸,距离塔城市区12公里。有着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丰富的物产资源和浓郁的民俗风情,区域总面积10.5万平方公里,边境线长540.7公里,地方总人口97.7万人... 一、新疆塔城地区概况塔城地区是少数民族集聚的边境地区,国家一类陆路口岸巴克图口岸,距离塔城市区12公里。有着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丰富的物产资源和浓郁的民俗风情,区域总面积10.5万平方公里,边境线长540.7公里,地方总人口97.7万人。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勤劳智慧、勇敢坚强的塔城各族人民创造了丰富的物质和精神文化,尤其是俄罗斯、达斡尔、塔塔尔等人口较少民族的传统文化在这里得以彰显,更凸显出塔城独特的人文景观,形成了戍边文化、口岸文化、包容文化和生态文化的独特文化现象,“四大文化”彰显出的爱国、开放、相融共生和崇敬自然已融入到塔城人的血脉。长期以来,各民族在塔城共同生活和发展,形成了一体多元、和谐包容、相对独立又包容共生的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这些地域文化形态各异、特色突出,保护原生态、传承入民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人口较少民族 一体多元 巴克图口岸 物产资源 陆路口岸 自然地理环境 人文景观
下载PDF
田野资料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的作用
14
作者 王桂玲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 2014年第3期255-256,共2页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田野工作是第一步,田野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利用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最重要的工作。我们要合理利用田野资料,使其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发挥更大作用。
关键词 田野资料 非遗 《十二木卡姆》 数据库
下载PDF
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优势转化与开发 被引量:5
15
作者 李玲玲 《昌吉学院学报》 2017年第6期66-70,共5页
新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珍贵的文化资源,如进行科学的转化和合理的开发,可以解决新疆社会、经济、政治等方面的部分现实需求。通过对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类别、民族、区域三个指标的数据梳理,可以直观地看出目前新疆非遗资源的存... 新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珍贵的文化资源,如进行科学的转化和合理的开发,可以解决新疆社会、经济、政治等方面的部分现实需求。通过对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类别、民族、区域三个指标的数据梳理,可以直观地看出目前新疆非遗资源的存量和特点,进而分析出新疆非遗资源的优势所在,以及对应的优势转化与开发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 非物质文化遗产 资源优势
下载PDF
新疆传统工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培养模式探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刘徽 《新疆艺术(汉文)》 2022年第4期121-126,共6页
近年来,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深入推进,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重要组成部分的传统工艺,日益成为国家和地方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项目之一。传承人是传统工艺类非遗的承载者和传递者,是非遗保护的核心。本文立足新疆传统工艺类非遗项... 近年来,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深入推进,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重要组成部分的传统工艺,日益成为国家和地方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项目之一。传承人是传统工艺类非遗的承载者和传递者,是非遗保护的核心。本文立足新疆传统工艺类非遗项目的培养模式,在总结分析的基础上,探索培养体系对于传统工艺在当代的传承所发挥的作用,以此推动新疆传统工艺振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递者 非物质文化遗产 培养模式 地方文化产业 传统工艺 非遗保护 承载者 发挥的作用
下载PDF
新疆柯尔克孜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述评 被引量:3
17
作者 李玲玲 《伊犁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2期41-46,共6页
新疆的柯尔克孜族拥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是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中重要的一部分,并且具有其突出的特点。游牧生活对柯尔克孜族影响深远。通过分析新疆柯尔克孜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特点和产生的原因,不仅可以为柯尔克孜族的非... 新疆的柯尔克孜族拥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是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中重要的一部分,并且具有其突出的特点。游牧生活对柯尔克孜族影响深远。通过分析新疆柯尔克孜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特点和产生的原因,不仅可以为柯尔克孜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研究提供依据,且能推而广之,为其他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柯尔克孜族 非物质文化遗产 游牧
下载PDF
中国工业遗产保护及其非物质成分分析 被引量:11
18
作者 董杰 高海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汉文版)》 CAS 2009年第4期452-456,共5页
国际工业考古学研究对象已经从过去的工业纪念物发展到今天的工业遗产,国际工业遗产保护委员会制定的《下塔吉尔宪章》,在工业遗产的定义、内容及意义中都强调研究工作中的物质与非物质成分.中国工业遗产保护与研究工作方兴未艾,但与国... 国际工业考古学研究对象已经从过去的工业纪念物发展到今天的工业遗产,国际工业遗产保护委员会制定的《下塔吉尔宪章》,在工业遗产的定义、内容及意义中都强调研究工作中的物质与非物质成分.中国工业遗产保护与研究工作方兴未艾,但与国际研究工作相比,却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工业进程中的非物质成分.论述了中国工业遗产保护的现状,指出中国技术史研究者应当兼顾工业遗产中的物质与非物质成分,注意发掘其中蕴含的非物质工业文化价值,这将有助于对工业遗产进行全方位、深层次、整体性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遗产 非物质 工业文化 技术史
下载PDF
侵害个人信息权的民事责任--以《个人信息保护法》与《民法典》的解释为中心 被引量:21
19
作者 杨显滨 王秉昌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75-90,242,243,共18页
侵害个人信息权可能造成妨害、损害及妨害与损害并存三种法律后果,民事责任承担因行为人、法律适用、归责原则、计算规则等的不同存在差异,学界对此争论不断,亟待厘清与完善。在个人信息权妨害层面,个人信息处理者妨害个人信息权行使的... 侵害个人信息权可能造成妨害、损害及妨害与损害并存三种法律后果,民事责任承担因行为人、法律适用、归责原则、计算规则等的不同存在差异,学界对此争论不断,亟待厘清与完善。在个人信息权妨害层面,个人信息处理者妨害个人信息权行使的,应优先适用《个人信息保护法》第44条至50条,无法充分救济的,适用《民法典》第995条;非个人信息处理者妨害个人信息权行使的,适用《民法典》第995条。在侵害个人信息(包括私密信息)构成侵权层面,个人信息处理者的侵权损害赔偿责任适用《个人信息保护法》第69条第1款的过错推定责任原则,非个人信息处理者的侵权损害赔偿责任适用《民法典》第1165条第1款的过错责任原则。在损害赔偿数额计算规则层面,个人信息处理者侵害个人信息权造成财产损失的,直接适用《个人信息保护法》第69条第2款;造成精神损害的,只能以个人信息处理者获得的利益为依据计算赔偿数额;两种境遇下,损失与利益或利益难以确定的,根据实际情况确定赔偿数额。非个人信息处理者侵害个人信息权造成损害的,损害赔偿数额参照《民法典》第1182条、第1183条及相关司法解释确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侵害个人信息权 妨害救济 损害赔偿 归责原则 计算规则
下载PDF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动漫传播 被引量:24
20
作者 李钦彤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47-149,共3页
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民族文化精神的传承和人类文化生态的建构中具有重要意义,但却面临现实发展困境。作为一种极具创造性的艺术媒介,动漫是保存和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效方式。动漫传播尽管会影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完整特性和独特韵味,... 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民族文化精神的传承和人类文化生态的建构中具有重要意义,但却面临现实发展困境。作为一种极具创造性的艺术媒介,动漫是保存和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效方式。动漫传播尽管会影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完整特性和独特韵味,带来本体性危机,但也给非物质文化遗产带来无限创意空间,有益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新和可持续发展。动漫可以从精神主题、形象谱系和审美诉求三个方面寻找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具体途径。动漫传播不仅可以解决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面临的现实问题,也会成为人们了解和阐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文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动漫 本体危机 实践策略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