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经穴生物电信号探讨睡眠异常备考大学生经络特征及钵音助眠的效用机制 被引量:1
1
作者 任明 王婷婷 +5 位作者 吴诗婧 林玛 王梅 田良苏 马波 赵燕平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23年第13期1828-1834,1879,共8页
目的 研究睡眠异常备考大学生经穴生物电信号与失眠症状的相关性,观察颂钵疗法的助眠作用,基于经穴电特征探讨钵音助眠的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系统状态电子测量仪检测54名睡眠异常备考生体表左右十二原穴及八脉交会穴的生物电信号值,并... 目的 研究睡眠异常备考大学生经穴生物电信号与失眠症状的相关性,观察颂钵疗法的助眠作用,基于经穴电特征探讨钵音助眠的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系统状态电子测量仪检测54名睡眠异常备考生体表左右十二原穴及八脉交会穴的生物电信号值,并与睡眠损害指数量表(SII)进行相关性分析。自上述54名大学生中随机抽取30名受试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15名)和对照组(15名)。观察组每晚进行钵音被动聆听干预(连续7 d,每日1次),对照组无干预,干预前后2组进行SII评分和生物电信号检测。结果 54名睡眠异常备考生心经、胃经、肾经、肝胆经等处经穴电信号值与失眠症状的严重程度显著相关(P均<0.05)。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4名受试者完成研究。观察组受试者干预后早醒和躯体功能紊乱显著改善(P均<0.05),且右神门穴、右太冲穴、右冲阳穴的生物电信号值有显著变化(P均<0.05),对照组各穴的生物电信号值均无明显变化(P均>0.05)。观察组受试者干预后左太溪穴、右冲阳穴、右丘墟穴、左照海穴、右公孙穴处电信号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睡眠异常备考生的失眠症状与经穴生物电信号值有较高相关性。颂钵疗法通过影响心经、胃经、肾经、肝胆经等发挥缓解肌肉紧张、疏散情志、安神定志的作用,从而显著改善早醒、躯体功能紊乱等失眠症状,达到助眠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备考 睡眠异常 失眠 颂钵疗法 体感音乐疗法 经穴 生物电信号值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