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9,711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美国食品所标示的有关膳食脂肪与冠心病关系的健康声明及对中国出口食品的指导意义 被引量:7
1
作者 庄荣玉 励建荣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69-73,共5页
介绍了FDA关于食品健康声明的定义,膳食脂肪与冠心病关系,可以标示健康声明的食品要求以及FDA在最终通过健康声明之前须考虑的安全性问题,为国内的食品界提供一些参考信息。
关键词 膳食脂肪 冠心病 食品标示 健康声明 出口食品
下载PDF
食品中多环芳烃的来源、污染状况与检测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许乃霞 陆皓茜 +1 位作者 刘腾飞 施林林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24年第2期44-55,共12页
多环芳烃(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PAHs)是一类持久性的有机污染物,具有致癌、致畸、致突变等毒性,广泛存在于食品、特别是烟熏食品中,过量摄入将严重危害人体健康。许多国家通过制定严格的限量标准、加强检验检测等措施对食... 多环芳烃(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PAHs)是一类持久性的有机污染物,具有致癌、致畸、致突变等毒性,广泛存在于食品、特别是烟熏食品中,过量摄入将严重危害人体健康。许多国家通过制定严格的限量标准、加强检验检测等措施对食品中的PAHs进行防控,但随着工业化的快速发展,煤、石油等燃料的大量使用,食品中PAHs污染的问题依然突出,其在食品中仍普遍被检出,已成为影响食品安全的主要风险来源之一,关于食品中PAHs的污染来源、监测分析和检测技术等方面的研究也日益增多。本文概述了PAHs对农作物的影响,分析了食品中PAHs的主要来源和污染状况,从样品前处理和测定分析两个方面,综述了食品中PAHs的主要检测技术,评述了其优缺点,并提出了今后研究工作的建议,以期为食品中PAHs的监测分析、预防控制和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环芳烃 食品 来源 污染状况 检测分析
下载PDF
基于MOOC的“现代食品微生物学”课程建设与评价 被引量:1
3
作者 冉军舰 刘冰 +3 位作者 赵宁宁 刘悦 周海旭 赵瑞香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6期88-91,共4页
近年来,基于“互联网+”技术发展的网上授课模式迅速凸显出其优越性.MOOC具有多样性、开放性和共享性的特点,使学生通过互联网,可以更方便、快捷、个性化地获取资源.以河南科技学院食品学院研究生课程“现代食品微生物学”为研究对象,... 近年来,基于“互联网+”技术发展的网上授课模式迅速凸显出其优越性.MOOC具有多样性、开放性和共享性的特点,使学生通过互联网,可以更方便、快捷、个性化地获取资源.以河南科技学院食品学院研究生课程“现代食品微生物学”为研究对象,形成课前知识传授及自主学习模式,课上知识内化模式,课后总结巩固模式,建立课程考核新体系.以期进一步发挥线上教学优势,构建课程教学新模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教学质量,从而促进“现代食品微生物学”课程改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OC 教学模式 课程建设 线上教学
下载PDF
电致化学发光传感技术的种类及在食品分析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4
作者 刘树萍 邢珂 +1 位作者 韩博林 关桦楠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25-334,共10页
电致化学发光传感技术(Electrochemiluminescence,ECL)是一种结合了电化学和光化学的分析方法,因其可控性强、灵敏度高和响应速度快等优势在食品分析领域引起了广泛关注。ECL是通过改变发射物或共反应物的浓度,使其信号强度发生变化,从... 电致化学发光传感技术(Electrochemiluminescence,ECL)是一种结合了电化学和光化学的分析方法,因其可控性强、灵敏度高和响应速度快等优势在食品分析领域引起了广泛关注。ECL是通过改变发射物或共反应物的浓度,使其信号强度发生变化,从而实现对目标物质的灵敏检测。首先,该文总结了经典ECL检测体系及基于新型发射物和共反应物的检测体系,并重点介绍了新型发射物中金属纳米团簇和量子点的最新进展,举例阐述其ECL传感器的结构和检测原理。其次,综述了ECL传感器在食品分析领域中的研究进展。最后对ECL传感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为食品中营养成分和污染物的检测提供参考,同时也促进该技术的进一步研究,助力未来食品检测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致化学发光 生物传感器 食品分析 发射物 共反应物
