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改良粗隆下截骨结合动力髋螺钉(dynamic hip screw,DHS)治疗股骨粗隆问骨折术后髋内翻与短缩畸形的临床疗效。方法15例粗隆间骨折术后发生髋内翻与短缩畸形患者,采用改良粗隆下截骨结合DHS内固定矫治,术后均早期功能锻炼...目的探讨改良粗隆下截骨结合动力髋螺钉(dynamic hip screw,DHS)治疗股骨粗隆问骨折术后髋内翻与短缩畸形的临床疗效。方法15例粗隆间骨折术后发生髋内翻与短缩畸形患者,采用改良粗隆下截骨结合DHS内固定矫治,术后均早期功能锻炼。观察股骨颈干角及患肢缩短的纠正,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以及髋部Harris评分改善情况与改善率。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3个月~3.2年,平均2.5年。术后所有患者股骨颈干角均恢复正常,患肢缩短〈1cm,术后Harris评分较术前大为提高,患者术后平均改善率达93%,无一例严重术后并发症发生。结论改良粗隆下截骨结合DHS内固定术治疗股骨粗隆问骨折术后髋内翻疗效显著。展开更多
目的分析后稳定型全膝人工关节置换(total knee replacement,TKR)术后疗效和并发症发生情况,探讨影响TKR术后疗效的相关因素。方法1998年1月~2004年8月,应用后稳定型膝关节假体对60例(74膝)骨性关节炎患者行TKR手术。以术后膝关...目的分析后稳定型全膝人工关节置换(total knee replacement,TKR)术后疗效和并发症发生情况,探讨影响TKR术后疗效的相关因素。方法1998年1月~2004年8月,应用后稳定型膝关节假体对60例(74膝)骨性关节炎患者行TKR手术。以术后膝关节HSS(hospitl for special surgery)评分和各单项评分的改善率评定TKR术后疗效;比较有并发症和无并发症患者之间疗效优良率的差异;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对TKR术后HSS评分与术前患者自身的有关因素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60例患者获随访24~94个月,平均42.5个月。术后膝关节HSS评分、疼痛、功能、关节活动度、肌力、屈曲畸形及稳定性评分分别为84.2±14.2、25.7±6.9、17.9±4.3、13.1±2.0、9.2±0.8、8.1±0.4和9.3±0.1,较术前均有不同程度改善,尤以疼痛缓解最为明显,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疗效评定优良率为90.5%。10膝发生局部并发症,其中腓总神经损伤1膝,伤口愈合不良2膝,伤口感染、关节内感染及关节僵硬各1膝,症状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2膝,髌-股关节并发症2膝。有并发症患者膝关节优良率(60.0%)明显低于无并发症患者(95.3%),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分析显示TKR术后HSS评分与膝关节术前HSS评分、疼痛和功能评分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523、0.431和0.418(P〈0.01);而与患者术前关节活动度、肌力、屈曲畸形、稳定性、年龄、体重和体重指数等无相关(P〉0.05)。结论采用后稳定型TKR是治疗重症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有效方法。术后疗效与术前膝关节HSS评分、疼痛和功能评分呈正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对术后疗效有明显负面影响。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探讨改良粗隆下截骨结合动力髋螺钉(dynamic hip screw,DHS)治疗股骨粗隆问骨折术后髋内翻与短缩畸形的临床疗效。方法15例粗隆间骨折术后发生髋内翻与短缩畸形患者,采用改良粗隆下截骨结合DHS内固定矫治,术后均早期功能锻炼。观察股骨颈干角及患肢缩短的纠正,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以及髋部Harris评分改善情况与改善率。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3个月~3.2年,平均2.5年。术后所有患者股骨颈干角均恢复正常,患肢缩短〈1cm,术后Harris评分较术前大为提高,患者术后平均改善率达93%,无一例严重术后并发症发生。结论改良粗隆下截骨结合DHS内固定术治疗股骨粗隆问骨折术后髋内翻疗效显著。
文摘目的分析后稳定型全膝人工关节置换(total knee replacement,TKR)术后疗效和并发症发生情况,探讨影响TKR术后疗效的相关因素。方法1998年1月~2004年8月,应用后稳定型膝关节假体对60例(74膝)骨性关节炎患者行TKR手术。以术后膝关节HSS(hospitl for special surgery)评分和各单项评分的改善率评定TKR术后疗效;比较有并发症和无并发症患者之间疗效优良率的差异;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对TKR术后HSS评分与术前患者自身的有关因素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60例患者获随访24~94个月,平均42.5个月。术后膝关节HSS评分、疼痛、功能、关节活动度、肌力、屈曲畸形及稳定性评分分别为84.2±14.2、25.7±6.9、17.9±4.3、13.1±2.0、9.2±0.8、8.1±0.4和9.3±0.1,较术前均有不同程度改善,尤以疼痛缓解最为明显,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疗效评定优良率为90.5%。10膝发生局部并发症,其中腓总神经损伤1膝,伤口愈合不良2膝,伤口感染、关节内感染及关节僵硬各1膝,症状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2膝,髌-股关节并发症2膝。有并发症患者膝关节优良率(60.0%)明显低于无并发症患者(95.3%),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分析显示TKR术后HSS评分与膝关节术前HSS评分、疼痛和功能评分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523、0.431和0.418(P〈0.01);而与患者术前关节活动度、肌力、屈曲畸形、稳定性、年龄、体重和体重指数等无相关(P〉0.05)。结论采用后稳定型TKR是治疗重症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有效方法。术后疗效与术前膝关节HSS评分、疼痛和功能评分呈正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对术后疗效有明显负面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