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3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帕金森病患者疲劳与睡眠障碍的研究 被引量:10
1
作者 秦朝晖 陈彪 +2 位作者 顾朱勤 丁晖 胡洪涛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388-391,共4页
目的调查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患者中疲劳和睡眠障碍的患病率,研究疲劳和睡眠障碍的危险因素及相关性。方法采用疲劳严重度量表(FSS)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对363例PD患者的疲劳及睡眠状况进行评价。FSS>4界定... 目的调查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患者中疲劳和睡眠障碍的患病率,研究疲劳和睡眠障碍的危险因素及相关性。方法采用疲劳严重度量表(FSS)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对363例PD患者的疲劳及睡眠状况进行评价。FSS>4界定为疲劳,PSQI≥7界定为睡眠障碍。同时,采用统一帕金森病评分量表(UPDRS)及Hoehn&Yahr评价运动障碍及严重程度,美国国立精神卫生研究所流行病学研究中心编制的抑郁量表(CESD)评价抑郁,阿尔茨海默病评定量表(ADAS-Cog)评价认知,36条目简化医疗结局调查问卷(SF-36)评价生活质量。结果 363例PD患者61.7%存在疲劳,55.1%存在睡眠障碍。其中,136例(37.5%)疲劳与睡眠障碍共存,87例(24%)仅存在疲劳,63例(17%)仅存在睡眠障碍。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疲劳组与对照组比较UPDRS第3部分评分、左旋多巴制剂等效剂量(LDE)、CESD分值均显著升高(均P<0.001);睡眠障碍组与对照组比较UPDRS第3部分评分、LDE、CESD分值均无显著差异(均P>0.05)。多参数Logistic回归显示,UPDRS第3部分评分和CESD分值能预测疲劳的发生,而LDE未被引入疲劳预测模型。与之相反,UPDRS第3部分评分、LDE、CESD分值均不能预测睡眠障碍的发生。结论疲劳和睡眠障碍是PD常见的非运动症状。二者在临床上有所重叠,但危险因素不同,疲劳和睡眠障碍是PD独立的非运动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睡眠障碍 疲劳
下载PDF
微管蛋白和微管作用物质研究及其在神经退行性疾病中的机制探讨 被引量:4
2
作者 王鹏 安思训 +2 位作者 温玉新 于顺 何欣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CSCD 2014年第51期8353-8357,共5页
背景:tau蛋白是一种微管相关蛋白。研究表明,变异的tau蛋白被认为是阿尔茨海默病患者产生老年斑的关键;人突触核蛋白(Syn)是参与形成帕金森病患者淀粉样变性的主要成分。目的:总结近年来微管相关作用物质的研究进展及其与神经退行性疾... 背景:tau蛋白是一种微管相关蛋白。研究表明,变异的tau蛋白被认为是阿尔茨海默病患者产生老年斑的关键;人突触核蛋白(Syn)是参与形成帕金森病患者淀粉样变性的主要成分。目的:总结近年来微管相关作用物质的研究进展及其与神经退行性疾病的相关性。方法:以"tubulin;Alzheimer Disease;Parkinson Disease;Neurodegeneration:微管蛋白;神经退行性疾病;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为检索词,检索1975年3月至2014年3月Pub Med数据库及万方医学网相关文献。纳入微管结构与功能、微管与神经退行性疾病相关蛋白、微管蛋白相关物质及其与神经退行性疾病相关研究的文献26篇进行分析探讨。结果与结论:微管由微管蛋白组成,在细胞中起重要的细胞骨架作用。在神经系统,微管系统的稳定性也是维持胞体和突起间营养转运的基础。已证实微管蛋白与帕金森病、阿尔茨海默病等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关键蛋白密切相关。tau蛋白异常聚积导致的轴突转运障碍不仅影响神经元的形态,而且影响其功能。Syn可以促进生长初期原代培养神经元轴突内微管的组装。当细胞受到不良刺激时,发生微管相关物质的不良代谢,导致微管系统产生结构的紊乱和功能的障碍,胞内物质异常堆积,并通过一系列目前尚待阐明的调控机制使细胞逃逸凋亡,从而进入退行性变性。目前的神经退行性疾病的临床治疗也多以替代法治疗为主,尚无特效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管蛋白 阿尔茨海默病 帕金森病 组织构建 组织工程 神经退行性疾病 微管
