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1篇文章
< 1 2 1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清末粤东地区师范教育的改革实践
1
作者 李坚 吴榕青 《韩山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5期41-48,共8页
中国现代师范教育体系始建于清末新政时期。粤东地区的实证研究表明,清末粤东地区的师范教育发展并非简单依循国家政策的规定,也并非单一的以师范学堂为主体。地方官绅群体对师范教育进行了多方位的深入探索,推行师范简易科和附设师范... 中国现代师范教育体系始建于清末新政时期。粤东地区的实证研究表明,清末粤东地区的师范教育发展并非简单依循国家政策的规定,也并非单一的以师范学堂为主体。地方官绅群体对师范教育进行了多方位的深入探索,推行师范简易科和附设师范学堂改革,形成以师范学堂、师范传习所、中学堂和小学堂为核心的师范培养系统。清末粤东的师范教育呈现出鲜明的地方特点,粤东地区是全国最早推及初级师范教育的地区之一;师范学堂和中、小学堂开设的师范简易科,成为当时师范教育的主体。在短时间内为粤东地区的基础教育培养了一大批师范人才,为新式教育的普及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师范简易科 粤东地区 中学堂 韩山师范学堂 师范教育
下载PDF
庾信骈文数字之美及其二重文学意蕴
2
作者 刘涛 《中华文化论坛》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4-62,共9页
庾信为六朝后期的骈俪宗师,通观其作品,赫然可见有大量数字镶嵌于句中,反映出六朝骈文创作的一种风气。考察数字的生成方式,则包括虚写和实写两种,且以虚为主,实为辅。观其位置,则灵活多样,可在句首、句中或句尾。无论位置如何,上下两... 庾信为六朝后期的骈俪宗师,通观其作品,赫然可见有大量数字镶嵌于句中,反映出六朝骈文创作的一种风气。考察数字的生成方式,则包括虚写和实写两种,且以虚为主,实为辅。观其位置,则灵活多样,可在句首、句中或句尾。无论位置如何,上下两句数字皆对仗工稳,呈现出对称均衡与齐整和谐之美。从格律来看,两句数字平仄相反,声调抑扬有致,有效地加强了声韵音乐之美。数字与典故交相融汇,则又促成了言简意赅及典雅含蓄之美。结合庾信各体骈文的创作实际,可推断诸数字含虚、实二重文学意蕴:言及虚者,可通过融入数字、典故的古人古事营造作品情境,增加美学意趣,最终服务于抒情写志;观之实者,则可借数字来叙述说明、强调细节或拓展内容,突出意象,增强形象性,从而实现叙事写物的意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庾信 骈文 数字之美 二重文学意蕴
下载PDF
柯柏年面向青年传播马克思主义的路径与贡献
3
作者 许娇娜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 2024年第1期1-6,共6页
作为著名的马克思主义翻译家和社会科学家,柯柏年在传播马克思主义的过程中尤其重视对青年学生群体的启蒙与教育。他通过理论与实践两种路径宣传马克思主义思想,积极向青年学生传授科学的学习方法,引导他们用马克思唯物史观分析和解决... 作为著名的马克思主义翻译家和社会科学家,柯柏年在传播马克思主义的过程中尤其重视对青年学生群体的启蒙与教育。他通过理论与实践两种路径宣传马克思主义思想,积极向青年学生传授科学的学习方法,引导他们用马克思唯物史观分析和解决中国现实问题,为当前加强广大青年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提供了宝贵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柯柏年 青年群体 马克思主义传播
下载PDF
新文科背景下新闻课程教学创新改革探讨
4
作者 余巧英 《传媒论坛》 2024年第11期71-73,共3页
在新文科建设背景下,“新闻学概论”作为地方省属本科院校新传专业的基础课程,面临着国际传播语境急速变化和国内大数据、智能技术的高速发展的双重局面。为更好地培养复合型、全能型的新闻储备人才,需要进行教学改革与创新。结合BOPPP... 在新文科建设背景下,“新闻学概论”作为地方省属本科院校新传专业的基础课程,面临着国际传播语境急速变化和国内大数据、智能技术的高速发展的双重局面。为更好地培养复合型、全能型的新闻储备人才,需要进行教学改革与创新。结合BOPPPS教学模型,探索课程教学改革的路径,提高学生学习新闻知识的兴趣和热情,以帮助学生掌握更多的新闻知识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文科 新闻 教学创新 BOPPPS
下载PDF
文体观念变动与六朝文学教学
5
