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与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共培养对脂多糖诱导的牙髓细胞炎症的影响
1
作者 何凯丽 刘玉莹 +2 位作者 林田 陆彦玲 吴煜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1年第2期217-228,共12页
目的:探讨人牙髓细胞(h DPCs)和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CMSCs)共培养系统对脂多糖(LPS)诱导的炎症微环境的调节作用。方法:用不同浓度LPS(1μg/m L、10μg/m L、20μg/m L、50μg/m L)处理hDPCs和hUCMSCs,以获得诱导细胞炎症反应的适宜... 目的:探讨人牙髓细胞(h DPCs)和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CMSCs)共培养系统对脂多糖(LPS)诱导的炎症微环境的调节作用。方法:用不同浓度LPS(1μg/m L、10μg/m L、20μg/m L、50μg/m L)处理hDPCs和hUCMSCs,以获得诱导细胞炎症反应的适宜浓度。按1∶1的比例建立hDPCs与hUCMSCs直接及间接共培养体系,MTT法检测细胞增殖,分别采用qRT-PCR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IL-6、IL-10和HGF mRNA相对表达量和蛋白分泌量。结果:10μg/m L LPS可以诱导细胞炎症反应。与单培养hDPCs组相比,直接共培养系统可促进细胞增殖,提高IL-10和HGF mRNA表达量及蛋白分泌量,降低IL-6 m RNA表达量及蛋白分泌量(P<0.05)。在间接共培养系统中,IL-6、IL-10和HGF的蛋白分泌量也显示出相同的趋势。此外,与单培养组的hDPCs相比,来自共培养系统的h DPCs高表达IL-10和HGF mRNA,但低表达IL-6(P<0.05)。结论:与单培养h DPCs组相比,共培养系统在下调LPS诱导的牙髓细胞炎症方面表现出更强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脐带间充质干细胞 牙髓细胞 共培养 脂多糖 炎症因子
下载PDF
不同来源干细胞条件培养基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作用的比较
2
作者 农娇梅 黄春阳 +3 位作者 麦若曈 余锦梅 谭佳慧 吴煜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2年第5期705-712,共8页
目的:研究比较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CMSCs)和人牙髓干细胞(hDPSCs)来源条件培养基(CM)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血管生成功能的影响。方法:实验分为NC组、ECM培养基组、hUCMSCs-CM组和hDPSCs-CM组。通过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法、细... 目的:研究比较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CMSCs)和人牙髓干细胞(hDPSCs)来源条件培养基(CM)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血管生成功能的影响。方法:实验分为NC组、ECM培养基组、hUCMSCs-CM组和hDPSCs-CM组。通过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法、细胞迁移实验(Transwell)、划痕、成管实验检测HUVECs在不同条件培养基中增殖、迁移、成管的功能,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T-qPCR)检测血管生成相关基因的表达,ELISA检测hUCMSCs-CM和hDPSCs-CM中VEGF、HGF、HIF-1α水平。结果:hUCMSCs-CM组和hDPSCs-CM组均能促进HUVECs的增殖、迁移和成管(P<0.05),但两种条件培养基之间未见明显差异(P>0.05);RT-qPCR结果显示,VEGF、KDR、HGF、Ang-2、HIF-1α在hUCMSCs-CM组和hDPSCs-CM组的表达量高于ECM培养基组和NC组(P<0.05);ELISA结果显示,hUCMSCs-CM组和hDPSCs-CM组的VEGF、HGF和HIF-1α蛋白浓度高于NC组,hUCMSCs-CM组中HGF和HIF-1α水平高于hDPSCs-CM组(P<0.05)。结论:hUCMSCs-CM和hDPSCs-CM均能促进HUVECs增殖、迁移和成管,hUCMSCs和hDPSCs均通过分泌多种血管形成相关因子促进HUVECs的血管形成,hUCMSCs表现出更强的分泌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 牙髓干细胞 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条件培养基 血管形成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