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8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针对皮肤科教学的大课教程与临床实习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杨秀敏 《继续医学教育》 2015年第7期14-15,共2页
皮肤性疾病的牵涉学科较多,病种复杂,临床诊治存在一定的难度。笔者通过总结近几年来在皮肤科教学的大课教程与临床实习方面的心得,致力于皮肤科教学的大课教程改进与临床实习研究,培养出具备高专业知识水平、临床实践能力强以及职业素... 皮肤性疾病的牵涉学科较多,病种复杂,临床诊治存在一定的难度。笔者通过总结近几年来在皮肤科教学的大课教程与临床实习方面的心得,致力于皮肤科教学的大课教程改进与临床实习研究,培养出具备高专业知识水平、临床实践能力强以及职业素养高的皮肤科专业临床医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科教学 大课课程 临床实习
下载PDF
慢性皮肤溃疡痂皮下滋生串珠镰刀菌1例 被引量:8
2
作者 王毓新 杨秀敏 +1 位作者 耿素英 庄逢康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00-200,共1页
报告1例慢性皮肤溃疡痂皮下滋生串珠镰刀菌,并由病理检查及真菌学检查证实。经口服氟康唑治疗真菌略有抑制,局部用雷硼锌软膏加3%硼酸水湿敷后结痂脱落,溃疡处用龙胆紫外涂,临床症状大有缓解,真菌检查阴性。
关键词 镰刀菌病 皮肤溃疡 串珠镰刀菌
下载PDF
限局性结节性原发性皮肤淀粉样变1例报告 被引量:7
3
作者 杨秀敏 庄逢康 +1 位作者 王毓新 卢志达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2003年第4期255-256,共2页
1临床资料 患者男性,65岁.脚趾长小肿物4个月,并逐渐长大,无明显痒痛感.体格检查:头、面、躯干及四肢皮肤肤色正常,未见明显斑块、结节、硬化、瘀斑及色素沉着,舌体大小及色泽正常,毛发及甲无改变.皮科情况:左足2-5趾间,右足3-4趾间内... 1临床资料 患者男性,65岁.脚趾长小肿物4个月,并逐渐长大,无明显痒痛感.体格检查:头、面、躯干及四肢皮肤肤色正常,未见明显斑块、结节、硬化、瘀斑及色素沉着,舌体大小及色泽正常,毛发及甲无改变.皮科情况:左足2-5趾间,右足3-4趾间内外侧缘,见数个淡紫红色绿豆至黄豆大疣状肿物,表面光滑,质地柔软,呈串珠样排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限局性结节性原发性皮肤淀粉样变 临床资料 脚趾肿物 病例报告
下载PDF
百里香醌调控Caspase-3/Bax/Bcl-2信号通路诱导人皮肤鳞状细胞癌增殖和凋亡的作用机制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周晓谦 金星姬 +1 位作者 杨竹生 杨秀敏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21年第6期114-117,163,共5页
目的:探讨百里香醌对人皮肤鳞状细胞癌A431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将A431细胞分为对照组,低、中、高浓度实验组,对照组采用DMEM培养,而低、中、高浓度实验组分别采用含1、15、30μg/ml百里香醌的DMEM培养。MTT法检A431... 目的:探讨百里香醌对人皮肤鳞状细胞癌A431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将A431细胞分为对照组,低、中、高浓度实验组,对照组采用DMEM培养,而低、中、高浓度实验组分别采用含1、15、30μg/ml百里香醌的DMEM培养。MTT法检A431细胞增殖;台盼蓝法观察A431细胞存活;划痕试验检测各组A431细胞迁移;免疫荧光法检测Bax和Bcl-2蛋白表达;Westernblot检测各组A431细胞中Bax、Bcl-2、Caspase-3、Cyto C和PARP蛋白表达。结果:百里香醌能有效抑制人皮肤鳞状细胞癌A431细胞增殖,且呈浓度及时间依赖性;台盼蓝法显示,百里香醌浓度增加使A431细胞死亡率上升,呈浓度依赖性;与对照组比较,低、中、高浓度实验组A431细胞迁移能力降低;与对照组比较,经百里香醌处理后A431细胞Bax表达增加,Bcl-2表达降低;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不同浓度百里香醌处理后A431细胞Bax、cyto-C、caspase-3和PARP表达水平增加,而Bcl-2表达下降。结论:百里香醌具有抑制A431细胞增殖、侵袭以及诱导凋亡的作用,其机制可能是Bax/Bcl-2比值升高,促使释放至胞浆中Cyto C增加,进而激活Caspase-3以及PARP蛋白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里香醌 人皮肤鳞状细胞癌 增殖 凋亡 迁移
