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本科生口腔粘膜病教学的现状与改革措施 被引量:2
1
作者 王建滨 孙正 《西北医学教育》 2006年第5期619-621,共3页
总结了目前口腔粘膜病教学的情况,尤其是实践教学的不足,提出了对本科生口腔粘膜病教学的一些粗浅认识和体会,主要包括:在理论课教学中,应遵循学生的认识规律,增强学生对粘膜病学基本结构的把握;转变教学模式,强化学生对粘膜病... 总结了目前口腔粘膜病教学的情况,尤其是实践教学的不足,提出了对本科生口腔粘膜病教学的一些粗浅认识和体会,主要包括:在理论课教学中,应遵循学生的认识规律,增强学生对粘膜病学基本结构的把握;转变教学模式,强化学生对粘膜病学习的主动性;适当介绍粘膜病研究动态,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适应医学模式的转变,使学生充分认识心理社会因素对粘膜病的作用;在实践教学中,注重粘膜病诊治技能教学,粘膜病思维方法的教学,强化循证医学理念,培养学生科学决策的意识和能力,目的在于积极探索新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包括对理论课的改革和临床实习的强化,使本科生的粘膜病教学有一个更大的发展和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粘膜病学 教学改革 本科生
下载PDF
姜黄素和乳香酸对口腔鳞癌细胞系Tca8113抑制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吴丽琼 张辛燕 +2 位作者 孙正 张敏 关晓兵 《北京口腔医学》 CAS 2011年第4期181-185,共5页
目的观察姜黄素和乳香酸对人口腔鳞癌细胞系Tca8113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及对炎症代谢通路中Cox-2、5-Lox的作用。方法培养人口腔鳞癌细胞系Tca8113,采用不同浓度的姜黄素和乳香酸及二者联合处理Tca8113细胞24、48、72 h。MTT方法检测对细... 目的观察姜黄素和乳香酸对人口腔鳞癌细胞系Tca8113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及对炎症代谢通路中Cox-2、5-Lox的作用。方法培养人口腔鳞癌细胞系Tca8113,采用不同浓度的姜黄素和乳香酸及二者联合处理Tca8113细胞24、48、72 h。MTT方法检测对细胞增殖的影响,AnnexinV-FITC/PI染色法流式细胞仪检测对细胞凋亡的影响,RT-PCR及W estern-b lotting法检测对Cox-2、5-Lox表达的影响。结果姜黄素和乳香酸均能抑制Tca8113细胞增殖,呈现一定的浓度和时间依赖关系。姜黄素和乳香酸均能促进Tca8113细胞凋亡,呈现一定的浓度依赖关系。两种药物联合应用抑制细胞增殖和促进凋亡的作用明显强于单独作用。姜黄素能抑制炎症代谢通路中限速酶Cox-2、5-Lox的表达,乳香酸可以抑制5-Lox表达,且有一定的剂量相关性,两者联合应用时对Cox-2、5-Lox的表达均有抑制作用,尤其是对5-Lox通路的抑制,联合应用较单独应用作用显著增强。结论姜黄素和乳香酸均能抑制口腔鳞癌细胞Tca8113的增殖,促进凋亡。姜黄素能抑制炎症代谢通路中Cox-2和5-Lox的表达。乳香酸能抑制5-Lox表达,天然植物药姜黄素和乳香酸可能通过抑制花生四烯酸代谢通路发挥口腔癌的化学预防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姜黄素 乳香酸 口腔癌
下载PDF
北京市各级医院口腔器械消毒方式调查 被引量:5
3
作者 戴青 邓小虹 +1 位作者 韩永成 孙正 《北京口腔医学》 CAS 2007年第1期21-23,共3页
