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北京市2001-2003年3141例儿科急性呼吸道感染中副流感病毒的研究 被引量:25
1
作者 王芳 赵林清 +2 位作者 邓洁 朱汝南 钱渊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44-46,共3页
目的探讨应用传代狗肾细胞(MDCK细胞)进行副流感病毒(PIV)的分离,了解近年来北京地区儿科急性呼吸道感染中PIV的感染状况。方法收集2001年1月至2003年12月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的临床标本3141例,应用微量细胞培养法比较MDCK细胞与传代猴... 目的探讨应用传代狗肾细胞(MDCK细胞)进行副流感病毒(PIV)的分离,了解近年来北京地区儿科急性呼吸道感染中PIV的感染状况。方法收集2001年1月至2003年12月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的临床标本3141例,应用微量细胞培养法比较MDCK细胞与传代猴肾细胞(Vero细胞)用于分离PIV的敏感性;所有标本接种于MDCK细胞,结合血凝试验及间接免疫荧光法进行PIV检测。结果Vero细胞PIV分离阳性的标本在MDCK细胞中也得到阳性结果;3141例标本中PIV阳性94例(3.0%)。1191例上呼吸道感染患儿标本中PIV135例(2.9%),PIV311例(0.9%);1634例下呼吸道感染患儿标本中PIV115例(0.9%),PIV324例(1.5%);207例支气管哮喘患儿标本中PIV阳性3例(1.4%);38例发热患儿中PIV阳性1例;71例其他标本中PIV阳性5例。结论利用MDCK细胞可进行PIV的分离;北京地区儿科急性呼吸道感染中PIV感染是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副流感病毒 急性呼吸道感染 儿科
原文传递
酶免疫吸附法检测北京地区婴幼儿腹泻标本中的Noro病毒 被引量:13
2
作者 陈冬梅 张又 +2 位作者 邓莉 贾莉英 钱渊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2006年第3期199-203,共5页
目的用酶免疫吸附试验(EIA)法检测北京地区婴幼儿腹泻标本中的Noro病毒,试图找到一种简便易行的检测方法,以期应用于临床检测。方法2003年10月至2004年12月在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就诊的腹泻患儿粪便标本中抽取167份应用EIA进行N... 目的用酶免疫吸附试验(EIA)法检测北京地区婴幼儿腹泻标本中的Noro病毒,试图找到一种简便易行的检测方法,以期应用于临床检测。方法2003年10月至2004年12月在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就诊的腹泻患儿粪便标本中抽取167份应用EIA进行Noro病毒抗原检测,其中有61份同时进行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检测轮状病毒。结果167份粪便标本中,Noro病毒阳性46份,阳性率为27.5%。其中,GⅠ型阳性标本20份,占阳性标本总数的43.5%(20/46);GⅡ型阳性标本19份,占阳性标本总数的41.3%(19/46);另有7份标本为GⅠ和GⅡ型同时阳性,提示为混合感染,占阳性标本总数的15.2%(7/46)。发病年龄以2岁以下患儿为主,占总感染人数的93.5%(43/46)。本组Noro病毒感染性腹泻未见明显的季节性规律。在检测轮状病毒的61份标本中,轮状病毒阳性29份,阳性率为47.5%。在29份轮状病毒阳性标本中,11份(11/61,18.0%)标本检出Noro病毒阳性,提示存在Noro病毒和轮状病毒的混合感染。结论Noro病毒感染在北京地区婴幼儿腹泻中占有重要地位,仅次于轮状病毒。EIA检测Noro病毒简便易行、利于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细菌性腹泻 Nora病毒 轮状病毒 婴幼儿腹泻 酶免疫吸附法
下载PDF
北京市某些医院内腹泻暴发与诺如病毒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8
3
作者 贾立平 钱渊 +3 位作者 张又 陈冬梅 高燕 徐潜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13-217,共5页
目的确定2006年11~12月北京市某些医院内发生的住院患者腹泻爆发性流行的病原及其分子生物学特点。方法首先检测腹泻标本中轮状病毒抗原并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进行轮状病毒核酸检测,然后用塑转录-聚合酶链反应进行诺如病毒核酸检测... 目的确定2006年11~12月北京市某些医院内发生的住院患者腹泻爆发性流行的病原及其分子生物学特点。方法首先检测腹泻标本中轮状病毒抗原并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进行轮状病毒核酸检测,然后用塑转录-聚合酶链反应进行诺如病毒核酸检测,对检测阳性标本进行诺如病毒VP1全基因的扩增;并对其中一例进行全基因克隆、测序和分析。另外对来自不同医院的2份阳性标本中的VP1的5'端部分序列进行测序分析。结果30份腹泻患者粪便标本中共有17份检测为诺如病毒阳性,总阳性率为56.7%,每一家医院送检标本的阳性率都在42.9%以上。对其中一份标本的诺如病毒VP1全基因序列测定和分析显示为GⅡ-4型诺如病毒。另2份标本中的部分序列测定显示与全基因序列高度保守,只有1个核苷酸的差异,因此也提示为GⅡ-4型诺如病毒。结论诺如病毒是北京地区医院内腹泻暴发的重要病原,此次暴发极可能是由GⅡ-4型诺如病毒引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诺如病毒 医院内感染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序列分析
原文传递
北京地区两株人偏肺病毒M蛋白基因的原核表达及抗原活性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曹守春 钱渊 +3 位作者 李国华 朱汝南 赵林清 丁雅馨 《病毒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60-62,共3页
