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北京地区心血管病门诊人群勃起功能障碍患病率调查 被引量:4
1
作者 胡大一 陈红 +15 位作者 聂效云 刘梅颜 吴彦 贾三庆 严松彪 杨芳 王雷 李瑞杰 薛松维 任文林 项小平 刘世仁 牛峰 孔凡龙 张浩 李海燕 《中国医药导刊》 2003年第3期194-197,共4页
目的:了解北京地区心血管病门诊人群勃起功能障碍(ED)的患病率及影响因素。方法:共入选6 848例到心血管门诊就诊的年龄大于等于35岁的男性患者。调查采用问卷形式。根据患者的自我评价诊断ED。结果:在本调查中,ED的总患病率为84.5%,其... 目的:了解北京地区心血管病门诊人群勃起功能障碍(ED)的患病率及影响因素。方法:共入选6 848例到心血管门诊就诊的年龄大于等于35岁的男性患者。调查采用问卷形式。根据患者的自我评价诊断ED。结果:在本调查中,ED的总患病率为84.5%,其中轻度、中度和重度ED分别占28.5%、41.8%和14.2%。该人群ED的知晓率为24.1%,治疗率3.2%。老年、糖尿病、心脏病(心绞痛、心肌梗死)、高胆固醇血症、抑郁症和排尿困难是影响ED患病率的重要因素。饮酒和受教育程度对ED也有一定的影响。合并ED的心血管疾病及危险因素的患者对总体生活和性生活满意的比例明显下降,但对勃起功能的关注程度却增高。结论:在心血管病门诊人群中ED是常见病,是一个重要的健康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 心血管病 门诊 勃起功能障碍 患病率 调查 影响因素
下载PDF
口服奎尼丁转复心房颤动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顾复生 谢苗荣 +3 位作者 沈潞华 杨世豪 连铭峰 于俊明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1997年第3期122-124,共3页
应用口服奎尼丁转复心房颤动(AF)393例次,评价其效果、安全性、血药浓度的意义及相关因素对转复的影响。奎尼了用量第1日每次0.2g,每2h1次,共5次。如未能转复逐日每次递增0.1g,至第3日仍未转复逐停药。有47例测了血药浓度。393... 应用口服奎尼丁转复心房颤动(AF)393例次,评价其效果、安全性、血药浓度的意义及相关因素对转复的影响。奎尼了用量第1日每次0.2g,每2h1次,共5次。如未能转复逐日每次递增0.1g,至第3日仍未转复逐停药。有47例测了血药浓度。393例次AF中324例次(82.4%)转复成功,平均转复时间为13.7±5.1(2~42)h。高血压病、冠心病、心肌病及孤立性AF的转复率较风湿性心脏病者为高(93.8%、88.9%、88.9%、95.7%vs76.4%,P<0.05)。AF持续时间<6个月者转复率高于6~12及>12个月者(88.2%vs69.2%、56.3%,P<0.01)。左房内径<50mm者转复率高于≥50mm者(89.7%vs72.0%,P<0.05)。有效见药浓度为1.5~6.0ng/ml。未发现与奎尼丁有关的严重副作用。表明口服奎尼丁转复AF的成功率高,严重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低,其仍不失为治疗AF的一种较好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奎尼丁 药物疗法
下载PDF
有关静脉注射地尔硫控制心房颤动快速心室率的临床安全性问题 被引量:2
3
作者 胡大一 向晓平 +1 位作者 顾复生 洪和秀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1997年第3期125-126,共2页
关键词 心房颤动 快速心室率 药物疗法 地尔硫ZHUO
下载PDF
脑钠肽在急性心力衰竭诊断中的意义 被引量:1
4
作者 沈潞华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07年第2期81-83,共3页
关键词 急性心力衰竭 快速诊断 脑钠肽 急性肺部疾病 PEPTIDE 慢性心力衰竭 体格检查 呼吸困难
下载PDF
加速性交界区逸搏心律-交界性反复心律一室性早搏联律一例
5
作者 陈建华 黄捷英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1995年第8期500-501,共2页
加速性交界区逸搏心律-交界性反复心律一室性早搏联律一例河北省兴隆矿务局医院内科陈建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友谊医院心内科黄捷英1临床资料患者女性,59岁,因反复心悸5年,发作1个月,于1993年8月13日以心律失常入院。入... 加速性交界区逸搏心律-交界性反复心律一室性早搏联律一例河北省兴隆矿务局医院内科陈建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友谊医院心内科黄捷英1临床资料患者女性,59岁,因反复心悸5年,发作1个月,于1993年8月13日以心律失常入院。入院前间断服维拉帕米,因无效而停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律失常 病例报告 心电图