作者 刘涛 《韩山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5期70-78,共9页
文体观念在古代文学教学中具有引导与指示作用,占据较重要的地位。就六朝文学教学而言,必须使学生深入理解文学文体观念在模糊与明晰之间的变动、各种文体自身的独立以及彼此之间的相互影响与渗透。基于此,或有助于从深层次体认六朝文... 文体观念在古代文学教学中具有引导与指示作用,占据较重要的地位。就六朝文学教学而言,必须使学生深入理解文学文体观念在模糊与明晰之间的变动、各种文体自身的独立以及彼此之间的相互影响与渗透。基于此,或有助于从深层次体认六朝文学文体内在的演进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体观念 六朝文学 教学理念
下载PDF
网络自制剧的互动传播策略——基于使用与满足理论的分析 被引量:5
6
作者 蔡梦虹 《传媒》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59-61,共3页
网络自制剧是指视频网站运营商基于自身品牌建设需要和商业利益需要自制或与专业制作团队合作拍摄,以网民为受众,以视频网站为输出媒介,视频网站拥有独立自主版权,借鉴传统电视剧制作方式,又具有高度互动性的新兴影视艺术形式。网络自... 网络自制剧是指视频网站运营商基于自身品牌建设需要和商业利益需要自制或与专业制作团队合作拍摄,以网民为受众,以视频网站为输出媒介,视频网站拥有独立自主版权,借鉴传统电视剧制作方式,又具有高度互动性的新兴影视艺术形式。网络自制剧融合了内容生产与渠道创新,有广泛的群众基础。“使用与满足”理论从受众角度出发,通过分析受众的媒介接触动机以及媒介接触满足了他们什么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动传播 媒介接触 制作团队 网站运营 受众市场 合作拍摄 高度互动 利益需要 电视剧制作 渠道创新
下载PDF
潮州文化旅游形象传播现状调查与分析——基于拉斯韦尔“5W”传播模式 被引量:4
7
作者 蔡梦虹 《今传媒》 2016年第5期64-68,共5页
潮州作为一个具备文化旅游资源优势的中小城市,应发挥自身的文化旅游资源优势,开展有效的文化旅游形象传播,提高城市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吸引更多游客,从而推动本市旅游业和整体经济的发展。而对潮州文化旅游形象的传播现状展开调查和分析... 潮州作为一个具备文化旅游资源优势的中小城市,应发挥自身的文化旅游资源优势,开展有效的文化旅游形象传播,提高城市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吸引更多游客,从而推动本市旅游业和整体经济的发展。而对潮州文化旅游形象的传播现状展开调查和分析,是潮州开展有效的文化旅游形象传播的重要前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潮州文化旅游 形象传播 调查与分析 “5W”传播模式
下载PDF
论中华传统师德思想的当代传播 被引量:2
8
作者 蔡梦虹 《今传媒》 2017年第6期151-154,共4页
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国当代文明的根基,是文化强国的价值资源,更是新媒体时代文化传媒产业发挥媒体作用的重要着力点。作为拥有优秀文化传统的历史文明古国,我国师德思想形成之早、内涵之丰富、体系之完备,是世界上任何国家无法比拟的。我... 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国当代文明的根基,是文化强国的价值资源,更是新媒体时代文化传媒产业发挥媒体作用的重要着力点。作为拥有优秀文化传统的历史文明古国,我国师德思想形成之早、内涵之丰富、体系之完备,是世界上任何国家无法比拟的。我国当代师德传播,应当从我国传统师德思想中汲取思想精髓;而当今社会的发展和传播技术的变革,赋予了当代师德传播新的要求。我国当代师德传播在继承优秀师德传统的基础上,要迎合时代要求,实现超越发展与传播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传统师德 传播 继承 发展 创新
下载PDF
实践、伦理与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开放性 被引量:1
9
作者 吴亚南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4-27,61,共5页
