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标准化患者教学在神经眼科教学中的应用
1
作者 方伯言 王大江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7年第8期1523-1525,共3页
目的:通过积极探索标准化患者(standardized patient,SP)教学法在神经眼科教学中的应用与研究,着力提升神经眼科医师临床诊疗思维层次和能力素质。方法:以2014/2016年参加神经眼科临床专业学习培训的研究生或进修生为主要研究对象,随机... 目的:通过积极探索标准化患者(standardized patient,SP)教学法在神经眼科教学中的应用与研究,着力提升神经眼科医师临床诊疗思维层次和能力素质。方法:以2014/2016年参加神经眼科临床专业学习培训的研究生或进修生为主要研究对象,随机抽样选取40名人员,按性别比例设置分配两组,分别采用传统教学法和SP教学法组织施教。课程结束后,采取科目考试、问卷调查、综合评定等方式,对评测教学内容、质量和效果的量化数据进行采集与汇总,并应用SPSS 20.0系统进行综合分析,得出科学结论,形成研究报告。结果:问卷调查显示,两个组分别对课堂教学内容的趣味性、知识理解掌握的透彻性、理论联系实际的有效性、临床诊断治疗的指导性,以及教师施教能力的满意度进行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病例分析试题考试成绩进行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使用标准化患者教学法有助于培养神经眼科医师临床诊疗思维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标准化患者 神经眼科 教学方法
下载PDF
康复治疗在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35
2
作者 关利利 刘爱贤 +1 位作者 莫林宏 甄巧霞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17年第5期572-574,共3页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经过康复治疗后脑卒中患者认知功能的改善情况。方法:将102例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患者采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之上同时进行脑卒中后认...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经过康复治疗后脑卒中患者认知功能的改善情况。方法:将102例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患者采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之上同时进行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相对应的康复训练,治疗完成后使用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以及认知功能的成套测验(LOTCA)检测两组患者认知功能障碍改善程度。结果:治疗组患者经过治疗后的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以及认知功能的成套测验(LOTCA)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评分(P<0.05),治疗组脑卒中后认知障碍改善程度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患有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在使用药物治疗基础上使用康复治疗能够较好的改善其认知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血管意外/并发症 认知障碍/病因学 认知障碍/治疗 认知障碍/康复
下载PDF
中国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神经修复治疗临床指南(2022版) 被引量:64
3
作者 国际神经修复学会中国委员会 北京医师协会神经修复学专家委员会 +21 位作者 广东省医师协会神经修复专业医师分会 陈琳 张志强 卜云芸 戴宜武 何超 何乐 李聪 刘长信 苗素华 乔立艳 屈传强 万继峰 郗海涛 杨利 袁宏伟 张家成 张黎 张文川 赵忙所 赵燕星 朱宏伟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 2023年第1期1-12,共12页
特发性面神经麻痹(idiopathic facial nerve palsy),又称面神经炎(facial neuritis)、Bell麻痹(Bell palsy),中医称口僻、口眼歪斜,是最常见的面神经疾病,占60%~75%,发病率为(11.5~53.3)/10万人[1],临床以面部自主运动、表情功能减退或... 特发性面神经麻痹(idiopathic facial nerve palsy),又称面神经炎(facial neuritis)、Bell麻痹(Bell palsy),中医称口僻、口眼歪斜,是最常见的面神经疾病,占60%~75%,发病率为(11.5~53.3)/10万人[1],临床以面部自主运动、表情功能减退或丧失,面神经和面部表情肌组织营养障碍为主要表现,显著影响患者容貌、个人尊严和社会形象。重度患者早期出现严重面神经水肿,神经鞘膜内高压,面神经缺血、缺氧,水肿进一步加重等恶性循环,导致神经轴突坏死、崩解、脱髓鞘的病理改变。后期则错位再生,引起面部连带运动。目前治疗方法有药物(脱水药、B族维生素、糖皮质激素、抗病毒药物等)、针灸、理疗、面部康复训练等。轻中度患者大多经过2周至3月的治疗可以基本痊愈,但有1/3以上的中度和重度患者残留程度不等的后遗症,中西医结合神经修复规范治疗有助于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面神经麻痹 神经修复 治疗 临床指南
