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综合重症加强治疗病房医院感染的常见致病菌分析以及耐药性监测结果 被引量:23
1
作者 刘海峰 周柱江 +7 位作者 胡靖青 黄妮娜 陈文兆 朱瑞秋 卢剑海 陈燕河 麦家惠 苏用鹏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82-385,共4页
目的调查综合重症加强治疗病房(ICU)医院感染常见致病菌分布及耐药性变化,为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和医院感染的预防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分离2007年1月至2014年12月南方医科大学附属顺德区第一人民医院ICU住院患者的各类标本中557株致... 目的调查综合重症加强治疗病房(ICU)医院感染常见致病菌分布及耐药性变化,为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和医院感染的预防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分离2007年1月至2014年12月南方医科大学附属顺德区第一人民医院ICU住院患者的各类标本中557株致病菌,采用K—B纸片扩散法和最低抑菌浓度(MIC)法进行药敏试验,并按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协会(NCCLS/CLSI)标准判定结果,分析ICU医院感染菌株分布特点及耐药性情况。结果ICU医院感染常见菌株主要来源于痰液标本(占68.8%),其次是尿液(占12.4%)和血液(占6.8%)。557株临床分离菌中共检出革兰阴性(G^-)杆菌377株、革兰阳性(G^+)球菌103株和真菌77株,分别占67.7%、18.5%和13.8%。G^-杆菌中鲍曼不动杆菌(占34.5%)、肺炎克雷伯杆菌(占17.8%)、铜绿假单胞菌(占13.0%)排前3位。除碳青霉烯类药物外,鲍曼不动杆菌对其余抗菌药物耐药率均〉40%。G^+球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占36.9%),对青霉素、庆大霉素、红霉素的耐药率均〉50%。真菌77株中白色念珠菌排第一位,占41.6%。结论ICU感染主要以呼吸道为主;病原菌主要以G^-杆菌为主;对抗菌药物耐药性严重,临床工作中应该加强抗菌药物的规范使用,避免耐药菌株的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加强治疗病房 医院感染 抗菌药物 耐药性
下载PDF
重症监护病房常见医院感染细菌分布特点以及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5
2
作者 刘海峰 周柱江 +8 位作者 胡靖青 黄妮娜 陈文兆 朱瑞秋 卢剑海 陈燕河 麦家惠 苏用鹏 左六二 《广州医药》 2015年第4期44-47,共4页
目的调查重症监护病房(ICU)医院感染的常见细菌分布及耐药性变化,为合理使用抗生素和医院感染的预防控制提供相关科学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医院2007—2011年ICU收治的381医院感染患者感染菌株分布特点及耐药性情况。结果 ICU医院感染常... 目的调查重症监护病房(ICU)医院感染的常见细菌分布及耐药性变化,为合理使用抗生素和医院感染的预防控制提供相关科学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医院2007—2011年ICU收治的381医院感染患者感染菌株分布特点及耐药性情况。结果 ICU医院感染常见菌株主要来源于痰液标本,占78.2%,其次是血液。381株临床分离菌中共检出革兰阴性杆菌262株、革兰氏阳性球菌70例和真菌49例,分别占68.8%、24.9%和占17.4%。革兰阴性杆菌中鲍氏不动杆菌(24.7%)、肺炎克雷伯氏杆菌(10.8%)、铜绿假单胞菌(9.2%)排前三位。其中除碳青霉烯类药物及抑酶制剂,鲍氏不动杆菌对其余抗菌药物耐药率均>40%。革兰氏阳性球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对青霉素、庆大霉素、红霉素的耐药率均>50%。结论呼吸道仍是ICU最常见的感染部位。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且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逐渐升高,临床应加强抗菌药物规范使用,避免耐药菌株的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监护 医院感染 抗菌药物 耐药性
下载PDF
血浆内毒素检测在重症患者感染诊疗中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4
3
作者 陈德珠 卢剑海 +2 位作者 左六二 林敬成 胡靖青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5期2531-2532,共2页
目的:探讨血浆内毒素检测在重症患者感染诊疗中的临床意义。方法:连续纳入2011年9月至2012年10月入住重症医学科患者,所有患者在抗感染前均进行血浆内毒素检测及感染部位的细菌培养,分析内毒素检测的临床意义。结果:入选病例835例,内毒... 目的:探讨血浆内毒素检测在重症患者感染诊疗中的临床意义。方法:连续纳入2011年9月至2012年10月入住重症医学科患者,所有患者在抗感染前均进行血浆内毒素检测及感染部位的细菌培养,分析内毒素检测的临床意义。结果:入选病例835例,内毒素的敏感性及特异性分别为87.91%和72.05%,革兰阴性菌组的内毒素含量明显高于革兰阳性菌组[(0.93±0.31)EU/mL vs(0.34±0.18)EU/mL,t=10.40,P<0.01],严重感染组患者的内毒素含量明显高于非严重感染组[(1.24±0.28)EU/mL vs(0.83±0.22)EU/mL,t=15.01,P<0.01]。结论:内毒素检测不仅有助于鉴别是否为细菌感染,还能提示感染严重程度,具有一定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毒素 感染 细菌培养 重症