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理论形态显示出自身知识系统的开放性,马克思的实践观则是其体系开放的理论前提。在长期的革命实践和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逐步形成了现代革命伦理型批评,这一批评既... 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理论形态显示出自身知识系统的开放性,马克思的实践观则是其体系开放的理论前提。在长期的革命实践和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逐步形成了现代革命伦理型批评,这一批评既有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自身的理论原因,也有中国传统的儒家伦理批评的影响因素。面对经济全球化、消费文化崛起的现实情况,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批评有必要进行理论模式上的调整,我们认为重要任务之一就是构建蕴含个体价值关怀的人民本位的马克思主义政治伦理批评,以丰富和充实当代中国伦理生活的现代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践 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 开放性 伦理
下载PDF
文学的伦理向度与文学理论教学的实践改革探索 被引量:4
10
作者 吴亚南 《韩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5年第4期46-51,共6页
文学本质上是伦理的艺术、为人生的艺术,是特定时代人们的道德生活、伦理价值观的审美表现。但是当前的文学理论教学整体上较为忽略对文学伦理精神的关注,缺乏对文学理论、文学知识的价值伦理角度的阐释以及是非善恶的道德判断。强化文... 文学本质上是伦理的艺术、为人生的艺术,是特定时代人们的道德生活、伦理价值观的审美表现。但是当前的文学理论教学整体上较为忽略对文学伦理精神的关注,缺乏对文学理论、文学知识的价值伦理角度的阐释以及是非善恶的道德判断。强化文学伦理本位是文学理论教材体系改革的内在要求。同时需要关注媒介文学的伦理问题,强调文学主体的意义承担、责任意识和审美价值的道德评判尺度,这也是当下文学理论教学的题中应有之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伦理 文学观念 文学理论教学 文学理论教材 新媒体
下载PDF
潮州文化旅游形象传播现存问题及对策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蔡梦虹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 2016年第5期270-271,共2页
潮州文化旅游形象的传播,对潮州发展文化旅游城市至关重要。鉴于潮州的文化旅游城市形象传播中存在文化旅游信息传播缺乏有效整合、旅游配套设施不完备等问题,提出要发挥政府部门的宣传主导作用,统筹大众传播与人际传播媒介,加强旅游基... 潮州文化旅游形象的传播,对潮州发展文化旅游城市至关重要。鉴于潮州的文化旅游城市形象传播中存在文化旅游信息传播缺乏有效整合、旅游配套设施不完备等问题,提出要发挥政府部门的宣传主导作用,统筹大众传播与人际传播媒介,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文化旅游服务水平等优化措施,以有效促进潮州文化旅游形象的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潮州 文化旅游 形象传播 宣传 人际传播
下载PDF
略论潮汕方言童谣的文学特征 被引量:2
12
作者 冯丽军 《韩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5年第5期106-109,共4页
童谣是儿童自出生以来接触最早的文学样式。作为介乎民间文学与儿童文学之间的一种边缘性体裁,潮汕方言童谣的文学性特征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情感的游戏趣味性、内容的随意多样性、语言的音韵和谐性。对潮汕方言童谣文学性特征的梳理,... 童谣是儿童自出生以来接触最早的文学样式。作为介乎民间文学与儿童文学之间的一种边缘性体裁,潮汕方言童谣的文学性特征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情感的游戏趣味性、内容的随意多样性、语言的音韵和谐性。对潮汕方言童谣文学性特征的梳理,有助于认清童谣的审美特性,进而能更好地发挥它的审美、愉悦与教育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潮汕方言童谣 文学性 情感 内容 语言
下载PDF
清末潮、汕两地同创岭东同文学堂补证 被引量:1
13