下载PDF
多普勒超声技术对心脏移植患者急性排斥反应时左室舒张功能指标的观察──与心内膜心肌活检对照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樊朝美 刘汉英 沈建秀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1995年第3期142-144,共3页
为进一步探讨多普勒超声技术早期检出急性心脏排斥反应的可能性和可靠性,对31例首次心脏移植患者进行了系列多普勒超声检查和24小时内相应的心内膜心肌活检对照研究。结果表明,急性心脏排斥反应时左室质量(LVmass)明显高... 为进一步探讨多普勒超声技术早期检出急性心脏排斥反应的可能性和可靠性,对31例首次心脏移植患者进行了系列多普勒超声检查和24小时内相应的心内膜心肌活检对照研究。结果表明,急性心脏排斥反应时左室质量(LVmass)明显高于排斥反应前(P<0.01);左室等容舒张期(IVRT)及舒张期二尖瓣口压差减半时间(PHT)均明显缩短(P<0.0001);舒张早期二尖瓣前向峰值血流速度较排斥反应前明显增高(P<0.01)。经成功应用免疫抑制剂治疗后,上述4项指标均恢复至对照前水平,研究结果表明,利用多普勒趔声技术测定的左室舒张功能指标是早期检出并监测急性心脏排斥反应的可靠、简便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普勒 超声心动图 心脏移植 排斥反应 EMB
下载PDF
国产西尼地平治疗轻中度高血压有效性及安全性研究 被引量:7
7
作者 陈源源 孙宁玲 +5 位作者 赵秀丽 贾三庆 郭冀珍 王琳 姚晨 卢熙宁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334-337,共4页
目的 评价国产西尼地平治疗轻度至中度高血压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以国产马来酸氨氯地平为对照药,在轻度至中度高血压病人中进行多中心、随机、双盲、平行、活性对照的临床试验。结果 西尼地平组平均坐位收缩压下降17.48mmHg(2.33k... 目的 评价国产西尼地平治疗轻度至中度高血压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以国产马来酸氨氯地平为对照药,在轻度至中度高血压病人中进行多中心、随机、双盲、平行、活性对照的临床试验。结果 西尼地平组平均坐位收缩压下降17.48mmHg(2.33kPa)(-11.58%),舒张压下降14.46mmHg(1.93 kPa)(-14.61%)。有69例(65.09%)患者在治疗结束时达到方案规定的治疗显效标准,15例(14.15%)患者达到有效标准,总有效率为79.24。在安全性/耐受性方面,西尼地平组内出现12例次考虑与治疗相关的不良事件,主要为心悸、头晕和面色潮红。没有出现有临床意义的生化及心电图改变。结论 国产西尼地平片疗效肯定,耐受性好,副作用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尼地平 治疗 高血压 马来酸氨氯地平 临床试验
下载PDF
雌激素抑制去卵巢家兔实验性主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 被引量:7
8
作者 刘彤 沈潞华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CSCD 1998年第4期321-324,共4页
为探讨雌激素对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和机制,以不同剂量雌激素或联合应用孕激素来替代治疗去卵巢动脉粥样硬化家兔。分别于实验前、第4和14周末分别测定血清脂质、丙二醛和超氧化物歧化酶,实验第14周末测定血浆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6-... 为探讨雌激素对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和机制,以不同剂量雌激素或联合应用孕激素来替代治疗去卵巢动脉粥样硬化家兔。分别于实验前、第4和14周末分别测定血清脂质、丙二醛和超氧化物歧化酶,实验第14周末测定血浆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6-酮基-前列腺素F1α和血栓素B2浓度,并做病理形态学检查。结果发现,与对照组相比,激素替代治疗各组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丙二醛、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及血栓素B2浓度显著降低(P<0.01,P<0.05);而血浆6-酮基-前列腺素F1α浓度显著增高(P<0.05);激素替代治疗组主动脉斑块面积百分比平均减少了57.8%(P<0.01)。孕激素对雌激素的作用无影响。以上提示雌激素能够抑制家兔主动脉粥样硬化形成,其机制可能与改善脂质作用,抑制过氧化形成和调节前列腺素代谢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雌激素 孕激素 替代治疗 治疗
