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N矫正法矫治前牙反的临床研究——附50例矫治前后X线头影测量
1
作者 纪昌蓉 李洁 +2 位作者 王邦康 罗建玲 李加志 《现代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1992年第2期74-77,共4页
本文报告用T—N矫正器给合Ⅲ类牵引矫治成功的50例前牙反(牙合)、早期骨性下颌前突的矫正器设计、矫治方法、效果及矫治后有统计学意义的十项X线头影测量结果。论述了矫治产生的牙、颌方面的变化和机理。50例中74%三个月解除反(牙合)... 本文报告用T—N矫正器给合Ⅲ类牵引矫治成功的50例前牙反(牙合)、早期骨性下颌前突的矫正器设计、矫治方法、效果及矫治后有统计学意义的十项X线头影测量结果。论述了矫治产生的牙、颌方面的变化和机理。50例中74%三个月解除反(牙合)、疗程半年、疗效稳定。作者指出T—N细丝弓固定矫正器、配合Ⅲ类颌面牵引是矫治恒前牙反(牙合)及早期骨性下颌前突的一种高效,简便易行的方法,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牙反颌 矫正器 头影测量
下载PDF
Activator矫治安Ⅱ~1错的临床应用效果
2
作者 纪昌蓉 曾琳 张继成 《北京口腔医学》 CAS 1993年第1期31-35,共5页
作者对6名替牙和恒牙?早期,安Ⅱ错?采用Activator矫治,对矫治器的制作和使用作三点改进:①减小上腭基托的体积,②腭顶部基托上放置螺旋扩大器,③要求白天晚上戴用.有关适应征,临床检查和诊断及矫治器制作方面的体会.并结合典型病例对如... 作者对6名替牙和恒牙?早期,安Ⅱ错?采用Activator矫治,对矫治器的制作和使用作三点改进:①减小上腭基托的体积,②腭顶部基托上放置螺旋扩大器,③要求白天晚上戴用.有关适应征,临床检查和诊断及矫治器制作方面的体会.并结合典型病例对如下问题进行讨论:①疗效分析:A.Activator矫治安Ⅱ′的结果:a.面高度显著增大,其中后面高增长大于前面高的增长;b.下颌骨呈垂直向下,水平向前移动;c.上颌切牙水平向近中倾斜;d.下颌?平面、鼻唇角和H角矫治后正常.②Activator用于安Ⅱ′早期矫治的优点:A.将Ⅱ类磨牙关系改变为Ⅰ类磨牙关系,能显著改善异常的肌肉功能,刺激颌骨生长,引导正常生长发育;B.减小上切牙外露所致的意外撞伤;C.不需要牙齿支持正适合多数乳磨牙龋坏,其它矫正器支抗牙不足者,③与固定矫治器结合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矫正器 错拾 牙颌形态 疗效
下载PDF
上颌前突的牙颌形态学研究——附30例模型和X线头影测量
3
作者 纪昌蓉 李梦华 祖彬彬 《现代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1992年第3期151-153,共3页
对30例恒牙早期上颌前突矫治前的模型和X线头影测置值与正常(牙合)均值作统计学比较,定量分析了上颌前突组的特征和畸形形成的机制。模型测量采用立体摄影测量系统,其主要异常有牙齿大,牙量>骨量;上牙弓长度的增加明显大于下牙弓长... 对30例恒牙早期上颌前突矫治前的模型和X线头影测置值与正常(牙合)均值作统计学比较,定量分析了上颌前突组的特征和畸形形成的机制。模型测量采用立体摄影测量系统,其主要异常有牙齿大,牙量>骨量;上牙弓长度的增加明显大于下牙弓长度的增加,上后牙弓宽度减小;Spee曲线弯曲;前牙深覆盖、(牙合),上中切牙凸距加大,上中切牙交角减小。畸形形成的机制是上下颌牙在长、宽、离三向不调所致,并提出几项矫治原则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颌前突 X线 头影测量
下载PDF
北京市正常合儿童及青少年颅面宽度发育的X线头影测量 被引量:13
4
作者 金宜霖 杨军 《中华口腔正畸学杂志》 1994年第3期116-119,共4页
本研究用X线头影测量—微机辅助系统对北京市正常儿童及青少年的颅面部和牙弓宽度的生长发育进行了分析探讨。乳牙、替牙、恒牙早期三组颅面横径测量结果表明:颅面部宽度值随年龄增长显示出明显的性别差异,男性增长值大于女性;前颅... 本研究用X线头影测量—微机辅助系统对北京市正常儿童及青少年的颅面部和牙弓宽度的生长发育进行了分析探讨。乳牙、替牙、恒牙早期三组颅面横径测量结果表明:颅面部宽度值随年龄增长显示出明显的性别差异,男性增长值大于女性;前颅底、面上部的发育完成较早,面中部、磨牙区牙弓宽度和下颌升支间宽主要在替牙期迅速增加;上下颌尖牙区牙弓宽度的增长随着尖牙的萌出而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宽度发育 正位X线头影测量 颅面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