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3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北京地坛医院2008~2015年水痘流行趋势分析 被引量:4
1
作者 华文浩 万钢 +3 位作者 盛琳君 贾宇丽 刘颖 赵辉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6年第12期1619-1620,1623,共3页
目的对2008年8月至2015年4月该院水痘的流行病学特征进行分析。方法收集2008年8月至2015年4月1 802例疑似水痘患者的病历资料,并采用SPSS17.0软件分析不同性别、年龄、年度、月份的抗水痘-带状疱疹病毒IgM抗体检出情况。结果水痘患者年... 目的对2008年8月至2015年4月该院水痘的流行病学特征进行分析。方法收集2008年8月至2015年4月1 802例疑似水痘患者的病历资料,并采用SPSS17.0软件分析不同性别、年龄、年度、月份的抗水痘-带状疱疹病毒IgM抗体检出情况。结果水痘患者年龄集中于5岁以下儿童,2008年水痘患者的抗水痘-带状疱疹病毒IgM抗体阳性率达70.00%,明显高于其他年度(2009~2015年)的阳性率(χ~2=65.46,P=0.000 1),水痘患者的抗水痘-带状疱疹病毒IgM抗体阳性率以12、1、2月较高,尤其1月份与其他月份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3.35,P=0.000 1)。结论 2008年8月至2015年4月,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在该区域以5岁以下儿童高发,但对成年人患者也不容忽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 流行趋势 地坛医院
下载PDF
北京地坛医院2008-2016年麻疹疑似病例IgM抗体检测结果分析 被引量:5
2
作者 任博 盛琳君 +2 位作者 万钢 刘颖 华文浩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7年第20期2889-2891,共3页
目的对2008-2016年北京地坛医院麻疹疑似病例进行IgM抗体检测,了解该院麻疹流行趋势,为麻疹防治防控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08年8月至2016年12月报告的4 194例疑似麻疹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疑似麻疹病例... 目的对2008-2016年北京地坛医院麻疹疑似病例进行IgM抗体检测,了解该院麻疹流行趋势,为麻疹防治防控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08年8月至2016年12月报告的4 194例疑似麻疹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疑似麻疹病例的血清标本,检测麻疹IgM抗体,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8-2016年共检测麻疹疑似病例4 194例,检出麻疹IgM抗体阳性1 936例,阳性率为46.16%。2009年和2010年麻疹IgM抗体阳性率分别为60.49%和63.38%,明显高于其他年份。麻疹IgM抗体阳性率以2、3、4、5月较为集中,在春季麻疹流行出现高峰。不同性别人群之间,麻疹IgM抗体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1,P=0.478)。小于1岁的婴儿麻疹IgM抗体阳性率最高,为71.21%,与其他年龄段人群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3.64,P<0.001)。结论小于1岁的婴儿为高发人群,应提高其麻疹免疫水平,但也不能忽视成年人的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疹 流行病学 IGM抗体 北京
下载PDF
2017~2019年北京地坛医院HIV抗体检测结果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陈丽娟 宋淑静 +4 位作者 马小亮 杨晓玲 李娟 王佳 王雅杰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CAS 2021年第10期1738-1740,1775,共4页
目的了解HIV抗体3年来在临床的流行趋势,发现和临床流行趋势相关的因素。方法总结2017年至2019年HIV抗体检测的结果,观察筛查阳性率有无变化,并结合性别年龄等因素分析流行变化趋势,同时对确证实验结果与筛查有反应的进行确证数据分析... 目的了解HIV抗体3年来在临床的流行趋势,发现和临床流行趋势相关的因素。方法总结2017年至2019年HIV抗体检测的结果,观察筛查阳性率有无变化,并结合性别年龄等因素分析流行变化趋势,同时对确证实验结果与筛查有反应的进行确证数据分析。结果检测总量逐年上升,但阳性率呈现下降趋势,2017年为3.12%,2018年为3.0%,2019年为2.49%。筛查有反应人群以皮肤性病和感染科为主,外科次之。以21到50岁青壮年人群为主,50岁以上中老年人群次之。感染者80%为男性,女性接近20%。筛查有反应做确证的比例逐年上升,从46%上升到62%。但确证阳性率呈下降趋势,从94%下降到了81%。确证试验阳性的筛查OD值94%以上在1.0以上,不确定和阴性的OD值以小于1.0为主,确证阳性和不确定的结果中都存在筛查实验单独P24抗原阳性的样本。结论随着我们国家对HIV感染防控力度的不断加大,不仅到医疗机构来做抗体筛查的人数在增加,而且筛查有反应的患者也能及时进行确证实验,筛查试验的结果值和确证的最终结果具有相关性。筛查有反应的患者分布科室较广,临床医生应强化意识,增加职业敏感性。除了对一般高危人群的青壮年男性加强防控之外,也应对老年男性人群和女性人群给予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病毒 HIV抗体 确证实验
