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5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宣武医院心脏科病房探视现状与相关分析
1
作者 李红 徐艳 朱桂银 《西部医学》 2010年第1期173-173,176,共2页
目的了解心脏科病人病情变化及夜间失眠情况与探视有无明显关系。方法对我科687例住院病人进行调查分析。比较严格执行探视制度与无限制探视时,病人病情变化及夜间失眠例数有无明显差异。结果是否严格限制探视,执行必要的探视管理,病人... 目的了解心脏科病人病情变化及夜间失眠情况与探视有无明显关系。方法对我科687例住院病人进行调查分析。比较严格执行探视制度与无限制探视时,病人病情变化及夜间失眠例数有无明显差异。结果是否严格限制探视,执行必要的探视管理,病人的病情变化人次数及失眠人次数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严格执行心脏科探视制度,并改善探视的方式制度,可以有效地稳定病情和减少失眠人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住院病人 冠心病 探视 病情变化 失眠
下载PDF
自体输血技术在心脏外科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7
2
作者 李洪利 徐东 +4 位作者 尚学斌 刘燕晖 刘飞 张科峰 姚青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14年第6期58-60,共3页
目的尝试在体外循环辅助心脏直视手术中采用稀释式自体输血的方法以减少围术期血液制品的用量,缓解血荒对心脏外科手术的影响。方法选取130例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自体输血组和随机组,各65例,对比研究两组异体血用量、手... 目的尝试在体外循环辅助心脏直视手术中采用稀释式自体输血的方法以减少围术期血液制品的用量,缓解血荒对心脏外科手术的影响。方法选取130例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自体输血组和随机组,各65例,对比研究两组异体血用量、手术安全性、手术预后的情况。结果在两组间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的基础上可见自体输血组输异体红细胞、输异体血浆及输异体血小板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术后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最高值、术后胸腔引流量、重症监护时间、术后住院时间、脑血管并发症及围术期死亡均无明显差异。术后随访6个月,有效随访患者无随访期死亡,两组随访血常规检查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在心脏直视手术中采用术中稀释式自体输血是一种安全、简便的节血措施,在不增加术后并发症、住院时间及不影响远期预后的前提下可以明显减少异体血的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直视手术 自体输血 体外循环 并发症
下载PDF
重症监护室心脏外科术后护理交接核查单的设计与应用 被引量:18
3
作者 杭莺 刘马超 徐艳 《护士进修杂志》 2017年第18期1661-1663,共3页
目的通过对心脏重症监护室(ICU)护理交接核查单的设计,提高心脏外科术后患者交接班质量及护理措施的执行率,提高护理质量,保证患者安全。方法设计完成心脏ICU护理交接核查单,于2016年1月将其应用于所有行心脏外科手术后的患者,检查2016... 目的通过对心脏重症监护室(ICU)护理交接核查单的设计,提高心脏外科术后患者交接班质量及护理措施的执行率,提高护理质量,保证患者安全。方法设计完成心脏ICU护理交接核查单,于2016年1月将其应用于所有行心脏外科手术后的患者,检查2016年1月-6月的交接班内容的完整性及各项护理措施执行情况并对护理质量进行抽查,与2015年7月-12月相同内容比较。结果交接核查单中共10项内容,使用后护士交接内容完整性及护理措施执行方面、患者身份识别、诊断、手术、监护仪等7项内容的交接质量及护理措施执行情况均有提高,并可有效提高临床护理质量(P<0.05)。但患者的各项管路、辅助治疗及药物的交接质量提高不明显(P>0.05)。结论护理交接核查单内容适用于心脏ICU患者,可降低交接班内容遗漏和错误并有效提高护理措施执行率,保证患者安全,提高护理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接核查单 重症监护室 心脏外科 护理质量
下载PDF
CBL结合计算机模拟教学在医学生心脏科临床实习中的应用 被引量:4
4
作者 王智 《继续医学教育》 2018年第7期38-39,共2页
目的探讨案例教学法(case-based learning,CBL)结合计算机模拟教学在医学生心脏科临床实习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90名医学生分成观察组(47名)和对照组(43名)。对照组采用传统的临床教师讲授的教学法进行教学,观察组采用CBL结合计算机模... 目的探讨案例教学法(case-based learning,CBL)结合计算机模拟教学在医学生心脏科临床实习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90名医学生分成观察组(47名)和对照组(43名)。对照组采用传统的临床教师讲授的教学法进行教学,观察组采用CBL结合计算机模拟教学进行教学,实习结束后比较两组学生的实习理论和技能成绩,观察组发放调查问卷,评价学生对CBL结合计算机模拟教学的看法。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的理论考试成绩分别为(87.63±10.58)分和(81.93±11.42)分,组间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6);观察组的技能成绩为(85.16±10.35)分,大于对照组的(72.37±11.42)分,组间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观察组有97.87%的学生喜欢CBL结合计算机模拟教学法,95.74%认为该教学法可以提高学习兴趣,93.62%认为该教学方法可以培养团队精神和提高实践能力。结论 CBL结合计算机模拟教学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增加学习兴趣,加深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BL 计算机 模拟教学 临床实习