下载PDF
国际食品安全文化建设进展分析及对我国的启示 被引量:1
5
作者 李强 张冰岩 +2 位作者 戴岳 张宏蕊 刘鹏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18-224,共7页
为探索建设适合我国国情的食品安全文化,本文收集整理全球食品安全倡议(GFSI)、世界卫生组织(WHO)、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CAC)及欧盟、澳新、美国、英国等组织和国家开展的食品安全文化建设工作的资料,从食品安全文化的定义、出台的相关... 为探索建设适合我国国情的食品安全文化,本文收集整理全球食品安全倡议(GFSI)、世界卫生组织(WHO)、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CAC)及欧盟、澳新、美国、英国等组织和国家开展的食品安全文化建设工作的资料,从食品安全文化的定义、出台的相关政策、建立食品安全文化的重要性、食品安全文化评价原则、应采取的有效措施和评估时使用的工具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比较,并基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积淀、传承、城乡食品安全现状,提出了构建中国特色食品安全文化相关建议,希望为构建符合我国国情的食品安全文化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 食品安全文化 现代化食品安全 价值观 评价原则
下载PDF
食品智能感知技术的发展与前沿探索
6
作者 田师一 姜国新 +6 位作者 毛岳忠 秦玉梅 石双妮 曹艳芸 秦子涵 韩剑众 程时文 《中国食品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1,共11页
智能感知技术是一种利用传感器模拟人类感觉器官捕捉样品各种感官属性信息,再结合智能识别算法信号处理,实现食品等样品品质拟人化综合评价的前沿仿生技术。智能感知技术作为传统感官评价技术的现代化延伸和补充,具有检测速度快,样品无... 智能感知技术是一种利用传感器模拟人类感觉器官捕捉样品各种感官属性信息,再结合智能识别算法信号处理,实现食品等样品品质拟人化综合评价的前沿仿生技术。智能感知技术作为传统感官评价技术的现代化延伸和补充,具有检测速度快,样品无需前处理,操作简便,实时在线分析等技术特性,是深度感知食品感官品质的强有力的工具。本文综述食品领域中几种主要的智能感知技术,如模拟味觉的电子舌技术,模拟嗅觉的电子鼻技术,模拟触觉的质构分析仪和仿生视觉系统的电子眼等。另外,文章还归纳总结了智能感知技术在食品品质评价方面的应用研究进展,展望智能感知技术在静态感官、动态感官和情绪感知表征等方面的技术发展可能性。随着生物学、材料学、计算机科学等交叉学科的快速发展,智能感知技术有望从样品整体感官特性的区分、识别应用,提升至食品嗜好和情绪的检测表征,为食品产业的发展提供新的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感知技术 电子舌 电子鼻 电子眼 质构分析仪 静态感官 动态感官
下载PDF
现代食品微生物学课程教学改革初探
7
作者 毛丙永 夏雨 +2 位作者 张秋香 李海涛 田丰伟 《粮油食品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65-170,共6页
现代食品微生物学是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核心必修课程,是食品专业教学体系中的一门重要课程。针对目前课程教学中存在的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方式单一、教学考核方式不够科学等问题,教学团队开展了教学改革研究。将食品微生物时事热点案... 现代食品微生物学是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核心必修课程,是食品专业教学体系中的一门重要课程。针对目前课程教学中存在的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方式单一、教学考核方式不够科学等问题,教学团队开展了教学改革研究。将食品微生物时事热点案例引入课堂以更新教学内容,鼓励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微生物专题研讨展示,在“作业提交-评阅打分”后增加反馈、互动环节,实现教学闭环。经过3轮教学改革实践,学生的教学反馈良好,现代食品微生物学的教学效果得到明显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食品微生物学 教学改革 创新 实践 闭环式教学