下载PDF
北京地坛医院2008~2016年腮腺炎疑似病例腮腺炎病毒IgM抗体检测结果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任博 刘颖 +2 位作者 华文浩 徐新民 王雅杰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CAS 2018年第12期1757-1759,共3页
目的对2008~2016年北京地坛医院腮腺炎疑似病例进行腮腺炎病毒IgM抗体检测,了解本院腮腺炎流行趋势,为腮腺炎防治防控提供依据。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对疑似腮腺炎病例的血清标本,检测... 目的对2008~2016年北京地坛医院腮腺炎疑似病例进行腮腺炎病毒IgM抗体检测,了解本院腮腺炎流行趋势,为腮腺炎防治防控提供依据。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对疑似腮腺炎病例的血清标本,检测腮腺炎病毒IgM抗体。回顾性研究,收集2008年8月至2016年12月报告的1794例腮腺炎疑似病例腮腺炎病毒IgM抗体结果,全部数据利用Excel 2003软件对数据进行整理,用SPSS 17.0软件χ~2检验对数据进行比较,P<0.05则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2008~2016年共检测腮腺炎疑似病例1794例。检出腮腺炎病毒IgM抗体阳性654例,阳性率为36.45%。2011年和2012年腮腺炎病毒IgM抗体阳性率分别为53.43%和48.46%明显高于其他年份。腮腺炎病毒IgM抗体阳性率呈双峰分布第一个高峰出现在1~3月,第二个高峰出现在7月。腮腺炎病毒IgM抗体阳性率不同性别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9,P=0.168)。腮腺炎发病主要集中在11岁以下的儿童,12~28岁也有一定的发病比例与其他年龄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4.42,P<0.001)。结论小于11岁儿童为高发人群,应提高其腮腺炎免疫水平,但也要重视成年人的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腮腺炎 疑似病例 IGM抗体
下载PDF
399株医院真菌感染的分布特点及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10
5
作者 徐新民 李敏 +3 位作者 李瑞红 张燕 陆瑶 王慧珠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500-503,共4页
目的了解本院临床常见真菌的种类及常用抗真菌药物的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真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对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临床采集的标本进行真菌分离培养,采用科玛嘉念珠菌显色培养基及API 20C AUX酵母菌鉴定试剂盒进行真菌鉴定,... 目的了解本院临床常见真菌的种类及常用抗真菌药物的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真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对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临床采集的标本进行真菌分离培养,采用科玛嘉念珠菌显色培养基及API 20C AUX酵母菌鉴定试剂盒进行真菌鉴定,ATB Fungus 3药敏试剂盒进行药敏试验,统计分析菌种的构成及其对5种抗真菌药物的敏感率。结果共收集培养得到399株真菌,标本类型以尿液为主,念珠菌中以白色假丝酵母菌为主,共188株,占47.1%;丝状真菌中以烟曲霉菌为主,共25株,占6.3%。白色念珠菌对抗真菌药物的敏感性较好,大部分在95%以上,但光滑念珠菌对唑类药物敏感性相对较低,对氟康唑的敏感性只有65.1%。曲霉菌对两性霉素B、伊曲康唑和伏立康唑均有着较高的敏感性。结论医院真菌感染以白色念珠菌为主,两性霉素B和5-氟胞嘧啶对其有较高的抗菌活性;光滑念珠菌对唑类药物有较高的耐药性,临床应根据药敏结果合理使用抗真菌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真菌 药物敏感试验 菌群分布
下载PDF
北京地区腹泻病原菌流行病学及耐药特征和检测技术研究 被引量:8
6
作者 陈素明 贾天野 +6 位作者 张敬霞 张树永 王慧珠 娄金丽 徐旋 鲍春梅 曲芬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2018年第9期1083-1088,共6页
收集2015年6月至2017年12月北京市的传染病医院腹泻样本,对腹泻病原菌进行分离及药敏测定,分析腹泻病原菌的流行病学特征及耐药特点,并探讨不同检测方法的实用性。共收集腹泻标本1335份,分离到8个属33个种/群,235株腹泻病原菌,阳性率为1... 收集2015年6月至2017年12月北京市的传染病医院腹泻样本,对腹泻病原菌进行分离及药敏测定,分析腹泻病原菌的流行病学特征及耐药特点,并探讨不同检测方法的实用性。共收集腹泻标本1335份,分离到8个属33个种/群,235株腹泻病原菌,阳性率为17.6%。检出率最高病原菌是沙门菌(53.62%),其次是弧菌(20.00%);年龄以中青年为主(38.30%),职业以民工、自由职业及待业者占优势(59.58%),男性高于女性(χ~2=18.174,P=0);检测技术包括Microflex LT、VITEKⅡ和血清凝集,Microflex LT鉴定所需时间和成本消耗最低。腹泻病原菌耐药率较高的抗生素为氨苄西林和复方磺胺甲噁唑,对亚胺培南、头孢美唑、头孢曲松、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较低。由此,北京市腹泻病原菌组成种类多,流行特点鲜明,细菌鉴定推荐使用及时、快速的质谱鉴定技术,必要时辅以血清凝集的方法,各种病原菌耐药性不同,应加强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染性腹泻 腹泻病原菌 检测技术 耐药性