目的通过2次问卷调查评价北京市各级医院常用口腔器械消毒方法的情况,并针对存在问题给予规范。方法2002、2005年对北京市各级医院常用口腔器械消毒方式进行问卷调查,将填写内容进行统计学处分析。结果2005年北京市各级医院口腔诊疗器... 目的通过2次问卷调查评价北京市各级医院常用口腔器械消毒方法的情况,并针对存在问题给予规范。方法2002、2005年对北京市各级医院常用口腔器械消毒方式进行问卷调查,将填写内容进行统计学处分析。结果2005年北京市各级医院口腔诊疗器械存在多种消毒方式,其中采用压力蒸汽灭菌的比例提高,采用消毒剂浸泡、擦拭及其他方法处理口腔器械的比例下降。结论2005年各级医院口腔器械消毒方式较2002年更为符合要求,但一、二级医院有待进一步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灭菌 消毒 口腔器械
下载PDF
牙周致病菌和致龋菌间生长关系的体外动态观察 被引量:5
4
作者 王岷峰 李德懿 李宗林 《北京口腔医学》 CAS 2009年第5期244-248,共5页
目的研究6种代表性牙周致病菌和致龋菌在菌斑生物膜和悬浮液中的消长关系。方法将双菌组(致龋菌+牙周致病菌)接种于改良恒化器中,连续培养1h、24h、48h和96h,然后取在羟基磷灰石表面形成的生物膜和悬浮液再进行细菌培养。结果与血链球... 目的研究6种代表性牙周致病菌和致龋菌在菌斑生物膜和悬浮液中的消长关系。方法将双菌组(致龋菌+牙周致病菌)接种于改良恒化器中,连续培养1h、24h、48h和96h,然后取在羟基磷灰石表面形成的生物膜和悬浮液再进行细菌培养。结果与血链球菌混合培养时,菌斑生物膜和悬浮液中牙周致病菌均增多,而血链球菌明显减少(P<0.05);具核梭杆菌与变形链球菌培养时,菌斑生物膜和悬浮液中具核梭杆菌明显增多,而变形链球菌减少(P<0.05)。菌斑生物膜中致龋菌占优势,相应的悬浮液中牙周致病菌96h开始占优势。悬浮液中细菌量波动更明显。结论2类致病菌在菌斑生物膜与相应的悬浮液中的生长是不一致的。2类致病菌之间相互作用也许是决定菌斑生物膜内部生态环境发展方向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周致病菌 致龋菌 菌斑生物膜 悬浮液
下载PDF
牙周袋内硫化物水平与牙周临床指数的关系 被引量:5
5
作者 黄洁 孙正 《北京口腔医学》 CAS 2009年第5期269-271,共3页
目的分析慢性牙周炎患者治疗前、后牙周袋内硫化物水平的变化及与牙周临床指数的关系。方法对35名慢性牙周炎患者,分别在牙周基础治疗前、治疗后2、6周、3个月时进行硫化物的检测和牙周探诊深度(probing depth,PD)和出血指数(bleeding i... 目的分析慢性牙周炎患者治疗前、后牙周袋内硫化物水平的变化及与牙周临床指数的关系。方法对35名慢性牙周炎患者,分别在牙周基础治疗前、治疗后2、6周、3个月时进行硫化物的检测和牙周探诊深度(probing depth,PD)和出血指数(bleeding index,BI)的检查。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治疗前在PD≥4mm或BI≥2的位点,牙周袋内硫化物检出率和浓度明显高于PD<4mm或BI<2的位点(P<0.05);治疗后,硫化物水平和PD、BI均明显下降(P<0.05);治疗后3个月硫化物水平有上升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牙周袋内硫化物水平与牙周炎严重程度之间有相关关系。在深牙周袋、出血的位点硫化物水平增高,治疗后牙周袋内硫化物水平与探诊深度、出血指数变化一致。结论牙周袋内硫化物水平的检测可反映牙周炎症的严重程度,并可作为判断牙周疗效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周炎 硫化物 探诊深度
下载PDF
二期梅毒粘膜斑的诊断和治疗
6
作者 王建滨 孙正 +3 位作者 关晓兵 葛化冰 戴青 沈胜利 《北京口腔医学》 CAS 2002年第3期143-144,共2页
关键词 二期梅毒粘膜斑 诊断 治疗 性传播疾病 临床表现
下载PDF
小分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在全身及口腔癌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7
作者 李萍 孙正 《北京口腔医学》 CAS 2005年第4期260-261,264,共3页