下载PDF
p16^(INK4a)/p14^(ARF)基因在细胞衰老和肿瘤抑制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8
3
作者 王芳 关云谦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00-105,共6页
细胞衰老发生后细胞在形态和生化成分都发生改变,进而发生生理性功能障碍,最终进入凋亡和死亡程序。细胞衰老是生命体在细胞水平防止永生化和恶变、预防肿瘤发生的一种机制。细胞衰老由多种原因引起,近年来的研究发现,p16INK4a-pRb(视... 细胞衰老发生后细胞在形态和生化成分都发生改变,进而发生生理性功能障碍,最终进入凋亡和死亡程序。细胞衰老是生命体在细胞水平防止永生化和恶变、预防肿瘤发生的一种机制。细胞衰老由多种原因引起,近年来的研究发现,p16INK4a-pRb(视网膜母细胞瘤抗癌蛋白)和p14ARF-p53这2条途径的活化与细胞衰老的启动和调节过程密切相关,对细胞衰老的信号传导通路及其调节因子等方面的深入研究,可以进一步认识细胞增生、衰老进程,以及防治肿瘤的规律,并为衰老相关疾病的治疗提示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衰老 信号转导通路 P16INK4A P14ARF
下载PDF
突变型α-突触核蛋白对大鼠原代培养神经元突起生长作用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王鹏 许洁 +3 位作者 李昕 何欣 李尧华 于顺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2年第5期629-633,共5页
目的观察人α-突触核蛋白(α-synuclein,α-Syn)和其突变体A30P和A53T对大鼠原代培养神经元突起生长的影响,明确α-Syn的生理功能,揭示突变体A30P和A53T在帕金森病的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取大鼠大脑皮质神经元分组培养,在细胞外添加A... 目的观察人α-突触核蛋白(α-synuclein,α-Syn)和其突变体A30P和A53T对大鼠原代培养神经元突起生长的影响,明确α-Syn的生理功能,揭示突变体A30P和A53T在帕金森病的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取大鼠大脑皮质神经元分组培养,在细胞外添加A30P、A53T和α-Syn,培养1 h、2 h和4 h后固定,比较A30P、A53T与α-Syn对神经元突起生长的影响。神经元突起以成像显微镜观察测量,Western blotting法、免疫荧光法、单克隆抗体阻断实验鉴定各蛋白作用的特异性。结果添加α-Syn组的神经元培养至1、2和4 h时,其突起的平均长度大于对照组和添加A30P、A53T组(P<0.05)。A30P、A53T组和对照组的神经元突起长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增加蛋白的含量,浓度越高,α-Syn组神经元突起的平均长度与添加A30P和A53T组差异越大(P<0.01)。Western blotting和免疫荧光实验明确了外源性α-Syn可以从培养基进入到神经元内,并均匀分布在胞体和突起。而A30P和A53T组,并未发现。结论α-Syn在原代神经元生长初期对其突起生长具有促进作用,突变体A30P和A53T,无促神经元突起生长作用,这一现象可能与其在帕金森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触核蛋白 原代神经元培养 突起生长 帕金森病
下载PDF
半胱胺的药理作用及应用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孙林娟 陈彪 《中国实用医药》 2010年第2期235-237,共3页
半胱胺(Cysteamine,CS)是细胞内的组成成分,具有抗氧化功能。1976年,被第一次应用于胱氨酸病(Cystinosis)的治疗,1994年获得FDA批准。半胱胺和它的相关药物也被应用于亨廷顿病(Huntington disease,HD)、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 半胱胺(Cysteamine,CS)是细胞内的组成成分,具有抗氧化功能。1976年,被第一次应用于胱氨酸病(Cystinosis)的治疗,1994年获得FDA批准。半胱胺和它的相关药物也被应用于亨廷顿病(Huntington disease,HD)、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和其他疾病的研究。本文搜索了相关的文献,对半胱胺的理化性质、用药剂量、药理机制和应用研究做一简要概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胱胺 药理机制 应用研究