下载PDF
脑库与神经病学建设 被引量:6
4
作者 曹凌晓 黄越 +27 位作者 蔡志友 陈彪 陈生弟 樊东升 方伯言 郭燕军 韩璎 黄华品 纪文军 李红燕 刘坤 裴中 彭丹涛 施福东 隋轶 唐北沙 王枫 王雯 王朝霞 吴安华 徐运 杨东东 张国富 张力伟 张振涛 赵伟 赵性泉 王拥军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914-923,共10页
人脑组织库(简称脑库)是通过遗体器官组织捐献渠道进行的脑组织采集、存储、研究并资源共享,为医学研究者开展神经病学和神经科学研究而奠定基础的机构。脑库的发展伴随神经病学发展的始终:神经病学始于对个案脑组织的尸体解剖病理学检... 人脑组织库(简称脑库)是通过遗体器官组织捐献渠道进行的脑组织采集、存储、研究并资源共享,为医学研究者开展神经病学和神经科学研究而奠定基础的机构。脑库的发展伴随神经病学发展的始终:神经病学始于对个案脑组织的尸体解剖病理学检查,随着脑库建设可将神经病学再度带入崭新的认知领域,促进神经系统疾病新病种的发现与确定,对探索疾病的发生发展机制和新的治疗手段具有重要作用。本文拟从脑库发展史、国内外发展现状及其与神经病学的时代意义等方面进行阐述,并探讨我国脑库建设的机遇与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病学 神经科学 病理学 综述
下载PDF
重塑大脑:中枢神经系统不同神经元的直接转化
5
作者 路芳 胡伟 刘雅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14-116,共3页
胚胎发育期处于多向分化状态的干细胞受进行性表观遗传调控,以确保干细胞顺利不可逆分化为目标细胞.体细胞核移植实验、细胞融合实验以及最近的诱导多功能干细胞(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iPSC)技术表明,完全分化的细胞能够回... 胚胎发育期处于多向分化状态的干细胞受进行性表观遗传调控,以确保干细胞顺利不可逆分化为目标细胞.体细胞核移植实验、细胞融合实验以及最近的诱导多功能干细胞(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iPSC)技术表明,完全分化的细胞能够回复到多能分化状态,这一过程被称为胞核重编程[1].另外,已分化细胞也可以不通过产生祖细胞直接转化到另一类型,这一现象被称为细胞类型的直接转化(direct lineage conversion),在中枢神经系统常常观察到细胞类型的直接转化现象.本文综述了近年在细胞类型直接转化领域的研究进展及其可能的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枢神经系统 神经元 多能干细胞 直接转化
下载PDF
24例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血管炎患者的MRI表现 被引量:3
6
作者 刘永红 王亚明 +13 位作者 徐望舒 周衡 王化冰 刘云 马越涛 曹京波 宋田 丛衡日 魏玉桢 周安娜 赵琳 李昕頔 刘翕然 张星虎 《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 CAS 2017年第6期406-410,共5页
目的观察24例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血管炎(PACNS)的磁共振成像(MRI)表现,探讨PACNS的MRI诊断价值。方法对急性期进行了MRI检查的24例经病理证实的PACNS的MRI特点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 24例患者中,病灶以幕上多见[19例(79.2%)],最常累及... 目的观察24例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血管炎(PACNS)的磁共振成像(MRI)表现,探讨PACNS的MRI诊断价值。方法对急性期进行了MRI检查的24例经病理证实的PACNS的MRI特点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 24例患者中,病灶以幕上多见[19例(79.2%)],最常累及颞叶、额叶、顶叶及基底节区(包括丘脑),分别为13例(54.2%)、10例(41.7%)、8例(33.3%)、8例(33.3%);大部分病灶累及双侧大脑半球[15例(72.5%)],灰质和白质均受累[21例(87.5%)]。MRI上病灶可多发或单发,均为12例(50%)。病灶形态大致可分为四种类型:斑片状、肿块样、脑回状和混合性,分别为12例(50%)、8例(33.3%)、2例(8.3%)和2例(8.3%)。MRI上所有病灶均呈长(稍长)T1WI、长(稍长)T2WI异常信号,增强扫描可见病灶均有强化,FLAIR上均呈高或稍高信号,9例(37.5%)病灶中心呈散点状短T1WI、短T2WI混杂信号。17例行DWI和ADC序列检查者中,9例(52.9%)在DWI上呈高(稍高)信号,ADC上呈等信号或混杂信号影,8例(47.1%)在DWI及ADC上呈等信号。11例行GRE序列检查者,8例(72.7%)可见病灶局部有点状低信号影或病灶周围血管影增粗,余3例未见异常。8例行MRA序列检查者,仅1例发现异常,可见病灶供血区相应血管局部有狭窄。结论本组24例PACNS患者急性期头MRI均有异常,表现多样,病灶以幕上多见,可累及各个脑区,病灶可多发或单发,多数灰白质均受累。其形态可表现为斑片状、肿块样、脑回状或混合性,增强扫描均可见强化,以斑片状或脑回样强化多见。头MRI上病灶多变、灰白质受累、斑片状或脑回样强化等表现对PACNS诊断有一定提示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 中枢神经系统血管炎 磁共振波谱学
下载PDF
双源性并行心律心电散点图图形特征分析 被引量:8
7