下载PDF
浅谈医学检验教学实习的现状与对策 被引量:11
7
作者 徐新民 郭杰 华文浩 《继续医学教育》 2015年第5期32-33,共2页
教学实习是检验医学专业教学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环节,教学实习可以使实习生对检验这门学科有个综合的把握和全新的认识。但目前医学检验教学实习工作中还存在诸多如对实习生的管理难度增加,考核制度不完善、就业对实习的冲击等问题,发现... 教学实习是检验医学专业教学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环节,教学实习可以使实习生对检验这门学科有个综合的把握和全新的认识。但目前医学检验教学实习工作中还存在诸多如对实习生的管理难度增加,考核制度不完善、就业对实习的冲击等问题,发现这些问题并提供相应的对策和建议对于医学检验教学实习的工作至关重要,对于培养检验专业人才的实践操作能力和爱岗敬业的精神,更好地适应检验人才市场的要求也有积极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检验医学 教学实习 问题和对策
下载PDF
不同实习教学模式在医学检验专业中的应用探讨 被引量:8
8
作者 徐新民 方茜 +1 位作者 王慧珠 王雅杰 《继续医学教育》 2019年第2期38-40,共3页
实习教学作为医学检验专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培养学生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非常重要。目前在医学检验专业中对实习生的管理和教学有多种模式,不同教学模式有各自的教学特点和适用专业,本文总结了案例式教学、PBL... 实习教学作为医学检验专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培养学生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非常重要。目前在医学检验专业中对实习生的管理和教学有多种模式,不同教学模式有各自的教学特点和适用专业,本文总结了案例式教学、PBL教学、WPBL教学和基于Deming环的TBL+PBL式教学四种教学方法的教学特点、教学过程以及应该注意的问题。不同医院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和实习生的自身素质采取不同的教学管理模式,更好地促进学生对理论知识和临床实践的有效结合,使学生在实习过程中能够有所得,更加热爱检验专业,同时为不同医院的医学检验专业寻找适合自身实际情况的教学方式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检验 实习 教学模式 PBL教学 教学特点 管理模式
下载PDF
2016-2018年北京某医疗机构HIV抗体检测结果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王改先 盛琳君 +3 位作者 廖东雪 张青竹 张海军 华文浩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1年第S02期93-95,共3页
目的了解北京某医疗机构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抗体的检测结果,分析门诊及住院人员HIV感染情况,为制定艾滋病的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回顾分析2016-2018年,采用胶体金、化学发光方法检测HIV抗体初筛的结果和免疫印迹方法检测HIV抗体确... 目的了解北京某医疗机构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抗体的检测结果,分析门诊及住院人员HIV感染情况,为制定艾滋病的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回顾分析2016-2018年,采用胶体金、化学发光方法检测HIV抗体初筛的结果和免疫印迹方法检测HIV抗体确证实验的结果。结果HIV抗体免疫印迹阳性结果中,男性居多,年龄在18~40岁高发,高危行为以男男性行为居多,地域分布以河北、北京、新疆居多。结论北京某医疗机构HIV抗体的检测结果,可以看出HIV感染还有部分流行,关注高危行为人群HIV抗体的筛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 结果 分析
下载PDF
多项检验指标在恶性疟患者诊治中的临床意义
10
作者 郭杰 焦炳欣 +1 位作者 徐新民 李娟 《中国医刊》 CAS 2017年第5期62-65,共4页