Human metapneumovirus(hMPV) is a recently identified respiratory virus more like human 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 in clinical symptoms.Matrix protein(M)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structural proteins.For further st... Human metapneumovirus(hMPV) is a recently identified respiratory virus more like human 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 in clinical symptoms.Matrix protein(M)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structural proteins.For further studying of hMPV,the full length of M genes from the recombinant plasmid pUCm-M1816 and pUCm-M1817 were cloned by PCR and sub-cloned into the pET30a(+) vector,which is a prokaryotic expression vector,after dual-enzyme digestion with Bam HI and Xho I.The positive recombinated plasmids were transformed into E.coli BL21(DE3) and expressed under the inducing of IPTG.Target proteins were characterized by SDSPAGE and Western blotting.In this article,we’ve successfully constructed the recombinated plasmids pET30a-M1816 and pET30a-M1817 which have correct open reading frames confirmed by dual-enzyme digestion analysis and sequencing. The fusion proteins with 6·His-N were highly produced after inducing by 1mmol/L IPTG at 37℃.A unique protein band with approximate 27.6 kD was characterized by SDS-PAGE.Most of the target protein existed in inclusion body.Western blot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target protein has specific binding reaction to rabbit antiserum against polypeptides of the matrix protein of hMPV.So the M genes were highly expressed in the prokaryotic system and the expressed M proteins have specific antigenic activities.It can be used for further studying of hMPV infections in Beij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偏肺病毒 基质蛋白M 原核表达 抗原活性分析
下载PDF
2001-2005年北京地区婴幼儿甲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研究 被引量:23
5
作者 朱汝南 钱渊 +4 位作者 王芳 邓洁 赵林清 廖斌 车莉 《中华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518-522,共5页
目的通过连续的监测,了解北京地区婴幼儿甲型流感的流行规律。方法2001年- 10月-2005年8月,采集门诊和住院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的标本7338份,分别经传代狗肾细胞进行病毒分离和(或)间接免疫荧光、血凝抑制试验进行流感病毒型别鉴定,采用R... 目的通过连续的监测,了解北京地区婴幼儿甲型流感的流行规律。方法2001年- 10月-2005年8月,采集门诊和住院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的标本7338份,分别经传代狗肾细胞进行病毒分离和(或)间接免疫荧光、血凝抑制试验进行流感病毒型别鉴定,采用RT—PCR方法,扩增甲3型流感病毒流行株的血凝素基因HA1区,进行序列分析。结果(1)从7338份临床标本中,检出甲型流感病毒347份,总阳性率为4.7%。347份甲型流感病毒中,甲1型48份(13.8%);甲3型273份(78.7%);暂时无法鉴定亚型的26份(7.5%)。(2)2001-2004年的流行比较局限在当年10月至次年4月,2004年8月-2005年8月均有甲型流感病毒被检测到,在夏季仍可检测到相当多的甲型病毒,尤其是2005年8月甲3型的阳性率达到14.2%,相当于2003-2004年的流行最高峰。4年中每个流行季节都以甲3型流感病毒的流行为主,只在2001-2002年和2004-2005年的流行季节出现了甲1型流感病毒的流行峰。(3)甲1和甲3型流感病毒在门诊患儿中的阳性检出率均高于住院患儿的阳性检出率。在2003年11月-2005年8月期间的236例甲3型感染患儿中,≤2岁者占46.6%,>5岁者占14.0%;而31例甲1型感染患儿中≤2岁者只占6.5%,>5岁者占48.0%。(4)对1998-2005年的甲3型流感病毒血凝素基因HA1区的序列分析显示,每一年的甲3型病毒都会出现位于其抗原决定簇关键位点的氨基酸突变。结论2001年10月-2005年8月,北京地区婴幼儿中有甲1和甲3型流感不同程度的流行,甲3型为优势流行株;2004-2005年北京地区甲型流感呈全年的流行态势;氨基酸序列分析提示,1998-2005年期间甲3型流感病毒的抗原性在持续不断地发生漂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感病毒 A型 流感 婴儿 儿童 学龄前
