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辣椒疫病病原菌的分离与鉴定 被引量:1
1
作者 付静 陈建中 +1 位作者 付伟 王更先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9年第4期150-152,157,共4页
[目的]明确发生在邯郸地区大名县辣椒大棚中的疫病病原菌。[方法]从辣椒大棚里采集辣椒疫病病样,对病原菌进行分离与纯化,并通过形态学观察、ITS序列分析及致病力测定,对病原菌进行鉴定。[结果]辣椒疫病病原菌为辣椒疫霉(Phytophthora c... [目的]明确发生在邯郸地区大名县辣椒大棚中的疫病病原菌。[方法]从辣椒大棚里采集辣椒疫病病样,对病原菌进行分离与纯化,并通过形态学观察、ITS序列分析及致病力测定,对病原菌进行鉴定。[结果]辣椒疫病病原菌为辣椒疫霉(Phytophthora capsici)。[结论]该研究为当地辣椒疫病防治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 疫病 病原菌 分离 鉴定 辣椒疫霉
下载PDF
太行菊总黄酮抗氧化活性及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11
2
作者 葛水莲 陈建中 +1 位作者 刘娜 卜润辉 《食品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241-245,共5页
目的:分析太行菊总黄酮的抗氧化活性及稳定性。方法:以太行菊为材料、野菊为对照,分别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和清除DPPH自由基法,对比太行菊总黄酮的抗氧化活性及稳定性。结果:太行菊提取液中总黄酮含量及得率都要高于野菊,太行菊的总黄酮得... 目的:分析太行菊总黄酮的抗氧化活性及稳定性。方法:以太行菊为材料、野菊为对照,分别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和清除DPPH自由基法,对比太行菊总黄酮的抗氧化活性及稳定性。结果:太行菊提取液中总黄酮含量及得率都要高于野菊,太行菊的总黄酮得率为3.48%,而野菊的总黄酮得率为2.99%。高温、强酸或强碱、金属离子(Ca^2+、Al^3+、Fe^3+、Mg^2+)、还原剂Na2SO3均对2种总黄酮抗氧化活性稳定性有明显的影响,而光照、氧化剂H2O2、金属离子(K^+、Na^+)影响相对较小。结论:太行菊总黄酮的稳定性及抗氧化活性均不同程度优于野菊总黄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行菊总黄酮 抗氧化活性 稳定性
原文传递
响应面优化大孔树脂纯化太行菊总黄酮及其降糖活性 被引量:8
3
作者 葛水莲 陈建中 +2 位作者 刘娜 杨明建 侯腾飞 《食品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07-111,共5页
试验旨在优化太行菊总黄酮大孔树脂纯化工艺并研究其降糖活性。采用大孔树脂吸附法,以上样液浓度、上样液速率和洗脱剂流速为自变量,太行菊总黄酮类的回收率为响应值,结合响应面试验对太行菊总黄酮纯化条件进行优化。四氧嘧啶尾静脉注... 试验旨在优化太行菊总黄酮大孔树脂纯化工艺并研究其降糖活性。采用大孔树脂吸附法,以上样液浓度、上样液速率和洗脱剂流速为自变量,太行菊总黄酮类的回收率为响应值,结合响应面试验对太行菊总黄酮纯化条件进行优化。四氧嘧啶尾静脉注射制备Ⅱ型糖尿病模型小鼠,将糖尿病小鼠随机分成模型组、阳性对照组(盐酸二甲双胍)、太行菊黄酮高剂量组(200 mg/kg)、太行菊黄酮中剂量组(150 mg/kg)和太行菊黄酮低剂量组(100 mg/kg),给药后观察太行菊总黄酮对小鼠空腹血糖水平的影响。结果显示:AB-8型大孔吸附树脂对总黄酮吸附率为37.47%,解吸率达到59.80%;响应面试验表明最佳纯化条件为:上样液浓度2.90 mg/mL、上样液流速1.60 mL/min、乙醇流速1.40 mL/min,此条件下太行菊总黄酮回收率可达81.40%。参比STZ糖尿病模型组,太行菊黄酮高、中、低剂量组使小鼠空腹血糖持续下降并接近正常组。AB-8型树脂对太行菊总黄酮有较好的吸附和洗脱效果,经响应面法优化得到的纯化工艺简单操作性强,且太行菊总黄酮具有明显降低糖尿病小鼠血糖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行菊总黄酮 AB-8大孔吸附树脂 响应面设计 糖尿病模型小鼠 降糖活性
原文传递
太行菊多糖抗氧化活性及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葛水莲 陈建中 +1 位作者 刘娜 何城麟 《食品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69-174,共6页
