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酒精性肝硬化和病毒性肝硬化病人营养状况调查和分析 被引量:13
1
作者 班凌伟 于淑清 +4 位作者 华鑫 王卫红 邹亚娜 赵亚平 赵乾 《肠外与肠内营养》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05-108,共4页
目的:对比分析酒精性肝硬化和病毒性肝硬化病人的营养状况,为营养支持提供针对性依据。方法:选择酒精性肝硬化病人95例,病毒性肝硬化病人260例,入院后48 h内采用欧洲营养风险筛查2002(NRS2002)和主观整体评估(SGA)法对病人进行评估,记... 目的:对比分析酒精性肝硬化和病毒性肝硬化病人的营养状况,为营养支持提供针对性依据。方法:选择酒精性肝硬化病人95例,病毒性肝硬化病人260例,入院后48 h内采用欧洲营养风险筛查2002(NRS2002)和主观整体评估(SGA)法对病人进行评估,记录病人的性别、年龄、肝功能Child-Pugh分级、血清清蛋白(ALB)、前清蛋白(PA)和血红蛋白(Hb)指标,测量病人身高、体重,计算体重指数(BMI)。结果:酒精性肝硬化和病毒性肝硬化病人的NRS 2002营养风险发生率分别为76.80%和65.00%,SGA评估的营养不良发生率分别为67.40%和61.90%。两组病人的性别、Child-Pugh A级、ALB、PA、Hb、NRS 2002筛查等结果差异均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而年龄、Child-Pugh B级、Child-Pugh C级、BMI、SGA评估等结果则无显著性差异。结论:两种类型肝硬化病人普遍存在营养问题,酒精性肝硬化病人的营养风险发生率、贫血程度显著高于病毒性肝硬化病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酒精性肝硬化 病毒性肝硬化 营养不良
下载PDF
慢性重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营养状况分析及营养干预 被引量:16
2
作者 于淑清 孟庆华 +3 位作者 倪明美 王卫红 王金环 李玉贤 《中国临床营养杂志》 2006年第6期360-364,共5页
目的比较分析慢性重型病毒性肝炎患者(慢重肝)与肝炎后肝硬化患者(肝硬化)入院时的膳食营养素摄入量和营养不良指标,以指导慢重肝的营养评价和营养支持,提高其存活率。方法称重记录60例慢重肝和60例肝硬化患者入院时的膳食营养素摄入量... 目的比较分析慢性重型病毒性肝炎患者(慢重肝)与肝炎后肝硬化患者(肝硬化)入院时的膳食营养素摄入量和营养不良指标,以指导慢重肝的营养评价和营养支持,提高其存活率。方法称重记录60例慢重肝和60例肝硬化患者入院时的膳食营养素摄入量,同时测量和检测两组患者营养评价相关指标,经社会科学统计软件包(SPSS11.5)统计处理并比较。结果与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推荐摄入量(RNI)或适宜摄入量(AI)比较,慢重肝组膳食营养素摄入不足的人数为55.93±2.67(93.20%±4.54%),其中摄入严重不足的人数为45.67±7.32(76.20%±12.18%);而肝硬化组分别为26.07±13.74(43.46%±22.76%)和5.13±10.54(8.60%±17.65%),两组比较P<0.01;慢重肝组三头肌皮褶厚度(TSF)测量值显著低于肝硬化组,P<0.05;白蛋白(ALB)、血红蛋白(HB)和钙(Ca)的检测值显著高于肝硬化组,P<0.05;前白蛋白(PA)和运铁蛋白(TRANS)检测值显著低于肝硬化组,P<0.05。结论慢重肝患者的各种膳食营养素摄入量严重不足,能量-蛋白质营养不良问题比肝硬化患者更为严重,营养干预需要将膳食与肠内和肠外营养相结合,早期、全面地补充各种营养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重型肝炎 肝硬化 营养摄入 营养评价
下载PDF
慢性病毒性肝炎肝硬化合并慢性肾脏病病人的营养状况分析 被引量:13
3
作者 王小琪 于淑清 马列清 《肠外与肠内营养》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234-237,共4页
目的:分析慢性病毒性肝炎肝硬化与慢性病毒性肝炎肝硬化合并慢性肾脏病(CKD)病人的营养状况。方法:选择慢性病毒性肝炎肝硬化病人105例,按是否合并CKD分为肝硬化组和肝硬化合并CKD组,记录入院时病人的性别、年龄、肝病病程、肾病基础疾... 目的:分析慢性病毒性肝炎肝硬化与慢性病毒性肝炎肝硬化合并慢性肾脏病(CKD)病人的营养状况。方法:选择慢性病毒性肝炎肝硬化病人105例,按是否合并CKD分为肝硬化组和肝硬化合并CKD组,记录入院时病人的性别、年龄、肝病病程、肾病基础疾病、肝功能Child-Pugh分级、血清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血红蛋白(Hb)、淋巴细胞(L)绝对值、肾功能指标,体重指数(BMI)、三头肌皮褶厚度(TSF)、握力、欧洲营养风险筛查2002(NRS 2002)和主观整体评估(SGA)法对病人进行营养筛查与评估。结果:肝硬化组与肝硬化合并CKD组化验指标ALB、HB明显低于正常,两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应用BMI、握力、TSF测量评价病人营养状况时,肝硬化组与肝硬化合并CKD组之间无统计学意义。肝硬化组与肝硬化合并CKD组应用NRS 2002营养风险发生率分别为32.81%和65.85%,两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尤其在Child-Pugh B级和C级病人;SGA评估营养不良发生率分别为28.12%和58.54%,两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但只在Child-Pugh B级病人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合并CKD的肝硬化病人,营养风险发生率升高,随着肝硬化疾病的进展,营养风险及营养不良发生率进一步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慢性肾脏病 营养
下载PDF