目的探讨恶性疟患者多项临床检验指标的变化特点及其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5年7月在本院就诊的60例恶性疟疾患者作为研究组,以6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多项临床检验指标。同时对60例恶性疟患者抗疟治疗前后血清C... 目的探讨恶性疟患者多项临床检验指标的变化特点及其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5年7月在本院就诊的60例恶性疟疾患者作为研究组,以6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多项临床检验指标。同时对60例恶性疟患者抗疟治疗前后血清C-反应蛋白(CRP)和前白蛋白(P-ALB)的水平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治疗前血清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CRP、白介素6(IL-6)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总蛋白(TP)、白蛋白(ALB)、P-ALB、胆碱酯酶(CHE)、胆固醇(TCHO)、高密度脂蛋白(HDL-L)、低密度脂蛋白(LDL-L)水平及血小板(PLT)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随治疗时间延长,研究组CRP水平逐渐降低,P-ALB水平逐渐升高。肺炎支原体IgG抗体阳性率达87.5%。结论临床血清检验指标对恶性疟患者疾病诊断和疗效评估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疟疾 检验指标 临床应用价值
下载PDF
基于感染/传染性疾病特点的分子生物学检验教学体会
11
作者 王爽 徐新民 +1 位作者 王慧珠 王雅杰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1年第S02期283-285,共3页
分子生物学检验技术在检验医学领域中被广泛应用,随着新发传染病的产生和流行,感染性疾病的分子诊断也逐渐体现出重要的作用。为了应对未来的疾病筛查和诊断工作发展,感染性疾病分子诊断的教学工作也逐渐被重视。本文分别从分子生物学... 分子生物学检验技术在检验医学领域中被广泛应用,随着新发传染病的产生和流行,感染性疾病的分子诊断也逐渐体现出重要的作用。为了应对未来的疾病筛查和诊断工作发展,感染性疾病分子诊断的教学工作也逐渐被重视。本文分别从分子生物学检验技术的基础教学改进和感染性疾病特色教学内容优化两方面,叙述了分子生物学检验技术在感染性疾病相关教学内容上的教学体会,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教学质量,为医学检验专业医学生今后从事感染性疾病相关的分子生物学检验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生物学检验 感染性疾病 教学内容 教学体会
下载PDF
在抗击传染病疫情中平战结合的临床检验体系建设重要性探讨 被引量:2
12
作者 王雅杰 潘美晨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CAS 2020年第5期721-723,共3页
目前,国内新冠疫情防控取得阶段性胜利,但全球疫情形势愈发严峻,已进入全球大流行阶段。临床检验实验室检查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诊疗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对于有效控制疫情至关重要。本文对临床检验实验室在传染病疫情防控中发挥的作... 目前,国内新冠疫情防控取得阶段性胜利,但全球疫情形势愈发严峻,已进入全球大流行阶段。临床检验实验室检查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诊疗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对于有效控制疫情至关重要。本文对临床检验实验室在传染病疫情防控中发挥的作用进行讨论,提出建立平战结合的检验体系,提高应对突发传染性疾病的防控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病疫情 临床检验体系 平战结合
下载PDF
丙型肝炎病毒抗体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95%阳性预测值最佳吸光度/临界值建立方法学和重要性探讨 被引量:1
13
作者 韩金育 郭晶晶 +2 位作者 孟欢 陈瑾 王雅杰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56-162,共7页
目的确定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抗体阳性预测值≥95%的最佳吸光度/临界值(signal-to-cutoff,S/CO),确定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实验室医学决定水平,为探索不同系统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检测试剂95%阳性置信区间建立方... 目的确定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抗体阳性预测值≥95%的最佳吸光度/临界值(signal-to-cutoff,S/CO),确定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实验室医学决定水平,为探索不同系统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检测试剂95%阳性置信区间建立方法学。方法收集2021年7月至2022年2月门诊及住院患者进行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chemiluminescence analysis,CLIA)初筛检测同时进行HCV RNA检测的血浆样本共282例,其中抗体初筛有反应性(S/CO≥1)样本252例,阴性样本30例,进行重组免疫印记试验(recombinant immunoblot assay,RIBA)并查阅其HCV RNA检测结果,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得到预测本实验室阳性预测值≥95%时HCV感染的抗体S/CO值。结果初筛为阴性的30例样本双重确证试验结果均为阴性;排除16例HCV感染史不明确的样本,丙型肝炎病毒抗体S/CO≥1的236例样本经双重确证试验得到真阳性样本188例,阴性样本48例,经ROC曲线分析,本实验室阳性预测值≥95%时,本实验室抗体S/CO值为7.83,灵敏度为93.09%,特异度为95.83%,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为0.98(P<0.0001)。结论为临床提供本实验室阳性预测值≥95%时HCV感染抗体的S/CO值以协助临床诊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型肝炎病毒抗体 重组免疫印迹试验 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 阳性预测值
