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肝胆手术后胆漏的原因及处理对策 被引量:47
1
作者 吴青松 凌亚非 +2 位作者 王建南 黄从云 赵家锋 《岭南现代临床外科》 2010年第2期81-83,共3页
目的探讨肝胆手术后胆漏的原因及处理对策。方法分析43例肝胆手术后胆漏的原因、处理方法及治疗结果 ,其中胆囊切除术5例,胆总管探查、T管引流18例,肝叶切除术11例,肝胆管切开取石、胆肠吻合术4例,胆管损伤修复重建2例,肝门胆管癌根治术... 目的探讨肝胆手术后胆漏的原因及处理对策。方法分析43例肝胆手术后胆漏的原因、处理方法及治疗结果 ,其中胆囊切除术5例,胆总管探查、T管引流18例,肝叶切除术11例,肝胆管切开取石、胆肠吻合术4例,胆管损伤修复重建2例,肝门胆管癌根治术2例,腹腔镜下肝囊肿开窗引流术1例。结果早期经腹腔充分引流治愈34例,再次手术5例中治愈2例,后遗胆外瘘1例,死亡2例(1例死于肝功能衰竭,另1例死于肾功能衰竭、ARDS);内镜下鼻胆管引流治愈2例,手术切除窦道治愈1例,经窦道注射硬化剂治愈1例。结论手术操作技术欠缺及对病变部位的认知不足是肝胆手术后胆漏的主要因素,术中精细操作可有效预防术后胆漏的发生,早期有效胆汁引流有利于胆漏痊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道外科手术 胆漏 病因学 治疗
下载PDF
个体化治疗决策在重症急性胆管炎中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9
2
作者 吴青松 凌亚非 +4 位作者 赵家锋 王建南 黄从云 张小龙 朱剑华 《肝胆胰外科杂志》 CAS 2011年第2期112-114,共3页
目的探讨个体化治疗决策在重症急性胆管炎(ACST)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6月至2010年6月62例ACST的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率及治愈率。根据治疗的方法不同,分为两组,A组为介入/内镜治疗组,25例(40.3%),即行PTCD或EST/ENBD术;B... 目的探讨个体化治疗决策在重症急性胆管炎(ACST)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6月至2010年6月62例ACST的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率及治愈率。根据治疗的方法不同,分为两组,A组为介入/内镜治疗组,25例(40.3%),即行PTCD或EST/ENBD术;B组为手术组,37例(59.7%)。结果 A组中19例(76%)在PTCD或EST/ENBD术后1周~3个月后行确定性手术;3例(12%)术后并发胆漏、胆汁性腹膜炎,其中死亡1例。B组中有32例(86.5%)行了确定性手术;5例(13.5%)行了过渡性手术,术后3个月后行确定性手术。全组治愈率98.4%,死亡率1.6%。结论个体化治疗可有效提高ACST的治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急性胆管炎 治疗 手术时机
下载PDF
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取石中胆管一期缝合治疗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效果观察 被引量:4
3
作者 刘晖 吴青松 +2 位作者 赵家锋 张小龙 楚春香 《广州医药》 2019年第1期49-51,93,共4页
目的观察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取石术中胆管一期缝合治疗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研究对象选取我院2016年3月—2017年3月术前诊断为胆总管结石且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92例,采用随机法,将其分为一期缝合术组和T管引流术组各46例,两组患者... 目的观察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取石术中胆管一期缝合治疗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研究对象选取我院2016年3月—2017年3月术前诊断为胆总管结石且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92例,采用随机法,将其分为一期缝合术组和T管引流术组各46例,两组患者均行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取石术,一期缝合术组行术中胆管一期缝合,T管引流术组行术中胆管T管引流。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一期缝合术组在减少手术出血量、促进切口恢复、预防切口感染的发生率上优于T管引流术组(P<0.05);在住院时间、住院费用以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上低于T管引流术组(P<0.05)。结论本次研究结果表明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取石术中胆管一期缝合的临床效果优于T管引流,可有效减少手术并发症,缩短病人的住院时间,是治疗胆总管结石理想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总管结石 腹腔镜手术 取石术 一期缝合 T管引流