肝硬化患者的营养评价、膳食摄入和肠内营养支持 被引量:8
4
作者 于淑清 陈仁 鲁纯静 《中国临床营养杂志》 2005年第1期45-47,共3页
早期正确评价肝硬化患者的营养状况能够早期预防和纠正此类患者的营养不良并发症;肝硬化营养不良患者的营养支持以膳食摄入和肠内营养支持为主,营养处方需要个体化。
关键词 肝硬化 营养评价 膳食摄入 肠内营养
下载PDF
肝硬化失代偿期住院患者营养素摄入量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于淑清 倪明美 +1 位作者 王卫红 郭雁宾 《北京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282-283,共2页
关键词 肝硬化失代偿期 住院患者 营养素摄入量 分析
下载PDF
肝衰竭患者能量代谢与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的相关性及其对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3
6
作者 刘兴 孔明 +6 位作者 华鑫 杨银川 徐曼曼 毕研贞 李璐 段钟平 陈煜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37-141,共5页
目的探讨肝衰竭患者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评分、能量代谢与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的相关性以及对病情及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1月—2019年4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肝病中心四科住院的60例肝衰竭患者并随访分为死亡组(2... 目的探讨肝衰竭患者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评分、能量代谢与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的相关性以及对病情及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1月—2019年4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肝病中心四科住院的60例肝衰竭患者并随访分为死亡组(23例)和存活组(37例),检测能量代谢及甲状腺功能等指标进行比较分析。两组连续变量的比较,符合正态分布的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非正态分布的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分类变量两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采用Spearman相关系数评价各指标的相关性。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T3)、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水平预测肝衰竭患者预后的最佳分界点。结果所有肝衰竭患者低TT3和低FT3的发生率为分别为78.2%和69.1%,死亡组和存活组的低TT3发生率分别为95.2%和67.6%,低FT3的发生率分别为90.5%和55.9%,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死亡组的MELD评分显著高于存活组[26.0(21.0~29.0)vs 21.0(19.0~24.0),Z=-3.369,P=0.001],而血清TT3、FT3水平显著低于存活组[0.69(0.62~0.73)vs 0.83(0.69~0.94)、2.17(1.99~2.31)vs 2.54(2.12~2.86),Z值分别为-2.884、-2.876,P值均<0.01]。MELD评分与血清TT3、FT3、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及呼吸商(RQ)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487、-0.329、-0.422、-0.350,P值均<0.01),RQ与血清TT3、FT3水平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271、0.265,P值均<0.05)。通过血清TT3、FT3水平预测肝衰竭患者生存预后的最佳分界点分别为0.75 nmol/L、2.37 pmol/L,其敏感度分别为67.6%、64.7%,特异度分别为90.5%、81.0%。结论肝衰竭患者可出现异常能量代谢状态导致呼吸商降低,并可出现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异常,对评估肝衰竭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具有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功能衰竭 能量代谢 甲状腺素 预后
下载PDF
小鼠肝库普弗细胞铁蓄积对急性肝损伤的影响
7
作者 班凌伟 谢东 于淑清 《肝脏》 2019年第7期786-787,841,共3页
目的探究肝库普弗细胞铁蓄积对CCl 4致小鼠急性肝损伤的影响。方法雄性FPN-/-cre小鼠(肝库普弗细胞铁蓄积小鼠)和FPN-/-小鼠(正常小鼠)各16只,分别随机分为两组,每组8只,两对照组腹腔注射橄榄油,两实验组腹腔注射CCl 4。计算小鼠肝脏指... 目的探究肝库普弗细胞铁蓄积对CCl 4致小鼠急性肝损伤的影响。方法雄性FPN-/-cre小鼠(肝库普弗细胞铁蓄积小鼠)和FPN-/-小鼠(正常小鼠)各16只,分别随机分为两组,每组8只,两对照组腹腔注射橄榄油,两实验组腹腔注射CCl 4。计算小鼠肝脏指数;测定血清中ALT、AST水平和肝组织MDA、SOD、GSH含量;肝组织HE染色进行病理学观察。结果两对照组肝脏指数、ALT、AST、MDA、SOD、GSH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FPN-/-cre实验组肝脏指数、ALT、AST、MDA高于FPN-/-实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PN-/-cre实验组SOD、GSH水平低于FPN-/-实验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对照组肝细胞结构完整,排列有序;FPN-/-实验组肝细胞结构破裂、排列紊乱;FPN-/-cre实验组肝细胞结构破裂、溶解、排列杂乱、包浆松散。结论肝库普弗细胞铁蓄积会加重CCl 4所致的急性肝损伤,可能与铁的过氧化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PN CRE 肝损伤
