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尝试
1
作者 邓娟 《师道(教研)》 2012年第5期102-102,共1页
一、深刻解读教材 1.善于把握教材内容的科学性 某教师在教授《角的认识》一课时,先在学生面前摸角,然后让学生摸角,接着让学生自学书上的概念,并以此来让学生了解尖尖的是角的顶点,平平的是角的边。从表面上看,这一教学过程... 一、深刻解读教材 1.善于把握教材内容的科学性 某教师在教授《角的认识》一课时,先在学生面前摸角,然后让学生摸角,接着让学生自学书上的概念,并以此来让学生了解尖尖的是角的顶点,平平的是角的边。从表面上看,这一教学过程十分简单.但它是在学生感悟的基础上进行的,老师让学生摸物体的表面,感受这些“客观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堂教学效率 小学数学 学生自学 《角的认识》 教材内容 教学过程 科学性 课时
下载PDF
构建“慧趣”数学课堂,提升学生数学素养——以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确定位置”教学为例
2
作者 邓娟 《教育艺术》 2024年第3期27-27,共1页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通过设计符合学生学习需求、个性特点、数学心理预期的数学问题与数学活动,将数学教育与素养提升、生成有机结合,引导学生在数学观察、思考、表达的过程中,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在师生互动、思考探究、语言建构的过...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通过设计符合学生学习需求、个性特点、数学心理预期的数学问题与数学活动,将数学教育与素养提升、生成有机结合,引导学生在数学观察、思考、表达的过程中,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在师生互动、思考探究、语言建构的过程中,实现能力的提升、素养的发展及生命的成长。以下将以我近期授课为例,分享本人的部分见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考探究 语言建构 心理预期 小学数学教学 确定位置 学生学习需求 数学课堂 师生互动
下载PDF
共情在心理咨询中的运用例谈 被引量:3
3
作者 李志媛 《中小学德育》 2012年第8期76-77,共2页
共情,意指一种能设身处地从他人的角度体会并理解他人的情绪、需要与意图的人格特质。共情既是一种态度,也是一种能力。作为态度,它表现为一种对他人的关切、接受、理解、珍惜和尊重。作为能力,它表现为能充分理解别人,并把这种理... 共情,意指一种能设身处地从他人的角度体会并理解他人的情绪、需要与意图的人格特质。共情既是一种态度,也是一种能力。作为态度,它表现为一种对他人的关切、接受、理解、珍惜和尊重。作为能力,它表现为能充分理解别人,并把这种理解以关切、尊重的方式表达出来。共情是心理咨询的重要技术之一,也是心理咨询者所必备的重要品质和能力,其重要价值不仅在于能促进有效咨询关系的建立,更重要的是能唤醒咨询者的内心世界,帮助其正视自己的经验和能力,真实地领悟其情绪感受和思维方式,从而促进其自我分析、自我感悟、自我认知和自我成长能力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品德 德育理论 共情 心理咨询 中小学生
下载PDF
读懂教材 魅力无穷 被引量:1
4
作者 严美娟 《数学教学通讯》 2017年第16期3-5,15,共4页
小学数学彰显教学价值的前提是读懂教材。相关课题研究活动的参与,让笔者系统地研究了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四大知识领域的内容,同时从学生学习的角度对教材编写与运用生成了自己的理解,并以“什么是周长”一课的教学为例,设计了五... 小学数学彰显教学价值的前提是读懂教材。相关课题研究活动的参与,让笔者系统地研究了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四大知识领域的内容,同时从学生学习的角度对教材编写与运用生成了自己的理解,并以“什么是周长”一课的教学为例,设计了五大教学活动:活动一摸周长、活动二描周长、活动三算周长、活动四比周长、活动五总结和作业。这一教学过程,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彰显了数学的魅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学数学 教材研读 教学价值
下载PDF
一言一语总关情——如何加强朗读训练中的情感体验
5
作者 葛晓娟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4年第2期92-93,共2页
小学各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文章本是有情物。朗读时,教师一定要引导学生发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让朗读"活"起来。利用情境渲染,促学生动情;通过引导辨析,与学生体情;采取多种形式,让学生抒情。
关键词 朗读训练 情感体验 情境渲染 引导辨析 拓展活动
下载PDF
班主任的批评艺术
6
作者 覃丽华 《少年儿童研究》 2013年第7X期59-60,共2页
批评是一种负激励教育手段。作为教师,对于学生的缺点或错误如何进行批评教育呢?这是一个非常重要、而且含有技巧的问题。有效的、成功的、具有激励性质的批评,可以改变一个人,使他一生受益,将一个人引向成功;相反,一个伤人自尊心的、... 批评是一种负激励教育手段。作为教师,对于学生的缺点或错误如何进行批评教育呢?这是一个非常重要、而且含有技巧的问题。有效的、成功的、具有激励性质的批评,可以改变一个人,使他一生受益,将一个人引向成功;相反,一个伤人自尊心的、令人消沉的批评如讥讽、嘲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批评教育 负激励 自我教育 班级文化建设 六月寒 班级工作 上课铃 恶语伤人 课堂教学 个人精神
下载PDF
浅谈低年级学生数感的培养
7
作者 王永弘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19年第14期160-160,共1页
