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原发性肝癌心脏转移一例报告及回顾 被引量:2
1
作者 陈笑 毛羽 陈佛来 《肝胆胰外科杂志》 CAS 1997年第4期183-184,共2页
原发性肝癌心脏转移一例报告及回顾陈笑毛羽陈佛来原发性肝癌心脏转移少见。现结合我院一例原发性肝癌心脏转移的诊治经验并参考近年来的有关文献,对其诊治加以探讨。患者,女,76岁,因“乏力、纳差一个月,黄染两周。”于1995... 原发性肝癌心脏转移一例报告及回顾陈笑毛羽陈佛来原发性肝癌心脏转移少见。现结合我院一例原发性肝癌心脏转移的诊治经验并参考近年来的有关文献,对其诊治加以探讨。患者,女,76岁,因“乏力、纳差一个月,黄染两周。”于1995年8月15日入院。患者一个月前无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 肝癌 心脏转移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胆囊占位病变中P53和K-ras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2
2
作者 王延召 于则利 张立军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94-96,共3页
目的:研究P53和K-ras蛋白在胆囊良性占位病变和胆囊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差异,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20例胆固醇息肉、22例胆囊腺瘤、25例胆囊癌(含有5例重度非典型增生原位癌)组织中P53和K-ras蛋白的表达,进行统计... 目的:研究P53和K-ras蛋白在胆囊良性占位病变和胆囊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差异,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20例胆固醇息肉、22例胆囊腺瘤、25例胆囊癌(含有5例重度非典型增生原位癌)组织中P53和K-ras蛋白的表达,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胆囊良性病变的黏膜组织中存在P53和K-ras的异常表达,其中,胆囊腺瘤患者的阳性表达显著高于胆囊胆固醇息肉患者(72.7%vs35.0%,P=0.014;90%vs75.0%,P=0.167);胆固醇性息肉患者的P53和K-ras表达较低.配对比较的P53和K-ras表达结果无差异,两者可能在胆囊癌的发生过程中有协同性作用.结论:胆固醇性息肉、胆囊腺瘤、胆囊癌患者的病变组织中P53和K-ras蛋白的表达有显著性差异,表达阳性率呈现上升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癌 胆囊腺瘤 胆固醇息肉 P53 K—ras
下载PDF
腹膜后阑尾炎的治疗策略(附59例报告) 被引量:4
3
作者 杜国元 柳复生 《腹部外科》 1998年第3期109-110,共2页
总结腹膜后阑尾炎的治疗经验。对1993年7月~1997年7月收治的腹膜后阑尾炎48例进行临床分析,完全腹膜后阑尾炎17例,部分腹膜后阑尾炎31例;年龄12~80岁;病程6小时~3天。认为腹膜后阑尾炎临床表现较复杂,体征与症状不相符,本前多... 总结腹膜后阑尾炎的治疗经验。对1993年7月~1997年7月收治的腹膜后阑尾炎48例进行临床分析,完全腹膜后阑尾炎17例,部分腹膜后阑尾炎31例;年龄12~80岁;病程6小时~3天。认为腹膜后阑尾炎临床表现较复杂,体征与症状不相符,本前多难以确诊,一旦术中探查肯定为腹膜后阑尾炎时,切忌盲目按常规手术方式行阑尾切除术。分别对部分腹膜后阑尾炎、完全腹膜后阑尾炎,腹膜后阑尾炎与周围器官严重粘连、坏疽、穿孔时的手术处理的基本方法进行了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阑尾炎 腹膜后 外科手术
下载PDF
隐匿性乳腺癌六例临床分析和文献复习 被引量:1
4
作者 肖晖 《内分泌外科杂志》 2009年第1期66-68,共3页
隐匿性乳腺癌(occult breast cancer,OBC)是临床上较为少见的特殊类型乳腺癌,一般将乳腺未触及肿块而已有腋窝淋巴结肿大转移或其他部位远处转移的乳腺癌称为OBC。由于发病率及早期检出率较低,临床医师对其认识不足,往往延误治疗... 隐匿性乳腺癌(occult breast cancer,OBC)是临床上较为少见的特殊类型乳腺癌,一般将乳腺未触及肿块而已有腋窝淋巴结肿大转移或其他部位远处转移的乳腺癌称为OBC。由于发病率及早期检出率较低,临床医师对其认识不足,往往延误治疗、影响预后。我院自1997年6月至2007年6月共收治6例OBC,现结合文献复习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匿性乳腺癌 临床分析 文献复习
下载PDF