下载PDF
血清LDL-C/HDL-C、non-HDL-C、RLP-C及sLOX-1水平与老年急性脑梗死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萌 刘海颖 齐畅 《临床误诊误治》 CAS 2024年第1期83-88,共6页
目的分析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non-HDL-C)、残粒脂蛋白胆固醇(RLP-C)及可溶性凝集素样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sLOX-1)水平与老年急性脑梗死(ACI)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2... 目的分析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non-HDL-C)、残粒脂蛋白胆固醇(RLP-C)及可溶性凝集素样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sLOX-1)水平与老年急性脑梗死(ACI)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8月收治的230例老年ACI作为研究组,另选择同期、同年龄段115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LDL-C/HDL-C、non-HDL-C、RLP-C及sLOX-1水平,比较研究组不同斑块稳定性、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评估]、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患者上述指标水平,偏回归分析上述指标与老年ACI的关系,并分析上述指标与斑块稳定性、IMT、NIHSS评分的相关性。结果研究组LDL-C/HDL-C、non-HDL-C、RLP-C、sLOX-1水平高于对照组(P<0.01)。老年ACI患者LDL-C/HDL-C、non-HDL-C、RLP-C及sLOX-1水平,无斑块患者<稳定斑块患者<不稳定斑块患者,轻度神经功能缺损患者<中度神经功能缺损患者<重度神经功能缺损患者,IMT正常患者<IMT增厚患者<斑块形成患者(P<0.05)。LDL-C/HDL-C、non-HDL-C、RLP-C、sLOX-1水平与老年ACI密切相关(P<0.01)。研究组LDL-C/HDL-C、non-HDL-C、RLP-C及sLOX-1水平分别与斑块稳定性、IMT、NIHSS评分呈正相关(P<0.01)。结论老年ACI患者LDL-C/HDL-C、non-HDL-C、RLP-C、sLOX-1水平明显升高,且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残粒脂蛋白胆固醇 可溶性凝集素样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 老年人 相关性
下载PDF
血清NSE对重症感染患者早期诊断与预后评估的应用
15
作者 韩佳琪 李韦杰 +1 位作者 沈从乐 晁彦公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CAS 2024年第6期1110-1114,共5页
目的分析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对急诊重症感染患者早期诊断与预后评估的临床价值。方法纳入2022年6月至2023年6月本院急诊收治的重症感染患者120例,同时纳入普通感染患者25例进行对照分析。分析了两组患者的一般状况、血清NSE、IL-... 目的分析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对急诊重症感染患者早期诊断与预后评估的临床价值。方法纳入2022年6月至2023年6月本院急诊收治的重症感染患者120例,同时纳入普通感染患者25例进行对照分析。分析了两组患者的一般状况、血清NSE、IL-6及乳酸水平变化、氧合指数比例、APACHE II评价、SOFA评分、并发症情况及预后状况等。结果共有139例患者(95.86%)入院时合并基础疾病,其中高血压病最常见(36例,24.8%),其次是糖尿病(26例,17.9%)和冠心病(21例,14.48%)。与普通组相比,重症感染患者组血清中NSE、IL-6水平显著升高(P<0.01)。Spearman秩相关分析显示,对于重症感染患者NSE水平与GCS评分存在负相关关系,K-M生存分析发现,NSE水平低组累计生存率高于水平高组,NSE≥13ng/mL时,对重症感染患者预后诊断的AUC为0.710。结论本研究显示血清NSE水平在重症感染患者中显著上升,对于重症感染患者预后的评估具有良好的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SE 重症感染 预后 K-M生存分析 重症监护
下载PDF
神经梅毒患者实验室特征分析
16