下载PDF
基于成果导向教育(OBE)理念下“食品添加剂”课程的教学研究与思考 被引量:1
8
作者 周雯雯 杜娟 +2 位作者 洪艳平 赵燕 涂勇刚 《农产品加工》 2024年第2期116-122,125,共8页
“食品添加剂”是食品专业核心课程,课程具有多元性、综合性的特点,学生学习难度较高。根据不同阶段学生学习特点和社会需求,将课程思政元素从“学、识、用”3个层次融入“食品添加剂”课程的授课体系中,建立“学以识,识为用,用促学”... “食品添加剂”是食品专业核心课程,课程具有多元性、综合性的特点,学生学习难度较高。根据不同阶段学生学习特点和社会需求,将课程思政元素从“学、识、用”3个层次融入“食品添加剂”课程的授课体系中,建立“学以识,识为用,用促学”三位一体食品添加剂特色人才培养体系。基于OBE理念的线上教学、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和校内校外融合式教学模式的比较,依据课程目标达成度目前选择校内校外融合式教学模式,即课前线上发布预习资源,课中线下讲授+线上直播异地同步进行课堂活动,课后全方位评价学习成效,师生双方根据评价结果进行持续改进,以循环上升的方式达到课程教学目标。同时,课堂教学中引入思维导图解锁、奇思妙想和热点解惑等教学模块,加深了学生工程知识理解程度,培养了学生进行问题分析、科学研究、个人与团队、职业规范、沟通和终身学习等多方面能力,提升了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课程采用的校内校外融合式教学模式探索可为食品专业课程的改革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添加剂 理论教学 成果导向教育 持续改进
下载PDF
品质导向的粮油食品精准加工分子基础与调控
9
作者 金征宇 江连洲 +4 位作者 王兴国 谭斌 顾正彪 孙秀兰 李晓玺 《中国食品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8,共18页
粮油是国家最重要的战略物资,粮油食品产业在国民经济中起着基础作用,深度关系着国计民生和国民健康。粮食和油料中营养组分丰富及其多尺度结构复杂,且加工方式多变,进而影响粮油食品的感官、安全特性和消化吸收、营养健康效应。本文通... 粮油是国家最重要的战略物资,粮油食品产业在国民经济中起着基础作用,深度关系着国计民生和国民健康。粮食和油料中营养组分丰富及其多尺度结构复杂,且加工方式多变,进而影响粮油食品的感官、安全特性和消化吸收、营养健康效应。本文通过系统梳理粮油食品发展现状及产业战略意义,品质导向的粮油食品加工与制造发展现状及面临的挑战,提出从粮油食品的加工过程控制,营养组分多尺度结构变化与结构重构,多维度品质特性调控3个角度,系统解析基于品质导向的粮油食品精准加工的结构基础与调控机制,重点探讨粮油食品中主要营养组分的加工适应性、互作机制,粮油食品加工对感官品质、健康品质和安全品质等品质特性的影响,多维品质与加工过程构效关系与关联调控机制等制约粮油食品未来发展的研究方向,以期建立品质导向的粮油食品精准加工的理论基础、技术方法和新型绿色加工策略,为创制感官、安全和健康品质协同提升的营养健康粮油食品提供理论支撑,推动我国粮油食品加工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油食品 营养组分 相互作用 精准加工 多维品质调控
下载PDF
案例库的建设及案例教学在专硕研究生课程中的探索应用——以食品质量安全检测新技术课程为例 被引量:1
10
作者 成培芳 云雪艳 +3 位作者 额尔敦巴雅尔 马萨日娜 明亮 董同力嘎 《中国食品》 2024年第6期16-18,共3页
近年来,随着我国的研究生教育模式逐渐从以学术型为主向以学术型与应用型并重转变,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招生规模不断扩大,而实践能力的培养是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的核心。在内蒙古农业大学食品加工与安全领域的专业硕士培养方案中,... 近年来,随着我国的研究生教育模式逐渐从以学术型为主向以学术型与应用型并重转变,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招生规模不断扩大,而实践能力的培养是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的核心。在内蒙古农业大学食品加工与安全领域的专业硕士培养方案中,食品质量安全检测新技术是一门非常重要的课程,为专业硕士研究生实践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重要的基础。然而,目前该课程教学仍以传统的“填鸭式”为主,没有配套切实可行的实践案例,缺乏任务式、问题式和实践应用的引导型教学,无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导致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实践应用能力有所欠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 研究生课程 实践应用能力 内蒙古农业大学 实践案例 引导型教学 学术型 案例库