原文传递
北京地区婴幼儿急性呼吸道感染与新近报道的人细小病毒相关性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51
6
作者 赵林清 钱渊 +3 位作者 朱汝南 邓洁 王芳 Li Yan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385-388,共4页
目的了解北京地区婴幼儿急性呼吸道感染与新近报道的人细小病毒(human bocavirus,HBoV)的关系.方法选择2003年11月至2004年2月收集的经间接免疫荧光和/或病毒分离排除了常见呼吸道病毒感染的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标本319例,应用针对HBoV... 目的了解北京地区婴幼儿急性呼吸道感染与新近报道的人细小病毒(human bocavirus,HBoV)的关系.方法选择2003年11月至2004年2月收集的经间接免疫荧光和/或病毒分离排除了常见呼吸道病毒感染的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标本319例,应用针对HBoV的NP1基因的PCR引物进行HBoV基因片段检测,随机选取HBoV基因检测阳性标本中的5例,对其PCR扩增产物直接进行核苷酸序列测定.将所测到的序列与GenBank中的基因序列进行比较分析.结果319例标本中HBoV基因检测阳性的为13例,其阳性检出率占本组检测标本的4.1%;HBoV阳性检出率在本组的毛细支气管炎患儿中最高,达10.9%(5/46),其次为支气管炎患儿(6.3%,2/32);HBoV检测阳性标本的患儿年龄主要分布于5个月~5岁,尤其是<1岁的患儿;其中6~7个月的患儿中HBoV检测阳性的占50%(2/4),9~10个月的患儿中阳性的占25%(2/8),其次为5~6个月的患儿(18.2%)、11个月~1岁的患儿(14.3%)及8~9个月的患儿(12.5%);在<5个月的总计103例患儿中以及>5岁的28例患儿中均未检测到HBoV阳性标本;基因序列分析表明,本研究中5例北京的HBoV之间基因序列的同源性在99.7%~100%之间;与st1、st2株的同源性为99.2%~99.4%.结论本研究结果提示北京地区部分儿科患者的急性呼吸道感染与HBoV有关,且HBoV感染在低年龄组儿童中更为常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呼吸道感染 儿科 细小病毒 人Boca病毒(HBoV)
原文传递
北京地区2002—2006年急性呼吸道感染儿童中鼻病毒感染的研究 被引量:20
7
作者 赵林清 钱渊 +2 位作者 朱汝南 邓洁 王芳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683-685,共3页
目的对北京地区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的鼻病毒(HRV)感染状况进行分析,以初步了解近年来鼻病毒感染在儿科患者中的流行规律。方法收集2002年11月至2006年11月来自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门诊及病房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标本共3292份,应... 目的对北京地区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的鼻病毒(HRV)感染状况进行分析,以初步了解近年来鼻病毒感染在儿科患者中的流行规律。方法收集2002年11月至2006年11月来自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门诊及病房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标本共3292份,应用针对HRV14 5′端非编码区(5′-NCR)保守区基因序列设计的引物进行巢式PCR检测标本中HRV。结果3292份标本中HRV总阳性检出为507份,占本组检测标本的15.4%(507/3292),其中门诊患儿中阳性检出率为16.7%,住院患儿为14.5%;HRV阳性检出率在咽炎患儿中达到50.0%(8/16),在急性支气管炎的喘息性支气管炎患儿中为17.5%(14/80),其他如急性支气管肺炎、毛细支气管炎等患儿中也有较高的HRV阳性检出率;在以血液系统疾病等为第一诊断,合并有呼吸道病毒感染的患儿中HRV检测阳性率为26.4%(14/53)。HRV感染的季节性分布中,2003年的检出高峰在9月份,阳性检出率达32.6%;2004年检出率最高的是2月份(阳性检出率为24.2%),但与其他年度相比,阳性率略低;2005年的检出高峰在2月份,阳性检出率达35.3%;2006年的检出高峰在3月份,阳性检出率为31.3%。在HRV检测阳性的患儿中,年龄≤1岁的占44.8%,其次为~2岁(15.4%)、~3岁(12.4%)年龄组的患儿。结论HRV不仅可引起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在下呼吸道感染患儿中也有较高的感染率,在患其他疾病导致抵抗力低下时易于并发呼吸道鼻病毒感染。HRV感染存在于各年龄组并全年均可发生。随年龄增长,HRV阳性检出率逐渐降低。婴幼儿,尤其是1岁以下的婴儿是HRV的易感人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病毒 急性呼吸道感染 婴幼儿
原文传递
北京地区2004—2006年婴幼儿急性呼吸道感染中人偏肺病毒感染的研究 被引量:22
8
作者 朱汝南 钱渊 +4 位作者 赵林清 邓洁 王芳 孙宇 廖斌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679-682,共4页
