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综合重症加强治疗病房医院感染的常见致病菌分析以及耐药性监测结果 被引量:23
1
作者 刘海峰 周柱江 +7 位作者 胡靖青 黄妮娜 陈文兆 朱瑞秋 卢剑海 陈燕河 麦家惠 苏用鹏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82-385,共4页
目的调查综合重症加强治疗病房(ICU)医院感染常见致病菌分布及耐药性变化,为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和医院感染的预防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分离2007年1月至2014年12月南方医科大学附属顺德区第一人民医院ICU住院患者的各类标本中557株致... 目的调查综合重症加强治疗病房(ICU)医院感染常见致病菌分布及耐药性变化,为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和医院感染的预防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分离2007年1月至2014年12月南方医科大学附属顺德区第一人民医院ICU住院患者的各类标本中557株致病菌,采用K—B纸片扩散法和最低抑菌浓度(MIC)法进行药敏试验,并按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协会(NCCLS/CLSI)标准判定结果,分析ICU医院感染菌株分布特点及耐药性情况。结果ICU医院感染常见菌株主要来源于痰液标本(占68.8%),其次是尿液(占12.4%)和血液(占6.8%)。557株临床分离菌中共检出革兰阴性(G^-)杆菌377株、革兰阳性(G^+)球菌103株和真菌77株,分别占67.7%、18.5%和13.8%。G^-杆菌中鲍曼不动杆菌(占34.5%)、肺炎克雷伯杆菌(占17.8%)、铜绿假单胞菌(占13.0%)排前3位。除碳青霉烯类药物外,鲍曼不动杆菌对其余抗菌药物耐药率均〉40%。G^+球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占36.9%),对青霉素、庆大霉素、红霉素的耐药率均〉50%。真菌77株中白色念珠菌排第一位,占41.6%。结论ICU感染主要以呼吸道为主;病原菌主要以G^-杆菌为主;对抗菌药物耐药性严重,临床工作中应该加强抗菌药物的规范使用,避免耐药菌株的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加强治疗病房 医院感染 抗菌药物 耐药性
下载PDF
重症监护病房常见医院感染细菌分布特点以及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5
2
作者 刘海峰 周柱江 +8 位作者 胡靖青 黄妮娜 陈文兆 朱瑞秋 卢剑海 陈燕河 麦家惠 苏用鹏 左六二 《广州医药》 2015年第4期44-47,共4页
目的调查重症监护病房(ICU)医院感染的常见细菌分布及耐药性变化,为合理使用抗生素和医院感染的预防控制提供相关科学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医院2007—2011年ICU收治的381医院感染患者感染菌株分布特点及耐药性情况。结果 ICU医院感染常... 目的调查重症监护病房(ICU)医院感染的常见细菌分布及耐药性变化,为合理使用抗生素和医院感染的预防控制提供相关科学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医院2007—2011年ICU收治的381医院感染患者感染菌株分布特点及耐药性情况。结果 ICU医院感染常见菌株主要来源于痰液标本,占78.2%,其次是血液。381株临床分离菌中共检出革兰阴性杆菌262株、革兰氏阳性球菌70例和真菌49例,分别占68.8%、24.9%和占17.4%。革兰阴性杆菌中鲍氏不动杆菌(24.7%)、肺炎克雷伯氏杆菌(10.8%)、铜绿假单胞菌(9.2%)排前三位。其中除碳青霉烯类药物及抑酶制剂,鲍氏不动杆菌对其余抗菌药物耐药率均>40%。革兰氏阳性球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对青霉素、庆大霉素、红霉素的耐药率均>50%。结论呼吸道仍是ICU最常见的感染部位。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且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逐渐升高,临床应加强抗菌药物规范使用,避免耐药菌株的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监护 医院感染 抗菌药物 耐药性
下载PDF
重症患者肠内营养改良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6
3
作者 郭敏 黄妮娜 +5 位作者 陈燕河 王庆云 卢惠民 冯锦珊 胡靖青 左六二 《护理学报》 2015年第5期55-58,共4页