下载PDF
重症患者肠内营养改良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6
4
作者 郭敏 黄妮娜 +5 位作者 陈燕河 王庆云 卢惠民 冯锦珊 胡靖青 左六二 《护理学报》 2015年第5期55-58,共4页
目的探讨重症患者肠内营养改良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入住ICU的重症患者240例,按照纳入时间顺序分组,2013年1—5月入住ICU的120例重症患者为对照组,2013年8—12月入住ICU的120例重症患者为观察组。对照组患者肠内营养采取常规护理措... 目的探讨重症患者肠内营养改良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入住ICU的重症患者240例,按照纳入时间顺序分组,2013年1—5月入住ICU的120例重症患者为对照组,2013年8—12月入住ICU的120例重症患者为观察组。对照组患者肠内营养采取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给予肠内营养改良措施。观察比较两组患者肠内营养达标率、中断营养输注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肠内营养达标率高于对照组,胃残余量增加、胃肠不耐受和诊疗/护理操作中断营养输注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肠内营养改良有助于减少胃肠不耐受,减少胃残余量和减轻诊疗/护理操作对肠内营养液输注的不良影响,提高肠内营养达标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内营养 流程 护理 重症患者
下载PDF
VA-ECMO患者院内死亡风险预测模型的构建及验证:一项多中心、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
5
作者 戈悦 李建伟 +14 位作者 梁宏开 侯六生 左六二 陈珍 卢剑海 赵新 梁静漪 彭岚 包静娜 段佳欣 刘俐 毛可晴 曾振华 胡鸿彬 陈仲清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91-498,共8页
目的 分析静脉-动脉体外膜肺氧合技术(VA-ECMO)患者死亡危险因素,构建并验证VA-ECMO患者院内死亡风险预测模型。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选取2015年1月~2022年1月广东省3家三甲综合医院ICU的302例VA-ECMO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建模组201... 目的 分析静脉-动脉体外膜肺氧合技术(VA-ECMO)患者死亡危险因素,构建并验证VA-ECMO患者院内死亡风险预测模型。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选取2015年1月~2022年1月广东省3家三甲综合医院ICU的302例VA-ECMO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建模组201例,验证组101例。运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VA-ECMO患者死亡危险因素,构建VAECMO患者死亡风险预测模型并以列线图形式呈现。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校准曲线和临床决策曲线评价模型区分度、一致性及临床有效性。结果 预测VA-ECMO患者院内死亡风险的最终模型包括了高血压(OR=3.694,95%CI 1.582-8.621)、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OR=9.661,95%CI 4.103-22.745)、钠离子(OR=1.048,95%CI 1.003-1.095)、血红蛋白(OR=0.987,95%CI 0.977-0.998)。建模组预测模型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0.829(95%CI 0.770-0.889),高于4个单独危险因素(AUC<0.800)、APACHE II评分[AUC=0.777(95%CI 0.714-0.840)]、SOFA评分的[AUC=0.721(95%CI 0.647-0.796)]。内部验证结果显示模型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为0.774(95%CI 0.679-0.869),拟合优度检验结果χ2=4.629,P>0.05。结论构建的VA-ECMO患者院内死亡风险预测模型区分度、校准度及临床有效性均较好,优于常用疾病严重程度评分系统,对评估重症患者疾病的严重程度及预后的风险水平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动脉体外膜肺氧合 死亡率 危险因素 风险预测模型
下载PDF
体外膜肺氧合在救治难治性心源性休克中的应用 被引量:5
6
作者 刘海峰 左六二 +7 位作者 陈德珠 朱瑞秋 卢剑海 陈燕河 林敬成 陈文兆 周柱江 胡允兆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8期3116-3117,共2页
心肌严重损害引起的难治性心源性休克,大多数患者迅速出现血流动力学失代偿。如果同时并发致命性心律失常,病死率极高[1]。体外膜肺氧合(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ECMO)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体外生命支持技术,可以对心肺衰... 心肌严重损害引起的难治性心源性休克,大多数患者迅速出现血流动力学失代偿。如果同时并发致命性心律失常,病死率极高[1]。体外膜肺氧合(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ECMO)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体外生命支持技术,可以对心肺衰竭患者进行有效的循环呼吸支持,为进一步控制原发疾病赢得时间。本文就我院ECMO支持应用于难治性心源性休克的结果和ECMO的应用情况作一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膜肺氧合 心源性休克 致命性心律失常 生命支持 心肺衰竭 血流动力学 心肺复苏 泵速 中心静脉血 平均动脉血压