作者 张夏琳 莫林宏 +2 位作者 孙晓丹 刘墨吉 张丽华 《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 CAS 2014年第5期569-573,共5页
目的:观察双源性并行心律的心电散点图特征,探讨其鉴别诊断的意义。方法:选择已明确诊断的7例双源性并行心律患者的心电散点图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别与单源性早搏、双源性早搏及单源性并行心律的心电散点图特征进行对比。结果:共分为6... 目的:观察双源性并行心律的心电散点图特征,探讨其鉴别诊断的意义。方法:选择已明确诊断的7例双源性并行心律患者的心电散点图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别与单源性早搏、双源性早搏及单源性并行心律的心电散点图特征进行对比。结果:共分为6组(每组各7例),其特征是:1组(单源性房性早搏),呈三分布,窦性节律位于45°线上;2组(双源性房性早搏)呈五分布,窦性节律位置不变,早搏前后点分别位于其两边,图形对称呈双分布,1、2组B线斜率均在0-1之间,其斜率无显著差异(P>0.05);3组(单源性室性早搏),呈四分布图形,窦性节律位于45°线上,早搏前后点分别趋向平行于X、Y轴,4组(双源性室性早搏)呈六分布,窦性节律位置不变,与单源性室早不同之处在于,其早搏前后点呈对称双分布,3、4组B线斜率均趋向于0,其斜率也无显著差异(P>0.05);5组(单源性并行心律)图形特征为沿垂直于45°线的四分布图形,早搏点集垂直于45°线,早搏前点、后点集分别垂直于X、Y轴;6组(双源性并行心律)图形为沿垂直于45°线的七分布图形,图形与单源性并行心律相似,5、6组间B线斜率均趋向于∞,无显著差异(P>0.05),不同之处在于呈双分布;5、6组B线斜率明显大于1、2组[(∞)比(4.78±0.19)],1、2组B线斜率又显著大于3、4组(0.36±0.06),P均<0.01。结论:双源性并行心律心电散点图特征与单源性并行心律,单(双)源性房、室早搏图形均有显著差异,有助于并行心律的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早搏复合征 室性早搏复合征 并行收缩
下载PDF
依达拉奉联合奥扎格雷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5
8
作者 路芳 聂忆秋 莫林宏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17年第5期645-647,共3页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联合奥扎格雷治疗缺血性脑卒中(IS)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80例急性IS病人,根据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奥扎格雷治疗,观察组采用依达拉奉联合奥扎格雷治疗,于治疗后7 d、14 d、30 d比较2组在...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联合奥扎格雷治疗缺血性脑卒中(IS)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80例急性IS病人,根据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奥扎格雷治疗,观察组采用依达拉奉联合奥扎格雷治疗,于治疗后7 d、14 d、30 d比较2组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指数评分和改良爱丁堡-斯堪的那维亚量表(SSS)评分、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等方面的差异。结果:观察组病人治疗后7 d、14 d和30 d的SSS评分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观察组病人治疗后14 d和30 d的ADL指数评分均较对照组显著提高(P<0.01);观察组病人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2组均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依达拉奉联合奥扎格雷治疗能明显改善IS病人的神经功能缺损及日常生活能力,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卒中 依达拉奉 奥扎格雷
下载PDF
冠心病患者心电图平面QRS-T夹角特征分析 被引量:5
9
作者 张夏琳 刘晓玲 +2 位作者 莫林宏 王睿 卢喜烈 《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 CAS 2013年第5期520-522,共3页
目的:探讨心电图平面QRS—T夹角特点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了确诊为冠心病的93例患者的心电图资料,根据其心电图平面QRS—T夹角大小分为3组,〈50。组(41例);50°~100°组(33例);〉100°组(19例),然后与其... 目的:探讨心电图平面QRS—T夹角特点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了确诊为冠心病的93例患者的心电图资料,根据其心电图平面QRS—T夹角大小分为3组,〈50。组(41例);50°~100°组(33例);〉100°组(19例),然后与其动态心电图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3组间单纯房(室)早及室上速的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与〈50°、50°~100°组比较,〉100°组室速发生率明显升高[(7.32%比12.12%比36.84%),P〈0.01,〈0.05];〈50°组和50°~100°组间室速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心电图平面QRS—T夹角明显增大时,室速发生率升高,值得临床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心动过速 室性 心电描记术