目的探讨重症患者肠内营养改良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入住ICU的重症患者240例,按照纳入时间顺序分组,2013年1—5月入住ICU的120例重症患者为对照组,2013年8—12月入住ICU的120例重症患者为观察组。对照组患者肠内营养采取常规护理措... 目的探讨重症患者肠内营养改良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入住ICU的重症患者240例,按照纳入时间顺序分组,2013年1—5月入住ICU的120例重症患者为对照组,2013年8—12月入住ICU的120例重症患者为观察组。对照组患者肠内营养采取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给予肠内营养改良措施。观察比较两组患者肠内营养达标率、中断营养输注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肠内营养达标率高于对照组,胃残余量增加、胃肠不耐受和诊疗/护理操作中断营养输注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肠内营养改良有助于减少胃肠不耐受,减少胃残余量和减轻诊疗/护理操作对肠内营养液输注的不良影响,提高肠内营养达标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内营养 流程 护理 重症患者
下载PDF
护理干预对降低心电监护仪误报警率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45
4
作者 周姓良 胡靖青 +2 位作者 刘娟 王庆云 黄妮娜 《现代临床护理》 2012年第2期16-18,共3页
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对降低心电监护仪误报警率的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4月本院ICU实施心电监护的住院患者65例为对照组,心电监护仪参数报警值采用默认设置,并记录每例患者的报警原因;选择2011年6月本院ICU住院患者73例为实验组,对对照组患... 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对降低心电监护仪误报警率的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4月本院ICU实施心电监护的住院患者65例为对照组,心电监护仪参数报警值采用默认设置,并记录每例患者的报警原因;选择2011年6月本院ICU住院患者73例为实验组,对对照组患者心电监护仪的误报警情况进行分析,制订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去调整心电监护仪的报警值。比较两组患者心电监护仪误报警率的差异。结果实施护理干预后,实验组误报警率与对照组比较,χ2=23.04,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心电监护仪误报警率低于对照组。结论护理干预能降低心电监护仪的误报警率,有利于提高护士对报警的敏感性,以及时对患者进行处理,保证患者的治疗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电监护 护理干预 误报警
下载PDF
体外膜肺氧合在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围手术期中的应用 被引量:19
5
作者 刘长智 周柱江 +1 位作者 卢剑海 左六二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377-381,共5页
目的探讨体外膜肺氧合(ECMO)在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围手术期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纳入2016年7月1日至2018年7月1日在南方医科大学顺德医院接受PCI治疗的围手术期因血流动力学不稳定需要ECMO支持的高危型急性心肌梗... 目的探讨体外膜肺氧合(ECMO)在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围手术期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纳入2016年7月1日至2018年7月1日在南方医科大学顺德医院接受PCI治疗的围手术期因血流动力学不稳定需要ECMO支持的高危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收集死亡组、生存组的临床资料并进行比较,分析影响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共纳入14例患者,生存组6例,死亡组8例,生存出院率为6/14。ECMO适应证:难治性心源性休克11例,难治性心脏骤停2例,顽固性恶性心律失常1例。ECMO支持时机:12例患者在PCI后建立ECMO,2例先建立ECMO再行PCI。两组男性比例、年龄、APACHEⅡ评分及ECMO支持前肌钙蛋白、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脑钠肽(BNP)、左室射血分数(LVEF)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死亡组ECMO支持前乳酸水平明显高于生存组(mmol/L:12.2±5.2vs.6.2±2.2,t=-2.614,P=0.023)。