下载PDF
强化调脂对行非心脏手术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的心肌保护作用及机制初探 被引量:8
5
作者 夏经钢 曲杨 +3 位作者 胡少东 许骥 尹春琳 徐东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601-605,共5页
目的:探讨强化阿托伐他汀治疗对稳定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行非心脏的择期外科手术围手术期的心肌保护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将拟行非心脏外科手术的60名稳定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强化组(n=30)和常规组(n=30),强化组... 目的:探讨强化阿托伐他汀治疗对稳定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行非心脏的择期外科手术围手术期的心肌保护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将拟行非心脏外科手术的60名稳定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强化组(n=30)和常规组(n=30),强化组在术前12 h给予阿托伐他汀80 mg顿服,术前2 h给予阿托伐他汀40 mg顿服,术前每晚服用阿托伐他汀40 mg;常规组术前每晚服用阿托伐他汀20 mg;而后进行非心脏的外科手术,术后强化组每晚服用阿托伐他汀40 mg,常规组每晚服用阿托伐他汀20 mg。比较两组围手术期主要不良心脏事件(包括心脏性猝死、急性心肌梗死、非计划性血运重建)的发生情况,术前、术后48 h血脂水平(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及炎症指标水平(高敏C反应蛋白和白细胞介素-6)的变化情况。结果:常规组出现1例急性前壁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行急诊前降支介入再灌注治疗)和7例无症状型心肌梗死,强化组出现1例无症状型心肌梗死,强化组围手术期心肌梗死发生率较常规组明显降低(P<0.05);两组术前和术后血脂水平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常规组相比,强化组的炎症指标水平显著降低(P<0.05)。结论:强化组可显著降低稳定型冠心病患者非心脏的择期外科手术围手术期主要不良心脏事件,特别是无症状型心肌梗死的发生率,抑制炎症反应可能是其保护作用的机制之一,但尚需大样本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试验进一步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托伐他汀 冠心病 外科手术 猝死 心脏 心肌梗死
下载PDF
基层医院通过微信院前激活导管室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病人再灌注时间的影响 被引量:17
6
作者 王国忠 华琦 +5 位作者 柳子静 郝明辉 徐荣 张利彬 陈文明 郭金成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91-396,共6页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通过智能手机微信院前激活导管室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病人再灌注时间的影响。方法通过智能手机微信群,潞河医院与120急救中心及周边20余家非急诊经皮冠状动脉...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通过智能手机微信院前激活导管室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病人再灌注时间的影响。方法通过智能手机微信群,潞河医院与120急救中心及周边20余家非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基层医院建立STEMI病人区域协同救治系统。将2015年7月至2016年7月微信群建立后基层医院转诊的STEMI病人分为2组:导管室组(n=48)通过微信群激活、急救服务系统(Emergency Medical System,EMS)120将病人直接送入导管室。对照组(n=52),通过微信群激活、EMS将病人送至急诊后再送导管室。比较2组病人首次医疗接触至器械(first medical contact-to-device,FMC2D)时间、FMC2D时间指南达标率和门器械(door to device,D2D)时间。结果 2组病人的基线临床资料和冠状动脉造影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对照组相比,导管室组的FMC2D中位数时间明显缩短(98.0 min vs 151.4 min,P<0.001),FMC2D时间指南达标率明显提高(60.4%vs 25.0%,P<0.001),D2D中位数时间明显缩短(21.7 min vs 54.0 min,P<0.001)。住院期间2组各死亡2例(4.17%vs 3.85%,P>0.05)。结论基层医院通过微信激活导管室将STEMI病人直接转运至导管室可明显缩短FMC2D和D2D时间,提高FMC2D达标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转运 心肌梗死
