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传统评书艺术当代传承和发展中的困境和对策——以鞍山评书为例 被引量:1
1
作者 宋辉 《鞍山师范学院学报》 2020年第6期49-51,98,共4页
鞍山素有“评书之乡”的美誉.随着科技的进步,古老的评书艺术正面临发展窘境.通过分析鞍山评书传承发展中存在的传承序列不够完善、理论研究匮乏、文化品牌意识淡薄等问题,提出完善评书传承人才培养机制、建立教育科研团队、培育曲艺文... 鞍山素有“评书之乡”的美誉.随着科技的进步,古老的评书艺术正面临发展窘境.通过分析鞍山评书传承发展中存在的传承序列不够完善、理论研究匮乏、文化品牌意识淡薄等问题,提出完善评书传承人才培养机制、建立教育科研团队、培育曲艺文化新业态、创建鞍山文化“金牌”的对策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鞍山评书 传承 文化产业
下载PDF
一座城市与一张大报的情缘——记录20世纪40至60年代《人民日报》中的鞍山和鞍钢 被引量:1
2
作者 闫海 卜庆祥 《民心》 2022年第9期56-58,共3页
一见钟情红色政权在鞍山牢固确立仅仅7天,即1948年2月26日,晋冀鲁豫的《人民日报》(《人民日报》的前身)就在二版刊登了一条由新华社发布的关于鞍山的消息:《鞍山介绍》。这是北方钢铁名城首次出现在中国共产党的重要媒介上:鞍山位于沈... 一见钟情红色政权在鞍山牢固确立仅仅7天,即1948年2月26日,晋冀鲁豫的《人民日报》(《人民日报》的前身)就在二版刊登了一条由新华社发布的关于鞍山的消息:《鞍山介绍》。这是北方钢铁名城首次出现在中国共产党的重要媒介上:鞍山位于沈阳南120里,地处中长路南段辽阳与海城之间,为远东最大炼钢厂之一的所在地,有“钢都”、“铁都”及“满洲工业之宝”之称。铁的蕴藏量达6万万吨,占全东北铁矿总藏量的75%。据说远在1300年前,唐李世民远征高丽,驻扎辽阳时,即曾于鞍山附近制铁作战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世民 《人民日报》 红色政权 一见钟情 晋冀鲁豫 大报 重要媒介 鞍山
下载PDF
先秦两汉的“太一”崇拜与屈宋辞赋中“太一”的考释(上) 被引量:1
3
作者 刘刚 金宝 《湖北文理学院学报》 2019年第1期24-29,共6页
"太一"是先秦楚国神谱中的至尊之神,具体地说他身兼神与星二名,而神名最显;他的神职不仅为化生宇宙,而且是国家、社会与人生的保护神;因而得到了楚国国家与社会、君主与平民的普遍信仰与崇拜。两汉的"太一"崇拜有... "太一"是先秦楚国神谱中的至尊之神,具体地说他身兼神与星二名,而神名最显;他的神职不仅为化生宇宙,而且是国家、社会与人生的保护神;因而得到了楚国国家与社会、君主与平民的普遍信仰与崇拜。两汉的"太一"崇拜有三个值得注意的特点:一是两汉的"太一"崇拜,继承了先秦楚简所承载的楚人祭祀"太一"的祭俗与传统。二是两汉的"太一"崇拜,经历了一个由"诸多太一"崇拜到独尊"天神贵者太一"崇拜的过程。三是当朝廷"太一"崇拜被淡化甚至废止之后,在民间尤其在楚文化影响深厚的区域仍然盛行着"太一"崇拜风俗。《九歌》《高唐赋》中的"太一"是先秦楚人最为崇拜的至尊天神;"东皇"为"太一"的修饰性定语,除本身词汇意义外,还具有敬仰、崇拜、尊贵等浓重的感情色彩,是含有"族源崇拜"与"神明崇拜"双重意义的敬称;而《笛赋》中的"太一"所指乃是与"天神贵者太一"不同的"另一个太一",很可能是先秦楚人神谱中的战争保护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秦 太一 东皇太一 《高唐赋》 《笛赋》
下载PDF
松辽联运的尝试和松辽运河计划 被引量:1
4
作者 张士尊 《鞍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8年第1期20-27,42,共9页