下载PDF
舒适护理在ICU呼吸衰竭有创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52
7
作者 黄妮娜 刘爱侠 +1 位作者 卢嫦清 何军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3年第22期34-35,共2页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ICU呼吸衰竭有创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1月~2012年11月我院收治的100例ICU呼吸衰竭有创机械通气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常规...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ICU呼吸衰竭有创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1月~2012年11月我院收治的100例ICU呼吸衰竭有创机械通气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舒适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用力呼气量、肺活量、气道峰压及潮气量均优于对照组(P<0.05),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及治疗配合情况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舒适护理在ICU呼吸衰竭有创机械通气患者中应用,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舒适护理 呼吸衰竭 有创机械通气
下载PDF
体外膜肺氧合治疗急性爆发性心肌炎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3
8
作者 刘长智 左六二 +5 位作者 陈德珠 朱瑞秋 卢剑海 刘海峰 江倩华 胡允兆 《中国体外循环杂志》 2015年第3期167-170,共4页
目的观察体外膜肺氧合(ECMO)治疗急性爆发性心肌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5月至2014年11月南方医科大学顺德第一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经ECMO治疗的急性爆发性心肌炎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4例患者均表现为难治性心源性休克,3例... 目的观察体外膜肺氧合(ECMO)治疗急性爆发性心肌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5月至2014年11月南方医科大学顺德第一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经ECMO治疗的急性爆发性心肌炎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4例患者均表现为难治性心源性休克,3例合并恶性心律失常,2例合并心跳骤停,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经ECMO(V-A模式)支持78~183 h后,血流动力学稳定性首先得到改善,然后是心肌损伤标志物(肌钙蛋白I、肌酸肌酶同工酶)明显下降,随后是心脏收缩功能改善,最后是脑利钠肽下降。临床转归:4例均成功撤机,生存出院;出院后恢复良好,在8~17个月的随访中未发现慢性心衰、心脏扩大、严重心律失常,恢复正常生活、学习、工作。并发症方面:2例发生氧合器血浆渗漏,2例置管部位出血,2例股动脉血栓,1例大隐静脉血栓。结论 ECMO是降低爆发性心肌炎患者早期病死率,改善长期预后的有效手段,应尽早启动。另外肌钙蛋白I在评估撤机时机具有潜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膜肺氧合 急性爆发性心肌炎
下载PDF
体位对经膀胱内途径间接测定腹内压的影响 被引量:13
9
作者 周姓良 胡靖青 钟伟莲 《护理学报》 2013年第3期38-40,共3页
目的观察体位对经膀胱内途径间接测定腹内压的影响。方法按腹腔内压力(intra-abdominal pressure,IAP)分级对2011年5月—2012年1月ICU收治的12例腹内压增高患者在平卧位(0°)采用经膀胱内途径间接测定IAP,共72例次,分别取15°、... 目的观察体位对经膀胱内途径间接测定腹内压的影响。方法按腹腔内压力(intra-abdominal pressure,IAP)分级对2011年5月—2012年1月ICU收治的12例腹内压增高患者在平卧位(0°)采用经膀胱内途径间接测定IAP,共72例次,分别取15°、30°体位下观察IAP的变化情况。结果不同体位下IAP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5°、30°体位下IAP值与平卧位IAP值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5°、30°体位下IAP值较0°IAP值分别增加(1.94±0.49)、(5.02±0.88)mmHg(1 mmHg=0.133 kPa),抬高体位和IAP增加呈正相关(r=0.87,P<0.01)。结论抬高体位使患者IAP增加,仰卧位测量的IAP可能低估了床头抬高的患者的真实IAP,应引起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高压症 体位 腹内压 膀胱压
下载PDF