下载PDF
1137例不同年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脏功能与预后关系的分析 被引量:6
7
作者 高敬 华琦 +2 位作者 王彩荣 李晓辉 高承梅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491-493,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超声心动图表现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 137例,按年龄分为<45岁组(44例)、45~74岁组(905例)、≥75岁组(188例)。根据超声心动图表现及临床心脏并发症进行分析。结果 <45岁组...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超声心动图表现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 137例,按年龄分为<45岁组(44例)、45~74岁组(905例)、≥75岁组(188例)。根据超声心动图表现及临床心脏并发症进行分析。结果 <45岁组患者男性比例最高,随着年龄增加男性比例逐渐减少,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5岁组患者有8例(18.2%)发生心脏严重并发症,45~74岁组患音有216例(23.9%)发生心脏严重并发症,≥75岁组患者有93例(49.5%)发生心脏严重并发症,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45岁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脏功能减低不明显,并发症少,预后较好。≥75岁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脏功能减低明显,心脏并发症多,预后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塞 超声心动描记术 年龄因素 心律失常 预后
下载PDF
血清铁蛋白、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及总胆红素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关系 被引量:4
8
作者 王艳玲 崔炜 +1 位作者 华琦 徐东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8年第6期754-757,共4页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HD)患者血清铁蛋白(SF)、血浆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血清总胆红素(TBIL)、血清铁蛋白与总胆红素的比值(SF/TBIL)、冠状动脉Gensini积分间的关系,评价SF/TBIL对CHD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冠状动...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HD)患者血清铁蛋白(SF)、血浆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血清总胆红素(TBIL)、血清铁蛋白与总胆红素的比值(SF/TBIL)、冠状动脉Gensini积分间的关系,评价SF/TBIL对CHD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CHD患者70例,非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NCHD)患者62例,计算冠状动脉Gensini积分并测定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SF、TBIL、Ox-LDL、SF/TBIL。结果CHD组SF、Ox-LDL、SF/TBIL、LDL-C比NCHD组明显升高(P均<0.01),TBIL、HDL-C明显降低(P均<0.05);SF/TBIL与Ox-LDL及Gensini积分均呈正相关(r=0.481,P<0.01;r=0.604,P<0.01),对SF/TBIL行ROC曲线分析示曲线下面积为0.895(P<0.01),当SF/TBIL=16.555 9时诊断CHD的敏感度为85.7%,特异度为82.3%;SF与Ox-LDL及Gensini积分均呈正相关(r=0.423,P<0.01;r=0.534,P<0.01),TBIL与Ox-LDL及Gensini积分均呈负相关(r=-0.346,P<0.01;r=-0.484,P<0.01);TC、HDL-C、TBIL、SF/TBIL进入Logistic逐步回归方程。结论SF/TBIL是比SF或TBIL更全面客观地反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因素,是CHD的危险因素,对CHD的诊断有一定价值,低胆红素水平和高血清铁蛋白水平在致CHD上存在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铁蛋白 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 总胆红素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下载PDF
合并心脏瓣膜钙化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分析 被引量:8
9
作者 孔强 张迎花 +6 位作者 华琦 王云飞 李小明 江大川 薛淞 吴晴晴 李静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16年第4期262-267,共6页
