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关于网络时代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 被引量:13
1
作者 刘文菊 《中国大学教学》 CSSCI 2007年第10期48-49,共2页
网络时代的高校教师要更新教育观念,实现角色转变,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大学语文教学改革未来的发展趋势必然是顺应21世纪网络时代、信息时代的发展潮流,走向网络化、虚拟化、数字化、国际化、个性化,构建网络教学平台,实现传统教... 网络时代的高校教师要更新教育观念,实现角色转变,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大学语文教学改革未来的发展趋势必然是顺应21世纪网络时代、信息时代的发展潮流,走向网络化、虚拟化、数字化、国际化、个性化,构建网络教学平台,实现传统教学与网络教学立体互动、双赢共进的发展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时代 大学语文 教学改革
下载PDF
中国商代信息传播模式简论 被引量:2
2
作者 巫称喜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45-146,共2页
关键词 信息传播模式 商代 中国 预测性信息 简论 甲骨卜辞 新闻传播 获取信息
下载PDF
论杜甫的饮酒诗 被引量:2
3
作者 赵松元 许泽平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CSSCI 2008年第4期84-89,共6页
饮酒诗是杜甫诗歌创作的一个重要方面。通过对其饮酒诗的解读,我们可以看到杜甫充满悖论的心灵意蕴:他既是一个"穷愁的大丈夫",又是一个"清醒的醉饮客";杜甫的饮酒诗呈现出中国诗酒文化的独特形态:穷愁清醒。这种... 饮酒诗是杜甫诗歌创作的一个重要方面。通过对其饮酒诗的解读,我们可以看到杜甫充满悖论的心灵意蕴:他既是一个"穷愁的大丈夫",又是一个"清醒的醉饮客";杜甫的饮酒诗呈现出中国诗酒文化的独特形态:穷愁清醒。这种文化形态不仅体现了杜甫心酸悲怆的内心世界,更展现了一种大地般的博大的人道关怀。杜甫创造了中国诗酒文化中继"天"、"人"境界之后的"地"的境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甫 饮酒诗 穷愁的大丈夫 清醒的醉饮客 人道关怀 “地”的境界
下载PDF
宋代禅林佚事小说的叙事特色及文化成因 被引量:1
4
作者 郑群辉 《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56-162,共7页
禅林佚事小说是由宋代僧人创作的反映唐宋禅林中高僧大德的逸言高行、奇人奇行、禅徒入道机缘、士大夫参禅问道等的文言小说。其叙述角度主要有两类:一类是中立型全知视角,一类是第一人称叙事视角。其叙事方式主要有:角色模式的主角与... 禅林佚事小说是由宋代僧人创作的反映唐宋禅林中高僧大德的逸言高行、奇人奇行、禅徒入道机缘、士大夫参禅问道等的文言小说。其叙述角度主要有两类:一类是中立型全知视角,一类是第一人称叙事视角。其叙事方式主要有:角色模式的主角与对象的关系主要是主观的;叙述结构上偏重记言;善于把记诗记言记事相结合。其文化成因与宋代小说创作大气候、禅林内部危机以及教内教化文体的变革有关。禅林佚事小说是中国文言小说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说《世说新语》是主要记载玄学家"魏晋风度"的佚事小说的话,那么禅林笔记则属于描述唐宋"禅家风骨"的佚事小说,堪称中国文言小说史中交相辉映的双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禅林佚事小说 禅家风骨 叙事特色 文化成因
下载PDF
《老子》“事善能”辨误 被引量:1
5
作者 孙雍长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7-17,共1页