下载PDF
第23届NASPE年会热点问题
9
作者 刘文玲 吴永全 张萍 《中国医药导刊》 2002年第5期389-390,共2页
第23届NASPE年会于2002年5月8~11日在美国加利尼亚州圣地亚哥举行.会议的主要议题包括:(1)健康和科学的起搏和除颤方式;(2)几个临床试验最新结果的揭晓.
关键词 心脏起搏 心脏除颤 美国 心力衰竭 第23届NASPE年会 非缺血性心肌病 AFFIRM试验
下载PDF
血压降下来还要服药吗?
10
作者 沈璐华 《医药世界》 2000年第4期34-34,共1页
刘女士,57岁,高血压病史长达36年。年轻时曾发生过妊娠高血压症。以后每到春、秋季血压升高时她就服药,一旦血压降下来,她又停药。服药情况因血压高低时断时续。最近10年,刘女士的血压开始持续增高。为此来信询问专家吃什么药治疗好?如... 刘女士,57岁,高血压病史长达36年。年轻时曾发生过妊娠高血压症。以后每到春、秋季血压升高时她就服药,一旦血压降下来,她又停药。服药情况因血压高低时断时续。最近10年,刘女士的血压开始持续增高。为此来信询问专家吃什么药治疗好?如果以后血压降下来是否可以再次停药?为此我们专门请来友谊医院心内科沈潞华主任解答关于高血压方面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压 高血压病
下载PDF
初发急性心肌梗死发病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34
11
作者 武东 华琦 +4 位作者 贾三庆 李占全 赵秀丽 孙英贤 胡大一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581-585,共5页
目的探讨2004--2005年北京及沈阳城市居民急性心肌梗死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并初步估计和分析各危险因素的归因危险度百分比(ARP)和人群归因危险度百分比(PARP)。方法采用1:1配比病例对照研究方法,连续纳入初发急性ST段抬高心肌... 目的探讨2004--2005年北京及沈阳城市居民急性心肌梗死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并初步估计和分析各危险因素的归因危险度百分比(ARP)和人群归因危险度百分比(PARP)。方法采用1:1配比病例对照研究方法,连续纳入初发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共426例,以性别和年龄为匹配因素,为每位患者匹配健康对照1例。结果经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最终纳入了8个主要危险因素,依次为大量吸烟、糖尿病史、早发冠心病家族史、豆类摄人较少、心理压力较大、海鱼摄人较少、文化程度较低及6个月内曾经历过负性生活事件。其OR值依次为3.170、2.835、2.243、2.243、2.138、1.740、1.572和1.515;ARP值依次为71.53%、58.33%、54.05%、40.81%、56.85%、41.53%、48.62%和54.00%;PARP值依次为38.79%、10.40%、4.69%、33.72%、36.03%、24.96%、29.56%,14.83%。结论2004--2005年,对我国北京和沈阳城市居民人群发生急性心肌梗死危害最大的危险因素依次为大量吸烟、心理压力较大、豆类摄人较少、文化程度较低、海鱼摄人较少、6个月内曾经历过负性生活事件、糖尿病和早发冠心病家族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危险因素 病例对照研究
原文传递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小板聚集率、CD_(62)p、C-反应蛋白与尿11-脱氢-TXB_2水平的变化 被引量:2
12
作者 赵燕 杨明 +7 位作者 沈潞华 崔建英 王青 韩凌 高亢 孙小勤 孙一光 马杰 《临床内科杂志》 CAS 2008年第5期311-314,共4页
目的观察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入院时和1周时血小板聚集率、血小板CD62P、尿11-脱氢-TXB2与炎性因子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水平。方法选取年龄43~90岁、符合ACS诊断标准如不稳定心绞痛或急性心肌梗死(心梗)的患者95例,入... 目的观察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入院时和1周时血小板聚集率、血小板CD62P、尿11-脱氢-TXB2与炎性因子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水平。