下载PDF
局部胆管内压大小及持续时间对犬胆管壁的影响
4
作者 吴青松 谢文彪 +1 位作者 凌亚非 刘吉佳 《岭南现代临床外科》 2007年第3期164-168,共5页
目的探讨局部胆管内压大小及持续时间对犬胆管壁的影响。方法设计并自制一内置入式胆管扩张器,体外测试扩张气囊内压力与注水容积及囊径的关系。将20只杂交犬随机分为五组,A组为假手术组仅在胆总管内放置胆管扩张器;B、C组分别向扩张气... 目的探讨局部胆管内压大小及持续时间对犬胆管壁的影响。方法设计并自制一内置入式胆管扩张器,体外测试扩张气囊内压力与注水容积及囊径的关系。将20只杂交犬随机分为五组,A组为假手术组仅在胆总管内放置胆管扩张器;B、C组分别向扩张气囊内注水0.1ml、0.2ml(球囊压力分别为0.24Kpa、0.58Kpa)扩张胆总管10min后抽空气囊并留置胆管扩张器作胆汁引流;D、E组分别向扩张气囊内注水0.1ml、0.2ml扩张胆总管后,不抽空气囊并留置作胆汁引流。各组分别术后7天再次剖腹。观察各组扩张前后血清总胆红素(TB)、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值及胆管直径(BD)变化、胆管壁及肝组织学改变。结果与A组比较,C组扩张后BD增宽(P<0.05)。D组扩张后BD显著增宽(P<0.01),E组扩张后TB、ALT、AST均增高(P<0.01)。A、B组胆管壁组织学无明显变化,C组胆管壁粘膜充血水肿,部分粘膜脱落,D组胆管直径增粗及胆管壁增厚,E组胆管壁部分坏死,与网膜或十二指肠粘连。结论局部胆管内压大小及持续时间对犬胆管壁的影响存在双向互变关系,正常胆管壁在一定的时间内可承受一定的局部胆管内压而不致发生胆管壁的病理变化,适宜的局部胆管内压可引起局部胆管及其上游胆管壁扩张,反之,胆管壁可出现破坏性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管 胆管内压 胆管扩张器
下载PDF
经内镜胆道支架选择方式对恶性胆总管梗阻的疗效分析
5
作者 刘晖 楚春香 +2 位作者 吴青松 赵家锋 陈小飞 《岭南现代临床外科》 2017年第6期681-683,687,共4页
目的观察各胆道支架选择方式对不同病因恶性胆总管梗阻的疗效、术后并发症及治疗费用。方法选择2010年7月至2015年12月在我院肝胆外科因恶性胆总管梗阻行ERCP术置入胆道支架治疗的47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置入胆道支架的不同,所有病... 目的观察各胆道支架选择方式对不同病因恶性胆总管梗阻的疗效、术后并发症及治疗费用。方法选择2010年7月至2015年12月在我院肝胆外科因恶性胆总管梗阻行ERCP术置入胆道支架治疗的47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置入胆道支架的不同,所有病例分为金属支架组(A组,n=16)、单塑料支架组(B组,n=17)和多塑料支架组(C组,n=14),观察三组患者支架通畅时间、并发症及手术相关费用。结果对于胰腺癌型,A组和C组的平均支架通畅时间明显比B组长(P<0.05),且A组优于C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胆管癌型和壶腹周围癌型,A组和C组的平均支架通畅时间明显比B组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C组优于A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不同病因的恶性胆总管梗阻患者,选择个性化胆道支架治疗方案,既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又降低医疗费用,为患者的后续治疗节省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胆道支架 恶性胆总管梗阻 疗效
下载PDF
病理解剖因素在门静脉损伤中的机制及预防对策
6
作者 吴青松 凌亚非 王建南 《中华腹部疾病杂志》 2006年第12期884-886,共3页
目的探讨病理解剖因素在门静脉损伤中的机制及预防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46例门静脉损伤中病变部位的病理解剖因素在门静脉损伤中的机制。结果门静脉损伤部位中主干损伤33例,右干损伤3例,左干损伤1例。门静脉损伤常见的病理解剖因素有... 目的探讨病理解剖因素在门静脉损伤中的机制及预防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46例门静脉损伤中病变部位的病理解剖因素在门静脉损伤中的机制。结果门静脉损伤部位中主干损伤33例,右干损伤3例,左干损伤1例。门静脉损伤常见的病理解剖因素有:胆道再手术合并胆总管或胆肠吻合口周围致密粘连27例次;门静脉高压伴胆管壁及周围静脉曲张16例次;肝门旋转移位,门静脉、胆总管异位10例次;门静脉周围多发淋巴结转移或肿瘤围绕门静脉管壁生长12例次。结论病理解剖因素在门静脉损伤中是一个客观因素,手术医生提高其认知程度,有利于预防门静脉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静脉损伤 解剖因素 病理 预防 门静脉周围 胆肠吻合口 胆道再手术 门静脉高压
下载PDF
腹腔镜下鞘外及鞘内解剖技术在左半肝癌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1