在一些上皮源性恶性肿瘤中通常可见表皮生长因子受体过表达。目前,已经形成了许多以表皮生长因子受体为靶点的药物。其中,小分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是发展较快的一类药物。本文将主要讨论小分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在全身肿瘤尤其是在口腔癌... 在一些上皮源性恶性肿瘤中通常可见表皮生长因子受体过表达。目前,已经形成了许多以表皮生长因子受体为靶点的药物。其中,小分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是发展较快的一类药物。本文将主要讨论小分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在全身肿瘤尤其是在口腔癌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全身肿瘤 小分子 癌治疗 口腔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上皮源性恶性肿瘤 类药物 过表达
下载PDF
口臭患者舌背菌群分析 被引量:14
8
作者 王菁 王明荣 王者玲 《北京口腔医学》 CAS 2010年第1期25-29,41,共6页
目的分析口臭患者舌背菌群多样性变化的规律。方法采集7名口臭患者和4名健康者舌苔标本,使用通用引物扩增标本中所有细菌的16SrDNA片段,测序分析并构建舌背微生物的种系进化树。结果共检测212个克隆,口臭组136个,鉴定出42种微生物(包括... 目的分析口臭患者舌背菌群多样性变化的规律。方法采集7名口臭患者和4名健康者舌苔标本,使用通用引物扩增标本中所有细菌的16SrDNA片段,测序分析并构建舌背微生物的种系进化树。结果共检测212个克隆,口臭组136个,鉴定出42种微生物(包括9种尚不能确定的微生物);对照组76个克隆,鉴定出23种微生物(包括7种尚不能确定的微生物)。2组标本中检出率最高、检出数目最多的菌种均为链球菌;其中17种已知细菌只在口臭患者舌苔上检出,检出率最高的是叶瘤杆菌(85.7%),殊异韦荣氏菌(71.4%)和Solobacterium moorei(57.1%)。结论口臭组舌背菌群的生物多样性高于对照组。叶瘤杆菌、殊异韦荣氏菌、Solobacterium moorei可能与口臭的产生相关,需进一步研究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臭 细菌 非培养技术 系统进化树
下载PDF
含碳酸盐氟羟磷灰石新型抛光膏的应用观察 被引量:4
9
作者 刘静 母瑞虹 黄洁 《北京口腔医学》 CAS 2002年第2期82-84,共3页
目的 :观察洁治术后应用含碳酸盐氟羟磷灰石 (Carbonate containingFluoridatedHydroxyapatite ,FCHA)抛光膏抛光牙面及其局部脱敏的疗效。方法 :①离体牙洁治后用FCHA抛光膏抛光及离体牙去釉质后涂擦FCHA抛光膏 ,扫描电镜观察牙表面。... 目的 :观察洁治术后应用含碳酸盐氟羟磷灰石 (Carbonate containingFluoridatedHydroxyapatite ,FCHA)抛光膏抛光牙面及其局部脱敏的疗效。方法 :①离体牙洁治后用FCHA抛光膏抛光及离体牙去釉质后涂擦FCHA抛光膏 ,扫描电镜观察牙表面。② 6 0颗上前牙 ,洁治后抛光。每隔两周临床观察疗效。③ 30例牙齿敏感症患者的 97颗牙 ,随机分组 ,比较FCHA抛光膏与 75 %NaF糊剂的脱敏效果。结果 :扫描电镜观察FCHA抛光膏可使釉质表面光滑及封闭和堵塞已暴露的牙本质小管 ;临床抛光后四周内 ,抛光侧色素沉积明显少于未抛光侧 ;FCHA抛光膏与 75 %NaF脱敏剂 ,两者疗效相比差异不明显。结论 :FCHA新型抛光膏除有抛光效果外 ,还具有局部脱敏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CHA 含碳酸盐氟羟磷灰石 新型抛光膏 脱敏 牙科材料
下载PDF
两种基因型牙龈卟啉单胞菌对上皮细胞的影响 被引量:2
10
作者 郭永华 吴亚菲 +1 位作者 刘天佳 肖晓蓉 《北京口腔医学》 CAS 2011年第5期249-251,共3页