目的:分析合并心脏瓣膜钙化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方法连续入选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180例,经胸超声心动图筛选出主动脉瓣膜或二尖瓣膜钙化病例,分为心脏瓣膜钙化组( VC组,89例)和无心脏瓣膜钙化... 目的:分析合并心脏瓣膜钙化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方法连续入选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180例,经胸超声心动图筛选出主动脉瓣膜或二尖瓣膜钙化病例,分为心脏瓣膜钙化组( VC组,89例)和无心脏瓣膜钙化组( NVC组,91例),比较两组的临床特征及预后。结果 NVC组和VC组的平均年龄分别为(56.07±11.67)岁和(67.06±10.93)岁(t=6.035,P=0.001);急性心肌梗死Killip分级分别为1.28±0.61和1.53±0.72(t=2.593,P=0.018);冠状动脉病变血管支数分别为1.67±0.85和2.16±0.81(t=3.694,P=0.001);入院时心率分别为(72.92±14.94)次/min和(79.42±18.10)次/min(t=2.646,P=0.016);两组吸烟史分别为61例(67.1%)和38例(42.7%)(χ2=17.709,P=0.000)。住院期间,VC组死亡11例(12.4%), NVC组无死亡病例(χ2=11.979,P=0.001)。院外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VC组8例(10.25%),NVC组2例(2.19%)(χ2=4.899,P=0.027)。 COX回归分析显示,急性心肌梗死Killip分级(OR:1.753,95%CI:1.135~2.705,P=0.011)及瓣膜钙化(OR:2.643,95%CI:1.043~6.701,P=0.041)是院外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心脏瓣膜钙化是急性心肌梗死的近、远期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瓣膜钙化 临床特征 预后
下载PDF
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对行非心脏手术高血压病患者的心脑保护作用 被引量:3
10
作者 夏经钢 尹春琳 +2 位作者 曲杨 郝恒剑 徐东 《中国医药》 2012年第5期535-536,共2页
目的 探讨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在行非心脏手术的高血压病患者围术期的降压疗效及对心脑血管的保护作用.方法 选2011年5-7月在骨外科、普通外科和泌尿科拟行外科手术的高血压病患者80例,年龄40~75岁,同质配对分为治疗组(口服苯磺酸氨... 目的 探讨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在行非心脏手术的高血压病患者围术期的降压疗效及对心脑血管的保护作用.方法 选2011年5-7月在骨外科、普通外科和泌尿科拟行外科手术的高血压病患者80例,年龄40~75岁,同质配对分为治疗组(口服苯磺酸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和对照组(口服硝苯地平缓释片),各40例.术前根据血压情况服药3~5d,控制血压低于140/90 mm Hg(1 mm Hg =0.133 kPa),观察并比较2组患者手术当日清晨、围术期平均血压,记录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左心衰竭、脑梗死和脑出血等心脑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 治疗组手术当日清晨和围术期平均血压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手术当日清晨平均血压:(137±7)/(76±5)mm Hg比(142 ±9)/(92±4)mm Hg,围术期血压:(133±8)/(75±5)mm Hg比(139±9)/(84±5)mm Hg,P<0.01);治疗组心脑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为5.0% (2/40),低于对照组[10.0%(4/4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可平稳控制行非心脏手术高血压病患者围术期血压,有效降低晨峰高血压,同时对心脑血管具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非心脏手术 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 保护作用
下载PDF
二尖瓣环自动追踪技术评价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病人左心室收缩功能 被引量:5
11
作者 李靖 高敬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86-390,共5页