下载PDF
多发性硬化及其研究进展 被引量:6
6
作者 张燕辉 陈彪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5年第7期555-557,共3页
关键词 多发性硬化 发病 治疗 综述
下载PDF
环状糊精的性质和应用 被引量:39
7
作者 刘海燕 郭秒 +2 位作者 慕跃林 黄遵锡 郭秒 《中国食品添加剂》 CAS 2004年第5期67-69,共3页
环状糊精因其特有的结构而可以应用于多个领域。本文概述了环状糊精的结构、性质、以及国内外的研究进展 ;综述了它在食品工业上的应用 ,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环状糊精 食品工业 性质 应用前景 国内外
下载PDF
阳宗海和滇池中紫色非硫细菌数量和种群结构的比较 被引量:10
8
作者 郭秒 王政昆 +4 位作者 彭昌亚 陈金全 韩俊燕 慕跃林 黄遵锡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337-1340,共4页
在2002年平水期对高原湖泊阳宗海和滇池中的紫色非硫细菌(PNSB)数量和种群结构进行了比较研究。对两湖中的各因子进行t检验,发现各因子和PNSB数量都有极显著差异,富营养化湖泊滇池中的PNSB数量远远多于贫营养化湖泊阳宗海;两湖中PNSB的... 在2002年平水期对高原湖泊阳宗海和滇池中的紫色非硫细菌(PNSB)数量和种群结构进行了比较研究。对两湖中的各因子进行t检验,发现各因子和PNSB数量都有极显著差异,富营养化湖泊滇池中的PNSB数量远远多于贫营养化湖泊阳宗海;两湖中PNSB的优势种是红假单胞菌属,也有少数的红螺菌属。两湖种群结构的区别是滇池有红微菌,而阳宗海有大量红细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宗海 滇池 紫色非硫细菌 独立样本t检验 种群结构
下载PDF
α-突触核蛋白寡聚体对多巴胺能神经细胞线粒体膜电位的影响 被引量:6
9
作者 李雁 殷娟娟 +4 位作者 李昕 李尧华 刘光伟 陈彪 于顺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08年第1期26-31,共6页
目的体外制备α-突触核蛋白寡聚体,研究其对多巴胺能神经细胞线粒体膜电位的影响。方法于磷酸盐缓冲液中振荡孵育重组人α-突触核蛋白,应用Western blotting和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方法观察α-突触核蛋白寡聚体的形成规律;免... 目的体外制备α-突触核蛋白寡聚体,研究其对多巴胺能神经细胞线粒体膜电位的影响。方法于磷酸盐缓冲液中振荡孵育重组人α-突触核蛋白,应用Western blotting和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方法观察α-突触核蛋白寡聚体的形成规律;免疫荧光双重标记法检测α-突触核蛋白单体和寡聚体向经体外培养的MES23.5多巴胺能神经细胞内及线粒体的转运及分布情况:罗丹明法测定α-突触核蛋白寡聚体对线粒体膜电位的影响。结果 α-突触核蛋白在磷酸盐缓冲液中振荡孵育可以形成多种形式的寡聚体(包括二聚体、三聚体、四聚体和十四聚体),形成数量随着振荡孵育时间的延长及α-突触核蛋白单体浓度的升高而增加(均P〈0.01)。甜突触核蛋白单体和寡聚体可以进入MES23.5多巴胺能神经细胞并进一步转运至线粒体上,二者均可不同程度地降低线粒体膜电位,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0);α-突触核蛋白寡聚体对线粒体膜电位的降低作用较其单体更为明显,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结论α-突触核蛋白在适当的体外振荡孵育条件下可以形成不同形式的寡聚体,寡聚体进入多巴胺能神经细胞后可明显降低线粒体膜电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触蛋白类 膜电位 线粒体 神经元 多巴胺
下载PDF
急性重复低氧对小鼠脑组织血氧饱和度、线粒体功能以及ATP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8
10
