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北京地区人群对防晒霜的认知及使用情况 被引量:14
1
作者 程少为 刘方 +4 位作者 曹梅 刘春玲 佟春光 张秀 何焱玲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566-569,共4页
目的了解北京地区人群对防晒霜的认知及使用情况。方法采取问卷调查方式,进行面对面交谈,并填写调查问卷。结果80.3%(578/720)的人使用过防晒霜,女性明显高于男性(P<0.001)。开始使用防晒霜的年龄为8~60岁,平均28.4±22.0岁,平... 目的了解北京地区人群对防晒霜的认知及使用情况。方法采取问卷调查方式,进行面对面交谈,并填写调查问卷。结果80.3%(578/720)的人使用过防晒霜,女性明显高于男性(P<0.001)。开始使用防晒霜的年龄为8~60岁,平均28.4±22.0岁,平均使用时间8.1±21.7年。35.8%的男性、34%的中老年人、44.6%的初等文化程度及28.3%的Ⅳ,Ⅴ型皮肤的人群从未使用过防晒霜。女性及Ⅰ,Ⅱ型皮肤的人使用防晒霜比较规律。63.1%的人群使用防晒霜SPF值在15~30之间。17.3%的人不知道自己使用防晒霜的SPF值,以男性、中老年、初等文化者以及Ⅳ、Ⅴ型皮肤人群为主。有一半以上的人不知道防晒指数的意义。结论北京地区人群中使用防晒霜的比例较高。在对防晒霜的认知和使用,不同人群差异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晒霜 紫外线 防光系数(SPF) UVA防护等级(PA)
下载PDF
北京地区680人皮肤光分型及防晒行为调查 被引量:7
2
作者 程少为 曹梅 +4 位作者 刘方 刘春玲 佟春光 张秀英 何焱玲 《中华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14-115,共2页
紫外线照射可引起皮肤损伤,包括皮肤肿瘤,光老化,日晒伤,晒黑以及光变态反应等。为了了解北京地区人群对日光损害和防晒的认知程度及行为。我们对680人进行了有关日晒及防晒的问卷调查,现报道如下。
关键词 行为调查 北京地区 防晒 人皮肤 分型 紫外线照射 皮肤损伤 皮肤肿瘤
原文传递
银屑病治疗不当致汞中毒临床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李远红 何焱玲 李安 《实用皮肤病学杂志》 2017年第4期212-213,共2页
目的了解银屑病治疗不当导致汞中毒的临床特点。方法分析总结北京朝阳医院14例因银屑病治疗不当导致汞中毒患者的临床特点,包括临床症状和体征、实验室检查指标以及治疗效果。结果 14例汞中毒患者均为使用中药偏方引起,其中熏蒸吸入者5... 目的了解银屑病治疗不当导致汞中毒的临床特点。方法分析总结北京朝阳医院14例因银屑病治疗不当导致汞中毒患者的临床特点,包括临床症状和体征、实验室检查指标以及治疗效果。结果 14例汞中毒患者均为使用中药偏方引起,其中熏蒸吸入者5例,口服者4例,外用者2例,口服联合外用者3例。汞中毒患者主要出现神经衰弱征候群、消化道症状、周围神经损害和肾脏损害。汞中毒的临床表现及化学检测结果均有其特异性。早期诊断和使用特效解毒剂治疗,多数患者能取得良好疗效。结论对银屑病进行规范治疗,避免治疗误区,对防止患者汞中毒的发生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屑病 中药 汞中毒
下载PDF
银屑病治疗不当致重金属中毒16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5
4
作者 李远红 何焱玲 +2 位作者 徐俊珠 董洁 贾红侠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283-284,共2页
目的了解银屑病治疗不当导致重金属中毒的临床特点。方法分析总结本院16例因银屑病治疗不当导致重金属中毒的临床资料和治疗方法。结果16例患者中,砷中毒7例,汞中毒5例,铅中毒3例,铅中毒合并砷中毒1例。重金属中毒的临床表现及毒物化学... 目的了解银屑病治疗不当导致重金属中毒的临床特点。方法分析总结本院16例因银屑病治疗不当导致重金属中毒的临床资料和治疗方法。结果16例患者中,砷中毒7例,汞中毒5例,铅中毒3例,铅中毒合并砷中毒1例。重金属中毒的临床表现及毒物化学检测结果都有其特异性。早期诊断和特效解毒剂治疗,多数患者能取得良好疗效。结论对银屑病进行规范治疗,避免治疗误区,对防止病人受到医源性损害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屑病 中药 重金属中毒