两组PCI成功例数分别为6例、7例,两组在PCI后TIMI分级、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支持例数、因并发心源性休克至建立ECMO的时间、ECMO辅助时间、ICU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死亡原因:3例为多器官衰竭,2例撤ECMO后难治性心衰,2例感染性休克,1例缺血缺氧性脑病。结论ECMO能为高危型急性心肌梗死PCI的围手术期提供重要循环支持,而准确把握支持时机,减少相关并发症有助于提高生存出院率,监测ECMO支持前乳酸水平有助于评估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膜肺氧合(ECMO) 急性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下载PDF
体外膜肺氧合治疗暴发性心肌炎的临床疗效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12
6
作者 周柱江 刘长智 +2 位作者 朱瑞秋 卢剑海 左六二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649-654,共6页
目的观察体外膜肺氧合(ECMO)治疗暴发性心肌炎的效果,探讨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南方医科大学顺德医院自2013年5月至2017年12月经ECMO救治的暴发性心肌炎患者。记录入选患者ECMO前状态、ECMO并发症及疗效,收集入选患者ECMO支持前2 h... 目的观察体外膜肺氧合(ECMO)治疗暴发性心肌炎的效果,探讨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南方医科大学顺德医院自2013年5月至2017年12月经ECMO救治的暴发性心肌炎患者。记录入选患者ECMO前状态、ECMO并发症及疗效,收集入选患者ECMO支持前2 h及使用ECMO支持后2、6、24和48 h的血流动力学数据。结果共纳入14例患者,其中女性8例,男性6例,年龄15.0 (12.8,32.2)岁,APACHEⅡ评分17.0 (14.5,21.8)分。ECMO支持前,血乳酸水平(9.0±4.4)mmol/L,肌酸激酶同工酶(187.1±142.3)U/L,肌钙蛋白I 12.1(9.7,31.8) ng/mL,左室射血分数(26.8±6.8)%;ECMO前需要大剂量血管活性药物支持,正性肌力药物指数为159.8±151.4。启动ECMO指征:12例为难治性心源性休克,2例为难治性心脏骤停。与ECMO支持前2 h比较,ECMO支持2 h后心率下降(次:122.7±41.8 vs. 94.2±31.9,F=3.468,P=0.012),平均动脉压上升(mm Hg:64.9±14.1 vs. 74.9±9.5,F=2.609,P=0.043)、中心静脉压下降(cm H2O:15.2±3.5 vs. 13.0±3.2,F=2.910,P=0.028)、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上升[(54.8±10.0)% vs.(70.9±9.1)%,F=12.270,P<0.001]、正性肌力药物指数下降(159.8±151.4 vs. 50.9±59.6,F=8.037,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ECMO支持6 h后,乳酸开始下降(mmol/L:9.5±4.8 vs. 5.7±4.4,F=5.996,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脉压差在ECMO支持前后无明显变化(P均>0.05)。ECMO支持24、48 h后,血流动力学保持稳定,休克得到明显改善。并发症:6例患者合并急性肾功能衰竭;肢体并发症2例,包括 1例股动脉破裂、下肢脓肿并缺血,1例下肢缺血并感染;感染性休克2例。转归:ECMO辅助时间(143.8±100.8)h,ECMO撤机成功率12/14,生存出院率11/14。死亡原因:1例为脑脓肿,2例为感染性休克。结论 ECMO能迅速改善暴发性心肌炎患者血流动力学稳定性,而准确把握应用ECMO时机,减少并发症有助于提高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膜肺氧合 暴发性心肌炎 疗效 影响因素
下载PDF
体外膜氧合辅助心肺复苏患者50例置管经验总结 被引量:5
7
作者 苏用鹏 卢剑海 +1 位作者 朱瑞秋 左六二 《中国体外循环杂志》 2020年第2期95-97,共3页