社区获得性血流感染临床分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陈德珠 左六二 +3 位作者 朱瑞秋 陈文兆 江倩华 林敬成 《临床医学工程》 2013年第2期164-166,共3页
目的研究南方医科大学附属顺德第一人民医院社区获得性血流感染(CABSI)的病原学以及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至2011年入住南方医科大学附属顺德第一人民医院且血培养阳性的病例资料,筛选出临床诊断符合CABSI病例,并对其病原学以及... 目的研究南方医科大学附属顺德第一人民医院社区获得性血流感染(CABSI)的病原学以及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至2011年入住南方医科大学附属顺德第一人民医院且血培养阳性的病例资料,筛选出临床诊断符合CABSI病例,并对其病原学以及临床特点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筛选出CABSI病例106例,分离出110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菌80株(72.7%),革兰阳性菌30株(27.3%)。59例(55.7%)患者临床能明确细菌来源,排名前三位的是泌尿生殖道、腹腔、下呼吸道。住院期间死亡22例(20.8%),单因素分析显示肝胆系统疾病、恶性肿瘤、下呼吸道来源与CABSI住院期间死亡相关(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恶性肿瘤、下呼吸道来源是CABSI住院期间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本地区CABSI病原菌仍以革兰阴性菌为主,恶性肿瘤、下呼吸道来源是CABSI住院期间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流感染 社区感染 病原学 临床特点
下载PDF
神经外科下呼吸道感染患者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病原学分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江倩华 陈德珠 +1 位作者 周柱江 左六二 《临床医学工程》 2012年第1期61-62,共2页
目的了解神经外科并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病原菌构成及药物敏感性。方法 2009年8月~2010年8月,对重症监护病房(ICU)38例因颅脑损伤并下呼吸道感染患者进行纤维支气管镜支气管肺泡灌洗(bronchoalveolar lavage by bronchofibroscopy,BAL)检... 目的了解神经外科并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病原菌构成及药物敏感性。方法 2009年8月~2010年8月,对重症监护病房(ICU)38例因颅脑损伤并下呼吸道感染患者进行纤维支气管镜支气管肺泡灌洗(bronchoalveolar lavage by bronchofibroscopy,BAL)检查,灌洗液送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 38例患者BAL细菌培养均为阳性,阳性率100%,分离率居前三位的分别为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鲍曼氏不动杆菌;药敏结果显示各类细菌对常用抗菌素严重耐药。结论神经外科合并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以革兰氏阴性杆菌,病原菌耐药率高,根据本地区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情况合理选用抗菌药物对临床疗效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外科 支气管肺泡灌洗 下呼吸道感染 细菌培养及药敏 多重耐药
下载PDF
鲍曼不动杆菌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陈德珠 周柱江 +1 位作者 陈文兆 林敬成 《黑龙江医学》 2013年第4期254-256,共3页
目的探讨鲍曼不动杆菌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危险因素,为临床预防其发生提供参考。方法回顾2010-01~2011-12间重症医学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病例,比较鲍曼不动杆菌组(ABVAP组)与非鲍曼不动杆菌组(NABVAP组)患者的一般情况、基础疾病、机械通... 目的探讨鲍曼不动杆菌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危险因素,为临床预防其发生提供参考。方法回顾2010-01~2011-12间重症医学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病例,比较鲍曼不动杆菌组(ABVAP组)与非鲍曼不动杆菌组(NABVAP组)患者的一般情况、基础疾病、机械通气时间和激素使用情况,采用单因素以及多因素统计方法,分析鲍曼不动杆菌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危险因素。结果入选病例98例,其中ABVAP组29例,NABVAP组69例;单因素分析显示呼吸系统疾病(χ2=4.57,P=0.03)、糖皮质激素使用≥7 d(χ2=8.64,P=0.00)与鲍曼不动杆菌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相关;多因素分析显示,糖皮质激素使用≥7 d(χ2=5.70,P=0.02)是其独立危险因素。结论临床应该采用包括缩短糖皮质激素应用时间等在内的综合措施,预防鲍曼不动杆菌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鲍曼不动杆菌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危险因素
下载PDF