作者 吴榕青 《韩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5年第5期120-128,共9页
1899年,丘逢甲及同仁拟在汕头或潮州创办一所新式的岭东同(东)文学堂,最后确定在潮州。而同时,以林梁任为首的潮汕乡绅在惠潮嘉分巡道沈守廉的支持下,也在汕头埠创办了一所岭东同文学堂。清末《岭东日报》及其当时学堂总教习温仲和遗留... 1899年,丘逢甲及同仁拟在汕头或潮州创办一所新式的岭东同(东)文学堂,最后确定在潮州。而同时,以林梁任为首的潮汕乡绅在惠潮嘉分巡道沈守廉的支持下,也在汕头埠创办了一所岭东同文学堂。清末《岭东日报》及其当时学堂总教习温仲和遗留的信札,可与前人研究成果互为印证,并补充历史的部分缺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丘逢甲 林梁任 温仲和 岭东同文学堂 《岭东日报》
下载PDF
潮汕方言童谣研究中的两个问题——基于儿童文学的视角 被引量:1
14
作者 冯丽军 《韩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5年第4期8-11,共4页
潮汕方言童谣作为一种文化遗产,无论对于过去、当下还是将来,其研究意义都是不言而喻的。潮汕方言童谣的研究已然开展,但在研究过程中有一些问题值得我们注意。首先要给予童谣以清晰的界定,不能混同于歌谣和儿歌;其次要搞清楚是在哪个... 潮汕方言童谣作为一种文化遗产,无论对于过去、当下还是将来,其研究意义都是不言而喻的。潮汕方言童谣的研究已然开展,但在研究过程中有一些问题值得我们注意。首先要给予童谣以清晰的界定,不能混同于歌谣和儿歌;其次要搞清楚是在哪个领域里做研究。在儿童文学的视野中,童谣作为儿童成长过程中的养料,必须考虑它的儿童观是否正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潮汕方言童谣 儿童文学 民俗学 儿童观
下载PDF
当代文学中的西部情结
15
作者 段平山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7年第2期101-107,共7页
中国当代文学中针对"西部"题材的文学创作虽然很多,但仅仅是由于题材特征的原因并不足以形成具有西部情结的文学。因为西部情结的形成与中国革命的发展以及建国初期的社会主义建设具有紧密的联系。可以说,中国当代文学的开始... 中国当代文学中针对"西部"题材的文学创作虽然很多,但仅仅是由于题材特征的原因并不足以形成具有西部情结的文学。因为西部情结的形成与中国革命的发展以及建国初期的社会主义建设具有紧密的联系。可以说,中国当代文学的开始就是以"西部情结"为情感的,然而在接下来的"20世纪80年代"以及"20世纪90年代之后"两个阶段中,西部情结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针对这个变化的过程,值得人们研究的是体现于这一变化过程中的审美观念以及价值取向的转变,而这些"转变"必然要涉及到针对中国革命以及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态度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文学 西部情结 审美观念 价值取向
下载PDF
论古代文学观念的历史演进
16
作者 刘凤泉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6期62-70,共9页
在古代文学实践基础上,古代文学观念不断演进。在最初人文土壤中,形成了源文学形态。随着第一次社会分工,发展到杂文学形态,产生了文治文学观念。随着文学自觉,发展到雅文学形态,产生了文辞文学观念。文辞与文治观念碰撞,形成文道相兼... 在古代文学实践基础上,古代文学观念不断演进。在最初人文土壤中,形成了源文学形态。随着第一次社会分工,发展到杂文学形态,产生了文治文学观念。随着文学自觉,发展到雅文学形态,产生了文辞文学观念。文辞与文治观念碰撞,形成文道相兼的观念。俗文学形态的形成,产生了文娱文学观念。不同文学观念的相互糅合,构成古代文学观念的家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代文学观念 文治 文辞 文道 文娱 糅合
下载PDF
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另一种期待视野——基于潮剧传播的百度指数分析
17
作者 蔡梦虹 郭炎武 《新闻传播》 2023年第3期19-22,共4页