下载PDF
茄病镰刀菌皮肤致病性的动物实验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李娅娣 杨秀敏 王毓新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575-577,共3页
关键词 镰刀菌属 致病性 动物模型
下载PDF
茄病镰刀菌致ICR小鼠局部皮肤感染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李娅娣 杨秀敏 王毓新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2006年第2期104-106,I0007,共4页
目的建立茄病镰刀菌感染皮肤的ICR小鼠模型。方法将茄病镰刀菌三个不同浓度的菌悬液分别接种于正常和免疫抑制ICR小鼠受损及正常未受损的皮肤,于接种后第7、14、21、28天处死动物,取皮疹和各脏器进行真菌镜检、培养和组织病理学检查。... 目的建立茄病镰刀菌感染皮肤的ICR小鼠模型。方法将茄病镰刀菌三个不同浓度的菌悬液分别接种于正常和免疫抑制ICR小鼠受损及正常未受损的皮肤,于接种后第7、14、21、28天处死动物,取皮疹和各脏器进行真菌镜检、培养和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正常和免疫抑制组皮肤受损的小鼠均出现皮疹,而免疫抑制组皮疹程度重,持续时间长,且真菌镜检、培养及组织病理学大都可见菌丝。皮肤未受损的小鼠不发生皮疹。实验小鼠均未出现系统播散。结论接种109CFU/mL或1010CFU/mL茄病镰刀菌的孢子悬液于免疫抑制ICR小鼠擦伤的皮肤,可有效造成ICR小鼠的茄病镰刀菌皮肤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镰刀菌属 皮肤 模型 动物
下载PDF
北京市小学生日晒危害认知和防晒行为的调查 被引量:3
7
作者 杨竹生 杨秀敏 +8 位作者 田晶 丁建英 耿素英 杨凤英 周晓谦 李娅娣 于惠泽 刘惠茹 王毓新 《实用皮肤病学杂志》 2012年第3期138-139,142,共3页
目的调查北京市小学生对日晒危害的认知及其防晒措施。方法以问卷调查形式,了解北京市部分小学生对有关日晒引起皮肤损害、采取的防晒措施,以及获得日晒危害和防护知识的渠道。结果共有560人完成问卷调查,平均年龄(10±1)岁。大部... 目的调查北京市小学生对日晒危害的认知及其防晒措施。方法以问卷调查形式,了解北京市部分小学生对有关日晒引起皮肤损害、采取的防晒措施,以及获得日晒危害和防护知识的渠道。结果共有560人完成问卷调查,平均年龄(10±1)岁。大部分小学生知道过度日晒可以引起皮肤灼伤、晒黑,50%的学生知道过度日晒可致皮肤老化、皮肤肿瘤。大部分小学生在进行户外活动时采取防晒措施,但仅有18.5%的小学生外用防晒化妆品。电视传媒是北京市小学生获得日晒对皮肤危害及其防护知识的主要来源。结论北京市小学生对有关日晒引起皮肤危害的认知及防护知识还不太满意,需要加强这方面的宣传和教育,以获取相关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光照射 光保护 皮肤 防晒剂
下载PDF
特比萘芬治愈须癣毛癣菌皮肤肉芽肿1例 被引量:1
8
作者 王毓新 耿素英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88-388,共1页
关键词 特比萘芬 须癣毛癣菌皮肤肉芽肿 治疗 皮炎平软膏
下载PDF
多元化教学法在皮肤性病学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1
9
作者 魏爱华 杨秀敏 《继续医学教育》 2013年第5期22-24,共3页
目的:探索多元化教学法在皮肤性病学中的应用,以适应医学科学的防治及医学模式的转变。方法:在七年制临床研究生的《皮肤性病学》教学中,尝试开展多元化教学法。结果:多元化教学法使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接受多元法教学法授课的学生其理... 目的:探索多元化教学法在皮肤性病学中的应用,以适应医学科学的防治及医学模式的转变。方法:在七年制临床研究生的《皮肤性病学》教学中,尝试开展多元化教学法。结果:多元化教学法使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接受多元法教学法授课的学生其理论考试成绩和临床操作实践能力成绩均高于接受传统教学法授课的学生。结论:多元化教学法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在教与学两方面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值得进一步实践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元化教学法 皮肤性病学