下载PDF
预制肉类食品贮藏及复热过程中品质变化的研究进展
11
作者 刘骞 张靖铭 +3 位作者 孔保华 曹传爱 孙方达 张宏伟 《食品科学技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22,共12页
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和饮食习惯的转变,预制肉类食品因其便捷性和多样性而受到广大消费者的青睐。在预制肉类食品生产、销售及消费过程中,贮藏和复热是2个关键环节。阐述了预制肉类食品在贮藏和复热过程中的品质变化及其影响因素。... 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和饮食习惯的转变,预制肉类食品因其便捷性和多样性而受到广大消费者的青睐。在预制肉类食品生产、销售及消费过程中,贮藏和复热是2个关键环节。阐述了预制肉类食品在贮藏和复热过程中的品质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在贮藏期间,预制肉类食品常因为多种因素导致品质劣变,例如持水性降低、质构特性下降、色泽劣变、脂肪和蛋白质的氧化等。这些变化不仅影响食品的口感和营养价值,还可能会引发食品安全问题,进而减少消费者的购买意愿。在预制肉类食品复热过程中,不同复热方式对预制肉类食品的品质产生不同的影响。传统的蒸煮、烤制和油炸复热方式虽然使用广泛,但可能导致风味和质地的下降,而微波复热则能更快速、均匀地加热,尽管微波复热也可能引起某些品质的下降。提出了提升品质的策略,包括添加天然抗氧化剂、升级包装技术、采用新型杀菌和辅助冷冻技术等,旨在推进预制肉类食品行业的创新和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制肉类食品 贮藏 复热 品质变化 提升策略
下载PDF
优质食品酶的催化机制及在高端配料创制方面的应用基础
12
作者 李兆丰 陈福生 +3 位作者 江正强 王永华 路福平 黄和 《中国食品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5-88,共14页
优质食品酶是食品生物加工的核心,是食品制造产业的“芯片”。我国食品酶领域的应用基础研究薄弱,70%以上的酶制剂市场被国际公司垄断,优质食品酶长期受制于人,难以支撑目前食品行业提质升级的发展需求。在此背景下,本文聚焦新型食品酶... 优质食品酶是食品生物加工的核心,是食品制造产业的“芯片”。我国食品酶领域的应用基础研究薄弱,70%以上的酶制剂市场被国际公司垄断,优质食品酶长期受制于人,难以支撑目前食品行业提质升级的发展需求。在此背景下,本文聚焦新型食品酶高效筛选和分泌表达的生物学基础,高端高值食品酶的催化机制,食品酶催化性能改造的结构基础,食品酶创制高端配料的内在规律及作用机制等关键科学问题,综述优质食品酶的催化机制及在高端配料创制方面的应用基础,旨在为食品高端配料的酶法创制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食品酶 催化机制 结构基础 高端配料
下载PDF
食品发酵剂研究进展与发展趋势浅析
13
作者 张程程 翟齐啸 +2 位作者 孙志宏 顾青 陈卫 《中国食品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9-102,共14页
食品发酵剂能够通过多种代谢途径影响发酵食品的感官特性、营养价值和益生功能,是发酵食品生产制造的核心。优良性能食品发酵剂的挖掘与制造,对发酵食品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综合文献调研和数据可视化分析,系统梳理... 食品发酵剂能够通过多种代谢途径影响发酵食品的感官特性、营养价值和益生功能,是发酵食品生产制造的核心。优良性能食品发酵剂的挖掘与制造,对发酵食品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综合文献调研和数据可视化分析,系统梳理当前国内外食品发酵剂研究进展及产业现状,总结食品发酵剂产业面临的挑战并展望未来发展趋势,旨在为我国优良性能食品发酵剂的研发及产业发展提供思路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发酵剂 优良性能 研究现状 发展趋势
下载PDF
超声改性对淀粉理化性质的影响及其在食品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14
作者 石彦国 谢文健 +5 位作者 郑欣茹 陈凤莲 王艳 孙冰玉 张娜 刘琳琳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24年第2期1-10,共10页