目的应用二尖瓣环自动追踪技术评价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以下简称冠心病)病人左心室收缩功能。并研究二尖瓣环自动追踪技术与改良Simpson法及左室造影法对测量左心室收缩功能间的相关性。方法受试者共110例,其中健康志愿者47例,冠... 目的应用二尖瓣环自动追踪技术评价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以下简称冠心病)病人左心室收缩功能。并研究二尖瓣环自动追踪技术与改良Simpson法及左室造影法对测量左心室收缩功能间的相关性。方法受试者共110例,其中健康志愿者47例,冠心病病人63例。所有受试者取心尖四腔心,应用改良Simpson法测量左室舒张末容积、收缩末容积、每搏量、心输出量、左室射血分数、每搏指数、心排指数,转换二尖瓣环自动追踪技术模式分别测量以上指标。采用相关分析,比较二尖瓣环自动追踪技术与改良Simpson法测量左室功能的相关性。并且比较2种方法对于左室指标的测量有无差异。30例冠心病病人进行左室造影,并与二尖瓣环自动追踪技术测量指标进行相关分析,且比较左室造影、二尖瓣环自动追踪技术、改良Simpson法对于左室指标测量有无差异。结果在正常人中2种方法测量指标相关系数分别为:左室舒张末容积0.838、收缩末容积0.917、每搏量0.611、心输出量0.579、左室射血分数0.648、每搏指数0.514、心排指数0.541。在冠心病病人中2种方法测量指标相关系数分别为:左室舒张末容积0.875、收缩末容积0.912、每搏量0.693、心输出量0.664、左室射血分数0.725、每搏指数0.688、心排指数0.684。所有受试者2种方法测量指标相关系数分别为:左室舒张末容积0.850、收缩末容积0.920、每搏量0.627、心输出量0.604、左室射血分数0.711、每搏指数0.617、心排指数0.631。二尖瓣环自动追踪技术与左室造影法对左室收缩功能指标的相关系数分别为:左室舒张末容积0.842、收缩末容积0.892、每搏量0.651、心输出量0.614、左室射血分数0.709、每搏指数0.616、心排指数0.630。二尖瓣环自动追踪技术与改良Simpson法及左室造影法对于左室功能指标测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二尖瓣环自动追踪技术与改良Simpson法、左室造影对左室收缩功能测量指标相关性均良好。并且该方法与以上2种方法在左室收缩功能测量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二尖瓣环自动追踪技术是评价左室收缩功能的一项简便而准确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尖瓣环自动追踪技术 左心室收缩功能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下载PDF
不同负荷室性期前收缩患者心脏结构及左心室几何构型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罗鸿宇 华琦 +2 位作者 朱玮玮 侯海霞 刘荣坤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740-745,共6页
目的探讨不同负荷室性期前收缩(premature ventricular contractions,PVCs)对患者心脏结构、功能的影响及其与心脏几何构型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PVCs患者142例,根据PVCs负荷将其分为以下3组:低负荷组(n=54):PVCs负荷〈10%;中... 目的探讨不同负荷室性期前收缩(premature ventricular contractions,PVCs)对患者心脏结构、功能的影响及其与心脏几何构型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PVCs患者142例,根据PVCs负荷将其分为以下3组:低负荷组(n=54):PVCs负荷〈10%;中负荷组(n=55):PVCs负荷为10%~20%;高负荷组(n=33):PVCs负荷〉20%;分析PVCs负荷与患者心功能参数、左心室构型构成比率的关系,并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对左心室肥厚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与高负荷组比较,低负荷组、中负荷组左心房内径(left atrial diameter,LAD)、左心室流出道径(left ventricular outflow tract,LVOT)、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internal dimension at end-diastole,LVIDD)、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eft ventricular end-diastolic volume,LVEDV)、左心室心肌质量(left ventricular myocardial mass,LVM)、左心室心肌质量指数(left ventricular myocardial mass index,LVMI)明显降低,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VCs负荷与右心室流出道径(right ventricular outflow tract,RVOT)、LAD、LVOT、LVIDD、LVEDV、每搏心输出量(stroke volume,SV)、LVMI呈正相关(P〈0.05),与LVEF呈负相关(P〈0.05);随PVCs负荷增加,左心室正常构型比例下降,离心性肥厚比例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高血压、PVCs负荷为发生左心室肥厚的危险因素。结论 PVCs患者期前收缩负荷与心脏结构及功能显著相关,随期前收缩负荷增加,左心室肥厚程度加重、收缩功能减低、离心性肥厚比例增加;对于高龄、合并高血压及PVCs负荷过重的患者,应早期监测心功能,并及早对PVCs予以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性期前收缩 期前收缩负荷 左心室功能 左心室结构
下载PDF
心脏康复训练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介入治疗后近期心功能及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23
13
作者 张萍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2019年第4期439-442,共4页