东北两大流域,即南部的辽河流域和北部的松花江流域,由于自然、历史和社会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两大流域之间的经济联系一直很弱。清朝康熙年间,为了解决黑龙江驻军的粮食供应问题,清朝政府实施了松辽联运计划,对东北经济一体化进程起了巨... 东北两大流域,即南部的辽河流域和北部的松花江流域,由于自然、历史和社会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两大流域之间的经济联系一直很弱。清朝康熙年间,为了解决黑龙江驻军的粮食供应问题,清朝政府实施了松辽联运计划,对东北经济一体化进程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清末民初,松辽运河计划不断提出,虽然两者距离时间很长,但可以看作是松辽联运的继续和回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辽联运 松辽运河 辽河航运
下载PDF
先秦两汉的“太一”崇拜与屈宋辞赋中“太一”的考释(下)
5
作者 刘刚 金宝 《湖北文理学院学报》 2019年第3期23-26,共4页
"太一"是先秦楚国神谱中的至尊之神,具体地说他身兼神与星二名,而神名最显;他的神职不仅为化生宇宙,而且是国家、社会与人生的保护神;因而得到了楚国国家与社会、君主与平民的普遍信仰与崇拜。两汉的"太一"崇拜有... "太一"是先秦楚国神谱中的至尊之神,具体地说他身兼神与星二名,而神名最显;他的神职不仅为化生宇宙,而且是国家、社会与人生的保护神;因而得到了楚国国家与社会、君主与平民的普遍信仰与崇拜。两汉的"太一"崇拜有三个值得注意的特点:一是两汉的"太一"崇拜,继承了先秦楚简所承载的楚人祭祀"太一"的祭俗与传统。二是两汉的"太一"崇拜,经历了一个由"诸多太一"崇拜到独尊"天神贵者太一"崇拜的过程。三是当朝廷"太一"崇拜被淡化甚至废止之后,在民间尤其在楚文化影响深厚的区域仍然盛行着"太一"崇拜风俗。《九歌》《高唐赋》中的"太一"是先秦楚人最为崇拜的至尊天神;"东皇"为"太一"的修饰性定语,除本身词汇意义外,还具有敬仰、崇拜、尊贵等浓重的感情色彩,是含有"族源崇拜"与"神明崇拜"双重意义的敬称;而《笛赋》中的"太一"所指乃是与"天神贵者太一"不同的"另一个太一",很可能是先秦楚人神谱中的战争保护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秦 太一 东皇太一 《高唐赋》 《笛赋》
下载PDF
清代辽西锦州、宁远各海口的兴衰
6
作者 张士尊 《鞍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7年第5期19-27,共9页
随着移民的进入和土地的开垦,康熙中期以后,东北南部农副产品大量输出,辽东沿海口岸经济异常活跃,这其中就包括辽西锦州的蚂蚁屯、马蹄沟、天桥厂,以及宁远的钓鱼台、长山寺等,通过梳理档案文献,对辽西如上口岸的变迁进行考证和研究。
关键词 清代 锦州 宁远 海口
下载PDF
明清朝鲜使团“下马宴”和“上马宴”考释
7
作者 张士尊 《鞍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9年第5期33-40,共8页
明清时期,中朝使团往来频繁,关系密切,在相互交往过程中形成了某些成文和不成文的规定,"下马宴"和"上马宴"就是其中比较突出的例子,这个规定形成于明朝初年,后为清朝所继承,前后延续500余年,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朝... 明清时期,中朝使团往来频繁,关系密切,在相互交往过程中形成了某些成文和不成文的规定,"下马宴"和"上马宴"就是其中比较突出的例子,这个规定形成于明朝初年,后为清朝所继承,前后延续500余年,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朝关系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朝鲜使团 下马宴 上马宴
下载PDF
关于汉乐府《陌上桑》的本事、古辞与曲题别称
8
作者 刘刚 王梦 《鞍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7年第5期63-68,72,共7页