淀粉是人类饮食中重要的能量来源之一,也是食品工业中重要的原材料。天然淀粉易受外界环境影响,如温度、pH、剪切力等,加工不稳定,限制了淀粉在食品领域中的应用。因此,需要对淀粉进行改性以提高淀粉的功能性,淀粉常采用物理、化学和酶... 淀粉是人类饮食中重要的能量来源之一,也是食品工业中重要的原材料。天然淀粉易受外界环境影响,如温度、pH、剪切力等,加工不稳定,限制了淀粉在食品领域中的应用。因此,需要对淀粉进行改性以提高淀粉的功能性,淀粉常采用物理、化学和酶法改性。近年来,消费者对绿色健康食品的需求增大,研究者正在寻找一种安全、环保、高效的方法。超声改性淀粉具有绿色环保、处理简单、高效安全等优点,是一种很有潜力的物理改性方法,近年来成为了研究热点。采用超声改性淀粉的实验研究很多,但关于超声改性对淀粉影响的相关性综述较少,因此,本文综述了近年来有关超声改性淀粉的研究进展,主要阐述超声改性机制及超声对淀粉颗粒结构、糊化特性、流变特性、透明度的影响,讨论了超声与其他方法复合改性对淀粉理化性质的影响,对其在食品中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为拓展改性淀粉深加工在食品领域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改性 淀粉 理化性质
下载PDF
应用于食品检测领域的分子即时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薇 付群 +4 位作者 郑艳敏 王波 刘岩 刘佳 孙万平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24年第1期48-56,共9页
食品安全问题关系人类民生。为有效预防和控制食品安全风险,减少食品安全经济损失,迫切需要开发出针对食源性病原体、食物掺假、转基因作物的高特异性、高敏感性、快速的核酸检测技术。即时检测(point-of-care testing,POCT)作为一种新... 食品安全问题关系人类民生。为有效预防和控制食品安全风险,减少食品安全经济损失,迫切需要开发出针对食源性病原体、食物掺假、转基因作物的高特异性、高敏感性、快速的核酸检测技术。即时检测(point-of-care testing,POCT)作为一种新兴的快速检测手段,由于其检测速度快、操作简单、现场检查等特点,在食品检测领域应用广泛。本文首先介绍了POCT技术的发展历史,而后根据食品安全事件的特点,从食源性致病菌、食物掺假、转基因作物3个方向分析了食品检测的主要对象,阐述了分子POCT技术在食品检测领域的应用现状,最后对应用于食品检测领域的分子POCT技术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办法进行了分析总结,对食品检测分子POCT技术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本文有助于进一步了解分子POCT技术在食品检测中的应用,并为分子POCT技术在食品快速检测中的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检测 分子即时检测 食品安全 等温扩增技术 成簇规律间隔短回文重复序列及其相关系统检测技术
下载PDF
完善实验动物废物处置质量管理体系的思考:以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为例
16
作者 马丽颖 赵明海 +2 位作者 梁春南 岳秉飞 王洪 《实验动物与比较医学》 CAS 2024年第2期214-219,共6页
科技发展是推动人类社会前进的巨大动力,而实验动物资源是生命科学、医药等领域科技发展的条件保障。但在开展医药研发、检验检测等实验过程中,使用实验动物产生的废物也为城市管理带来了新的考验。废物的分类、回收、有效利用和生物安... 科技发展是推动人类社会前进的巨大动力,而实验动物资源是生命科学、医药等领域科技发展的条件保障。但在开展医药研发、检验检测等实验过程中,使用实验动物产生的废物也为城市管理带来了新的考验。废物的分类、回收、有效利用和生物安全危害等问题接踵而至,对法规、标准、规范等的制定提出了与时俱进的要求。质量管理体系建设是检验检测机构管理的地基和框架,具备较强的操作性和检查性,可以不断提升管理水平,加强基础管理的稳定性。随着各层级新的管理办法出台,很多单位现行的质量管理体系内关于实验动物废物管理的相关内容欠妥,存在未明确非医疗机构实验动物废物处置流程、实验动物废物分类不准确、不同分类的废物未能按照不同方式处置等问题。本文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梳理了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质量管理体系需要增加或者删改的流程,并制订了现行有效的标准作业流程,在如何加强监督管理方面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措施,并开创性地把6S管理内容纳入质量管理体系中。因此,针对实验动物废物的管理应从完善质量管理体系的角度出发,从源头做好废物分类和管理,有效控制生物危害,最大限度地减少环境污染,为可持续发展创造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物 质量管理 实验动物 检验检测机构