目的探究心脏康复训练对不稳定型心绞痛介入治疗患者近期心功能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对2016年3月到2017年3月期间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首次采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12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研究,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 目的探究心脏康复训练对不稳定型心绞痛介入治疗患者近期心功能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对2016年3月到2017年3月期间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首次采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12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研究,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试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接受12周心脏康复训练.比较两组患者训练前后心脏功能,同时比较两组患者训练前后的生活质量和再住院率.结果两组患者基线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diastolic dimension,LVEDD)、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纽约心脏协会(New York Heart Association,NYHA)心功能分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心脏康复训练后的LVEDD(68.15±5.27)mm、LVEF 55.17%±9.10%、NYHA心功能分级(1.02±0.30)级与对照组常规护理后的LVEDD、LVEF、NYHA心功能分级[依次为(64.67±5.14)mm、49.34%±8.35%、(1.46±0.23)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SAQ五项评分在训练前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训练后两组患者SAQ五项评分均升高(P<0.05):试验组躯体活动受限程度(34.73±5.32)分、心绞痛稳定状态(3.03±0.70)分、心绞痛发作情况(9.10±1.85)分、治疗满意度(15.29±2.10)分、疾病认知程度(9.17±1.83)分;对照组躯体活动受限程度(32.61±4.80)分、心绞痛稳定状态(2.64±0.51)分、心绞痛发作情况(8.42±1.73)分、治疗满意度(14.34±1.85)分、疾病认知程度(8.52±1.56)分;两组患者训练后SAQ五项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再住院率为5%,对照组为18.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稳定型心绞痛PCI治疗后患者接受心脏康复训练,可以显著加强心脏功能,改善预后,提高治疗满意度,减少再住院率,值得在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康复训练 不稳定型心绞痛 介入治疗 心功能 预后
下载PDF
心脏血栓患者52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钰聪 孔强 +3 位作者 史力生 高静 王彩荣 李康 《心脏杂志》 CAS 2013年第1期54-56,共3页
目的:分析52例经食管超声明确诊断心脏血栓患者临床病史、左心房及左心室内径、射血分数、心脏附壁血栓情况及检测的凝血指标、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等。方法:病例回顾分析,选择2006年10月~2011年10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住院患... 目的:分析52例经食管超声明确诊断心脏血栓患者临床病史、左心房及左心室内径、射血分数、心脏附壁血栓情况及检测的凝血指标、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等。方法:病例回顾分析,选择2006年10月~2011年10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住院患者新诊断证实心脏有血栓形成者52例。结果:52例心脏血栓患者中,男性34例(65%),女性18例(35%),男性显著高于女性(P〈0105)。年龄18~83(60?16)岁。心功能(NYHA)分级Ⅲ级及以上31人,占60%。心房颤动是第1并发症,其次为缺血性脑血管病、高血压病、冠心病。血栓并发心房颤动患者中,心脏瓣膜病占47%。共发现70个栓子,左心耳发生率最高。按照血栓部位分组,发现左房及左心耳血栓患者左心房内径显著增大,其他部位血栓者左心室内径显著增大,差别均有显著性(P〈0105)。hsCRP在左房及左心耳血栓患者中低于其他部位血栓患者,两组之间差异显著(P〈0105)。结论:房颤与血栓形成关联密切,左心耳部位血栓发生风险最高,临床上对心功能不全、房颤、缺血性脑血管病者要积极行经食道超声检查以明确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血栓 房颤 高敏C反应蛋白
下载PDF
拟行神经外科坐位手术患者术前经食管超声心动图检查的应用体会
15
作者 高敬 王彩荣 +3 位作者 高承梅 李晓辉 刘晶 华琦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14年第3期191-193,共3页