目的了解北京地区急性呼吸道感染婴幼儿中人偏肺病毒(hMPV)的感染情况。方法采集2004年7月至2006年6月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门诊和住院呼吸道感染患儿的咽拭子和鼻咽洗液临床标本3330份,进行细胞培养和间接免疫荧光检测病毒;同时... 目的了解北京地区急性呼吸道感染婴幼儿中人偏肺病毒(hMPV)的感染情况。方法采集2004年7月至2006年6月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门诊和住院呼吸道感染患儿的咽拭子和鼻咽洗液临床标本3330份,进行细胞培养和间接免疫荧光检测病毒;同时提取标本中病毒RNA后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扩增位于hMPV M基因的片段,经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扩增片段。结果从3330份临床标本中检测到110份hMPV阳性标本,阳性率3.3%。hMPV感染的患儿男女比例为1.5:1,其中<1岁年龄组患儿占46.4%(51/110),1~岁年龄组患儿占11.8%(13/110),2~5岁年龄组患儿占33.6%(37/110),>5岁年龄组患儿占8.2%(9/110)。hMPV感染患儿的临床症状以肺炎占的比例最大,为44.5%(49/110);其次是诊断为上呼吸道感染(22.7%,25/110);诊断为毛细支气管炎的占10.9%(12/110),其中诊断支气管炎占7.3%(8/110)。2004年7月至2005年6月期间几乎每个月份(除2005年5月和6月)都检出hMPV感染的阳性标本,未出现明显的流行高峰。而2005年7月至2006年6月期间hMPV出现了较为明显的流行,于2006年4月为最高峰,阳性检出率为17.1%。110例hMPV感染的临床标本中有6份标本存在与其他呼吸道病毒的合并感染。hMPV和同期的人呼吸道合胞病毒的感染高峰没有重叠。结论hMPV是北京地区婴幼儿急性呼吸道感染(尤其是下呼吸道感染)的重要病毒病原之一,其感染对2岁以下婴幼儿威胁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偏肺病毒 婴幼儿 急性呼吸道感染
原文传递
北京地区急性呼吸道感染婴幼儿中人副流感病毒感染状况的研究 被引量:20
9
作者 赵林清 钱渊 +2 位作者 王芳 朱汝南 邓洁 《中华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91-95,共5页
目的了解北京地区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中人副流感病毒(HPIV)的感染状况。方法(1)根据 HPIV 血凝素蛋白(HA)的基因保守区序列,合成能够区分 HPIV 1~4型的多重巢式 PCR 引物,并用多种呼吸道病毒的标准毒株确定多重 PCR 方法的特异性;(2)收... 目的了解北京地区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中人副流感病毒(HPIV)的感染状况。方法(1)根据 HPIV 血凝素蛋白(HA)的基因保守区序列,合成能够区分 HPIV 1~4型的多重巢式 PCR 引物,并用多种呼吸道病毒的标准毒株确定多重 PCR 方法的特异性;(2)收集2003年8月-2006年4月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的临床标本3519例,应用逆转录多重 PCR 方法,对标本同时进行 HPIV 1~4的检测。(3)随机选取不同型别的 HPIV 基因检测阳性标本共10例,对其 PCR 扩增产物直接进行核苷酸序列测定,并将所测到的序列与 GenBank 中的基因序列进行比较。结果 (1)多重 PCR 方法的特异性检测显示,HPIV 的分离株 cDNA 有预期大小的扩增片段,与其他常见呼吸道病毒无交叉反应性。(2)3519例标本中多重 PCR 检测阳性的为349例,占本组检测标本的9.9%(349/3519),明显高于间接免疫荧光方法和(或)病毒分离4.8%的阳性率(170/3519);应用多重 PCR 方法还检测到HPIV1与 HPIV3以及 HPIV3与 HPIV4的混合感染;在上呼吸道及下呼吸道感染的患儿中均有较高的HPIV 阳性检出率;季节性分布分析显示,HPIV 感染无明显的规律性,以 HPIV1、3为主,HPIV2、4仅散发存在。(3)序列分析结果提示,所选取的多重 PCR 方法检测阳性的10例标本确实是 HPIV 阳性,其中有两份分别属于 HPIV 4A、4B 亚型。结论 HPIV 在儿童感染中除了单-亚型感染外还可存在混合型感染。未发现其感染的季节性特点。所应用的逆转录多重 RT-PCR 方法不仅检出率高于常用的方法(间接免疫荧光方法和病毒分离),而且能够直接进行亚型分析。除了检出常见的1、2、3型外,还检出了较少见的4型,属国内首次报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副黏病毒科感染 呼吸道感染 儿童
原文传递
近年北京儿科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中腺病毒的型别监测 被引量:34
10
作者 邓洁 钱渊 +8 位作者 赵林清 朱汝南 王芳 孙宇 廖斌 黄荣妍 袁艺 曲东 任晓旭 《中华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739-743,共5页
目的 了解近年北京地区儿科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中人腺病毒(ADV)感染状况及ADV的型别.方法 2003年至2008年,连续6年通过病毒分离和(或)间接免疫荧光法,对收集的首都儿科研究所就诊的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的17 941份标本进行ADV检测,对... 目的 了解近年北京地区儿科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中人腺病毒(ADV)感染状况及ADV的型别.方法 2003年至2008年,连续6年通过病毒分离和(或)间接免疫荧光法,对收集的首都儿科研究所就诊的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的17 941份标本进行ADV检测,对其中285份毒株或阳性标本提取DNA,通过3、7、11和21型4对分型引物的多重聚合酶链反应,确定3、7、11和21型ADV,对少数扩增阴性的标本或毒株,再使用2对可扩增所有ADV的通用引物对其DNA进行扩增,将PCR产物直接测序,结果与GenBank上的序列比较,确定其型别.