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胸椎旁神经阻滞复合全身麻醉在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围术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6月至2018年6月非小细胞肺癌老年患者50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25)与观察组(n=25)。对照组采取全身麻醉,观察组采取胸椎旁神经...目的探讨胸椎旁神经阻滞复合全身麻醉在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围术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6月至2018年6月非小细胞肺癌老年患者50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25)与观察组(n=25)。对照组采取全身麻醉,观察组采取胸椎旁神经阻滞复合全身麻醉。统计两组术后恢复情况(苏醒室停留时间、拔管时间、下床活动时间、进食时间)、住院时间、术后2、12、24、48 h时疼痛程度(VAS)评分、血清肿瘤标志物[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糖类抗原(CA)125、CA199、癌胚抗原(CEA)]水平,术前(T1)、麻醉后15 min(T2)、术后5 min(T3)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⑴术后恢复情况及住院时间:观察组住院时间、苏醒室停留时间、拔管时间、下床活动时间、进食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⑵疼痛程度:观察组术后2、12、24 h VAS分值较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术后48 h VAS分值与对照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⑶血清肿瘤标志物:术前两组血清cyfra21-1、CA125、CA199、CEA水平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 h两组血清cyfra21-1、CA125、CA199、CEA水平较术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⑷血流动力学:T1时期两组HR、MAP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2时期两组HR、MAP较T1时期降低,但观察组各指标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T3时期观察组HR、MAP恢复至T1时期水平,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⑸不良反应: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8.0%)低于对照组(32.0%,P<0.05)。结论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中应用胸椎旁神经阻滞复合全身麻醉,可抑制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大幅波动,缩短住院时间及术后康复时间,减轻术后疼痛感,减少血清肿瘤标志物含量,且可降低不良反应发生风险,具有安全性。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探讨胸椎旁神经阻滞复合全身麻醉在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围术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6月至2018年6月非小细胞肺癌老年患者50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25)与观察组(n=25)。对照组采取全身麻醉,观察组采取胸椎旁神经阻滞复合全身麻醉。统计两组术后恢复情况(苏醒室停留时间、拔管时间、下床活动时间、进食时间)、住院时间、术后2、12、24、48 h时疼痛程度(VAS)评分、血清肿瘤标志物[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糖类抗原(CA)125、CA199、癌胚抗原(CEA)]水平,术前(T1)、麻醉后15 min(T2)、术后5 min(T3)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⑴术后恢复情况及住院时间:观察组住院时间、苏醒室停留时间、拔管时间、下床活动时间、进食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⑵疼痛程度:观察组术后2、12、24 h VAS分值较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术后48 h VAS分值与对照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⑶血清肿瘤标志物:术前两组血清cyfra21-1、CA125、CA199、CEA水平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 h两组血清cyfra21-1、CA125、CA199、CEA水平较术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⑷血流动力学:T1时期两组HR、MAP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2时期两组HR、MAP较T1时期降低,但观察组各指标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T3时期观察组HR、MAP恢复至T1时期水平,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⑸不良反应: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8.0%)低于对照组(32.0%,P<0.05)。结论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中应用胸椎旁神经阻滞复合全身麻醉,可抑制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大幅波动,缩短住院时间及术后康复时间,减轻术后疼痛感,减少血清肿瘤标志物含量,且可降低不良反应发生风险,具有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