作者 李新月 韩金育 +2 位作者 陈瑾 梁静 王雅杰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 2024年第4期778-782,共5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神经梅毒患者实验室检测结果,探究神经梅毒发病的危险因素。方法纳入2020年5月至2023年2月期间,就诊于北京地坛医院的188例梅毒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神经梅毒组124例、梅毒(非神经梅毒)组64例,比较两组患者性别、年龄、脑... 目的回顾性分析神经梅毒患者实验室检测结果,探究神经梅毒发病的危险因素。方法纳入2020年5月至2023年2月期间,就诊于北京地坛医院的188例梅毒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神经梅毒组124例、梅毒(非神经梅毒)组64例,比较两组患者性别、年龄、脑脊液和血清实验室检测结果。结果神经梅毒组患者年龄、男性患者比例均高于梅毒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神经梅毒组脑脊液中蛋白、白细胞、TPPA阳性率、TRUST阳性率、FTA-ABS IgG阳性率、潘氏试验阳性率及血清FTA-ABS IgM阳性率、TRUST滴度分布均高于梅毒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梅毒组相比,神经梅毒组NLR升高、LMR降低,主要表现在淋巴细胞计数降低,特别是CD4^(+)T淋巴细胞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717,P<0.05);性别(男性相较于女性)(OR=2.660,95%CI:1.084~6.527,P=0.033)、年龄(OR=1.058,95%CI:1.023~1.095,P=0.001)、脑脊液蛋白(OR=1.047,95%CI:1.010~1.085,P=0.013)、脑脊液白细胞(OR=1.257,95%CI:1.102~1.434,P=0.001)、血清TRUST>1:8(OR=3.461,95%CI:1.123~10.665,P=0.031)可能是神经梅毒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性别(男性)、高龄、脑脊液蛋白和白细胞升高及血清TRUST滴度>1:8是提示疾病进展为神经梅毒的高危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梅毒 脑脊液 血清 实验室检查
下载PDF
免疫功能检测在慢性乙型肝炎相关疾病中的临床价值
17
作者 张帆 王雅杰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 2024年第12期2274-2277,共4页
目的分析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代偿期与失代偿期患者的免疫功能检测指标,为肝硬化早期识别及病情监测治疗提供参考价值。方法选择2021年10月至2023年1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地坛医院住院患者肝硬化代偿期患者(LCC组)94例,肝硬化失代偿期患... 目的分析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代偿期与失代偿期患者的免疫功能检测指标,为肝硬化早期识别及病情监测治疗提供参考价值。方法选择2021年10月至2023年1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地坛医院住院患者肝硬化代偿期患者(LCC组)94例,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LCD组)96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CHB组)93例。检测外周血常用免疫指标及辅助T细胞功能。结果LCD组血清IgA水平均高于LCC组,血清C1q、CD3^(+)T细胞、CD8^(+)T细胞、CD45^(+)淋巴细胞水平低于LC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联合鉴别LCC组与LCD组的效果好,ROC曲线下面积(AUC)值为0.835,大于5项单一指标(P<0.05);CHB组血清IgA低于LCD组,血清C3、C4、C1q、CD3^(+)T细胞、CD8^(+)T细胞、CD4^(+)T细胞、CD45^(+)淋巴细胞高于LC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联合鉴别CHB组与LCD组的效果好,ROC曲线下面积(AUC)值为0.916,大于8项单一指标(P<0.05)。结论与CHB相比,CHB相关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免疫指标水平存在明显差异。免疫指标联合检测有助于CHB相关疾病的早期识别及病情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免疫指标 辅助T细胞功能 慢性乙型肝炎
下载PDF
重症手足口病患儿合并肺炎支原体感染实验室检测指标对于临床诊断及治疗的提示性作用 被引量:32
18
作者 曲沛 徐新民 +4 位作者 赵苗苗 李娟 宋淑静 郭杰 华文浩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601-603,共3页