左半结肠癌梗阻一期手术的围手术期处理 被引量:3
5
作者 陈笑 柳复生 李志霞 《临床外科杂志》 1998年第5期279-280,共2页
报道1989~1995年采用Ⅰ期手术切除吻合术治疗50例大肠癌所致的急性左半结肠癌梗阻,均获痊愈。无吻合口瘘及其他严重并发症。作者认为积极有效的术前准备、充分的结肠灌洗减压和营养支持是一期手术成功的重要环节。
关键词 结肠癌 肠梗阻 围手术期 处理
下载PDF
成人胆总管囊肿不同术式的选择与疗效 被引量:2
6
作者 刘金洪 张立军 +1 位作者 付建柱 于则利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07年第6期25-28,共4页
目的探讨成人先天性胆总管囊肿在合并有不同病变时的外科治疗手术方式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979 ̄2006年首都医科大学北京同仁医院收治的64例成人先天性胆总管囊肿患者临床资料。结果64例患者分别经B超、CT、ERCP、MRCP及术中造影或... 目的探讨成人先天性胆总管囊肿在合并有不同病变时的外科治疗手术方式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979 ̄2006年首都医科大学北京同仁医院收治的64例成人先天性胆总管囊肿患者临床资料。结果64例患者分别经B超、CT、ERCP、MRCP及术中造影或术中探查确诊。其中合并胰胆管合流异常(AJPBDS)58例。施行外引流术8例,行经内镜鼻胆管引流术(ENBD)7例,内引流7例,囊肿切除、肝总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57例(其中13例行二次手术)。随诊2个月 ̄24年,7例急性胆道感染者行ENBD治疗控制感染确切;8例外引流手术患者,7例行二次手术囊肿切除、肝总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7例行内引流手术患者2例发生癌变,内引流术术后5例因反复胆道感染及胆道结石形成、吻合口狭窄再手术;47例囊肿切除、肝总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术后随访无反复胆道感染及胆管结石等并发症。结论先天性胆总管囊肿多数合并AJPBDS,其治疗以手术切除囊肿、胰胆管分流及胆-肠重建为基本原则。视病情选择适宜的手术方式。合并急性胆道感染时行ENBD或外引流控制感染效果确切;囊肿切除、胰胆分流术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胆总管囊肿 经内镜鼻胆管外引流 胰胆管合流异常 ROUX-EN-Y吻合术
下载PDF
肿瘤-睾丸抗原MAGE-1、MAGE-3、SSX-2及NY-ESO-1在胃癌中的表达 被引量:1
7
作者 许建林 于则利 付建柱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04年第4期385-387,共3页
目的 检测肿瘤 睾丸 (cancer testis ,CT)抗原MAGE 1、MAGE 3、NY ESO l及SSX 2基因mRNA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 ,探索其在胃癌免疫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方法对胃癌患者癌组织、相应癌旁组织和对照组织... 目的 检测肿瘤 睾丸 (cancer testis ,CT)抗原MAGE 1、MAGE 3、NY ESO l及SSX 2基因mRNA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 ,探索其在胃癌免疫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方法对胃癌患者癌组织、相应癌旁组织和对照组织(慢性胃炎和正常胃组织 )中的MAGE 1、MAGE 3、NY ESO 1及SSX 2基因mRNA进行检测 ,结合临床指标进行分析 ,随机选取RT PCR阳性扩增产物进行序列测定。结果 在在检测的 5 0例胃癌组织中 ,MAGE 1、MAGE 3、NY ESO 1及SSX 2基因mRNA阳性率分别是 48% (2 4/5 0 )、42 % % (2 1/5 0 )、11% (6/5 0 )和 8% (4 /5 0 ) ;多个CT抗原基因mRNA在胃癌中同时表达 ,至少表达一种CT抗原者达76% (3 8/5 0 ) ,表达两种或两种以上者为 40 % (2 0 /5 0 ) ,表达三种或三种以上者为 10 % (5 /5 0 ) ,同时表达四种者为 6% (3 /5 0 )。而相应的癌旁组织和对照组织中均未检测到四种目的基因的表达。DNA测序结果表明RT PCR产物确为这四种基因的目的片段。MAGE 1、MAGE 3、NY ESO 1及SSX 2基因的表达与年龄、性别、肿瘤大小、分化程度、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等无显著相关性 (P >0 .0 5 )。结论 CT抗原 (MAGE 1、MAGE 3、NY ESO 1及SSX 2 )基因在胃癌组织中呈高特异表达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睾丸抗原 MAGE-1 MAGE-3 SSX-2 NY-ESO-1 胃癌 表达