目的探讨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在拟行神经外科坐位肿瘤切除术患者术前应用中的意义。方法 2010年7月至2013年5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外科住院拟行听神经瘤及脑膜瘤切除术患者33例。所有患者均于术前行经胸超声心动图(TTE)及TEE... 目的探讨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在拟行神经外科坐位肿瘤切除术患者术前应用中的意义。方法 2010年7月至2013年5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外科住院拟行听神经瘤及脑膜瘤切除术患者33例。所有患者均于术前行经胸超声心动图(TTE)及TEE结合右心声学造影检查,观察卵圆孔未闭(PFO)的发生情况。患者行右心房声学造影检查时,左心房内一个切面同时出现3个气泡定义为阳性,即PFO。术后随访脑栓塞情况。结果 (1)所有33例患者中有22例(66.7%)检出PFO;(2)TTE检查:仅1例(3.0%)患者检出PFO;(3)TEE检查:20例(60.6%)患者检出PFO;(4)TEE结合右心声学造影:共有22例(66.7%)患者可见心房水平的右向左分流征;(5)共7例患者行坐位手术,另26例患者行侧卧位手术。无1例患者术后出现脑栓塞。结论合并PFO是神经外科坐位肿瘤切除术的绝对禁忌证。术前TEE结合右心声学造影检查可明确检出PFO,对于及时调整手术方式,避免坐位手术可能出现的空气栓塞有决定性作用,应常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心动描记术 经食管 卵圆孔 未闭 坐位手术
下载PDF
同期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和心脏瓣膜置换术的术后护理
16
作者 齐颖 张萍 +1 位作者 徐艳 周春燕 《齐鲁医学杂志》 2009年第6期553-554,共2页
关键词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非体外循环 心脏瓣膜假体植入 护理
下载PDF
降脂治疗新理念——2013年美国心脏病学院和美国心脏学会“成人降胆固醇治疗指南”评述
17
作者 尹春琳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14年第2期100-102,共3页
2013年岁末,美国心脏病学院和美国心脏学会(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ACC/AHA)联合颁布了《2013版成人降胆固醇治疗降低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风险指南》.指南中的建议是基于对近期发... 2013年岁末,美国心脏病学院和美国心脏学会(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ACC/AHA)联合颁布了《2013版成人降胆固醇治疗降低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风险指南》.指南中的建议是基于对近期发表的高质量的临床试验研究的全面、细致的综述和分析,以ASCVD为研究终点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RCT)、系统综述和RCT荟萃分析为主要证据来源.新指南的最终目标旨在指导临床医生治疗血胆固醇降低心肌梗死(MI)、卒中和死亡等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事件的风险.因此,新指南的重点不在胆固醇水平的检测和处置,而在识别已经存在ASCVD的患者或ASCVD高危者,阐述最有效的治疗是对那些最有可能获益的人群进行的降低血胆固醇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心脏病学院 美国心脏学会 降胆固醇治疗 治疗指南 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 降脂治疗 成人 随机对照临床试验
下载PDF
替格瑞洛在老年STEMI患者急诊PCI中的疗效与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78
18
作者 许骥 华琦 +4 位作者 胡少东 刘志 李博宇 桑成 夏经钢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73-77,共5页
目的观察替格瑞洛在老年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ed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artery intervention,PCI)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2013年4月至2014年10月行... 目的观察替格瑞洛在老年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ed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artery intervention,PCI)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2013年4月至2014年10月行急诊PCI术的60岁以上STEMI患者113例,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负荷量替格瑞洛组(57例)和氯吡格雷组(56例),分别给予300 mg阿司匹林和180 mg替格瑞洛嚼服及300 mg阿司匹林和600 mg氯吡格雷嚼服。观察并比较2组患者急诊PCI术后无复流情况及术后1个月内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ovascular events,MACE)发生率及出血、呼吸困难及恶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结果替格瑞洛组无复流发生率以及术后1个月MACE的发生率均低于氯吡格雷组(P<0.05);而2组主要出血、恶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老年STEMI患者的急诊PCI治疗中,应用替格瑞洛抗栓疗效显著,且安全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替格瑞洛 氯吡格雷 抗血小板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下载PDF