7
作者 宋灏 谭勇 +4 位作者 欧阳再兴 刘文瑛 朱剑华 吴黎明 黄从云 《海南医学》 CAS 2021年第15期1972-1975,共4页
目的研究左半肝癌患者腹腔镜下鞘外及鞘内解剖技术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韶关市粤北人民医院肝胆外科一区2017年4月至2019年8月收治的65例左半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血流阻断方法分作鞘外解剖组34例与鞘内解剖组31例。比较两组... 目的研究左半肝癌患者腹腔镜下鞘外及鞘内解剖技术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韶关市粤北人民医院肝胆外科一区2017年4月至2019年8月收治的65例左半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血流阻断方法分作鞘外解剖组34例与鞘内解剖组31例。比较两组患者的围术期指标、肝功能指标、并发症发生情况和随访情况。结果鞘外解剖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为(287.04±35.19)min,明显短于鞘内解剖组的(326.71±40.16)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引流管留置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7天,两组患者的总胆红素(TBIL)、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水平明显低于术后第1天,白蛋白(Alb)明显高于术后第1天,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天、第7天,两组患者的TBIL、ALB、AST、ALT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鞘外解剖组与鞘内解剖组的患者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8.82%,9.6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鞘外解剖组患者的复发率和死亡率分别为11.76%、5.88%,与鞘内解剖组的9.68%、3.23%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鞘外和鞘内解剖技术均是腹腔镜左半肝癌切除术中有效、安全的肝脏血流阻断技术,但鞘外解剖技术的用时更短,临床应合理选择术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半肝癌 腹腔镜下鞘外解剖技术 腹腔镜下鞘内解剖技术 肝功能 并发症
下载PDF
3D打印技术在肝脏切除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7
8
作者 黄从云 朱剑华 +6 位作者 刘欣 张俊安 刘纯钢 郑万铭 吴青松 刘晖 赵家锋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CAS 2015年第11期1351-1353,共3页
目的探讨3D打印技术在肝脏切除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我院2015年3~5月期间对6例肝细胞癌、3例肝血管瘤和3例肝内外胆管结石患者术前常规CT检查后行肝脏3D重建,并存为STL文件,按肝脏实际大小50%~70%、采用聚乳酸材料打印出肝脏模型,... 目的探讨3D打印技术在肝脏切除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我院2015年3~5月期间对6例肝细胞癌、3例肝血管瘤和3例肝内外胆管结石患者术前常规CT检查后行肝脏3D重建,并存为STL文件,按肝脏实际大小50%~70%、采用聚乳酸材料打印出肝脏模型,然后进行后期处理后分析肝脏解剖、手术规划和模拟手术,选择最优手术路径和方案,在3D打印肝脏模型指导下行肝脏切除。结果肝脏切除方式与术前肝脏模型上手术规划一致,术中平均出血量340 m L,无手术并发症。结论 3D打印肝脏切除术使肝脏切除更加精准、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脏切除术 3D打印技术
原文传递
局部胆管内压大小及持续时间对犬胆管壁的影响 被引量:3
9
作者 吴青松 谢文彪 +1 位作者 凌亚非 刘吉佳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8期544-547,共4页
