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韩国与中国延边地区宫颈病变组织中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类型比较 被引量:5
1
作者 姜宏宇 张美花 +3 位作者 韩艳 玄延花 林贞花 金仁仙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746-750,共5页
目的:对比研究中国北方延边地区与韩国宫颈病变组织中人乳头状瘤病毒(HPV)类型的分布特点。方法:选取韩国高丽大学医疗中心病理科存档宫颈癌前病变和鳞癌、腺癌的蜡块标本339例,同时选取延边大学医院以及延边妇婴医院病理科存档宫颈上... 目的:对比研究中国北方延边地区与韩国宫颈病变组织中人乳头状瘤病毒(HPV)类型的分布特点。方法:选取韩国高丽大学医疗中心病理科存档宫颈癌前病变和鳞癌、腺癌的蜡块标本339例,同时选取延边大学医院以及延边妇婴医院病理科存档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和鳞癌、腺癌的蜡块标本296例。常规HE染色观察标本,并选取适当蜡块进行DNA提取,利用HPV寡核苷酸cDNA基因芯片技术对提取到的DNA进行基因分型。结果:中国延边地区和韩国宫颈病变组织中高危型HPV感染率差异无显著性,其中CIN-1患者中HPV感染率分别为32.6%和34.6%;CIN-2患者中HPV感染率分别为52.6%和54.1%;CIN-3患者中HPV感染率分别为59.7%和63.2%;宫颈鳞癌患者中HPV感染率分别为94.0%和95.3%;宫颈腺上皮内瘤变(CGIN)患者中HPV感染率均为66.7%;宫颈腺癌患者中HPV感染率分别为85.2%和87.1%。HPV感染类型也有共同特点,鳞癌组织中HPV感染的主要类型是16型,其次是18型;而在宫颈腺癌中HPV16和18型均为主要感染类型,但HPV18阳性率略高于HPV16型。韩国的宫颈癌标本中HPV感染的类型较多,可见HPV16,18,31,33,52,58和66等多种类型的感染,而且可以检测到较多的HPV混合感染的病例(CIN-2 9.1%,CIN-3 16.7%,鳞癌14.9%,腺癌14.8%)。结论:在韩国和中国北方延边地区,HPV16型是宫颈鳞状细胞癌发生中最常见的类型,而HPV18型和HPV16型均是宫颈腺癌的主要感染类型,其中HPV18型的感染率在宫颈腺癌中略高于HPV16型。与中国延边地区相比,韩国的宫颈癌组织中HPV感染的类型较多,而且存在较多的HPV混合感染的病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乳头瘤病毒 宫颈肿瘤 对比研究
下载PDF
即刻种植即刻修复的动物实验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邓悦 杨建军 +1 位作者 徐棣 权钟缙 《现代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49-152,共4页
目的行即刻种植即刻修复,测量种植体的初期稳定性,观察骨愈合、骨改建期间稳定性的变化,进行组织学和组织形态学分析。方法选择杂种狗5只,拔除下颌前磨牙,即刻将五种不同长度和直径(4.1mm×8.5mm、10mm、11.5mm、13mm及4.8mm×8... 目的行即刻种植即刻修复,测量种植体的初期稳定性,观察骨愈合、骨改建期间稳定性的变化,进行组织学和组织形态学分析。方法选择杂种狗5只,拔除下颌前磨牙,即刻将五种不同长度和直径(4.1mm×8.5mm、10mm、11.5mm、13mm及4.8mm×8.5mm)的种植体植入拔牙窝,即刻修复牙冠,分别于术后1、2、4、8及12周处死。种植后及处死前分别用Periotest和共振频率分析测量种植体的稳定性,取标本行组织形态学分析。结果在即刻种植后,ISQ的平均值为66.47±3.85,PTV的平均值为-3.95±1.45。术后第一周ISQ呈下降趋势,而PTV呈上升趋势;第二到十二周ISQ和PTV分别呈上升及下降趋势。骨—种植体接触率和种植体周围骨面积呈类似变化。结论即刻种植时,选择一个和牙槽窝直径相近的种植体比单纯增加种植体的长度更为重要;具有良好的初期稳定性,即刻种植即刻修复不影响种植体的骨整合;即刻种植即刻修复术后1周内,种植体的稳定度会降低,2周后随着种植体骨界面上骨生成及骨改建,种植体的稳定度逐渐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即刻种植 即刻修复 稳定性
下载PDF
即刻修复1年后种植体周围边缘骨吸收的临床评价 被引量:7
3
作者 邓悦 王万春 +2 位作者 赵俊 Kim Young-gyu Kwon Jong-jin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2009年第1期12-15,共4页
目的观察即刻修复种植体的临床存活率和种植体周围边缘骨的变化,对影响种植体即刻修复的相关因素进行初步探讨。方法选择75名患者行种植后即刻修复,共植入种植体171颗,其中ITI种植体110颗,奥齿泰SSⅡ种植体61颗。在术后即刻、术后6个月... 目的观察即刻修复种植体的临床存活率和种植体周围边缘骨的变化,对影响种植体即刻修复的相关因素进行初步探讨。方法选择75名患者行种植后即刻修复,共植入种植体171颗,其中ITI种植体110颗,奥齿泰SSⅡ种植体61颗。在术后即刻、术后6个月和术后12个月行X线检查,评价即刻修复后种植体周围边缘骨的变化。结果ITI和奥齿泰SSⅡ种植体临床存活率分别为100%和98.4%。即刻修复后种植体周围边缘骨吸收主要发生在修复后6个月内。在上颌骨,2组种植体的边缘骨吸收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下颌骨,2组种植体在植入时边缘骨高度和术后6个月骨吸收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冠修复组在6~12个月期间的种植体边缘骨吸收更为显著。结论在获得良好的种植体初期稳定性并进行合理的控制力下进行即刻修复,可以取得满意的临床效果。即刻修复后种植体周围边缘骨吸收主要取决于一段式种植体的植入深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即刻修复 种植体 边缘骨吸收
下载PDF
富血小板血浆对表面多孔性种植体周骨再生的作用 被引量:9
4
作者 邓悦 王万春 +2 位作者 徐棣 权钟缙 Kwon Jongjin 《中国口腔种植学杂志》 2006年第2期51-54,70,F0003,共6页
目的:研究钛合金颗粒熔附表面多孔性种植体在植入时应用富血小板血浆(PlateletRichPlasma,PRP),对种植体周围骨再生的影响。方法:钛合金颗粒熔附表面多孔性种植体30枚分别植入5条狗的双侧下颌骨,左侧种植体在植入时局部应用PRP,右侧为... 目的:研究钛合金颗粒熔附表面多孔性种植体在植入时应用富血小板血浆(PlateletRichPlasma,PRP),对种植体周围骨再生的影响。方法:钛合金颗粒熔附表面多孔性种植体30枚分别植入5条狗的双侧下颌骨,左侧种植体在植入时局部应用PRP,右侧为对照组。术后3天、1、3、6及12周分别将动物处死,进行组织学和组织形态学分析。结果:术后3天和1周时,两组的组织学表现及骨-种植体接触率(Bone-implantcontact,BIC)均相似。术后3周时,实验组可观察到骨单位已开始形成,两组的骨-种植体接触率具有显著性差异(PRP组为68.11±17.63%,对照组为44.26±31.79%)。术后6周及12周时两组无明显区别。结论:表面多孔性种植体局部应用PRP可更有利于种植体周围早期骨再生,但PRP加快种植体周围骨再生的机制还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血小板血浆 多孔性种植体 骨再生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