替格瑞洛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行急诊介入治疗的中期随访 被引量:44
19
作者 夏经钢 曲杨 +3 位作者 胡少东 许骥 尹春琳 徐东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494-498,共5页
目的:评价替格瑞洛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acute ST 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患者抗血小板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3年5至1... 目的:评价替格瑞洛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acute ST 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患者抗血小板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3年5至10月收治的96例发病12 h以内、接受急诊PCI的急性STEMI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分为替格瑞洛组(48例)和氯吡格雷组(48例)。术前及术后分别使用替格瑞洛和氯吡格雷抗血小板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冠状动脉病变特征、术后第5天血小板计数和血栓弹力图检测二磷酸腺苷(adenosine diphosphate,ADP)诱导的血小板抑制率,随访6个月的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ovascular events,MACE),以及出血等并发症。结果: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冠状动脉病变特征,术前及术后第5天血小板计数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替格瑞洛组术后第5天ADP诱导的血小板抑制率显著高于氯吡格雷组(P<0.05)。两组患者随访6个月,氯吡格雷组发生8例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替格瑞洛组发生2例不良心血管事件,替格瑞洛组与氯吡格雷组相比MACE发生率显著减少(P<0.05),两组出血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格瑞洛对急性STEMI行急诊PCI患者抗血小板治疗具有良好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替格瑞洛 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抗血小板治疗
下载PDF
乌拉地尔与硝酸甘油注射液在老年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发作急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有效性与安全性 被引量:48
20
作者 杨伟 何婧瑜 +3 位作者 王艳玲 谭静 范振兴 华琦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67-72,共6页
目的研究对比乌拉地尔与硝酸甘油在老年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发生急性心力衰竭时的疗效。方法将82名老年高血压合并糖尿病并发急性心力衰竭患者,采用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硝酸甘油组及乌拉地尔治疗组。观察不同时段2组患者血压、心率的变... 目的研究对比乌拉地尔与硝酸甘油在老年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发生急性心力衰竭时的疗效。方法将82名老年高血压合并糖尿病并发急性心力衰竭患者,采用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硝酸甘油组及乌拉地尔治疗组。观察不同时段2组患者血压、心率的变化情况,反映心功能指标的N末端B型利钠肽原(N terminal B type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 BNP)、射血分数等指标变化情况,观察血糖、血脂浓度及肝、肾功能的情况。结果乌拉地尔组对收缩压的控制及NT-pro BNP的改善明显优于硝酸甘油组。乌拉地尔组在治疗第7天,射血分数较硝酸甘油组明显升高,左室舒张末期容积减小。对心率及糖脂代谢无不良影响。治疗过程中乌拉地尔无不良事件发生。结论乌拉地尔在平稳降压,通过减轻心脏后负荷,从而改善心功能。对糖耐量、血脂代谢无不良影响。药效安全、可靠,未出现耐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拉地尔 高血压 糖尿病 老年患者 心力衰竭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