下载PDF
术前区域性动脉灌注化疗对大肠癌细胞凋亡相关基因的影响 被引量:14
8
作者 徐工学 李志霞 +4 位作者 陈佛来 张树荣 张盛忠 安大力 龚家镇 《中华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436-439,共4页
目的 探讨术前介入化疗对大肠癌细胞凋亡相关基因蛋白表达的影响。 方法 对2 0例大肠癌患者 ,借助于血管造影技术了解肿瘤的血供情况 ,发现肿瘤营养动脉 ,注入化疗药物 ;应用大肠镜分别于化疗前后及手术后取材。利用TUNEL法检测细胞... 目的 探讨术前介入化疗对大肠癌细胞凋亡相关基因蛋白表达的影响。 方法 对2 0例大肠癌患者 ,借助于血管造影技术了解肿瘤的血供情况 ,发现肿瘤营养动脉 ,注入化疗药物 ;应用大肠镜分别于化疗前后及手术后取材。利用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情况 ,运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PCNA、p5 3、Bcl 2、Bax、Fas基因。 结果 大肠癌细胞凋亡数 (积分光密度值 )化疗后 48h、5~ 7d分别为 1 2 7± 0 12、0 76± 0 0 7,均高于化疗前的 0 37± 0 0 6。癌细胞增殖活性积分光密度值 ,化疗后 48h为 0 40± 0 0 5 ,低于化疗前的 1 11± 0 11;化疗后 5~ 7d为 1 2 3± 0 0 8。大肠癌细胞p5 3、Bcl 2基因蛋白表达积分光密度值化疗后为 0 44± 0 0 2、0 6 0± 0 0 8,均低于化疗前的 1 0 9± 0 2 8、1 0 9± 0 0 7,而Bax、Fas基因蛋白表达积分光密度值化疗后 0 76± 0 0 7、1 6 9± 0 10均高于化疗前的 0 30± 0 0 3、0 39± 0 0 6。 结论 术前区域性动脉灌注化疗可以诱导大肠癌细胞凋亡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肿瘤 细胞凋亡 基因 化学疗法 术前动脉灌注
原文传递
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合并甲状腺癌13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4
9
作者 肖晖 刘彤 杨杰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32-234,共3页
目的 探讨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合并甲状腺癌的发病机制、诊断和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同仁医院1994~2 0 0 4年收治的13例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合并甲状腺癌的临床资料。结果 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合并甲状... 目的 探讨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合并甲状腺癌的发病机制、诊断和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同仁医院1994~2 0 0 4年收治的13例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合并甲状腺癌的临床资料。结果 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合并甲状腺癌的发病率占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的12. 15 % (13/ 10 7) ,占甲状腺癌的15. 6 6 % (13/ 83)。所有病人术前均主诉有颈前部结节,1例伴有颈部疼痛,1例有压迫症状,7例显示TSH增高,6例TGA或TMA或两者同时升高,同位素示“冷结节”8例,甲状腺超声检查13例均有低回声结节,2例伴有钙化和淋巴结肿大。12例行一期根治性手术,1例行二期根治性手术。11例随访6个月至8年不等,无复发死亡。结论 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可能是甲状腺癌的前期病变;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合并甲状腺癌术前诊断很困难,因此掌握对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的手术探查指征很重要;对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合并甲状腺癌的手术应采取甲状腺癌根治性手术的原则进行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 甲状腺癌 临床分析 根治性手术 甲状腺超声检查 首都医科大学 手术探查指征 诊断和治疗 2004年 回顾性分析 低回声结节 淋巴结肿大 发病机制 临床资料 同仁医院 病人术前 颈部疼痛 压迫症状 前期病变