下载PDF
北京市初中学生对日晒相关危害的认知和防晒行为调查
10
作者 杨竹生 杨秀敏 +7 位作者 田晶 丁建英 耿素英 杨凤英 周晓谦 李娅娣 于惠泽 魏仁静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14年第1期34-35,38,共3页
[目的]调查北京市初中学生对日晒相关危害的认知和防晒措施。[方法]以问卷调查形式,了解北京市部分初中学生对有关日晒引起皮肤危害、采取的防晒措施以及获得日晒危害及其防护知识的渠道。[结果]共有524名学生完成问卷调查,平均年龄13... [目的]调查北京市初中学生对日晒相关危害的认知和防晒措施。[方法]以问卷调查形式,了解北京市部分初中学生对有关日晒引起皮肤危害、采取的防晒措施以及获得日晒危害及其防护知识的渠道。[结果]共有524名学生完成问卷调查,平均年龄13.5(11~16)岁;初中学生对日晒致人体皮肤健康危害的正确认知比率:灼伤(76.3%)、晒黑(92.7%)、皮肤老化(71.6%),皮肤肿瘤(58.6%);84.4%初中学生在进行户外活动时采取防晒措施,21.9%初中学生外用防晒化妆品;电视传媒是北京市初中学生获得日晒对皮肤危害及其防护知识的主要来源。[结论]北京市初中学生对日晒引起皮肤危害的认知存在不足,应用防晒化妆品还不满意,还需加强日晒相关危害和防晒措施的宣传和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晒伤 流行病学 认知 学生 北京
下载PDF
皮肤假性淋巴瘤1例 被引量:3
11
作者 汪瀚瀛 杨秀敏 +2 位作者 杨竹生 刘文斌 金星姬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82-184,共3页
患者男,69岁。鼻部肿物伴瘙痒1月余。皮肤科情况:右鼻翼处见一直径约1.5cm大小的暗红色结节,界清,表面光亮,可见少许毛细血管扩张,无破溃和压痛。皮损组织病理示:表皮大致正常,真皮内可见弥漫性淋巴样细胞为主的浸润,其内伴散在异型淋... 患者男,69岁。鼻部肿物伴瘙痒1月余。皮肤科情况:右鼻翼处见一直径约1.5cm大小的暗红色结节,界清,表面光亮,可见少许毛细血管扩张,无破溃和压痛。皮损组织病理示:表皮大致正常,真皮内可见弥漫性淋巴样细胞为主的浸润,其内伴散在异型淋巴细胞,未侵及表皮,境界带明显;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示:CD3,CD4,CD5,CD8,CD20,CD43,CD56均散在阳性,PAX5+,TIA-1散在,CD30-,EVB-,Ki-67index3%。诊断:假性淋巴瘤。予3次封闭治疗后皮损基本平复,治疗后2年时皮损已完全消退。随访至今,未见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假性淋巴瘤 组织病理
下载PDF
迟发型皮肤卟啉症1例报告
12
作者 张央 杨秀敏 《吉林医学》 CAS 2013年第16期3290-3290,共1页
1病历摘要患者,男,50岁。双手背、颈部反复起水疱、糜烂结痂伴瘙痒1年。患者于1年前接触油漆后开始双手背起水疱伴瘙痒。水疱自行破溃后结痂并遗留痂痕,皮疹反复出现并逐渐发展至颈后,自觉瘙痒,无季节性。既往体健,否认近亲结婚,无家族... 1病历摘要患者,男,50岁。双手背、颈部反复起水疱、糜烂结痂伴瘙痒1年。患者于1年前接触油漆后开始双手背起水疱伴瘙痒。水疱自行破溃后结痂并遗留痂痕,皮疹反复出现并逐渐发展至颈后,自觉瘙痒,无季节性。既往体健,否认近亲结婚,无家族史。平时好饮酒,每天饮20~30 ml白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迟发型 皮肤 卟啉症
下载PDF
女性雄激素性脱发相关因素的回顾性研究
13
作者 陶荣 杨淑霞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24年第6期402-405,共4页
目的:明确女性雄激素性脱发(female androgenetic alopecia, FAGA)发病及加重相关因素。方法:对我院毛发门诊2017年1月至2022年6月期间有较完整资料、非妊娠期、非哺乳期确诊雄激素性脱发女性患者225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内容包括:临... 目的:明确女性雄激素性脱发(female androgenetic alopecia, FAGA)发病及加重相关因素。方法:对我院毛发门诊2017年1月至2022年6月期间有较完整资料、非妊娠期、非哺乳期确诊雄激素性脱发女性患者225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内容包括:临床表现、伴随疾病、生活习惯及实验室指标。结果:73.78%的FAGA患者青年期发病,其中额、顶、枕、颞部测量的发缝宽度均与Sinclair分级呈显著正相关(P<0.001)。维生素D3缺乏在该人群中发生率较高,但与疾病严重程度无统计学差异,而维生素B12缺乏(P=0.003)及甘油三酯升高(P=0.016)和疾病严重程度呈显著正相关。伴随疾病中仅脂肪肝与疾病严重程度存在显著正相关(P=0.001)。结论:发缝宽度和整体脱发程度成正相关。脂肪肝、维生素B12降低及甘油三酯升高可能是FAGA加重的相关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雄激素性脱发 颞部脱发 脂肪肝 维生素D缺乏