从接受美学理论视域研究非遗文化传播,必须十分关切受众的期待视野。以粤剧为比较对象,百度指数分析的行为趋势、需求图谱和人群画像,折射出了潮剧受众的接受动机、接受行为、知识素养和审美理想。顺应和提升潮剧接受的期待视野,提供小... 从接受美学理论视域研究非遗文化传播,必须十分关切受众的期待视野。以粤剧为比较对象,百度指数分析的行为趋势、需求图谱和人群画像,折射出了潮剧受众的接受动机、接受行为、知识素养和审美理想。顺应和提升潮剧接受的期待视野,提供小众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将很大程度上提高非遗传播的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受美学 期待视野 潮剧 非物质文化遗产 百度指数
下载PDF
人民本位与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实践观的理论形成
18
作者 吴亚南 《韩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7年第2期58-64,共7页
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和马克思文学批评在本体论意义上没有表现出实质上的不同,它们都是实践唯物主义视野下的文学批评形态。但是与西方的社会历史阶段不同,对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理解,应该放在中国近现代摆脱民族压迫、建立现... 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和马克思文学批评在本体论意义上没有表现出实质上的不同,它们都是实践唯物主义视野下的文学批评形态。但是与西方的社会历史阶段不同,对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理解,应该放在中国近现代摆脱民族压迫、建立现代富强民主的民族国家的这个大的时代背景来体认。中国特殊的国情和文化语境,使得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在具体的历史演进中先后呈现出启蒙实践观、人民本位实践观等独特的历史形态,这种独特的历史形态和话语实践特征,内在地表现出中国形态的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实践观的本质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 实践观 启蒙 革命 人民本位
下载PDF
《清代韩山书院掌教一览表》补正
19
作者 孔令彬 《韩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第2期25-38,共14页
《清代韩山书院掌教一览表》是韩山师范学院校史研究方面的一个重要结晶,也是展示学校悠久历史的一扇窗口。但是囿于各种原因,该表远称不上齐备,甚至还存在不少疏漏与谬误。从四个方面对于表格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补正。其一,增加一些新发... 《清代韩山书院掌教一览表》是韩山师范学院校史研究方面的一个重要结晶,也是展示学校悠久历史的一扇窗口。但是囿于各种原因,该表远称不上齐备,甚至还存在不少疏漏与谬误。从四个方面对于表格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补正。其一,增加一些新发现掌教的信息资料;其二,纠正表中一些知识性的错误;其三,补充一些关于韩山书院主讲更加翔实的讯息;其四,为饶庆捷、黄钊韩山书院掌教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韩山书院 掌教 补正
下载PDF
韩山书院教育实践分析——以当代书院与现代大学关系为视角
20
作者 殷学国 《韩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7年第1期98-101,共4页
韩山书院依托于韩山师范学院,尝试在传统书院组织形式和大学教育体制之间探索一条新路。在学理与现实层面,对于韩山书院进行实践经验的总结,从自我定位、关系梳理和发展思路三个方面加以反思和观照,书院既要张扬经典的大义与正义,又要... 韩山书院依托于韩山师范学院,尝试在传统书院组织形式和大学教育体制之间探索一条新路。在学理与现实层面,对于韩山书院进行实践经验的总结,从自我定位、关系梳理和发展思路三个方面加以反思和观照,书院既要张扬经典的大义与正义,又要做到学习与生活打成一片,注重经典的体悟与内化,实现当代书院与现代大学教育在图书资源、人才资源和社会资源等方面的共享与互补,打破学科壁垒,消弥知识与修养的分化。这不仅关系到现代教育的补偏救弊,亦关系到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健康发展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书院 大学教育 韩山书院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