原文传递
乙型肝炎相关肝移植受体供肝植入前后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的变化 被引量:7
10
作者 戴军 卢实春 +10 位作者 严律南 李波 赖威 刘隽 赵冀 文天夫 赵纪春 顾梅 林琦远 王文雅 张秀辉 《中华肝脏病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6期331-334,共4页
目的 了解乙型肝炎相关受体在拉米夫定或拉米夫定+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HBIG)预防下供肝植入前后移植物乙型肝炎病毒(HBV)标志物的变化,探讨移植物HBV再感染的可能机制,为预防复发寻找切入点。方法 用酶联放射免疫法、HBV DNA荧光定量法... 目的 了解乙型肝炎相关受体在拉米夫定或拉米夫定+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HBIG)预防下供肝植入前后移植物乙型肝炎病毒(HBV)标志物的变化,探讨移植物HBV再感染的可能机制,为预防复发寻找切入点。方法 用酶联放射免疫法、HBV DNA荧光定量法、免疫组织化学LSAB法定期检测78例受体手术前后血清及90例供肝活检组织,重点观察供肝植入前后HBV标志物在肝组织及血清中的动态变化。结果 移植时无论受体为HBV活跃复制状态或非活跃复制状态,供肝植入后2 h内活检肝组织既无HBV DNA又无HBsAg、HBcAg阳性证据。结论 在现有预防措施下,无论受体术前HBV复制状态如何,健康供肝无术中HBV颗粒直接感染的证据,其机制及在远期HBV再感染中的意义尚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 肝移植 受体 供肝植入 拉米夫定 乙型肝炎病毒 病毒标志物
原文传递
高强度聚焦超声焦域理想温度段及作用时间的实验探讨 被引量:2
11
作者 熊六林 石军 +2 位作者 郑珠颖 薛卫成 黄晓波 《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 2009年第1期5-7,共3页
目的探讨45~60℃高温不同作用时间对活体猪肝脏、胰腺组织的损伤效果及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焦域理想温度段及作用时间。方法选用普通杂种猪10头,根据焦域加温温度不同分为4个实验组(每组2头),以多极射频为加热源,在活猪肝及胰腺采用(4... 目的探讨45~60℃高温不同作用时间对活体猪肝脏、胰腺组织的损伤效果及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焦域理想温度段及作用时间。方法选用普通杂种猪10头,根据焦域加温温度不同分为4个实验组(每组2头),以多极射频为加热源,在活猪肝及胰腺采用(45±1)℃、(50±1)℃、(55±1)℃、(60±1)℃等4种温度进行加热,分别持续作用15、30、60、90及120s,实验结束即刻和3d后,在普通光镜下及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加热区肝及胰腺组织细胞形态学变化,并与对照组(2头,未加温)正常肝及胰腺组织对照观察。结果(45±1)℃温度作用时间为15~120s,即刻观察肝及胰腺细胞,光镜下显示肝及胰腺细胞形态无明显变化;作用时间60s超微电镜下可见细胞器肿胀,但细胞结构完整;(50±1)℃作用15s即刻观察,光镜下见细胞明显肿胀,电镜下见细胞空泡样变性、线粒体和内质网明显损害;3d后光镜下观察,肝及胰腺组织中出现片状凝固性坏死,电镜下见细胞结构明显破坏。55~60℃持续作用15s以上各加温组即刻取材的肝及胰腺组织光镜下均可见凝固性坏死。结论55~60℃持续作用15s可能是HIFU焦域理想温度段及作用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疗法 病理形态解剖学 时间 温度 高强度聚焦超声
原文传递
隐匿性乳腺癌12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3
12
作者 赵明一 肖晖 高峰 《国际外科学杂志》 2009年第1期16-19,共4页