下载PDF
变应性真菌性鼻窦炎 被引量:52
14
作者 刘铭 周兵 +3 位作者 刘华超 韩德民 张盛忠 王毓新 《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69-172,共4页
目的 通过总结 3例变应性真菌性鼻窦炎 (allergicfungalsinusitis,AFS)的诊断、治疗过程 ,结合复习文献中关于本病的病理、生理过程的探讨 ,提示本病的诊断、治疗特点。方法 通过对 3例病史、鼻窦CT检查、鼻窦分泌物及鼻腔检查 ,对临... 目的 通过总结 3例变应性真菌性鼻窦炎 (allergicfungalsinusitis,AFS)的诊断、治疗过程 ,结合复习文献中关于本病的病理、生理过程的探讨 ,提示本病的诊断、治疗特点。方法 通过对 3例病史、鼻窦CT检查、鼻窦分泌物及鼻腔检查 ,对临床怀疑变应性真菌性鼻窦炎的 3例患者进行鼻窦内镜手术。通过分泌物真菌涂片、培养 ,组织病理学检查以及放射免疫吸附试验 (radioallergosorbenttest,RAST)结果 ,明确AFS诊断。术后口服强的松 ,局部雷诺考特喷鼻及大扶康冲洗鼻腔。结果 通过上述系统治疗 ,2例术后分别随访 2 5个月和 15个月症状完全缓解 ,1例术后 6个月症状复发 ,变应性黏蛋白再次出现 ,经术腔清理及大扶康冲洗后局部症状及分泌物完全消失 ,随访 2个月无复发。结论 变应性真菌性鼻窦炎有其独特的临床发生、发展过程。慢性鼻窦炎、鼻息肉中存在着一定比例的AFS ,应对其做出及时的诊断和进行合理、完善的综合治疗 ,以降低本病的并发症和复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敏反应 真菌性鼻窦炎 诊断 治疗 病理生理
下载PDF
急性爆发性真菌性鼻窦炎 被引量:32
15
作者 刘铭 周兵 +3 位作者 刘华超 张盛忠 王毓新 黄谦 《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251-254,I003,共5页
目的 探讨急性爆发性真菌性鼻窦炎 (acutefulminantfungalsinusitis ,AFFS)的临床特征、诊断标准及治疗原则。方法 回顾收治的 6例较典型的AFFS病例诊断和治疗过程。其中结合全身疾病病史 ,发热伴颜面部、眼部及鼻部症状 ,影像学 ,鼻... 目的 探讨急性爆发性真菌性鼻窦炎 (acutefulminantfungalsinusitis ,AFFS)的临床特征、诊断标准及治疗原则。方法 回顾收治的 6例较典型的AFFS病例诊断和治疗过程。其中结合全身疾病病史 ,发热伴颜面部、眼部及鼻部症状 ,影像学 ,鼻内镜及鼻腔分泌物真菌涂片检查 ,在患者就诊的 2 4h内做出初步诊断 5例。在此基础上鼻内镜下行全组鼻窦开放术 ,切除全部坏死组织至露出新鲜创面 5例。根据临床及影像学表现 ,进行眶内容物切除 1例。术后同时进行原发病治疗以及全身抗真菌治疗 5例。结果  6例病例经过病理、真菌涂片及培养证实为鼻窦黏膜侵袭性真菌感染 ,其中毛霉菌 1例 ,根霉菌 2例 ,链隔孢霉菌 1例 ,曲霉菌 1例 ,毛霉菌根霉菌混合 1例。 1例未在第一时间诊断 ,且未经抗真菌治疗的患者于住院第 7天死亡 ,1例抗真菌治疗及清创术后 88d死亡 ,2例分别于治疗后 3 2个月和 6个月死于白血病 ,2例经上述治疗后分别随访 9个月和 11个月无复发 ,后者为本组唯一进行眶内容物摘除者。结论 根据病史 ,眼或颜面症状 ,鼻腔内干痂以及影像学尤其是磁共振成像 ,分泌物真菌涂片检查 ,可以在患者到鼻科就诊的 2 4h内做出AFFS的诊断。包括及时彻底的根治性清创 ,足量静脉内二性霉素B注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爆发性真菌性鼻窦炎 临床特点 诊断标准 影像学表现 重叠感染
下载PDF
鼻和口咽梅毒的临床病理特点 被引量:12
16
作者 张盛忠 刘红刚 +2 位作者 王毓新 李秋珍 何春燕 《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450-453,I004,共5页