分隔输液器临床应用效果观察 被引量:1
13
作者 胡靖青 沈晓霞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2年第4期119-120,共2页
目的:探讨分隔输液器在临床输液中的应用与效果。方法:对传统输液器与分隔输液器的工作过程和时间进行对比。结果:分隔输液器简化了传统输液器操作步骤,明显缩短了输液时间(P<0.05),两者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相对于传统输液器,... 目的:探讨分隔输液器在临床输液中的应用与效果。方法:对传统输液器与分隔输液器的工作过程和时间进行对比。结果:分隔输液器简化了传统输液器操作步骤,明显缩短了输液时间(P<0.05),两者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相对于传统输液器,分隔式输液器能显著节约时间,提高护理的安全性和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输液器 临床应用 效果
下载PDF
持续声门下吸引在经皮穿刺气管切开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14
作者 胡靖青 沈晓霞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12年第5期3-5,共3页
目的探讨持续声门下吸引在经皮穿刺气管切开(Percutaneous Dilational Tracheostomy,PDT)机械通气(Mechancial Ventilation,MV)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本院ICU收治的90例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按照气管切开的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45... 目的探讨持续声门下吸引在经皮穿刺气管切开(Percutaneous Dilational Tracheostomy,PDT)机械通气(Mechancial Ventilation,MV)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本院ICU收治的90例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按照气管切开的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45例和观察组45例。对照组进行常规分泌物吸引,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持续声门下吸引,比较2组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VAP)发生率、MV时间、平均住院时间。结果 2组比较:观察组患者VAP发生率、MV时间、平均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持续声门下吸引可以有效降低经皮气管切开MV患者VAP的发生率、缩短MV时间和平均住院时间,减轻患者经济负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通气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持续声门下吸引 经皮穿刺气管切开
下载PDF
护理干预对降低心电监护仪误报警率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45
15
作者 周姓良 胡靖青 +2 位作者 刘娟 王庆云 黄妮娜 《现代临床护理》 2012年第2期16-18,共3页
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对降低心电监护仪误报警率的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4月本院ICU实施心电监护的住院患者65例为对照组,心电监护仪参数报警值采用默认设置,并记录每例患者的报警原因;选择2011年6月本院ICU住院患者73例为实验组,对对照组患... 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对降低心电监护仪误报警率的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4月本院ICU实施心电监护的住院患者65例为对照组,心电监护仪参数报警值采用默认设置,并记录每例患者的报警原因;选择2011年6月本院ICU住院患者73例为实验组,对对照组患者心电监护仪的误报警情况进行分析,制订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去调整心电监护仪的报警值。比较两组患者心电监护仪误报警率的差异。结果实施护理干预后,实验组误报警率与对照组比较,χ2=23.04,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心电监护仪误报警率低于对照组。结论护理干预能降低心电监护仪的误报警率,有利于提高护士对报警的敏感性,以及时对患者进行处理,保证患者的治疗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电监护 护理干预 误报警
下载PDF
体外膜肺氧合在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围手术期中的应用 被引量:19
16
作者 刘长智 周柱江 +1 位作者 卢剑海 左六二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377-381,共5页