目的比较2种fimA基因型牙龈卟啉单胞菌(Porphyromonas gingivalis,P.g)刺激下口腔上皮细胞白介素-6(Interlukin-6,IL-6)的表达。方法以未受P.g刺激的上皮细胞作为对照组,实验组用P.g ATCC 33277(I型菌毛组)和W83、47A-1(IV型菌毛组)分... 目的比较2种fimA基因型牙龈卟啉单胞菌(Porphyromonas gingivalis,P.g)刺激下口腔上皮细胞白介素-6(Interlukin-6,IL-6)的表达。方法以未受P.g刺激的上皮细胞作为对照组,实验组用P.g ATCC 33277(I型菌毛组)和W83、47A-1(IV型菌毛组)分别与口腔上皮细胞孵育24 h,于1、3、6、24 h收集细胞和培养上清液。逆转录-多聚酶联反应检测KB细胞IL-6 mRNA的表达,酶联免疫反应检测培养上清液中IL-6的变化。结果 1~24h实验组IL-6mRNA的表达均高于对照组(P<0.05),6h IV型菌毛组IL-6mRNA表达高于I型菌毛组(P<0.05),IL-6 mRNA和蛋白水平表达不一致,3~24h I型菌毛组IL-6蛋白水平高于IV型菌毛组和对照组(P<0.05),提示IL-6的表达存在转录后水平的调节。结论 P.g菌毛基因型与上皮细胞表达细胞因子的水平相关,IV型菌毛的调节作用强于I型菌毛,提示P.g致病性与其fimA基因型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龈卟啉单胞菌 菌毛基因型 口腔上皮细胞 白介素-6
下载PDF
急性下颌智牙冠周炎菌群结构变性梯度凝胶电泳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张昕 孙正 +1 位作者 谭亚军 杨秋波 《北京口腔医学》 CAS 2011年第4期206-208,共3页
目的应用变性梯度凝胶电泳技术,分析急性下颌智牙冠周炎菌群结构。方法采集29例急性下颌智牙冠周炎盲袋内细菌标本,提取细菌总DNA,巢式聚合酶链反应扩增全部细菌16S rDNA基因V2-V3可变区。变性梯度凝胶电泳对PCR扩增产物进行分离。应用B... 目的应用变性梯度凝胶电泳技术,分析急性下颌智牙冠周炎菌群结构。方法采集29例急性下颌智牙冠周炎盲袋内细菌标本,提取细菌总DNA,巢式聚合酶链反应扩增全部细菌16S rDNA基因V2-V3可变区。变性梯度凝胶电泳对PCR扩增产物进行分离。应用BioNumerics软件对DGGE图像资料进行聚类分析,对比不同类别样本中的临床资料、条带数量和条带模式。结果 29例急性下颌智牙冠周炎细菌16S rDNA基因条带数量和条带模式存在不同。通过聚类分析可将临床样本聚为2组,2组间临床资料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但条带数量和相似系数均不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急性下颌智牙冠周炎临床状态基本相同,而菌群结构不同。DGGE技术和聚类分析可用于急性下颌智牙冠周炎细菌菌群结构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周炎 变性梯度凝胶电泳 条带模式 聚类分析
下载PDF
中药牙粉对龈上菌斑的控制效果
12
作者 王新林 郑颖 黄洁 《北京口腔医学》 CAS 2006年第3期203-205,共3页
目的探讨中药牙粉对龈上菌斑的控制效果。方法符合纳入标准的35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检查口内每颗牙齿的牙龈指数、菌斑指数,洁治、抛光,统一刷牙方法,实验组用中药牙粉刷牙,对照组用安慰剂牙粉刷牙,3、7d复查牙龈指数和菌斑指... 目的探讨中药牙粉对龈上菌斑的控制效果。方法符合纳入标准的35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检查口内每颗牙齿的牙龈指数、菌斑指数,洁治、抛光,统一刷牙方法,实验组用中药牙粉刷牙,对照组用安慰剂牙粉刷牙,3、7d复查牙龈指数和菌斑指数,实验结果秩和检验。实验设计为随机双盲平行对照。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3d牙龈指数和菌斑指数都明显下降,实验组菌斑指数下降幅度高于对照组。7d多数受试者牙龈指数和菌斑指数有轻度上升,但实验组菌斑指数上升幅度低于对照组,且实验组7d菌斑指数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在牙周基础治疗后,使用中药牙粉配合有效刷牙,可提高控制龈上菌斑的效果、减缓菌斑堆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菌斑控制 牙周病