下载PDF
“新工科”背景下食品产业链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以金山学院农业与食品科学系为例 被引量:3
17
作者 宁芊 庞杰 《福建轻纺》 2024年第1期59-61,共3页
“新工科”背景下,食品产业链复合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迎合了当前产业升级转型对综合型人才提出的各种要求。文章以金山学院农业与食品科学系为例,从处理好专业群与产业链有机衔接上有借鉴价值,多学科融合、产科教协同的育人模式在“新工... “新工科”背景下,食品产业链复合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迎合了当前产业升级转型对综合型人才提出的各种要求。文章以金山学院农业与食品科学系为例,从处理好专业群与产业链有机衔接上有借鉴价值,多学科融合、产科教协同的育人模式在“新工科”探索中有突破,CDIO理念的层递式模块化实践能力培养可复制推广三方面进行探索和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工科 食品产业链 复合应用型人才
下载PDF
绿色食品生产模式助力豇豆质量安全水平提升的路径探索
18
作者 张侨 陈倩 +2 位作者 盖文婷 王雪薇 李显军 《农产品质量与安全》 2024年第3期91-94,100,共5页
豇豆病虫害防控难度大,农药残留超标风险高,近年来一直是困扰豇豆安全生产和质量保障的难点和痛点问题。发展绿色食品是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模式。本文基于绿色食品豇豆种植生产和质量安全现状调研,总结了以绿... 豇豆病虫害防控难度大,农药残留超标风险高,近年来一直是困扰豇豆安全生产和质量保障的难点和痛点问题。发展绿色食品是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模式。本文基于绿色食品豇豆种植生产和质量安全现状调研,总结了以绿色食品生产模式助力豇豆质量安全水平提升的有效路径,分析了影响绿色食品豇豆质量安全的风险隐患,并从农业转型升级视角提出展望和建议,为推动豇豆产业高质量发展、增加绿色安全优质豇豆供给提供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食品 豇豆 生产模式 质量安全
下载PDF
金属纳米团簇的模板合成及其在食品中的应用进展
19
作者 张帅 王富敏 +2 位作者 王艳 刘晓飞 辛嘉英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390-397,共8页
金属纳米团簇(Metal Nanoclusters,MNCs)因其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在食品安全领域显示出极大的应用潜力。通过模板合成法,可实现MNCs特定尺寸、形状和分散性的调控,进而提升其功能特性。本文结合近年来关于金属纳米团簇的研究,主要综述... 金属纳米团簇(Metal Nanoclusters,MNCs)因其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在食品安全领域显示出极大的应用潜力。通过模板合成法,可实现MNCs特定尺寸、形状和分散性的调控,进而提升其功能特性。本文结合近年来关于金属纳米团簇的研究,主要综述了模板辅助合成金属纳米团簇的机制及其在食品污染物检测、食品包装材料、抗菌剂和食品添加剂检测方面的应用,为模板法合成金属纳米团簇提供可参考的科学依据,为金属纳米团簇在食品安全监测领域提供见解和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纳米团簇 模板合成 应用
下载PDF
基于学生能力达成的食品生产实习形成性评价机制研究与实践
20
作者 罗磊 肖枫 +5 位作者 康怀彬 易军鹏 刘丽莉 吴影 程伟伟 杨同香 《食品与发酵科技》 CAS 2024年第1期132-134,151,共4页
通过完善评价方式和手段,明确了评价结果与课程目标支撑的对应关系,构建了基于学生能力达成的食品生产实习课程形成性评价机制,实现了对学生课程学习全程跟踪与评估,准确地反映了学生能力达成程度和实践教学培养质量,保障了教师“教”... 通过完善评价方式和手段,明确了评价结果与课程目标支撑的对应关系,构建了基于学生能力达成的食品生产实习课程形成性评价机制,实现了对学生课程学习全程跟踪与评估,准确地反映了学生能力达成程度和实践教学培养质量,保障了教师“教”和学生“学”的产出评价与持续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生能力达成 食品生产实习 形成性评价机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