结果 在17 941份呼吸道标本中,经病毒分离和(或)间接免疫荧光法确定为ADV阳性的标本304份,总阳性率为1.69%.对其中285份毒株或阳性标本的PCR分型结果:272例用3、7、11、21型分型引物扩增确定了型别:3型ADV 174例,占61.1%(174/285),7型ADV 92例,占32.3%,11型ADV 6例,占2.1%;有13例经分型引物扩增为阴性,经过通用引物扩增后的PCR产物测序确定为2型ADV 9例,占3.2%(9/285);6型ADV2例,占0.7%,1型和5型ADV各1例,各占0.4%.结论 本组ADV阳性检出率为1.69%.近年来北京地区ADV感染以3、7型为主,其次为2型和11型,1、5和6型较为少见,尚未发现其他型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病毒 腺病毒感染 呼吸道感染 儿童
原文传递
冬春季节儿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病毒病原学监测及临床研究 被引量:20
11
作者 车莉 卢竞 +5 位作者 刘莹 吴荣艳 钱渊 朱汝南 邓洁 王芳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724-727,共4页
目的 了解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AURI)儿童致病的病原及其临床表现。方法  2 0 0 0年 11月至 2 0 0 3年 3月分别在冬春季节对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门诊 1个月至 12岁 ,发病在 3d内的AURI患儿进行咽拭子标本病毒分离、特异性血清抗... 目的 了解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AURI)儿童致病的病原及其临床表现。方法  2 0 0 0年 11月至 2 0 0 3年 3月分别在冬春季节对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门诊 1个月至 12岁 ,发病在 3d内的AURI患儿进行咽拭子标本病毒分离、特异性血清抗体及间接免疫荧光监测 ,检测流感病毒甲1、甲3 、乙型 (A1、A3 、B型 ) ,呼吸道合胞病毒 (RSV)、腺型病毒 (ADV)及副流感病毒 1,3型 (PIF1、PIF3 )等共 7种病毒 ,并记录临床症状和体征。结果 流感病毒为AURI第 1位病毒感染病原 ,其他依次为RSV、ADV及PIF1、PIF3 。A1、A3 、B型流感病毒在冬春季节可同时出现流行 ,A1、A3 型流感病毒多发病于流行早、中期 ,B型流感病毒多发病于流行中后期。 2 0 0 0年 11月至2 0 0 1年 3月曾暴发 1次B型流感病毒局部流行。RSV、ADV在冬春季节同样处于活动状态。结论 流感病毒是冬春季节儿童AURI的主要病毒感染病原 ,同时RSV及ADV亦处于活动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病毒 流行 儿童
原文传递
北京市1998-2004年婴幼儿A3型流感病毒分离株HA1基因序列分析 被引量:12
12
作者 朱汝南 钱渊 +3 位作者 王芳 邓洁 赵林清 刘成贵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41-244,共4页
目的 了解1998-2004年北京地区婴幼儿中流行的A3(H3N2)亚型流感病毒血凝素基因HA1区的基因变异特点。方法 提取该期间采集的呼吸道标本中H3N2亚型流感病毒的RNA,经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扩增得到HA1区基因片段。通过目的基因的克隆、测... 目的 了解1998-2004年北京地区婴幼儿中流行的A3(H3N2)亚型流感病毒血凝素基因HA1区的基因变异特点。方法 提取该期间采集的呼吸道标本中H3N2亚型流感病毒的RNA,经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扩增得到HA1区基因片段。通过目的基因的克隆、测序或PCR产物直接测序,进行序列分析。结果 19982004年问北京地区婴幼儿中流行的H3N2亚型流感病毒血凝素HA1区基因均为987bp,编码一个含329个氨基酸的蛋白质。这些H3N2亚型流感病毒血凝素HA1区的核苷酸和氨基酸同源性分别在95.5%~100.0%和93.0%~100.0%之间,分离年份越近同源性越高。在HA1区有7个糖基化位点非常保守,分别位于8、22、38、63、126、165和285位氨基酸。与1997年以前的毒株相比,1997年以后的毒株均在122和133位增加了一个糖基化位点。自1999年以后的毒株均在144位增加了一个糖基化位点。每年流行的毒株都较前一年的毒株出现了位于不同抗原决定簇或者受体结合位点的氨基酸替换。进化分析显示,每年分离的毒株均与以前的毒株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变化,不断出现新的进化分支。结论 1998—2004年间北京地区婴幼儿中流行的H3N2亚型流感病毒持续不断地发生着点突变,导致抗原性不断发生漂移。加强监测和密切关注其变异动向对防控流感流行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感病毒 血凝素基因 序列分析
原文传递
改进探针标记法斑点杂交在轮状病毒VP7分型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3
作者 董慧瑾 钱渊 +3 位作者 张又 陈冬梅 赵林清 刘立颖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2009年第5期436-441,共6页