方法选取年龄43~90岁、符合ACS诊断标准如不稳定心绞痛或急性心肌梗死(心梗)的患者95例,入院前每日口服阿司匹林0.1g,至少服用1周以上。测定患者入院时和1周时的血小板聚集率、CD62P、Hs-CRP、尿11-脱氢-TXB2的水平,同时随访6个月时临床终点事件的发生。结果AMI组和UAP组患者ADP、AA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CD62P、Hs-CRP和尿11-脱氢-血栓素TXB2均显著高于对照组。除了1周时AMI组从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与对照组AA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1周时UAP组、AMI组和UAP组各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均无差异。结论炎性因子和血小板的活化可能都是影响ACS患者病情发展以及预后的重要因素。尿11-DH-TXB2、Hs-CRP为影响临床终点事件的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脉综合征 血小板聚集率 CD62P 尿11-脱氢-TXB2 C反应蛋白
原文传递
阿司匹林静脉给药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中的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赵燕 沈潞华 +6 位作者 杨明 崔建英 高亢 孙一光 孙小勤 陈立伟 马杰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126-1129,共4页
目的比较静脉与口服阿司匹林给药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急性期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静脉阿司匹林的不良反应及6个月临床事件。方法符合诊断标准如不稳定性心绞痛或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99例,入院前均服用口服阿司匹林100 mg/d 至少1周... 目的比较静脉与口服阿司匹林给药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急性期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静脉阿司匹林的不良反应及6个月临床事件。方法符合诊断标准如不稳定性心绞痛或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99例,入院前均服用口服阿司匹林100 mg/d 至少1周以上。采用随机前瞻性对照研究,按随机区组设计方法将符合入选标准的患者随机分到三组,排除自动转院及失访者,最后静脉(300 mg/d)组30例,口服(100 mg/d)组32例、口服(300 mg/d)组33例。对照组20例为无器质性心脏病及血液病从未服用过阿司匹林及氯吡格雷的患者。结果静脉组二磷酸腺苷(ADP)诱导血小板聚集率降低幅度为(12.0±10.4)%,与口服(100 mg/d)组的(6.0±14.6)%及口服(300 mg/d)组的(9.4±16.6)%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静脉组花生四烯酸(AA)诱导血小板聚集率降低幅度为(6.7±11.2)%,与口服(100 mg/d)组的(6.9±12.3)%及口服(300 mg/d)组的(7.3±13.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静脉组 CD62p 水平降低幅度(10.9±18.6)%,与口服(100 mg/d)组的(9.0±11.8)%及口服(300 mg/,d)组的(7.1±15.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个月随访结果:静脉组出现临床终点事件3例(10.0%),口服(100 mg/d)组和口服(300 mg/d)组分别为3例(9.4%)和4例(12.1%),三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阿司匹林静脉(300 mg/d)与口服(100 mg/d,300 mg/d)途径在 ACS 急性期1周应用对 ADP、AA 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及血小板 CD62p水平降低幅度的影响无明显差异。静脉用药可减少消化道黏膜的直接刺激,能够替代不能口服阿司匹林的 ACS 患者的抗血小板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阿司匹林 注射 静脉内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