目的探讨局部肌管内压大小及持续时间对犬胆管壁的影响。方法设计并自制一内置入式胆管扩张器,体外测试扩张气囊内压力与注水容积及囊径的关系。将20只杂交犬随机分为5组,A组为假手术组仅在胆总管内放置胆管扩张器;B、C组分别向扩张气... 目的探讨局部肌管内压大小及持续时间对犬胆管壁的影响。方法设计并自制一内置入式胆管扩张器,体外测试扩张气囊内压力与注水容积及囊径的关系。将20只杂交犬随机分为5组,A组为假手术组仅在胆总管内放置胆管扩张器;B、C组分别向扩张气囊内注水0.1 ml、0.2 ml(球囊压力分别为0.24 kPa、0.58 kPa)扩张胆总管,10 min后抽空气囊并留置胆管扩张器作胆汁引流;D、E组分别向扩张气囊内注水0.1 ml、0.2 ml扩张胆总管后,不抽空气囊并留置作胆汁引流。各组分别于术后7 d再次剖腹。观察各组扩张前后血清总胆红素(TB)、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值及胆管直径(BD)变化、胆管壁及肝组织学改变。结果与A组比较,C组扩张后BD增宽(P<0.05),D组扩张后BD显著增宽(P<0.01).E组扩张后TB、ALT、AST均增高(P<0.01);A、B组胆管壁组织学无明显变化,C组胆管壁黏膜充血水肿,部分黏膜脱落,D组胆管直径增粗及胆管壁增厚。E组胆管壁部分坏死,与网膜或十二指肠粘连。结论局部胆管内压大小及持续时间对犬胆管壁的影响存在双向互变关系,正常胆管壁在一定的时间内可承受一定的局部胆管内压而不致发生胆管壁的病理变化,适宜的局部胆管内压可引起局部胆管及其上游胆管壁扩张,反之,胆管壁可出现破坏性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管 胆管内压 胆管扩张器
原文传递
Ⅰ型与Ⅱ型捆绑式胰肠吻合术的选择性应用 被引量:2
10
作者 吴青松 凌亚非 +4 位作者 赵家锋 王建南 黄从云 张小龙 朱剑华 《中华胰腺病杂志》 CAS 2011年第1期11-13,共3页
目的总结Ⅰ型和Ⅱ型捆绑式胰肠吻合术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及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09年12月行捆绑式胰肠吻合术的38例患者临床资料,其中行Ⅰ型捆绑式胰肠吻合术20例,行Ⅱ型捆绑式胰肠吻合术18例。比较Ⅰ、Ⅱ... 目的总结Ⅰ型和Ⅱ型捆绑式胰肠吻合术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及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09年12月行捆绑式胰肠吻合术的38例患者临床资料,其中行Ⅰ型捆绑式胰肠吻合术20例,行Ⅱ型捆绑式胰肠吻合术18例。比较Ⅰ、Ⅱ型术式的手术时间及术后患者住院天数、早期病死率、并发症发生率。结果Ⅰ型捆绑式胰肠吻合术的手术时间为(91±20)min,Ⅱ型术式为(63±21)min,两者相差显著(P〈0.05)。Ⅰ型术式的早期病死率、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患者住院天数分别为10.0%(2/20)、45.0%(9/20)和(20±2)d,Ⅱ型术式分别为5.6%(1/18)、38.9%(7/18)和(23±2)d,两种术式间无显著差异。Ⅰ型术式发生胰瘘2例(10.0%),Ⅱ型术式发生1例(5.5%),两者间亦无显著差异。结论Ⅰ型和Ⅱ型捆绑式胰肠吻合术的手术效果无差别,有区别地选择Ⅰ型和Ⅱ型术式有利于捆绑式胰肠吻合的顺利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胰管空肠吻合术 胰腺瘘
原文传递
原发性肝癌部分肝脏切除术长时限肝门阻断法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赵家锋 张小龙 谭勇 《中国临床研究》 CAS 2016年第4期530-532,共3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部分肝脏切除术中长时限持续性应用肝门阻断法的安全性,分析其与间断性肝门阻断法的效果差异。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采用入肝血流阻断部分肝脏切除术治疗的原发性肝癌患者86例为研...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部分肝脏切除术中长时限持续性应用肝门阻断法的安全性,分析其与间断性肝门阻断法的效果差异。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采用入肝血流阻断部分肝脏切除术治疗的原发性肝癌患者86例为研究对象,根据血流阻断方式不同,将患者分为持续阻断组39例和间断阻断组47例。两组采用同样的手术方式,但在入肝血流阻断时,间断阻断组每阻断15 min后复流5 min,之后重复直至手术完成;持续阻断组阻断时间最长为50 min,超过50 min后复流,并根据术中情况再行阻断。比较两组手术情况、术后肝功能影响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累计总阻断时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持续阻断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低于间断阻断组,而创面对拢者比例高于间断阻断组(P均<0.01),持续阻断组术后1、3、7 d TBIL水平低于间断阻断组,术后AST水平在1、3 d低于间断阻断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住院时间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原发性肝癌患者部分肝脏切除术可以安全耐受持续性长时限肝门阻断法血流阻断,相对间断性血流阻断法,超过30 min持续阻断对剩余肝实质损伤无明显增加,且降低了术后输血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入肝血流阻断 持续阻断 间断阻断 部分肝脏切除术 肝功能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