目的建立一种更加简便的A组人轮状病毒(HRV)核酸斑点杂交VP7分型方法,以便用于对HRV流行情况进行调查。方法在HRVVP7编码基因各G基因型间高度变异而型内高度保守区域设计分型探针,在该区域的两侧相对保守区域设计一对通用引物,利用PCR... 目的建立一种更加简便的A组人轮状病毒(HRV)核酸斑点杂交VP7分型方法,以便用于对HRV流行情况进行调查。方法在HRVVP7编码基因各G基因型间高度变异而型内高度保守区域设计分型探针,在该区域的两侧相对保守区域设计一对通用引物,利用PCR分别将地高辛标记HRV5种常见型别(G1~4,G9型)的DNA探针,建立基于VP7的斑点杂交方法;选取经抗原检测和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检测均为HRV阳性的2006至2008年住院腹泻患儿粪便标本200份,RT-PCR扩增VP7全基因,并对扩增阳性产物应用斑点杂交方法进行G型别分析。结果建立的斑点杂交方法在5种型别探针间无交叉反应,各型探针的检测灵敏度可达到10pg。200份PAGE阳性标本中162份RT-RCR扩增VP7基因阳性,斑点杂交显示G1型41例(25.3%),G2型2例(1.2%),G3型63例(38.9%),G9型35例(21.6%),混合感染19例(11.7%),杂交未分出型2例(1.2%),未检测到G4型HRV。结论本研究所建立的斑点杂交方法敏感度和特异度强,适合在HRV大规模分子流行病学调查时应用。通过该方法的初步应用,发现北京地区婴幼儿HRV除了常见的G1、G2和G3型外,还有G9型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组人轮状病毒 地高辛 斑点杂交 G基因型
下载PDF
西藏地区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中呼吸道合胞病毒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邓洁 朱汝南 +6 位作者 钱渊 孙宇 赵林清 王芳 吴红 扇敏娜 德吉美朵 《病毒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97-102,共6页
本研究为了解西藏地区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中呼吸道合胞病毒(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RSV)及基因型别。首先采用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2011年4~7月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儿科病房因急性呼吸道感染住院患儿的鼻咽分泌物标本中7种常见的呼... 本研究为了解西藏地区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中呼吸道合胞病毒(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RSV)及基因型别。首先采用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2011年4~7月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儿科病房因急性呼吸道感染住院患儿的鼻咽分泌物标本中7种常见的呼吸道病毒及人类偏肺病毒(Human metapneumovirus,hMPV)的抗原。然后对RSV抗原阳性的标本分别提取RNA,用逆转录-巢式聚合酶链反应法(Nest-PCR)确定RSV型别,同时用实时荧光PCR(Real-Time PCR)方法进行验证。再通过对G蛋白基因PCR扩增产物序列测定确定RSV的基因型。通过与GenBank中不同地区RSV分离株的G蛋白基因序列比对,了解西藏地区RSV G蛋白的结构特点及变异情况。结果表明,从167例标本中检测出呼吸道病毒抗原阳性的为65例,总阳性率为38.9%(65/167),其中RSV 45例,占阳性标本的69.2%(45/65),对其中42例RSV阳性标本进行了PCR分型,其中40例为A亚型,2例为B亚型。对7株A亚型RSV G蛋白基因PCR产物测序结果显示,全部为GA2基因型。西藏RSV与RSV原型株A2株核苷酸的同源性为90.7%~91.8%,氨基酸的同源性只有86.5%~87.2%。氨基酸的变异主要集中在胞外区一个高度保守序列的两端。7株西藏A亚型RSV G蛋白的核苷酸序列与GenBank中不同的RSV分离株相比同源性为90.7%~91.8%。西藏地区2011年春季小儿急性呼吸道感染的病毒病原主要为呼吸道合胞病毒,A亚型是2011年西藏地区的流行优势型别,其G蛋白胞外区基因具有较高的变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地区 儿童 急性呼吸道感染 呼吸道合胞病毒 基因型
原文传递
北京地区六岁以下儿童急性呼吸道偏肺病毒感染 被引量:157
15
作者 朱汝南 钱渊 +6 位作者 邓洁 王芳 胡爱中 卢竞 曹力 袁艺 陈慧中 《中华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441-444,i001,共5页
目的 了解北京地区婴幼儿急性呼吸道感染与人类偏肺病毒 (HumanMetapneumovirus,HMPV)的关系。 方法 对 2 0 0 2年 1 1月~ 2 0 0 3年 3月 ,收集的 2 4 7份经过间接免疫荧光法和病毒分离排除了常见的呼吸道病毒感染的鼻咽洗液标本进行... 目的 了解北京地区婴幼儿急性呼吸道感染与人类偏肺病毒 (HumanMetapneumovirus,HMPV)的关系。 方法 对 2 0 0 2年 1 1月~ 2 0 0 3年 3月 ,收集的 2 4 7份经过间接免疫荧光法和病毒分离排除了常见的呼吸道病毒感染的鼻咽洗液标本进行了HMPV基因的检测。用针对HMPVN基因序列设计的特异引物对这 2 4 7份标本进行RT PCR扩增 ,扩增片段经 1 2 %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挑选 1 0份阳性扩增产物直接进行核苷酸序列测定 ,并将所测序列在GeneBank中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2 4 7份标本中共检测到 74份RT PCR阳性扩增产物 ,阳性率为 30 0 % (74/2 4 7)。 74例中临床诊断为肺炎者 36例 ,占 48 6 % ;其次为毛细支气管炎 2 1例 ,占 2 8 4% ;年龄 2个月~ 5岁 7个月不等 ,≤ 2岁者占 83 8%。所挑选的 1 0份N基因扩增产物与GeneBank中同源性最高的均为HMPV(87%~ 99% )。 1 0份标本中 9份标本的扩增产物之间的核苷酸和氨基酸同源性在95 8%~ 1 0 0 %和 98 6 %~ 1 0 0 % ,1份标本的扩增产物与其他标本同源性较低 ,仅为 87 3 %~ 89 7%和 95 8%~ 97 2 %。结论  (1 )北京地区部分儿科患者的急性呼吸道感染与HMPV有关 ;(2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 儿童 急性呼吸道 偏肺病毒感染 变性肺病毒 副粘病毒科感染