什么是数感呢?《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指出:“数感主要表现在:理解数的意义;能用多种方法来表示数;能在具体的情境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能用数来表达和交流信息;能为解决问题而选择适当的算法;能估计运算的结果,并对结果的合理... 什么是数感呢?《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指出:“数感主要表现在:理解数的意义;能用多种方法来表示数;能在具体的情境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能用数来表达和交流信息;能为解决问题而选择适当的算法;能估计运算的结果,并对结果的合理性做出解释.”那么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的数感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感 培养 学生 数学课程标准 大小关系 交流信息 解数 运算
下载PDF
课前出示教学目标一定好吗
8
作者 连尚怡 《小学教学研究》 2002年第2期16-16,共1页
每每去听课,很多教师喜欢先出示教学目标,再进行授课。我却不赞成课前出示教学目标,我认为这样做对老师和学生都不利。
关键词 教师灵感 学生思维 教学效果 教学目标
下载PDF
发掘写作之源泉——观察与积累
9
作者 肖灵超 《作文成功之路(小学)》 2017年第7期I0005-I0005,共1页
小学生写作素材主要来源于自然现象、学校生活、突发事件、社会时代等。语文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平时养成处处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勤动手,不断积累写作素材.提高写作水平。
关键词 作文 观察 积累
下载PDF
“应用题”比“解决问题”更解决问题 被引量:2
10
作者 罗芳玲 《中小学数学(小学版)》 2011年第11期1-2,共2页
有不少小学数学教师在使用北师版教材(以下简称新教材)时,对“解决问题”的教学感到迷茫和疑惑: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教科书(以下简称老教材)中的“应用题”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解决问题”,应该怎样教?怎样学?学生“... 有不少小学数学教师在使用北师版教材(以下简称新教材)时,对“解决问题”的教学感到迷茫和疑惑: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教科书(以下简称老教材)中的“应用题”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解决问题”,应该怎样教?怎样学?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越来越不尽人意,为什么?于是有的教师无奈地将新老教材一起带进课堂,既教“应用题”又教“解决问题”。这说明“解决问题”的教学不能解决问题。这些教师的做法实际上是用“应用题”教学来解决“解决问题”教学所不能解决的问题。显然,“应用题”教学比“解决问题”教学具有明显优势,而“解决问题”教学本身就存在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决问题” 应用题 小学数学教师 九年义务教育 数学教科书 六年制小学 新教材 老教材
原文传递
关于“估算教学”的几点建议
11
作者 罗芳玲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小教研究)》 2012年第Z2期21-22,共2页
小学数学教材很重视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安排了大量的活动来鼓励学生养成运用估算来解决问题的习惯。教材不但为估算设计了专门的教学课时,还在其它的章节中安排了估算练习。有的教师因为没有领会教材精神而不重视各章节中的估算练习,... 小学数学教材很重视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安排了大量的活动来鼓励学生养成运用估算来解决问题的习惯。教材不但为估算设计了专门的教学课时,还在其它的章节中安排了估算练习。有的教师因为没有领会教材精神而不重视各章节中的估算练习,出现了简单处理教材和教学方法不当等问题。因此,本文就估算教学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学数学教材 教学顺序 具体情境 退位减法 生活情景 估算结果 估算法 座位数 生活服务 现实生活
原文传递
“买电器”是教学生买电器吗?——教学情境的标题不宜作为数学课的标题
12
作者 罗芳玲 《中小学数学(小学版)》 2010年第3期1-2,共2页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十分注重数学与现实的联系,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设计了许多用得上数学的情境,给教材增添了趣味性,有利于活跃课堂气氛。然而,教材多处用情境标题作为数学知识的标题。以“买电器”为例,教过北师大版二年级...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十分注重数学与现实的联系,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设计了许多用得上数学的情境,给教材增添了趣味性,有利于活跃课堂气氛。然而,教材多处用情境标题作为数学知识的标题。以“买电器”为例,教过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的教师都知道,“买电器”真正用意并不在于教学生如何买电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情境 数学课 电器 标题 学生 小学数学教材 北师大版 生活经验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