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加强胶质细胞瘤中分子网络的整体性研究
1
作者 章翔 毛星刚 +1 位作者 章薇 薛小燕 《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1-6,共6页
胶质母细胞瘤(Glioblastoma,GBM)是由多种遗传和表观遗传学改变而驱动的一类疾病,单个或少数几个分子靶点可能不足以治愈这类肿瘤.特别是当前的很多研究,虽然在实验研究中取得了较好的结果,但是在临床治疗中却难以获得明显的疗效.这充... 胶质母细胞瘤(Glioblastoma,GBM)是由多种遗传和表观遗传学改变而驱动的一类疾病,单个或少数几个分子靶点可能不足以治愈这类肿瘤.特别是当前的很多研究,虽然在实验研究中取得了较好的结果,但是在临床治疗中却难以获得明显的疗效.这充分说明,人体内真实的肿瘤环境,是多因素驱动的一类疾病,而针对单一或少数几个靶点,是难以逆转肿瘤的恶性程度的.在这类多因素之中,最主要的一个方面就是基因表达的多样性.根据目前的研究报导,GBM中存在大量异常表达的基因,在这些异常基因中,是否存在单个或少数的基因可作为治疗的靶点?对于这一问题目前仍是未解之谜.然而,一个普遍接受的事实是,众多的分子存在相互作用,这种作用形成了一个复杂的分子互作网络(molecular interacting network,MINW)系统.这个MINW的整体性质,将最终影响肿瘤的进展和转归.本文就这一现象,进行归纳性小结,以飨读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质母细胞瘤 免疫治疗 分子互作网络 蛋白互作 代数拓扑学 拓扑结构
下载PDF
非肿瘤性血液病住院患儿血小板无效输注--单中心资料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梁玉丽 王丽 吴润晖 《血栓与止血学》 2017年第2期218-221,共4页
目的通过对我院非肿瘤儿童病房血小板无效输注病例临床资料分析,了解儿童血小板无效输注的原因,为临床诊治提供帮助。方法顺序收集2015年1月到2015年12月北京儿童医院血液科非肿瘤病房住院的发生血小板无效输注的40例患儿病例,对相关数... 目的通过对我院非肿瘤儿童病房血小板无效输注病例临床资料分析,了解儿童血小板无效输注的原因,为临床诊治提供帮助。方法顺序收集2015年1月到2015年12月北京儿童医院血液科非肿瘤病房住院的发生血小板无效输注的40例患儿病例,对相关数据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0例患儿输注前中位血小板数目为10.2×10~9/L(0.0~20×10~9/L);出血情况:0级12例(30%)、Ⅰ级10例(25%)、Ⅱ级8例(20%)。Ⅲ级6例(15%),IV级4例(10%)。原发疾病:噬血细胞综合症10例(25%)、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6例(15%)再生障碍性贫血8例(20%)、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7例(17.5%)、系统性红斑狼疮2例(5%)、慢性活动性EB病毒感染1例(2.5%),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3例(7.5%)、其他3例(7.5%)。发生无效输注原因:免疫性因素21例(占52.5%):自身抗体5例、同族免疫性抗体16例(HLA特异性抗体10例、血小板特异性抗原(HPA)抗体6例),非免疫因素19例(47.5%):包括分布异常8例、非分布异常11例。治疗及预后:发生血小板输注无效后,在积极治疗原发病同时,针对21例免疫给用糖皮质激素和(或)免疫球蛋白,18例有效(有效率85.7%);32例应用促血小板生成素(rh TPO),25例有效(有效率78.1%)。结论非肿瘤性血液病患儿可发生血小板无效输注,引起严重血小板减少以及出血症状,免疫因素和非免疫因素均为常见发病机制,积极治疗原发病针对性应用免疫治疗可以起到有效控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非肿瘤性血液病 血小板输注无效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