原文传递
2003~2012年北京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中腺病毒监测及流行型别分析 被引量:38
16
作者 邓洁 钱渊 +4 位作者 赵林清 朱汝南 王芳 孙宇 田润 《病毒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615-620,共6页
2003~2012年连续10年对北京地区儿科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腺病毒(Adenovirus,ADV)的监测,了解儿科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中ADV感染状况和流行型别。收集39214份儿科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标本(包括来自住院及重症监护患儿的32016例鼻咽分... 2003~2012年连续10年对北京地区儿科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腺病毒(Adenovirus,ADV)的监测,了解儿科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中ADV感染状况和流行型别。收集39214份儿科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标本(包括来自住院及重症监护患儿的32016例鼻咽分泌物标本及门诊的咽拭子标本7198例)进行病毒分离和/或免疫荧光法进行ADV检测,对其中848份毒株和/或阳性标本提取DNA,通过两套巢式聚合酶链反应(nested—PCR)进行ADV分型。首先用3、7型2对分型引物的PCR可确定3、7型ADV,对少数扩增阴性的标本或毒株再使用2对可扩增A—F各组ADV的通用引物对其DNA六邻体片段进行扩增后直接测序,并与GenBank中的序列比较以确定其型别。在39214份呼吸道标本中,经病毒分离和/或免疫荧光法确定为ADV阳性的标本884份,总阳性率为2.25%(884/39214),其中住院患儿ADV检测阳性率为2.08%(665/32016),门诊患儿为3.04%(219/7198)。以ADV年检出率统计,2003~2012年10年期间只有2010年的阳性率较高,为3.69%,其余年份均在3.0%以下。对其中848份毒株或阳性标本的分型结果显示:3型ADV占53.18%(451/848),7型ADV占36.79%(312/848),2型占3.78%(32/848),55型占2.24%(19/848),1型占2.0%(17/848),5型占0.94%(8/848),14型占0.47oA(4/848),6型占0.35%(3/848),4型占0.24%(2/848)。除2012年优势型别为7型,2003年和2007年为3、7型外,占23例(88.5%)。12例诊断为扁桃体炎患儿11例为ADV3(91.7%)感染。O~3岁年龄组ADV阳性检出率高于4岁以上年龄组。男女性别比为1.9:1。近10年中ADV3和ADV7为主要的流行型别。儿童ADV重症肺炎多是由ADV7造成的。由11和14型重组的55型ADV从2006年开始在北京儿童中出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病毒 急性呼吸道感染 分型
原文传递
从北京地区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标本中检测到新型冠状病毒NL63基因 被引量:25
17
作者 朱汝南 钱渊 +3 位作者 赵林清 邓洁 王芳 廖斌 《中华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02-205,共4页
目的了解北京地区婴幼儿急性呼吸道感染是否与一种新发现的冠状病毒——HCoV-NL63相关。方法选取2003年12月—2004年3月,从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收集的245份因急性呼吸道感染就诊的门诊患儿的咽拭子标本以及住院患儿的鼻咽洗液... 目的了解北京地区婴幼儿急性呼吸道感染是否与一种新发现的冠状病毒——HCoV-NL63相关。方法选取2003年12月—2004年3月,从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收集的245份因急性呼吸道感染就诊的门诊患儿的咽拭子标本以及住院患儿的鼻咽洗液标本,进行HCoV-NL63的筛查。这些标本已经过间接免疫荧光法和病毒分离检测,常见的七种呼吸道病毒(包括RSV,甲、乙型流感病毒,Ⅰ、Ⅱ、Ⅲ型副流感病毒和腺病毒)检测均为阴性;同时还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人偏肺病毒(hMPV)也为阴性。首先用位于HCoV—NL631b基因的两对引物用巢式PCR方法进行筛查,阳性者再用位于HCoV-NL63 1a基因的两对引物扩增进行复核。对用HCoV—NL63 1a基因扩增的长片段产物进行测序并与GenBank中相关序列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用HCoV-NL63 1b基因的引物经巢式PCR方法从245份标本中检测到3份阳性标本,阳性率为1.2%。3份阳性标本用HCoV-NL63 1a基因的两对引物经巢式PCR方法进行复核均得到阳性结果,这3份标本均取自住院患儿,患儿年龄分别为4个月、1岁和1岁5个月,临床诊断分别为毛细支气管炎、喉炎和支气管炎,男女比例为2:1。对其中基因扩增产量较高的BJ3140和BJ3787的1a基因长片段扩增产物(838bp)进行序列测定和分析的结果显示,这两株HCoV-NL63与GenBank公布的不同地区的HCoV—NL63的1a基因序列同源性最高,达到98%~99%。基于部分1a基因序列的系统进化分析显示,BJ3140和BJ3787属于HCoV-NL63的第一簇(group 1)。结论结果提示北京地区部分婴幼儿的急性呼吸道感染与HCoV-NL63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道感染 冠状病毒属 儿童