目的对本院50例体外心肺复苏术(ECPR)患者体外膜氧合(ECMO)置管方式进行总结,为置管方式的选择提供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5月至2019年6月期间南方医科大学顺德医院重症医学科经ECPR治疗难治性心脏骤停患者的置管相关的资料。比较... 目的对本院50例体外心肺复苏术(ECPR)患者体外膜氧合(ECMO)置管方式进行总结,为置管方式的选择提供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5月至2019年6月期间南方医科大学顺德医院重症医学科经ECPR治疗难治性心脏骤停患者的置管相关的资料。比较切开置管与经皮穿刺置管两种方式的置管时间、成功率与并发症。结果50例实施ECPR支持的患者中,切开组15例,穿刺组35例。两组的主要基础疾病均为急性心肌梗死。建立ECMO主要地点:切开组为急诊科,穿刺组为重症医学科。切开置管组置管成功率为100%;穿刺置管组成功率77.1%,其中8例患者需要中转切开置管(t=4.082,P=0.043)。彩超引导下经皮穿刺置管组置管时间为(41.1±27.4)min,切开置管时间为(32.8±9.7)min,两组无统计学差异(t=-1.124,P=0.267)。并发症:切开置管部位大出血1例,需要再次外科手术止血。穿刺置管组出现置管部位感染1例,下肢缺血坏死3例。结论与穿刺置管比较,切开置管时间相似,但成功率更高,可能更适合在ECMO时建立血管通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膜氧合 体外心肺复苏术 经皮穿刺置管 切开置管 体外生命支持 急性心机梗死
下载PDF
纤维支气管镜支气管肺泡灌洗术在神经外科下呼吸道感染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3
8
作者 江倩华 左六二 +1 位作者 陈德珠 周柱江 《临床医学工程》 2011年第11期1685-1686,共2页
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镜支气管肺泡灌洗术在神经外科并下呼吸道感染病原学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对本院重症监护病房(ICU)2009年8月~2010年8月38例因神经外科并下呼吸道感染患者进行纤维支气管镜支气管肺泡灌洗(bronchoalveolar lavage by b... 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镜支气管肺泡灌洗术在神经外科并下呼吸道感染病原学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对本院重症监护病房(ICU)2009年8月~2010年8月38例因神经外科并下呼吸道感染患者进行纤维支气管镜支气管肺泡灌洗(bronchoalveolar lavage by bronchofibroscopy,BAL)检查,灌洗液送细菌培养。结果 38例患者BAL细菌培养均为阳性,阳性率100%,BAL检查中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纤维支气管支气管-肺泡灌洗检查对于神经外科合并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学诊断有较高价值,为临床选择敏感抗生素提供依据,指导临床合理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术 神经外科 支气管肺泡灌洗术 下呼吸道感染
下载PDF
区域性复苏中心体外心肺复苏治疗难治性心脏骤停的回顾性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朱瑞秋 叶志钢 +1 位作者 刘长智 左六二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2023年第8期643-646,共4页
目的本中心为区域性体外心肺复苏(extracorporeal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ECPR)中心,回顾体外膜肺氧合(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ECMO)治疗难治性心脏骤停(cardiac arrest,CA)患者临床数据,为临床的救治提供经验。... 目的本中心为区域性体外心肺复苏(extracorporeal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ECPR)中心,回顾体外膜肺氧合(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ECMO)治疗难治性心脏骤停(cardiac arrest,CA)患者临床数据,为临床的救治提供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5月至2022年12月在南方医科大学顺德医院因难治性CA患者接受ECMO治疗的临床资料。本中心的院内CA是在床边建立ECMO;院外CA或区域内合作医院的院内CA是建立ECMO后再转运至本中心救治。结果共纳入并分析75例难治性CA患者。ECMO撤机成功率33.3%,生存出院率25.3%,神经系统预后良好率22.6%。生存组初始心律失常为可电复律的比例高于死亡组(73.7%vs.35.7%,χ^(2)=10.008,P=0.002);生存组年龄小于死亡组(岁:43.5±11.9 vs.51.9±16.6,t=-2.024,P=0.0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CA地点、旁观者实施CPR,复苏(CPR)比例、建立ECMO方式、建立ECMO时间及低血流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若应用严格的ECPR标准,即同时满足年龄≤65岁、初始心律失常为室颤/室速、旁观者实施CPR、低血流时间≤90 min的四个条件患者共24例,患者神经系统预后良好率可提高至41.6%。结论区域性ECPR中心具有可行性,筛选合适患者,可进一步提高神经系统预后良好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膜肺氧合(ECMO) 心肺复苏(CPR) 心脏骤停(CA) 神经系统