汉乐府《陌上桑》的本事、古辞、曲题别称,是一组历史上遗留下来的问题。我们依据出土的汉画像石、画像砖与汉墓壁画等文献资料,结合传世的文献资料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研究认为:《陌上桑》古辞的本事即为汉刘向《列女传》中记述的... 汉乐府《陌上桑》的本事、古辞、曲题别称,是一组历史上遗留下来的问题。我们依据出土的汉画像石、画像砖与汉墓壁画等文献资料,结合传世的文献资料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研究认为:《陌上桑》古辞的本事即为汉刘向《列女传》中记述的秋胡妻故事,并在叙事上高度地典型化、艺术化;《秋胡行》虽也描述秋胡妻故事,但其曲晚出,被疑为咏史之作,且亦别称《陌上桑》,说明该歌诗假如有古辞且在汉代已存在,也本与《陌上桑》古辞同事同题;今传《陌上桑》古辞是经过自先秦以来民间集体创作、加工精炼而后在汉代定型的;其曲题在汉代称为《陌上桑》,其别称为取自歌诗首句的《日出东南隅行》或《日出行》,而《艳歌罗敷行》《采桑曲》或《采桑》是在汉以后拟作中产生的别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乐府 陌上桑 本事 古辞 曲题
下载PDF
清末民初太子河航运业的兴衰
9
作者 张士尊 《鞍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8年第5期31-44,共14页
太子河是辽河的重要支流。其流域是东北经济最为发达的地区.通过检索中外文献资料,详细考查清末民初太子河航运及其变化的情况,有助于明晰辽河航运与东北经济一体化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 清末民初 太子河 航运
下载PDF
是“幢塔”还是“无幢塔”
10
作者 张士尊 《鞍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第5期11-13,23,共4页
千山"无幢塔"是东方丝绸之路上的一个重要物证,但是多年来,由于对塔铭的误读,使"无幢塔"这个名字被叫了数十年。本文通过对千山"无幢塔"塔铭的重新辨识和解读,力求还其历史的本来面目。
关键词 千山 无幢塔 塔铭
下载PDF
移民进入哲里木盟南部各旗与通江口的开放与繁荣
11
作者 张士尊 《鞍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7年第3期11-21,共11页
乾隆末年,移民开始跨过柳条边进入哲里木盟蒙地。嘉庆年间,清朝政府陆续在哲里木盟东部各旗境内设置昌图、长春、奉化、怀德、康平等厅县。由于移民越聚越多,土地大量开垦,农产品商品率不断提高,从而导致通江口的开放,并逐渐走向繁盛。
关键词 移民 哲里木盟 通江口
下载PDF
运通米豆:东北南部与中原经济联系的个案研究
12
作者 张士尊 《鞍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7年第1期9-19,共11页
随着移民的进入和土地的开垦,东北南部农副产品逐渐有了剩余,康熙中期以后,开始从粮食输入区转变为粮食输出区,直隶、山东,甚至京师都要依赖奉天的粮食。这表明东北与中原的经济联系日趋紧密,本文仅通过对奉天"运通米豆"个案... 随着移民的进入和土地的开垦,东北南部农副产品逐渐有了剩余,康熙中期以后,开始从粮食输入区转变为粮食输出区,直隶、山东,甚至京师都要依赖奉天的粮食。这表明东北与中原的经济联系日趋紧密,本文仅通过对奉天"运通米豆"个案的研究,更为详尽地展现这种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通米豆 东北南部 经济联系
下载PDF
从墓志看明代辽东海州卫孙氏家族的兴衰
13
作者 张士尊 吴迪 《鞍山师范学院学报》 2020年第3期35-42,共8页
最近在海城市东玉皇山下出土了明代辽东副总兵孙文墓志1盒,连同日伪时期在同一地点出土的明都督孙贵及夫人项氏墓志2盒,共计3盒6块。根据这些墓志并结合相关文献记载,基本梳理出海州卫孙氏家族的大体脉络。
关键词 墓志 海州卫 孙氏家族