下载PDF
伴放线放线杆菌形态变化对白细胞毒素分泌影响的研究
13
作者 裴振华 王菁 王者玲 《北京口腔医学》 CAS 2010年第5期253-256,共4页
目的观察伴放线放线杆菌形态变化对白细胞毒素分泌的影响。方法选择粗糙型和光滑型伴放线放线杆菌各8株,应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检测液体培养12、24、48、60、72h的菌体及培养上清液中116kDa大小白细胞毒素蛋白条带的情况,应用超滤法... 目的观察伴放线放线杆菌形态变化对白细胞毒素分泌的影响。方法选择粗糙型和光滑型伴放线放线杆菌各8株,应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检测液体培养12、24、48、60、72h的菌体及培养上清液中116kDa大小白细胞毒素蛋白条带的情况,应用超滤法分离纯化培养上清液蛋白,应用台盼蓝染色排除法检测上清液蛋白白细胞毒素活性。结果粗糙型伴放线放线杆菌菌株液体培养12、24、48、60、72h菌体蛋白电泳均可见116kDa大小的蛋白条带,培养上清液蛋白电泳结果显示116kDa大小的蛋白条带均出现于培养24和48h;光滑型伴放线放线杆菌菌株液体培养12、24、48、60、72h菌体蛋白电泳结果均缺少116kDa大小的蛋白条带,培养上清液蛋白电泳结果显示116kDa大小的蛋白条带出现于培养12和24h;实验菌株培养上清液提取蛋白均具有白细胞毒素活性。结论伴放线放线杆菌粗糙型和光滑型菌株均可分泌具有直接杀灭人多形核白细胞活性的白细胞毒素,但粗糙型菌株分泌白细胞毒素的时间晚于光滑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伴放线放线杆菌 形态 白细胞毒素
下载PDF
下牙槽神经阻滞麻醉回吸有血率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杨军 张凤秋 《北京口腔医学》 CAS 2009年第5期279-280,共2页
关键词 神经阻滞麻醉 血管内注射 下牙槽 回吸 临床研究 局麻药中毒 口腔局部麻醉 常规操作
下载PDF
致龋菌与牙周致病菌混合感染动物模型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季瑾 杨圣辉 +1 位作者 李金陆 王冬青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2010年第10期912-914,917,共4页
目的通过建立龋病与牙周病共同发生的动物模型,初步探讨致龋菌与牙周致病菌的相关性。方法 56周龄金黄地鼠22只,雌雄各半,随机分成2组,均给予高蔗糖饮食。对照组10只,感染组12只,双侧下颌第一磨牙丝线结扎,接种牙龈卟啉单胞菌(P.g)和... 目的通过建立龋病与牙周病共同发生的动物模型,初步探讨致龋菌与牙周致病菌的相关性。方法 56周龄金黄地鼠22只,雌雄各半,随机分成2组,均给予高蔗糖饮食。对照组10只,感染组12只,双侧下颌第一磨牙丝线结扎,接种牙龈卟啉单胞菌(P.g)和变形链球菌(S.m);种菌结束后8周检查下颌第一磨牙牙体和牙周组织损害情况。结果感染组产生明显的牙周损害:探诊出血(BOP)、菌斑指数(PLI)以及牙槽骨吸收(ABL)均显著大于对照组(P〈0.01),同时,感染组冠部龋坏率达到90.0%,大于对照组(66.7%),但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2个组均未产生根龋。结论牙龈卟啉单胞菌与变形链球菌分别作用于牙周和牙体组织发生龋及牙周损害,二者没有显著的相互抑制作用,可在地鼠口腔中同时出现龋和牙周炎病损的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周致病菌 致龋菌 金黄地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