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鞍钢烧结总厂近年来的生产情况
1
作者 梁迪超 《烧结球团》 北大核心 1990年第4期71-75,共5页
1 前言鞍钢烧结总厂是全国乃至世界最大的烧结厂,把1989年投产的球团车间及即将投产的新三烧车间加在一起共有烧结机15台,计1711m^2。1988年烧结矿总产量达10.25Mt。
关键词 烧结厂 烧结矿 点火器 钢渣
下载PDF
基于自适应预报的烧结矿化学成分控制专家系统 被引量:4
2
作者 范晓慧 王海东 +4 位作者 黄天正 陈荩 杨世农 郑天忠 王岳礼 《中南工业大学学报》 CSCD 1996年第3期282-285,共4页
利用现代控制理论、人工智能理论开发了自适应预报系统和控制专家系统,实现了烧结矿化学成分的稳定控制.
关键词 烧结矿 自适应预报 专家系统 控制 化学成分
下载PDF
鞍钢烧结配用均热炉渣的生产实践
3
作者 周节旺 梁迪超 +1 位作者 孙俊波 孙冲 《烧结球团》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48-51,共4页
鞍钢烧结配用均热炉渣的生产实践周节旺,梁迪超,孙俊波,孙冲(鞍山钢铁公司烧结总厂)关键词烧结配料,均热炉渣,鞍钢均热炉渣是从均热炉中清理出来的熔渣。它是钢坯在均热炉中加热时,表面脱落下来的氧化铁皮与炉底耐火材料熔融在... 鞍钢烧结配用均热炉渣的生产实践周节旺,梁迪超,孙俊波,孙冲(鞍山钢铁公司烧结总厂)关键词烧结配料,均热炉渣,鞍钢均热炉渣是从均热炉中清理出来的熔渣。它是钢坯在均热炉中加热时,表面脱落下来的氧化铁皮与炉底耐火材料熔融在一起的产物。其含铁约60%左右,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结 配料 均热炉渣 鞍钢
下载PDF
烧结生产采用低灰份煤的经济效益
4
作者 梁迪超 《烧结球团》 北大核心 1989年第2期67-70,共4页
1 前言烧结生产所用的固体燃料品种和质量对烧结生产影响极大。长期以来,鞍钢烧结总厂主要以灰份高、热值低的阳泉无烟煤为烧结燃料,由于灰份、热值、挥发份均在规定的标准以外,因而给烧结生产带不不利的影响。从1987年5月起。
关键词 烧结 低灰份煤 经济效益
下载PDF
富矿粉用量对烧结矿质量的影响
5
作者 张德良 《烧结球团》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43-46,共4页
为了解鞍山钢铁公司为降低烧结矿生产成本,于1998年下半年减少了进口富矿粉用量后,将会对烧结生产带来多大影响。
关键词 富矿粉 配比 质量 烧结矿 烧结
下载PDF
低灰份太西洗煤用于烧结的工业性试验
6
作者 王培忠 《烧结球团》 北大核心 1989年第3期12-17,共6页
鞍钢烧结总厂使用低灰份太西洗煤代替离灰份阳泉原煤进行工业性烧结试验,结果表明:提高了烧结矿产、质量、降低了能耗,使每吨烧结矿盈利0.71元,同时对高炉冶炼也带来了好处。
关键词 太西洗煤 烧结 工业试验
下载PDF
进口铁矿的物化性能及技术经济评估 被引量:14
7
作者 梁迪超 《烧结球团》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10-13,共4页
本文叙述了鞍钢近年来进口铁矿物化性能的差别,并结合鞍钢的原料状况作出了技术经济评估.
关键词 进口铁矿 物化性能 烧结性能 技术经济评估
下载PDF
鞍钢新三烧工艺特点及开工生产 被引量:4
8
作者 梁迪超 《烧结球团》 北大核心 1992年第2期19-22,共4页
鞍钢新三烧有两台265m^2烧结机,于1989年建成投产,具有完整的冷却、整粒、铺底料等工艺和先进的自动化控制系统,经过8个月的调试和生产实践表明,已基本达到设计水平。
关键词 烧结 冷却整粒 铺底料 自动控制
下载PDF
鞍钢新烧余热锅炉简介
9
作者 孙继辉 王慧君 《烧结球团》 北大核心 1993年第6期50-52,共3页
1 前言鞍钢新烧265m^2大型烧结机采用280m^2鼓风环冷机,冷却机高温段废气通过余热锅炉产生蒸汽,与外网联接。
关键词 烧结厂 余热锅炉 余热利用
下载PDF
鞍钢球团生产“八五”期间主要指标分析
10
作者 孙俊波 《烧结球团》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49-51,共3页
本文用统计分析的方法总结了鞍钢球团生产“八五”期间主要技术指标:同时,又通过1996年的生产情况对“九五”期间鞍钢球团生产作了估计.结果表明,“九五”鞍钢球团生产的前景是比较乐观的.
关键词 球团生产 技术指标 焙烧机 工序能耗 烧结
下载PDF
辽南海城一带出土辽钱
11
作者 齐维志 《内蒙古金融研究》 2003年第S1期157-157,159,共2页
1986年秋,距海城西40里的牛庄镇附近,位于辽河下游的西响村,一位农民在古河道边挖土时,离地面约60厘米地下,挖出一素面陶罐同时被农具碰裂打碎,旋即古钱滚散开来,约有十几公斤,随即被村民们七手八脚地分散了,现已无法追回。后搜集到一... 1986年秋,距海城西40里的牛庄镇附近,位于辽河下游的西响村,一位农民在古河道边挖土时,离地面约60厘米地下,挖出一素面陶罐同时被农具碰裂打碎,旋即古钱滚散开来,约有十几公斤,随即被村民们七手八脚地分散了,现已无法追回。后搜集到一小部分大约近百枚。其中难得可贵的是有几枚较为珍贵的辽代古钱币。有"重熙通宝"1枚、"清宁通宝"3枚、"咸雍通宝"2枚、汉"半两"4枚。还有几枚五代十国货币和南北宋钱币多枚和唐"开元通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朝 辽南 出土 海城 辽代 古河道 古钱币 五代十国 开元通宝 货币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