原文传递
巢式PCR诊断儿科患者鼻病毒感染的探讨 被引量:6
18
作者 赵林清 钱渊 +2 位作者 朱汝南 邓洁 王芳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54-156,共3页
目的了解儿科急性呼吸道感染的病毒病原,建立快速、敏感、特异的检测鼻病毒(HRV)的方法.方法根据已发表的HRV的核苷酸序列设计巢式PCR引物,并用多种呼吸道病毒的标准毒株确定方法的特异性.收集2002年11月至2003年10月的急性呼吸道感... 目的了解儿科急性呼吸道感染的病毒病原,建立快速、敏感、特异的检测鼻病毒(HRV)的方法.方法根据已发表的HRV的核苷酸序列设计巢式PCR引物,并用多种呼吸道病毒的标准毒株确定方法的特异性.收集2002年11月至2003年10月的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标本771例,应用巢式PCR方法检测标本中有无HRV基因片段.结果特异性检测结果显示仅HRV cDNA有预期大小的片段扩增.771例标本中HRV总检出例数为148例(148/771),占19.2%;HRV阳性检出率在咽炎患儿中达到53.3%(8/15),喉炎患儿43.8%(7/16),支气管炎患儿为28.7%(29/101),其他如急性扁桃体炎、急性肺炎等患儿也有较高的HRV阳性检出率.在2002年11月以及2003年8-10月HRV检测阳性率较高(21.6%~32.6%),尤其在2003年9月份HRV检测阳性率最高,达到32.6%;2003年3-7月HRV阳性标本所占百分率较平稳,在16.0%~19.1%之间.结论建立的巢式RT-PCR可以检测到儿科呼吸道感染患儿标本中的鼻病毒基因片段;HRV是北京婴幼儿急性呼吸道感染的重要病毒病原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病毒 巢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原文传递
医院内诺如病毒感染的三种病原学检测方法应用比较 被引量:9
19
作者 陈冬梅 贾立平 +4 位作者 张又 钱渊 邓莉 贾莉英 高燕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18-221,共4页
目的找到一种简便易行的检测感染性腹泻粪便标本中诺如病毒的方法。方法用两种酶免疫吸附试剂盒检测北京地区婴幼儿腹泻和综合医院内成人感染性腹泻粪便标本中的诺如病毒,并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作对照,评价这两种试剂盒... 目的找到一种简便易行的检测感染性腹泻粪便标本中诺如病毒的方法。方法用两种酶免疫吸附试剂盒检测北京地区婴幼儿腹泻和综合医院内成人感染性腹泻粪便标本中的诺如病毒,并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作对照,评价这两种试剂盒。用两种试剂盒分别检测69份儿科病房标本和来自3家综合医院15份成人医院内感染性腹泻的粪便标本中诺如病毒;其中5份儿科病房和15份成人病房的粪便标本还同时进行了RT-PCR检测。结果84份粪便标本中,试剂盒甲的诺如病毒检出率为20.2%(17/84),试剂盒乙的诺如病毒检出率为36.9%(31/84);两种试剂盒的符合率为73.8%(62/84),但试剂盒乙的检出率显著高于试剂盒甲(P〈0.01)。在应用了RT-PCR检测的20份标本中,阳性率为55.0%(11/20)。试剂盒甲与RT-PCR检测结果相比,检出率明显低于RT-PCR(P〈0.05),试剂盒乙与RT-PCR检测结果相比,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家综合医院的成人标本中,每家医院都有2份或2份以上送检标本诺如病毒检测阳性,结合临床诊断可判定为诺如病毒医院内感染暴发。结论酶免疫吸附方法检测诺如病毒感染简便易行、利于推广,试剂盒乙可以替代RT-PCR方法应用于临床。3家综合医院都存在诺如病毒医院内感染的暴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诺如病毒 医院内感染 暴发 酶免疫吸附
原文传递
北京地区2007—2008年G9型A组人轮状病毒VP7和VP4基因分析 被引量:11
20
作者 董慧瑾 钱渊 +4 位作者 张又 赵林清 朱汝南 陈冬梅 刘立颖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179-1183,共5页
目的了解北京地区2007—2008年检测到的G9型A组人轮状病毒外壳蛋白VP7和VP4的基因特征。方法选取经过轮状病毒核酸杂交方法检测为G9型轮状病毒的12份儿童腹泻患儿的粪便标本,应用针对VP7全长基因的特异引物对进行RT-PCR扩增,对所获得... 目的了解北京地区2007—2008年检测到的G9型A组人轮状病毒外壳蛋白VP7和VP4的基因特征。方法选取经过轮状病毒核酸杂交方法检测为G9型轮状病毒的12份儿童腹泻患儿的粪便标本,应用针对VP7全长基因的特异引物对进行RT-PCR扩增,对所获得的VP7全长基因进行克隆和测序,将所获得的序列与GenBank中的G9型原型病毒株和近期流行株的VP7基因进行序列和种系进化分析;经巢式PCR对G9型的VP4进行P基因分型。结果12株G9型轮状病毒经VP7基因的序列比较分析得到确认。P基因分型结果显示北京地区近年来存在G9P[8]和G9P[6]型两种组合的轮状病毒感染。序列和种系进化分析发现北京G9型株VP7基因与世界范围内近期流行的G9型株一样都属于进化分支Ⅲ,彼此间的核苷酸和氨基酸同源性较高,而与国内最早报道的G9型T203进化关系较远,且北京G9P[8]和G9P[6]型株分别与国内近期报道的新疆G9P[8]和G9P[6]型株及相应的武汉G9型株VP7基因,在氨基酸位点上存在一些共同的氨基酸残基取代。结论北京地区近年存在G9P[8]和G9P[6]两种不同基因组合的G9型轮状病毒感染,需要进一步加强对G9型轮状病毒的分子流行病学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9型轮状病毒 基因型 序列分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