《老子》八章(王弼注本):“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事善能”句,帛书甲、乙本均同。古今解《老》者,皆以此“能”... 《老子》八章(王弼注本):“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事善能”句,帛书甲、乙本均同。古今解《老》者,皆以此“能”字为能力、才能之能。如:“能方能圆,曲直随形”(河上公注)、“善于使自己作事有能力”(秦维聪《李耳道德经补正》123页,中州古籍出版社.1987.)、“处事要像水那样有力”(黄瑞云《老子本原》11页.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做事善于发挥能力”(戴维《帛书老子校释》98页,岳麓书社.1998.),等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子》 中州古籍出版社 人民文学出版社 辨误 岳麓书社 《老》 能力 “能”
下载PDF
《老子》“动而愈出”解
6
作者 孙雍长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158-158,共1页
《老子》五章(王弼注本):“天地之间,其犹橐钥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雍长按,“动而愈出”之“出”,当读为屈竭之“屈”。帛书甲、乙本均作“虚而不洞,动而愈出”,“出”与“掘”亦异字而同词。“浞”... 《老子》五章(王弼注本):“天地之间,其犹橐钥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雍长按,“动而愈出”之“出”,当读为屈竭之“屈”。帛书甲、乙本均作“虚而不洞,动而愈出”,“出”与“掘”亦异字而同词。“浞”,尽也,与“屈”同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子》 天地 王弼 守中 帛书
下载PDF
解读村上春树的思考 被引量:4
7
作者 孟庆枢 《东方丛刊》 CSSCI 2010年第2期36-49,共14页
关键词 村上春树 《挪威的森林》 解读 美国文化 年轻人 博士生 研究生 日本
原文传递
汉语词类划分的意义标准述评 被引量:2
8
作者 仲崇山 《汉字文化》 2007年第4期47-49,共3页
在汉语语法学史上,以意义为标准划分词类的代表作有马建忠的《马氏文通》,黎锦熙的《新著国语文法》,吕叔湘的《中国文法要略》,王力的《中国语法理论》和《中国现代语法》。马建忠鉴于汉语没有足以区分词类的形态变化,主张根据意... 在汉语语法学史上,以意义为标准划分词类的代表作有马建忠的《马氏文通》,黎锦熙的《新著国语文法》,吕叔湘的《中国文法要略》,王力的《中国语法理论》和《中国现代语法》。马建忠鉴于汉语没有足以区分词类的形态变化,主张根据意义划分词类,他说:“故字类者,亦类其义焉耳。”《马氏文通》所谓的字,大致相当于现在所说的词。他首先把所谓的字分成实字和虚字两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词类划分 意义标准 汉语 《中国文法要略》 《新著国语文法》 《马氏文通》 述评 语法学史
原文传递
同一语素在同义词里的表义作用
9
作者 仲崇山 《汉字文化》 2010年第1期40-42,共3页
本文所说的同一语素,是指出现在一组同义词中的音同形同意义上相同或相近的语素,换言之,它们虽出现在不同的单个同义词里,却可以认定为是同一个语素。同一语素在同义词里大量存在。我们对一部颇有影响的同义词典收录的同义词作了有... 本文所说的同一语素,是指出现在一组同义词中的音同形同意义上相同或相近的语素,换言之,它们虽出现在不同的单个同义词里,却可以认定为是同一个语素。同一语素在同义词里大量存在。我们对一部颇有影响的同义词典收录的同义词作了有关统计。为讨论方便,我们把该词典收录的由两个语素构成的词组成的同义词作为统计对象,并且把三个或三个以上的词组成的一组同义词两两一组分开,共得同义词971组。其中含同一语素的845组,超过87%。含同一语素的同义词数量如此之大,说明同义词的同一语素是一种重要的语言现象,值得深入研究。本文拟就同一语素在同义词里的表义作用进行初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义词 语素 表义 统计对象 语言现象 同一 词作 收录
原文传递
复合词构词方式分析的两个相关问题
10
作者 仲崇山 《汉字文化》 2010年第2期20-22,共3页
本文简要讨论复合词构词方式分析中的两个相关问题,即基本类型之外的也经常遇到的四种构词方式和不能分析结构方式的复合词。
关键词 构词方式 复合词 结构方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