下载PDF
超声心动图和B型脑钠肽在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危险事件中的价值 被引量:5
10
作者 仲玉 卢晓敏 于红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15年第8期1527-1530,共4页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和 B 型脑钠肽(BNP)在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T2DM+CHD)患者危险事件分层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09年5月至2012年5月本院收治的92例 T2DM+CHD 的患者作为观察组,根据患者病情分为3个亚组;选取同一时期的 ...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和 B 型脑钠肽(BNP)在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T2DM+CHD)患者危险事件分层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09年5月至2012年5月本院收治的92例 T2DM+CHD 的患者作为观察组,根据患者病情分为3个亚组;选取同一时期的 T2DM 的20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各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血压、糖脂代谢和体质量指数(BMI)。使用 M 超声心动图、二维超声心动图(TED)和脉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测量并比较各组患者的心脏结构及功能,比较各组患者的 BNP 及心肌肌钙蛋白 I(cTnI)水平,并对 T2DM+CHD 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各组患者的性别、年龄、舒张压(DBP)、BMI、舒张末期室间隔厚度(IVS)、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IDd)和左室后壁厚度(LVPW)无统计学差异(P>0.05);患者的病程、收缩压(SBP)、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脂、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左心房的灌注分数(LAFF)、左心房的射血分数(LAEF)、BNP 及 cTnI 具有统计学差异(P <0.05)。HbA1c、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C)、LVMI、LAEF、BNP 水平和 cTnI 水平是 T2DM+CHD 患者的危险事件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超声心动图和血清 BNP 检测对T2DM+CHD 患者危险分层评价具有一定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心动描记术 利钠肽 脑/分析 糖尿病 2 型/并发症 冠心病/并发症
下载PDF
脑卒中患者出现明显U波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莫林宏 张夏琳 +3 位作者 刘晓玲 王奕 路芳 范京胜 《江苏实用心电学杂志》 2013年第6期857-859,共3页
目的探讨脑卒中患者心电图检查出现明显U波(任何导联的U波振幅超过同一导联T波振幅的1/2)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546例明确诊断为脑卒中的患者,并对其分别进行心电图及生化实验检查。结果脑卒中后心电图出现明显U波者22例,占脑卒中患者... 目的探讨脑卒中患者心电图检查出现明显U波(任何导联的U波振幅超过同一导联T波振幅的1/2)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546例明确诊断为脑卒中的患者,并对其分别进行心电图及生化实验检查。结果脑卒中后心电图出现明显U波者22例,占脑卒中患者总数4.03%;出现明显U波并伴低血钾者2例,占脑卒中患者总数0.366%(χ2=17,P<0.001)。结论心电图出现的明显U波未必由低钾血症引起,临床应综合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心电图 U波 低钾血症
下载PDF
丁苯酞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35
12
作者 藏君 《中国医药》 2019年第5期715-718,共4页
