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鞍山市2015-2019年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评价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5
1
作者 李璐 《中国地方病防治》 CAS 2021年第1期81-81,83,共2页
目的了解鞍山市儿童免疫接种情况,评价接种数据的报告质量,并对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方法采用差值(D)和比值(R)法,对鞍山市基础免疫疫苗接种数据进行分析。结果2015-2019年鞍山市基础免疫报告接种率均>97%,估计接种率为69.95%~178.92%... 目的了解鞍山市儿童免疫接种情况,评价接种数据的报告质量,并对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方法采用差值(D)和比值(R)法,对鞍山市基础免疫疫苗接种数据进行分析。结果2015-2019年鞍山市基础免疫报告接种率均>97%,估计接种率为69.95%~178.92%之间。D值评价显示疫苗接种数据多为可疑或不可信,占比77.14%。R值评价显示鞍山地区卡介苗(BCG)和乙肝疫苗(HepB)应种数据可信。结论鞍山市儿童基础免疫接种率较高,但接种数据的报告质量有待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疫苗 接种率 影响因素
原文传递
马鞍山市育龄妇女麻疹抗体水平调查 被引量:3
2
作者 陈海琴 江良梁 +2 位作者 方大春 杨锟 俞红 《中国热带医学》 CAS 2015年第9期1095-1097,共3页
目的调查马鞍山市育龄妇女麻疹保护性抗体水平,探索低月龄婴儿麻疹发病潜在原因。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调查马鞍山市婚检、孕检、产妇育龄期妇女群体,填写统一调查表并采集静脉血,分离血清后使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麻疹IgG抗体。结果... 目的调查马鞍山市育龄妇女麻疹保护性抗体水平,探索低月龄婴儿麻疹发病潜在原因。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调查马鞍山市婚检、孕检、产妇育龄期妇女群体,填写统一调查表并采集静脉血,分离血清后使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麻疹IgG抗体。结果马鞍山市育龄妇女麻疹IgG抗体几何均值为746.68 m IU/m L,麻疹IgG抗体阳性率为90.29%,保护性抗体>800 m IU/m L阳性率为48.56%;调查平均年龄25.58岁,不同年龄组抗体滴度、阳性率和保护性抗体阳性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以汉族为主,占98.43%;抗体滴度医护人员最高,为1 280.56 m IU/m L、不同职业、不同出生地、不同文化程度抗体滴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户籍抗体滴度和抗体阳性率、保护性抗体阳性率、不同麻疹病史抗体滴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8月龄儿童发病所占比例由15.38%逐年上升到34.91%。结论育龄妇女中有9.71%为易感者,建议育龄妇女孕前接种1剂麻疹疫苗,提高育龄妇女和新生儿麻疹抗体水平,阻止麻疹发病向两头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育龄妇女 麻疹 抗体水平
原文传递
2014年鞍山市法定传染病疫情分析 被引量:7
3
作者 张璐 《职业与健康》 CAS 2016年第3期387-389,共3页
目的掌握鞍山市2014年法定传染病的流行特征,为制定传染病防治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鞍山市2014年法定传染病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14年鞍山地区无甲类传染病报告,共报告乙、丙类传染病17种,报告病例... 目的掌握鞍山市2014年法定传染病的流行特征,为制定传染病防治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鞍山市2014年法定传染病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14年鞍山地区无甲类传染病报告,共报告乙、丙类传染病17种,报告病例总数为12 490例,发病率为343.73/10万;报告死亡人数为18人,死亡率为0.49/10万,病死率为0.14%。结论 2014年鞍山市法定传染病以肠道传染病、血源及性传播疾病和呼吸道传染病为主,应根据各类传染病高发人群的特点采取有针对性的防控措施,以减少传染病的发病率,保障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疾病监测 传染病 疫情分析
原文传递
2014-2018年鞍山市乙型病毒性肝炎报告病例特征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冯晓菲 徐绍和 曲帅征 《社区医学杂志》 CAS 2021年第3期135-138,共4页