目的 非性病专业临床和病理医生对鼻、口咽部梅毒误诊率较高 ,探讨检测活体组织内梅毒螺旋体的方法 ,以提高鼻、口咽部梅毒检出率。方法 以 12例鼻、口咽部可疑梅毒螺旋体感染的活检黏膜为研究对象 ,用HE染色观察其病理学特点 ,用改良... 目的 非性病专业临床和病理医生对鼻、口咽部梅毒误诊率较高 ,探讨检测活体组织内梅毒螺旋体的方法 ,以提高鼻、口咽部梅毒检出率。方法 以 12例鼻、口咽部可疑梅毒螺旋体感染的活检黏膜为研究对象 ,用HE染色观察其病理学特点 ,用改良的Warthin Starry (W S)染色法检测病变组织及其渗出物涂片中的梅毒螺旋体。用性病研究实验室试验 (venerealdiseaseresearchlaboratory,VDRL)、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 (rapidplasmareagincircletest,RPR)、荧光螺旋体抗体吸收试验 (fluorescenttrepnemalantibody absorptiontest,FTA ABS)、螺旋体血细胞凝集试验 (trepnemapallidumhemagglutinationtest,TPHA)加以证实。用国家颁布的驱梅方法进行治疗。结果 W S染色显示 12例切片黏膜上皮中及 6例渗出物涂片内见大量梅毒螺旋体 ,固有膜内螺旋体很少发现。血清学检查 :11例次VDRL( + + + + ) ,7例次RPR ( + ) ,1例次FTA ABS( + ) ,11例次TPHA( + )。 1例回当地治疗 ,未作血清学检查。 11例均临床治愈 ,血清学检查均转阴性。结论 用病理组织化学改良的W S染色方法 ,能直观地显示活检标本及渗出物涂片内梅毒螺旋体 ,结合临床及梅毒血清学检查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咽 梅毒 临床 病理特点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HIV合并梅毒感染的实验诊断分析 被引量:5
17
作者 田晓波 潘书娟 +2 位作者 白晶 于惠泽 刘向祎 《中国性科学》 2016年第12期73-75,共3页
目的:通过实验诊断方法,研究HIV与梅毒同时感染的相关性。方法:用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TPPA)、梅毒甲苯胺红不加热法(TRUST)和电化学发光法(ECLA)同时检测192例HIV-Ab/P24阳性血清,包括疾控中心免疫印迹(WB)阳性血清77例... 目的:通过实验诊断方法,研究HIV与梅毒同时感染的相关性。方法:用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TPPA)、梅毒甲苯胺红不加热法(TRUST)和电化学发光法(ECLA)同时检测192例HIV-Ab/P24阳性血清,包括疾控中心免疫印迹(WB)阳性血清77例(实验组),不确定和阴性血清115例(对照组),用χ^2检验统计分析。结果:实验组中,TPPA阳性36例(18.8%),TRUST阳性27例(14.1%),TPPA与HIV-Ab/P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1.08,P〈0.01);对照组中,TPPA阳性8例(4.2%),TRUST阳性2例(1.0%),TPPA与HIV-Ab/P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6.95,P〈0.01)。结论:HIV感染患者,合并感染梅毒的几率很大,且梅毒发作期患者比例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V 梅毒 TPPA TRUST 相关性
下载PDF
空肠弯曲杆菌与弗氏完全佐剂诱导系统性红斑狼疮样小鼠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3
18
作者 刘文斌 杨秀敏 +4 位作者 周宁 王月华 张海霞 任德成 杜冠华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2009年第5期341-344,I0004,共5页
目的建立系统性红斑狼疮小鼠模型。方法利用空肠弯曲杆菌(CJ-朝1株)弗氏完全佐剂建立了系统性红斑狼疮模型(SLE)小鼠模型,并检测了淋巴细胞转化指数、dsDNA、器官组织病理切片、血清TNF-α和MMP-9。结果经过初次免疫和再次免疫后模型小... 目的建立系统性红斑狼疮小鼠模型。方法利用空肠弯曲杆菌(CJ-朝1株)弗氏完全佐剂建立了系统性红斑狼疮模型(SLE)小鼠模型,并检测了淋巴细胞转化指数、dsDNA、器官组织病理切片、血清TNF-α和MMP-9。结果经过初次免疫和再次免疫后模型小鼠体重明显减轻,状态比较差。淋巴细胞转化指数增加,dsDNA水平明显增高,器官组织病理有炎症改变,血清TNF-α和MMP-9的水平明显增高。结论该模型具有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某些症状,为SLE的研究提供了的实验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小鼠模型 空肠弯曲菌 弗氏完全佐剂
下载PDF
186例药疹患者的致敏药物及临床分型 被引量:3
19
作者 刘文斌 孙云川 +4 位作者 金晓琨 杨秀敏 王毓新 田晶 刘慧茹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6年第6期747-749,共3页