目的探讨隐匿性乳腺癌(occult breast cancer,OBC)的诊断、治疗和愈后。方法回顾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大兴区人民医院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1995年6月-2006年6月共12例OBC临床资料。结果本组OBC共12例女性患者,平均年龄52... 目的探讨隐匿性乳腺癌(occult breast cancer,OBC)的诊断、治疗和愈后。方法回顾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大兴区人民医院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1995年6月-2006年6月共12例OBC临床资料。结果本组OBC共12例女性患者,平均年龄52.7岁,均单侧发病,绝经前4例,绝经后8例;左侧病变10例,右侧病变2例,占同期诊治各型乳腺癌患者0.5%(12/2385);12例均以腋下肿块为首发症状;10例行腋下肿块切除活检证实淋巴结转移性腺癌,2例术前行细针穿刺检查为淋巴结转移性腺癌;12例中3例行淋巴结转移性腺癌的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测定,均为阳性;10例术前行乳腺X线钼靶照相检查,2例可见有细小钙化灶,不除外乳腺癌;11例行乳腺B超检查、10例行近红外线扫描,均未发现乳腺内病灶;10例术前胸片、腹部B超,5例胸腹部CT及全身骨扫描和2例胃镜检查未发现全身其他部位病变;10例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1例行乳腺癌根治术,1例患者行姑息手术;9例术后病理检查发现乳腺原发病灶,浸润性导管癌6例、导管内癌3例;术后均予以放射治疗和化疗;3例雌激素受体阳性患者化疗后接受口服三苯氧胺内分泌治疗;随访3~10年,11例均生存且未见复发或转移,1例死亡,其中5例已生存5年以上,5年生存率为41.66%(5/12)。结论OBC是临床较为少见的特殊类型乳腺癌之一;左侧乳腺多见,比一般原发癌浸润能力强,早期即出现腋窝淋巴结肿大或远处转移;对肿大淋巴结进行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或切除行组织学检查有助于诊断;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为常用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匿性乳腺癌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 临床分析 治疗方法
原文传递
乙型肝炎患者肝移植后抗病毒治疗的远期效果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戴军 卢实春 +10 位作者 严律南 李波 赖威 赵冀 金圣杰 文天夫 赵纪春 曾勇 顾梅 陶传敏 张秀辉 《中华肝脏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663-666,共4页
目的通过观察乙型肝炎相关肝移植受体在拉米夫定或(和)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预防性用药时,体内HBV标志物的变化,探讨预防复发及个体优化治疗措施。方法ELISA法、HBV DNA荧光定量PCR、免疫组织化学法定期检测术前及术后各时期血清及肝穿... 目的通过观察乙型肝炎相关肝移植受体在拉米夫定或(和)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预防性用药时,体内HBV标志物的变化,探讨预防复发及个体优化治疗措施。方法ELISA法、HBV DNA荧光定量PCR、免疫组织化学法定期检测术前及术后各时期血清及肝穿刺组织中的HBV标志物,回顾性观察96例受体术后HBV标志物在随访中的动态变化。结果术后最长7年随访时间内共有17例(17.71%)乙型肝炎复发患者。2年乙型肝炎实际总体复发率为22.0%,术前病毒复制状态对术后乙型肝炎复发有影响(P〈0.05);82.4%(14/17)乙型肝炎复发者发生在术后3年内,是3年后复发人数的4.7倍(P〈0.01);3年内复发者中,术前为HBV活跃复制者占78.6%(11/14)。抗-HBc和抗-HBe检出率随时间下降,但仍长期存在。结论术后乙型肝炎复发依然存在。对于术前非HBV活跃复制受体,在术后严格联合预防用药且有补救方案前提下,以术后3年作为时间尺度来尝试停用或降低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用量,从而建立一套不同病毒及免疫状态下的个体用药方案值得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移植 肝炎 乙型 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 核苷类似物 复发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