目的探讨体外膜肺氧合(ECMO)在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围手术期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纳入2016年7月1日至2018年7月1日在南方医科大学顺德医院接受PCI治疗的围手术期因血流动力学不稳定需要ECMO支持的高危型急性心肌梗... 目的探讨体外膜肺氧合(ECMO)在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围手术期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纳入2016年7月1日至2018年7月1日在南方医科大学顺德医院接受PCI治疗的围手术期因血流动力学不稳定需要ECMO支持的高危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收集死亡组、生存组的临床资料并进行比较,分析影响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共纳入14例患者,生存组6例,死亡组8例,生存出院率为6/14。ECMO适应证:难治性心源性休克11例,难治性心脏骤停2例,顽固性恶性心律失常1例。ECMO支持时机:12例患者在PCI后建立ECMO,2例先建立ECMO再行PCI。两组男性比例、年龄、APACHEⅡ评分及ECMO支持前肌钙蛋白、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脑钠肽(BNP)、左室射血分数(LVEF)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死亡组ECMO支持前乳酸水平明显高于生存组(mmol/L:12.2±5.2vs.6.2±2.2,t=-2.614,P=0.023)。两组PCI成功例数分别为6例、7例,两组在PCI后TIMI分级、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支持例数、因并发心源性休克至建立ECMO的时间、ECMO辅助时间、ICU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死亡原因:3例为多器官衰竭,2例撤ECMO后难治性心衰,2例感染性休克,1例缺血缺氧性脑病。结论ECMO能为高危型急性心肌梗死PCI的围手术期提供重要循环支持,而准确把握支持时机,减少相关并发症有助于提高生存出院率,监测ECMO支持前乳酸水平有助于评估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膜肺氧合(ECMO) 急性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下载PDF
体外膜肺氧合治疗暴发性心肌炎的临床疗效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12
17
作者 周柱江 刘长智 +2 位作者 朱瑞秋 卢剑海 左六二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649-654,共6页
目的观察体外膜肺氧合(ECMO)治疗暴发性心肌炎的效果,探讨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南方医科大学顺德医院自2013年5月至2017年12月经ECMO救治的暴发性心肌炎患者。记录入选患者ECMO前状态、ECMO并发症及疗效,收集入选患者ECMO支持前2 h... 目的观察体外膜肺氧合(ECMO)治疗暴发性心肌炎的效果,探讨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南方医科大学顺德医院自2013年5月至2017年12月经ECMO救治的暴发性心肌炎患者。记录入选患者ECMO前状态、ECMO并发症及疗效,收集入选患者ECMO支持前2 h及使用ECMO支持后2、6、24和48 h的血流动力学数据。结果共纳入14例患者,其中女性8例,男性6例,年龄15.0 (12.8,32.2)岁,APACHEⅡ评分17.0 (14.5,21.8)分。ECMO支持前,血乳酸水平(9.0±4.4)mmol/L,肌酸激酶同工酶(187.1±142.3)U/L,肌钙蛋白I 12.1(9.7,31.8) ng/mL,左室射血分数(26.8±6.8)%;ECMO前需要大剂量血管活性药物支持,正性肌力药物指数为159.8±151.4。启动ECMO指征:12例为难治性心源性休克,2例为难治性心脏骤停。与ECMO支持前2 h比较,ECMO支持2 h后心率下降(次:122.7±41.8 vs. 94.2±31.9,F=3.468,P=0.012),平均动脉压上升(mm Hg:64.9±14.1 vs. 74.9±9.5,F=2.609,P=0.043)、中心静脉压下降(cm H2O:15.2±3.5 vs. 13.0±3.2,F=2.910,P=0.028)、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上升[(54.8±10.0)% vs.(70.9±9.1)%,F=12.270,P<0.001]、正性肌力药物指数下降(159.8±151.4 vs. 50.9±59.6,F=8.037,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ECMO支持6 h后,乳酸开始下降(mmol/L:9.5±4.8 vs. 5.7±4.4,F=5.996,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脉压差在ECMO支持前后无明显变化(P均>0.05)。ECMO支持24、48 h后,血流动力学保持稳定,休克得到明显改善。并发症:6例患者合并急性肾功能衰竭;肢体并发症2例,包括 1例股动脉破裂、下肢脓肿并缺血,1例下肢缺血并感染;感染性休克2例。转归:ECMO辅助时间(143.8±100.8)h,ECMO撤机成功率12/14,生存出院率11/14。死亡原因:1例为脑脓肿,2例为感染性休克。结论 ECMO能迅速改善暴发性心肌炎患者血流动力学稳定性,而准确把握应用ECMO时机,减少并发症有助于提高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膜肺氧合 暴发性心肌炎 疗效 影响因素
下载PDF
体外膜氧合辅助心肺复苏患者50例置管经验总结 被引量:5
18
作者 苏用鹏 卢剑海 +1 位作者 朱瑞秋 左六二 《中国体外循环杂志》 2020年第2期95-97,共3页