目的:探究不同存储条件对太行菊多糖的抗氧化性及稳定性的影响。方法:采取体外检测法对比太行菊多糖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分析不同储存条件对其抗氧化性及稳定性的影响。结果:太行菊多糖清除DPPH自由基的IC50为0.54 μg/mL,小于阳性... 目的:探究不同存储条件对太行菊多糖的抗氧化性及稳定性的影响。方法:采取体外检测法对比太行菊多糖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分析不同储存条件对其抗氧化性及稳定性的影响。结果:太行菊多糖清除DPPH自由基的IC50为0.54 μg/mL,小于阳性对照组Vc的IC50;相对于碱性条件,酸性条件能更好地保持太行菊多糖清除DPPH自由基的能力;随温度的升高,太行菊多糖对DPPH清除率和抗氧化活性逐步降低;随光照时间的增加,太行菊多糖对DPPH自由基清除率小幅度降低,耐光性较好;柠檬酸和苯甲酸钠对太行菊多糖的抗氧化活性和稳定性影响较大;金属离子会影响太行菊多糖的稳定性,Al^3+、Cu^2+、Fe^3+离子溶液中太行菊多糖清除DPPH自由基的能力下降幅度较大,抗氧化活性下降趋势明显。结论:太行菊多糖的还原力较强;在低温、光照时间短、钠离子条件下能正常储存,酸性条件能增加太行菊对DPPH自由基清除率;含有Al^3+、Cu^2+、Fe^3+金属离子、柠檬酸、苯甲酸钠溶液和高温会影响多糖的稳定性,对DPPH自由基清除率和抗氧化活性都在降低,所以储存或运输太行菊多糖尽量避免和含有金属离子、柠檬酸和苯甲酸钠类物质直接接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行菊多糖 抗氧化活性 稳定性
原文传递
太行菊黄酮对D-半乳糖致亚急性衰老模型小鼠的体内抗氧化作用 被引量:3
5
作者 葛水莲 杨明建 +4 位作者 昝立峰 刘娜 郭海燕 叶嘉 陈建中 《食品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224-229,共6页
目的:研究太行菊黄酮对D-半乳糖致亚急性衰老模型小鼠的体内抗氧化作用。方法:采用D-半乳糖法构建衰老小鼠模型,灌胃处理小鼠太行菊黄酮(100、150、200 mg/kg bw),计算肝脏、脑、心脏及肾脏指数,测定小鼠肝脏、脑、心脏及肾脏组织细胞中... 目的:研究太行菊黄酮对D-半乳糖致亚急性衰老模型小鼠的体内抗氧化作用。方法:采用D-半乳糖法构建衰老小鼠模型,灌胃处理小鼠太行菊黄酮(100、150、200 mg/kg bw),计算肝脏、脑、心脏及肾脏指数,测定小鼠肝脏、脑、心脏及肾脏组织细胞中T-AOC、SOD、GSH-Px、CAT、MDA和GSH含量。结果:与NC空白组比较,衰老模型M组小鼠脏器指数显著下降(P<0.05),脏器组织细胞中除MDA含量增加外,T-AOC、SOD、GSH-Px、CAT和GSH含量均有所下降,且大部分差异达到显著水平(P<0.05);与衰老模型M组小鼠比较,小鼠脏器指数在太行菊黄酮处理各剂量组均有所增高,脏器组织细胞中除MDA含量降低外,T-AOC、SOD、GSH-Px、CAT活力和GSH含量均有所提高,太行菊高剂量组效果最显著,在部分脏器组织细胞中的效果甚至显著超过Vc阳性对照组(P<0.05)。结论:太行菊黄酮能提高组织细胞抗氧化酶活性和保护还原性物质含量、降低脂质过氧化物含量,衰老小鼠组织细胞的抗氧化能力从而得到显著提升,减缓衰老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行菊黄酮 D-半乳糖 衰老模型小鼠 抗氧化
原文传递
C_2H_5OH-(NH_4)_2SO_4双水相萃取太行菊总黄酮及其抑菌活性 被引量:5
6
作者 葛水莲 陈建中 《食品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27-234,共8页
试验优化了太行菊总黄酮(FFO:Flavonoids from Opisthopappus taihangensis)双水相萃取体系并研究其抑菌活性。超声波辅助C_2H_5OH-(NH_4)_2SO_4双水相萃取FFO,依据Design-Expert8.0(Box-Benhnken)试验设计原理,以总黄酮萃取率为响应值... 试验优化了太行菊总黄酮(FFO:Flavonoids from Opisthopappus taihangensis)双水相萃取体系并研究其抑菌活性。超声波辅助C_2H_5OH-(NH_4)_2SO_4双水相萃取FFO,依据Design-Expert8.0(Box-Benhnken)试验设计原理,以总黄酮萃取率为响应值进行方差分析,获取多元二次线性回归方程;采用K-B纸片扩散法测定6种供试菌种的抑菌圈直径,对比MIC和MBC确定其抑菌活性。23 g/mL C_2H_5OH-17 g/mL (NH_4)_2SO_4双水相萃取体系下FFO萃取率最高。响应面试验方差分析表明,pH和NaCl的浓度对萃取率的影响差异显著;最优双水相萃取体系:pH7.76、粗提液质量分数是19.35%、NaCl质量分数为2.38%,萃取率Y极大值为96.68%(P=0.994);FFO对枯草芽孢杆菌抑制作用最强,高剂量作用下抑菌率可达98.57%,MIC为1.56 mg/mL;对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抑制作用次之,对青霉和黑曲霉抑制作用最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响应面优化 双水相萃取 黄酮类物质 太行菊 抑菌活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