下载PDF
体外膜肺氧合治疗难治性心源性休克期间并发心肌顿抑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1
10
作者 刘长智 朱瑞秋 +5 位作者 苏用鹏 叶志钢 温书超 卢剑海 郭活成 左六二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846-849,共4页
目的观察体外膜肺氧合治疗难治性心源性休克期间的心肌顿抑特点并探讨其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南方医科大学顺德医院2013年5月至2017年6月经ECMO治疗难治性心源性休克患者资料。以ECMO支持期间有创血压脉压差<10 mmHg(1 mmHg=0.13... 目的观察体外膜肺氧合治疗难治性心源性休克期间的心肌顿抑特点并探讨其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南方医科大学顺德医院2013年5月至2017年6月经ECMO治疗难治性心源性休克患者资料。以ECMO支持期间有创血压脉压差<10 mmHg(1 mmHg=0.133 kPa),心脏彩超示心肌近乎无运动,主动脉瓣持续关闭作为心肌顿抑的标准,分为心肌顿抑组及非心肌顿抑组;在顿抑组中,根据病因再分为心肌炎亚组、心肌梗死亚组,比较两组及两亚组临床指标。心肌顿抑处理:降低左心前后负荷,使用正性肌力药物,优化ECMO流量,必要时联合IABP、植入起搏器。结果纳入33例患者,其中心肌炎12例,心肌梗死13例,其他病因8例。心肌顿抑发生率为45.4%,出现ECMO支持后(1.1±1.0)h,持续13.5(5.75,35.5)h。根据分组标准分为心肌顿抑组15例,非心肌顿抑组18例;心肌顿抑组中心肌炎亚组8例,心肌梗死亚组6例及1例儿茶酚胺心肌病。两组在ECMO前基线资料、ECMO流量、主要并发症、机械通气时间、撤机、生存出院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5)。与非心肌顿抑组比较,心肌顿抑组ECMO支持时间(h)(159.4±103.2 vs 99.9±42.0,t=2.183,P=0.037)和住ICU时间(h)明显延长(326.1±189.9 vs 180.7±93.7,t=2.799,P=0.009)。两亚组在心肌顿抑出现时间,机械通气时间,ECMO支持时间,撤机,生存出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5)。心肌炎亚组的心肌顿抑持续时间(h)长于心肌梗死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7.5(10.0,61.8)vs 6.5(5.0.16.3),Z=-2.142,P=0.032]。结论心肌顿抑在体外膜肺氧合治疗难治性心源性休克患者中发生率高。长时间的心肌顿抑需要及时干预,有助于心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膜肺氧合 心源性休克 心肌顿抑
原文传递
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嵌入体外膜肺氧合管路连接方式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1
作者 王庆云 肖素飞 +2 位作者 卢嫦清 何军 周姓良() 《中华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811-816,共6页
体外膜肺氧合联合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能有效改善和预防液体过负荷、清除炎症介质,提高危重患者的抢救成功率。该文介绍了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嵌入体外膜肺氧合管路的不同连接方式的优缺点、护理操作及其风险,提出结合患者病情选择最佳连... 体外膜肺氧合联合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能有效改善和预防液体过负荷、清除炎症介质,提高危重患者的抢救成功率。该文介绍了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嵌入体外膜肺氧合管路的不同连接方式的优缺点、护理操作及其风险,提出结合患者病情选择最佳连接模式,减少相关并发症的发生,为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嵌入体外膜肺氧合患者的护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 体外膜肺氧合 重症监护病房 管路连接 综述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