目的对本院50例体外心肺复苏术(ECPR)患者体外膜氧合(ECMO)置管方式进行总结,为置管方式的选择提供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5月至2019年6月期间南方医科大学顺德医院重症医学科经ECPR治疗难治性心脏骤停患者的置管相关的资料。比较... 目的对本院50例体外心肺复苏术(ECPR)患者体外膜氧合(ECMO)置管方式进行总结,为置管方式的选择提供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5月至2019年6月期间南方医科大学顺德医院重症医学科经ECPR治疗难治性心脏骤停患者的置管相关的资料。比较切开置管与经皮穿刺置管两种方式的置管时间、成功率与并发症。结果50例实施ECPR支持的患者中,切开组15例,穿刺组35例。两组的主要基础疾病均为急性心肌梗死。建立ECMO主要地点:切开组为急诊科,穿刺组为重症医学科。切开置管组置管成功率为100%;穿刺置管组成功率77.1%,其中8例患者需要中转切开置管(t=4.082,P=0.043)。彩超引导下经皮穿刺置管组置管时间为(41.1±27.4)min,切开置管时间为(32.8±9.7)min,两组无统计学差异(t=-1.124,P=0.267)。并发症:切开置管部位大出血1例,需要再次外科手术止血。穿刺置管组出现置管部位感染1例,下肢缺血坏死3例。结论与穿刺置管比较,切开置管时间相似,但成功率更高,可能更适合在ECMO时建立血管通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膜氧合 体外心肺复苏术 经皮穿刺置管 切开置管 体外生命支持 急性心机梗死
下载PDF
纤维支气管镜支气管肺泡灌洗术在神经外科下呼吸道感染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3
19
作者 江倩华 左六二 +1 位作者 陈德珠 周柱江 《临床医学工程》 2011年第11期1685-1686,共2页
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镜支气管肺泡灌洗术在神经外科并下呼吸道感染病原学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对本院重症监护病房(ICU)2009年8月~2010年8月38例因神经外科并下呼吸道感染患者进行纤维支气管镜支气管肺泡灌洗(bronchoalveolar lavage by b... 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镜支气管肺泡灌洗术在神经外科并下呼吸道感染病原学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对本院重症监护病房(ICU)2009年8月~2010年8月38例因神经外科并下呼吸道感染患者进行纤维支气管镜支气管肺泡灌洗(bronchoalveolar lavage by bronchofibroscopy,BAL)检查,灌洗液送细菌培养。结果 38例患者BAL细菌培养均为阳性,阳性率100%,BAL检查中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纤维支气管支气管-肺泡灌洗检查对于神经外科合并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学诊断有较高价值,为临床选择敏感抗生素提供依据,指导临床合理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术 神经外科 支气管肺泡灌洗术 下呼吸道感染
下载PDF
区域性复苏中心体外心肺复苏治疗难治性心脏骤停的回顾性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朱瑞秋 叶志钢 +1 位作者 刘长智 左六二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2023年第8期643-646,共4页
目的本中心为区域性体外心肺复苏(extracorporeal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ECPR)中心,回顾体外膜肺氧合(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ECMO)治疗难治性心脏骤停(cardiac arrest,CA)患者临床数据,为临床的救治提供经验。... 目的本中心为区域性体外心肺复苏(extracorporeal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ECPR)中心,回顾体外膜肺氧合(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ECMO)治疗难治性心脏骤停(cardiac arrest,CA)患者临床数据,为临床的救治提供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5月至2022年12月在南方医科大学顺德医院因难治性CA患者接受ECMO治疗的临床资料。本中心的院内CA是在床边建立ECMO;院外CA或区域内合作医院的院内CA是建立ECMO后再转运至本中心救治。结果共纳入并分析75例难治性CA患者。ECMO撤机成功率33.3%,生存出院率25.3%,神经系统预后良好率22.6%。生存组初始心律失常为可电复律的比例高于死亡组(73.7%vs.35.7%,χ^(2)=10.008,P=0.002);生存组年龄小于死亡组(岁:43.5±11.9 vs.51.9±16.6,t=-2.024,P=0.0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CA地点、旁观者实施CPR,复苏(CPR)比例、建立ECMO方式、建立ECMO时间及低血流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若应用严格的ECPR标准,即同时满足年龄≤65岁、初始心律失常为室颤/室速、旁观者实施CPR、低血流时间≤90 min的四个条件患者共24例,患者神经系统预后良好率可提高至41.6%。结论区域性ECPR中心具有可行性,筛选合适患者,可进一步提高神经系统预后良好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膜肺氧合(ECMO) 心肺复苏(CPR) 心脏骤停(CA) 神经系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