目的分析鞍山市2014-2018年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乙肝)报告病例特征,为制定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2014-2018年鞍山市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报告的3808例乙肝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发病概况及时间、区域和人群三间分布特征。结果201... 目的分析鞍山市2014-2018年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乙肝)报告病例特征,为制定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2014-2018年鞍山市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报告的3808例乙肝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发病概况及时间、区域和人群三间分布特征。结果2014-2018年鞍山市报告乙肝病例3808例,年均报告发病率为21.25/10万,发病率呈现逐年下降趋势,χ^(2)趋势=85.77,P<0.01。发病无明显季节性。不同县(市)区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5.94,P<0.01;台安县、岫岩县和立山区乙肝报告发病率居鞍山市发病前3位,发病率分别为35.17/10万、31.41/10万和31.10/10万。发病年龄以25~64岁为主,报告病例占总病例数的84.56%,男女性别比为1.90∶1。乙肝发病最多的职业为农民,其次为家务及待业人员和工人,分别占总病例数的20.75%、14.78%和4.20%。结论鞍山市乙肝发病呈逐年下降趋势,成年人乙肝疫情不能忽视,应在儿童乙肝疫苗常规免疫接种的同时,加强对重点地区、重点人群乙肝疫苗的预防接种及健康教育等综合防控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病毒性肝炎 病例特征 三间分布 鞍山市
原文传递
2005-2019年鞍山市麻疹报告病例分布特征分析
5
作者 崔玉君 李璐 朱小微 《社区医学杂志》 CAS 2021年第11期659-662,共4页
目的分析2005-2019年鞍山市麻疹流行病学特征和规律,为规避麻疹疫情及消除麻疹提供针对性措施和依据。方法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系统收集2005-2019鞍山市麻疹监测病例,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监测数据进行分析。结果2005-2019年鞍山市共... 目的分析2005-2019年鞍山市麻疹流行病学特征和规律,为规避麻疹疫情及消除麻疹提供针对性措施和依据。方法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系统收集2005-2019鞍山市麻疹监测病例,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监测数据进行分析。结果2005-2019年鞍山市共报告麻疹病例1651例,年平均发病率为3.04/10万,3~5年为1个流行周期,3~6月份为麻疹发病高峰期;农村和城乡结合部为麻疹发病高发地区;发病人群中0~岁和15~39岁占43.06%;无麻疹疫苗免疫史或免疫史不详的病例1333例,占病例总数的80.14%;19起麻疹暴发疫情中18起发生在学校和托幼机构。结论加强鞍山市农村及城乡地区重点人群的麻疹防控,保持适龄儿童常规免疫接种率和及时率,同时加强学校和托幼机构麻疹防控的宣传教育工作,避免麻疹暴发疫情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疹 流行病学 分布特征 鞍山市
原文传递
2017年马鞍山市60岁以下人群乙型病毒性肝炎血清流行病学调查 被引量:10
6
作者 杨锟 方大春 +2 位作者 秦其荣 项可霞 范引光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50-55,共6页
目的了解马鞍山市现阶段人群乙肝流行和免疫状况,对比乙肝疫苗免疫策略调整后的防控效果。方法采用多阶段单纯随机抽样方法抽取马鞍山市10个调查点,按照城乡分层随机抽取3 460名60岁以下人群样本,开展问卷调查并采集静脉血标本,用国产... 目的了解马鞍山市现阶段人群乙肝流行和免疫状况,对比乙肝疫苗免疫策略调整后的防控效果。方法采用多阶段单纯随机抽样方法抽取马鞍山市10个调查点,按照城乡分层随机抽取3 460名60岁以下人群样本,开展问卷调查并采集静脉血标本,用国产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试剂进行检测。结果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epatitis B virus surface antigen,HBs Ag)总阳性率为3. 32%,乙肝病毒表面抗体(hepatitis B virus surface antibody,HBs Ab)总阳性率为51. 21%,乙肝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总感染率为29. 16%。城市人群HBs Ab阳性率高于农村(X^2=28. 204,P <0. 001)。医护人员HBs Ab阳性率与其他职业人群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2. 772,P <0. 001)。乙肝疫苗(hepatitis B vaccine,Hep B)抗原含量调整前后儿童HBs Ab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0. 331,P <0. 001)。Hep B接种率随年龄增长呈下降趋势(X^2趋势=1 984. 342,P <0. 001)。结论自乙肝疫苗纳入免疫规划以来,马鞍山市适龄儿童乙肝防控工作取得成绩显著。学生人群HBs Ab阳性率较低和成年人Hep B接种率低应重点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肝 血清流行病学 疫苗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