目的探讨肠道病毒71型合并肺炎支原体感染的重症手足口患儿的检测指标对于临床诊断及治疗是否起到提示作用。方法收集2014年3月至8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住院的手足口病患儿100例,非手足口病患儿50例,对其粪便标本采用荧光定... 目的探讨肠道病毒71型合并肺炎支原体感染的重症手足口患儿的检测指标对于临床诊断及治疗是否起到提示作用。方法收集2014年3月至8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住院的手足口病患儿100例,非手足口病患儿50例,对其粪便标本采用荧光定量RT-PCR方法检测,得出核酸定性结果。对其血清标本采用被动凝集法检测以得出肺炎支原体抗体效价。分析肺炎支原体感染在手足口病组和非手足口病组中的差异,探讨肠道病毒71型合并肺炎支原体感染与手足口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结果重症手足口病组患儿的肺炎支原体阳性率(76%)高于轻症手足口病组患儿的肺炎支原体阳性率(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319,P=0.004)。结论肠道病毒71型阳性合并肺炎支原体感染的重症手足口病患儿,应在临床诊治中引起关注。对于降低重症手足口病患儿向危重症的转化具有提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手足口病 肠道病毒71型 肺炎支原体 合并感染
下载PDF
2008~2014年228例布鲁氏杆菌感染患者流行趋势分析 被引量:23
19
作者 华文浩 万钢 +3 位作者 徐新民 盛琳君 李敏 王慧珠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6年第1期45-46,48,共3页
目的了解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2008~2014年228例布鲁氏杆菌病住院患者发病特征,为制定布鲁氏杆菌病预防和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08年8月至2014年12月228例布鲁氏杆菌病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7.0软件... 目的了解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2008~2014年228例布鲁氏杆菌病住院患者发病特征,为制定布鲁氏杆菌病预防和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08年8月至2014年12月228例布鲁氏杆菌病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7.0软件分析完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2008~2014年布鲁氏杆菌病患者年龄集中在51~60岁,患者男性与女性性别比例为4∶1,男性居多,夏秋季高发,布鲁氏杆菌病患者出现波状热与未出现波状热比例为2.6∶1.0,布鲁氏杆菌病患者出现波状热布鲁氏杆菌病患者住院天数短,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95)。血培养结果阳性率较低,布鲁氏杆菌为革兰阴性小球杆菌,在培养基上生长缓慢,容易误诊。布鲁氏杆菌病患者出现并发症肝损伤患者居多,依次为脑损伤、骨损伤。结论 2008~2014年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收治的布鲁氏杆菌病住院患者呈上升趋势,目前对该病的治疗没有特效药,因此要加强对该病的检测和预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鲁氏杆菌 流行趋势 波状热
下载PDF
流行性感冒发病初期利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相关细胞因子的临床应用价值探讨 被引量:9
20
作者 李娟 赵苗苗 +5 位作者 马雪瀛 曲沛 张响 郭杰 周宇 宋淑静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7年第24期3396-3397,3400,共3页
目的通过观察流感患者发病初期细胞因子水平变化,初步建立以流式多重微球芯片技术为主要方法的临床细胞因子检验方法,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54例甲流病毒核酸阳性和20例甲流病毒核酸阴性的流感样患者作为流感发病组,其中甲流病毒... 目的通过观察流感患者发病初期细胞因子水平变化,初步建立以流式多重微球芯片技术为主要方法的临床细胞因子检验方法,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54例甲流病毒核酸阳性和20例甲流病毒核酸阴性的流感样患者作为流感发病组,其中甲流病毒核酸阳性患者分为轻症组和重症组,甲流病毒核酸阴性的流感样患者为甲流核酸阴性组;另选取35例健康对照人群作为对照组,对所有全血标本的细胞因子进行检测和统计学分析。结果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21(IL-21)、白细胞介素-12p70(IL-12p70)、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10(IL-10)、趋化因子-10(IP-10)、白细胞介素-2(IL-2)、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水平在流感患者发病初期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γ-干扰素(IFN-γ)在流感发病组和对照组中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症组IL-6、IP-10水平比轻症组、甲流病毒核酸阴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L-6、IL-21、IL-12p70、IL-1β、IL-10、IP-10、IL-2、MCP-1均可作为发热患者的临床生物学评价指标,其中IL-6、IP-10可作为病情进展评估的重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型流感病毒性感冒 流式多重微球芯片 细胞因子 临床价值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