目的分析北京同仁医院皮肤科2004年1月2006年6月,门诊药疹患者的致敏药物及临床分型。方法收集2004年1月2006年6月间的药疹门诊患者临床资料,对其致病药物及药疹类型进行分析。结果共收集药疹病例186例,常见致敏药物中抗生素类占38.7%,... 目的分析北京同仁医院皮肤科2004年1月2006年6月,门诊药疹患者的致敏药物及临床分型。方法收集2004年1月2006年6月间的药疹门诊患者临床资料,对其致病药物及药疹类型进行分析。结果共收集药疹病例186例,常见致敏药物中抗生素类占38.7%,中成药类占26.9%,多种药物合用致敏占19.9%,解热镇痛类占3.8%,生物制品和精神神经类各占2.1%,原因不明占6.5%。主要的药疹类型为麻疹及猩红热样发疹型占69.4%、荨麻疹型占18.8%、固定型占7.0%。引起麻疹及猩红热样发疹型、荨麻疹型药疹的主要致敏药物均为抗生素类,分别占34.9%和45.7%,其次是中成药,分别占27.9%和34.3%。重症药疹如重症多形性红斑、剥脱性皮炎主要由抗生素引起,也可以由中药引起。结论本组病例中引起药疹的主要致敏药物为抗生素和中成药。由中药引起的药疹比例大幅度增加,应引起足够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疹 致敏药物 临床分析
下载PDF
泛昔洛韦联合重组牛碱性生长因子治疗生殖器疱疹的疗效及对T细胞亚群改变的影响 被引量:8
20
作者 张丽超 杨秀敏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19年第8期947-949,952,共4页
目的:探讨泛昔洛韦联合重组牛碱性生长因子治疗生殖器疱疹的疗效及对T细胞亚群改变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8月至2018年1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收治的生殖器疱疹患者104例,按照入院ID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2例。对照... 目的:探讨泛昔洛韦联合重组牛碱性生长因子治疗生殖器疱疹的疗效及对T细胞亚群改变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8月至2018年1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收治的生殖器疱疹患者104例,按照入院ID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泛昔洛韦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泛昔洛韦+重组牛碱性生长因子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T细胞亚群指标水平、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12(IL-12)及肿瘤坏死因子γ(TNF-γ)]水平,止痛、止疱及结痂时间,复发情况、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2.31%(48/5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92%(40/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CD3^+、CD4^+、CD8^+及CD4^+/CD8……+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IL-2、IL-12及TNF-γ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止痛、止疱和结痂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个月,观察组患者的复发率为17.31%(9/5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4.23%(23/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5.77%(3/52)、7.69%(4/5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88)。结论:泛昔洛韦联合重组牛碱性生长因子治疗生殖器疱疹的效果理想,能够缩短止痛、止疱和结痂时间,提高免疫功能,且复发率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细胞亚群 细胞因子 重组牛碱性生长因子 伐昔洛韦 生殖器疱疹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