下载PDF
《为焦仲卿妻作》中时称与日称的历史文化探微
14
作者 金宝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3期372-375,共4页
《为焦仲卿妻作》中的日称与时称虽然未有阅读的语言障碍,但其中的历史文化内涵却鲜为人知,本研究运用传世文献和出土文献资料,对诗中的"鸡鸣""黄昏""人定"等时称和"良吉三十日"的日称进行了... 《为焦仲卿妻作》中的日称与时称虽然未有阅读的语言障碍,但其中的历史文化内涵却鲜为人知,本研究运用传世文献和出土文献资料,对诗中的"鸡鸣""黄昏""人定"等时称和"良吉三十日"的日称进行了细致的考辩和深入的解读,从揭示诗歌细节真实的角度进一步佐证了诗歌"缘事而发"的历史真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为焦仲卿妻作》 时称 日称 文化内涵 历史真实
下载PDF
羲城与河南淮阳史前聚落遗址
15
作者 金宝 《鞍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8年第3期21-24,共4页
羲城是北魏郦道元《水经注》中记载的太昊伏羲时代的遗址,淮阳当地有些学者根据古代文献的相关记载,推测羲城当是太昊伏羲之都。我们根据传说中太昊伏羲事迹及称谓的考辩与河南淮阳地区上古聚落遗址的发现认为,《水经注》记载的羲城是... 羲城是北魏郦道元《水经注》中记载的太昊伏羲时代的遗址,淮阳当地有些学者根据古代文献的相关记载,推测羲城当是太昊伏羲之都。我们根据传说中太昊伏羲事迹及称谓的考辩与河南淮阳地区上古聚落遗址的发现认为,《水经注》记载的羲城是否为太昊伏羲之都,不仅要有传世文献的依据,还需要考古发现的证明。淮阳地区发现的属于大汶口文化的平粮台遗址与属于龙山文化的朱丘寺遗址,与能够印证伏羲时代的大地湾遗址至少有上千年的差距,尽管朱丘寺遗址与《水经注》记载的羲城方位与距离相吻合,也不足以证明羲城即为太昊伏羲之都。而根据传世文献,太昊伏羲之都在淮阳区域范围内,大致可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昊伏羲 河南淮阳 羲城 聚落遗址
下载PDF
煮雪杂记
16
作者 季周子 《大家》 2021年第2期150-158,共9页
雨的行脚雪过了,终于露出雨的行脚。星夜赴会,奔下山来,跌破楼宇,飞上树杪,一个越超.以为摔倒了,定眼,雨脚卖了个破绽,一种偷快.甫一落地的喜。将错就错,晚睡晚起.急急下饭一碗,做窗边喝茶。近年养成茶癖,每日不喝两盅打不起精神,感觉... 雨的行脚雪过了,终于露出雨的行脚。星夜赴会,奔下山来,跌破楼宇,飞上树杪,一个越超.以为摔倒了,定眼,雨脚卖了个破绽,一种偷快.甫一落地的喜。将错就错,晚睡晚起.急急下饭一碗,做窗边喝茶。近年养成茶癖,每日不喝两盅打不起精神,感觉生活是一个空壳,人坐在中间,四下望望,空空如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癖 将错就错 杂记
原文传递
檐下
17
作者 季周子 《大家》 2019年第2期141-147,149-151,共8页
老树的画有民国情调,文章也有一点民国人的惆怅。这并不是不好。我也像民国人,常常站在檐下看花。我养了十几盆子花,色好、形正,栽花的盆子也讲究。有两个盆子还是民国的旧货。器残了,韵还在。有一点岁月幽深的感觉。看花累了,就在小斋... 老树的画有民国情调,文章也有一点民国人的惆怅。这并不是不好。我也像民国人,常常站在檐下看花。我养了十几盆子花,色好、形正,栽花的盆子也讲究。有两个盆子还是民国的旧货。器残了,韵还在。有一点岁月幽深的感觉。看花累了,就在小斋里看书,但不乐看有些人的书。有些人的书里没有阳光喜乐,阴森森、黑不溜秋一片。喜欢晒黑暗。就那么点破事,正面说三遍,反过来又说三遍。把一个社会说得遍体鳞伤,嫌不够恶心,再开膛破肚,把溃疡、霉变、癌肿,一样一样摆弄出来,一地狼藉,然后走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国 国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