下载PDF
乙型肝炎肝硬化营养不良患者采用α-酮酸联合低蛋白饮食治疗对营养状态的影响 被引量:3
8
作者 孙亚娟 袁渊 班凌伟 《医药论坛杂志》 2021年第16期92-95,共4页
目的探讨低蛋白饮食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营养不良患者时联合α-酮酸对营养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9月—2020年3月郑州市第六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乙型肝炎肝硬化营养不良患者,以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0例。对照组以蛋白质0.... 目的探讨低蛋白饮食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营养不良患者时联合α-酮酸对营养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9月—2020年3月郑州市第六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乙型肝炎肝硬化营养不良患者,以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0例。对照组以蛋白质0.6~0.8 g/(kg·d)低蛋白饮食,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配合α-酮酸0.1 g/(kg·d)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6个月后的人体测量指标、生化指标、NRS-2002评分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治疗后BMI、TSF、AMC及ALB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TP、PA、CHI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NRS-2002评分>2分者占比37.5%,对照组占比47.5%,较治疗前均有所减少,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7.5%,与对照组20.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α-酮酸联合低蛋白饮食能有效地改善乙肝肝硬化营养不良患者的营养指标水平,提高各类血清蛋白含量,联合用药疗效好,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肝硬化 营养不良 Α-酮酸 蛋白质
原文传递
慢性肝炎和肝炎后肝硬化患者能量代谢的研究 被引量:7
9
作者 于淑清 孟庆华 +4 位作者 李玉贤 冯岩梅 倪明美 王金环 王欣 《中华全科医师杂志》 2007年第10期607-610,共4页
目的了解慢性肝炎(慢肝)与肝炎后肝硬化(肝硬化)患者的物质能量代谢与摄入特点,以有效指导营养治疗。方法采用间接测热法对60例慢肝(慢肝组)和60例肌硬化患者(肝硬化组)的静息能量消耗水平进行测定,分别与 Harris-Benedict 公式计算的... 目的了解慢性肝炎(慢肝)与肝炎后肝硬化(肝硬化)患者的物质能量代谢与摄入特点,以有效指导营养治疗。方法采用间接测热法对60例慢肝(慢肝组)和60例肌硬化患者(肝硬化组)的静息能量消耗水平进行测定,分别与 Harris-Benedict 公式计算的基础能量消耗和膳食调查计算的食物能量摄入进行比较;分析静息能量消耗与营养评价指标的相关性。结果肝硬化组的静息能量消耗(77±21)kJ·kg^(-1)·d^(-1),低于基础能量消耗(95±16)kJ·kg^(-1)·d^(-1)(t==-6.49,P<0.01),能量摄入(102±33)kJ·kg^(-1)·d^(-1),是静息能量消耗的1.42±0.61倍,其中蛋白质摄入(0.84±0.31)g·kg^(-1)·d^(-1),是静息蛋白质消耗[(1.11±0.42)g·kg^(-1)·d^(-1)]的0.85±0.52倍,呈负氮平衡(-6.29±4.62);慢肝组的静息能量消耗[(93±18)kJ·kg^(-1)·d^(-1)]与基础能量消耗[(98±8)kJ·kg^(-1)·d^(-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能量摄入为(127±34)kJ·kg^(-1)·d^(-1),是静息能量消耗的1.41±0.43倍,其中蛋白质摄入(1.02±0.29)g·kg^(-1)·d^(-1),是静息蛋白质消耗(0.87±0.34)g·kg^(-1)·d^(-1)的1.31±0.61倍,呈负氮平衡(-2.02±4.07);与慢肝组比较,肝硬化组的静息能量消耗、能量及三大能量营养素摄入量、血清白蛋白和前白蛋白水平均显著低下(P<0.01),体重下降明显(P<0.01),负氮平衡严重(P<0.01);肝硬化组的能量摄入与静息能量消耗和基础能量消耗的比值呈正相关(P<0.05),血清前白蛋白与蛋白质氧化率呈负相关(P<0.05)。结论肝硬化患者的静息能量消耗呈低代谢状态;负氮平衡是慢肝与肝硬化患者的共同营养问题;早期预防慢性肝病患者的营养不良能够改善其远期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 慢性 肝硬化 能量代谢 能量摄取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