目的观察丁苯酞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康复医院诊治的12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 目的观察丁苯酞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康复医院诊治的12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丁苯酞注射液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依达拉奉治疗。分析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及Barthel指数]及治疗前后S-100β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及白细胞介素(IL)水平变化。结果治疗后,2组NIHSS评分较治疗前降低,Barthel指数评分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Barthel指数评分高于对照组[(7. 5±0. 9)分比(10. 3±1. 9)分、(52±8)分比(47±7)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 05)。治疗后,2组S-100β、NSE、IL-1、IL-2及IL-6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 05)。结论依达拉奉能有效增强丁苯酞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且此过程可能与调控患者血清中S-100β、NSE及IL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依达拉奉 丁苯酞注射液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S-100Β
下载PDF
一种新的脑膜脑脊髓炎:自身免疫性胶质纤维酸性蛋白星形胶质细胞病 被引量:8
13
作者 刁东卫 方伯言 戚晓昆 《中华神经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399-400,共2页
神经系统抗原特异性自身免疫病是一种亚急性起病,可累及整个神经系统,对免疫治疗敏感的疾病.亚急性或隐匿性起病的表现使其容易被误诊为感染、变性、脱髓鞘、肿瘤或血管疾病.检测血清或脑脊液中神经元、胶质细胞、骨骼肌的特异性IgG可... 神经系统抗原特异性自身免疫病是一种亚急性起病,可累及整个神经系统,对免疫治疗敏感的疾病.亚急性或隐匿性起病的表现使其容易被误诊为感染、变性、脱髓鞘、肿瘤或血管疾病.检测血清或脑脊液中神经元、胶质细胞、骨骼肌的特异性IgG可以帮助诊断,并指导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副肿瘤综合征的发生与隐匿性肿瘤产生的神经抗原激发的免疫反应有关,丰富的自身抗体谱预示高发癌症的可能性.因此,神经系统特异性自身免疫抗体的检测不仅可以帮助诊断,还能为临床医生早期发现隐匿性肿瘤提供线索.近期梅奥医学中心神经免疫实验室的方伯言博士所属研究团队在Lennon教授支持下,发现了一种星形胶质细胞自身抗体——胶质纤维酸性蛋白抗体(GFAP-IgG),该抗体可以作为新的复发性自身免疫性脑膜脑脊髓炎的特异性生物标志物,该文已经刊登在JAMANeurol杂志[1],现将全文主要内容介绍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质纤维酸性蛋白 星形胶质细胞 自身免疫性 脑脊髓炎 脑膜 副肿瘤综合征 细胞病 特异性生物标志物
原文传递
复方脑肽节苷脂联合多奈哌齐治疗阿尔茨海默症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0
14
作者 王琳 杜广清 齐琳 《现代药物与临床》 CAS 2018年第8期1907-1910,共4页
目的探讨复方脑肽节苷脂联合盐酸多奈哌齐治疗阿尔茨海默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7月—2017年7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康复医院治疗的阿尔茨海默症患者105例,随机分成对照组(52例)和治疗组(53例)。对照组患者口服盐酸多奈哌... 目的探讨复方脑肽节苷脂联合盐酸多奈哌齐治疗阿尔茨海默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7月—2017年7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康复医院治疗的阿尔茨海默症患者105例,随机分成对照组(52例)和治疗组(53例)。对照组患者口服盐酸多奈哌齐片,1片/次,1次/d。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静脉滴注复方脑肽节苷脂注射液,10 m L加入300 m L生理盐水,1次/d。两组患者均治疗2周。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同时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精神状态、生活自理能力、阿尔茨海默相关的神经丝蛋白(AD7C-NTP)和tau蛋白水平。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8.85%和94.34%,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MMSEE评分和BI指数均显著升高(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精神状态和生活自理能力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AD7c-NTP和tau蛋白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患者AD7c-NTP和tau蛋白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复方脑肽节苷脂联合盐酸多奈哌齐治疗阿尔茨海默症患者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脑肽节苷脂注射液 盐酸多奈哌齐片 阿尔茨海默症 临床疗效 阿尔茨海默相关的神经丝蛋白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