下载PDF
基于回顾性真实世界数据的复方青黛胶囊上市后安全性评价 被引量:3
5
作者 程吟楚 吴紫阳 +4 位作者 石伟龙 魏相博 高双庆 詹思延 赵荣生 《药物流行病学杂志》 2021年第8期529-535,共7页
目的:观察真实世界中复方青黛胶囊的临床应用情况,明确使用复方青黛胶囊的人群特征,进一步评价其在大规模人群中使用的安全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设计,连续纳入在2017年9月~2020年11月使用过复方青黛胶囊... 目的:观察真实世界中复方青黛胶囊的临床应用情况,明确使用复方青黛胶囊的人群特征,进一步评价其在大规模人群中使用的安全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设计,连续纳入在2017年9月~2020年11月使用过复方青黛胶囊的患者。患者资料来自5省市13家医院的电子病历数据。采用描述性统计方法分析复方青黛胶囊的使用人群特征、用药模式和药品相关不良事件(DRAEs)的发生率,使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探讨DRAEs的影响因素。结果:共计纳入48288例患者,性别比例约1∶1,中位年龄30岁(IQR:23,41)。结果表明,复方青黛胶囊的DRAEs发生率为14.39‰[95%CI(13.35‰,15.50‰),n=695],严重DRAEs发生率为0.062‰[95%CI(0.013‰,0.18‰),n=3],分别为1例剥脱性皮炎、1例消化道出血、1例皮疹。未发现常见(发生率超过1%)的DRAEs。DRAEs距用药的中位时间为11 d(IQR:6,15)。从表现和累及器官来看,消化道症状占比较高(主要为肝功能异常和消化道不适),其次为皮肤和神经系统损害。DRAEs的主要危险因素为高龄、男性、高剂量、长疗程和多药联用。结论:复方青黛胶囊的DRAEs总体发生率约为14.39‰。对高危人群进行重点管理,或能够进一步提高复方青黛胶囊的用药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青黛胶囊 上市后评价 安全性 真实世界研究
下载PDF
荨麻疹患者特异性IgE及过敏原检测与分析 被引量:31
6
作者 程少为 刘春玲 +3 位作者 兰东 张秀英 佟春光 曹梅 《中华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637-639,共3页
目的为进一步了解荨麻疹的致病因素及各种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采用过敏原体外检测试剂盒、自体血清皮肤试验及斑贴试验等方法对不同类型荨麻疹患者进行血清特异性IgE、自身抗体及接触性过敏原检测。结果116例患者中有84例(72.4%)... 目的为进一步了解荨麻疹的致病因素及各种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采用过敏原体外检测试剂盒、自体血清皮肤试验及斑贴试验等方法对不同类型荨麻疹患者进行血清特异性IgE、自身抗体及接触性过敏原检测。结果116例患者中有84例(72.4%)至少有一项过敏原阳性。至少一项强阳性的16例,强阳性率为13.8%。各种物质的阳性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53例自体血清皮肤试验有20例(37.7%)出现阳性反应。有26例同时进行了上述2项试验。14例自体血清皮肤试验阳性的荨麻疹患者血清特异性IgE均无强阳性反应,而12例自体血清皮肤试验阴性的患者中有4例(33.3%)呈强阳性反应(P<0.05)。对21例慢性荨麻疹患者进行斑贴试验,有19例(90.5%)至少对其中一种物质过敏。20种物质中有15项出现阳性,其中重铬酸钾、硫酸镍、橡胶的阳性率达到了38.1%。结论荨麻疹的病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可能对外界物质过敏,又有可能存在自身免疫的问题。同一患者可能同时存在2种不同类型的变态反应;接触性过敏原可引起接触性荨麻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荨麻疹 免疫球蛋白E 过敏原 斑贴试验 自体血清皮肤试验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