作者 谢胜男 李昕 +2 位作者 李尧华 刘耀波 于顺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755-758,共4页
目的:探讨急性重复低氧对脑组织血氧饱和度与线粒体功能的影响。方法:将BALB/c小鼠置于低氧密闭罐中,通过小鼠呼吸消耗罐内氧造成罐内低氧,以小鼠出现喘呼吸为低氧耐受极限,然后将小鼠转到另一低氧密闭罐中,依此类推,连续进行5次低氧。... 目的:探讨急性重复低氧对脑组织血氧饱和度与线粒体功能的影响。方法:将BALB/c小鼠置于低氧密闭罐中,通过小鼠呼吸消耗罐内氧造成罐内低氧,以小鼠出现喘呼吸为低氧耐受极限,然后将小鼠转到另一低氧密闭罐中,依此类推,连续进行5次低氧。记录小鼠每次的缺氧耐受时间、局部脑组织血氧饱和度,测定每次低氧暴露结束时的脑组织的线粒体复合体I活性和ATP含量。结果:小鼠的缺氧耐受时间随缺氧暴露次数增加而显著延长。脑组织血氧饱和度在第1、2次缺氧暴露时急剧下降,但在第3、4、5低氧暴露时先小幅度下降再逐渐恢复至正常水平,然后再缓慢降低。脑组织线粒体复合体I的活性随着缺氧次数的增加逐渐被抑制,ATP含量在第1次低氧暴露结束时低于正常水平,在第3、5次低氧暴露结束时高于正常水平。结论:急性重复低氧导致脑组织血氧饱和度降低的速度减慢、线粒体功能抑制以及脑组织ATP水平增高,后者很可能是动物脑组织耐缺氧能力增强的重要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氧 小鼠 线粒体 氧饱和度
下载PDF
救脑益智胶囊水提物对人神经母细胞瘤株SY5Y信号转导的影响 被引量:3
11
作者 孟艳 张景艳 +2 位作者 王蓉 姬志娟 盛树力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1076-1078,共3页
目的 :通过观察救脑益智胶囊对人神经母细胞瘤株SY5Y信号转导的影响 ,探讨此药促进神经细胞生长的可能机理。方法 :以人神经母细胞瘤株SY5Y为细胞模型 ,分为正常对照组和加药组。收集对照组及加药组细胞裂解物 ,取上清用Lowry法进行蛋... 目的 :通过观察救脑益智胶囊对人神经母细胞瘤株SY5Y信号转导的影响 ,探讨此药促进神经细胞生长的可能机理。方法 :以人神经母细胞瘤株SY5Y为细胞模型 ,分为正常对照组和加药组。收集对照组及加药组细胞裂解物 ,取上清用Lowry法进行蛋白定量 ,将总蛋白量相等的样品进行免疫沉淀Westernblot分析。 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 ,加药组SY5Y细胞蛋白激酶B(proteinkinaseB ,Akt/PKB) ,cAMP反应元件结合蛋白 (cAMPresponseelementbindingprotein ,CREB)、磷酸化的CREB (phosphorylatedCREB ,P CREB)表达增加 ,细胞色素C(cytochromeC ,cytC1)表达减少。结论 :救脑益智胶囊的生药水提取液能促进SY5Y神经母细胞存活信号通路中Akt/PKB ,P CREB的表达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救脑益智胶囊 水提物 神经母细胞瘤株 SY5Y 信号转导 中药
下载PDF
氯化钴预处理减轻缺氧复氧后大鼠海马神经元的凋亡 被引量:4
12
作者 赵彤 于顺 +5 位作者 徐艳玲 吴丽颖 马子敏 丁爱石 王福庄 范明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462-466,共5页
目的 研究氯化钴 (CoCl2 )预处理对大鼠海马神经元缺氧 复氧后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 方法 用CoCl2 处理原代培养大鼠海马神经元 ,并使其暴露于无氧环境。用TUNEL染色法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分别检测缺氧后细胞凋亡率以及细胞线粒体膜... 目的 研究氯化钴 (CoCl2 )预处理对大鼠海马神经元缺氧 复氧后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 方法 用CoCl2 处理原代培养大鼠海马神经元 ,并使其暴露于无氧环境。用TUNEL染色法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分别检测缺氧后细胞凋亡率以及细胞线粒体膜电位和胞内游离钙。 结果 CoCl2 预处理明显减少海马神经元在缺氧 复氧后的凋亡数 ,并对急性缺氧期间海马神经元的细胞内Ca2 +浓度和线粒体膜电位具有稳定作用。 结论 CoCl2 预处理对急性缺氧引起的海马神经元凋亡可能具有保护作用 ,其机制可能与其稳定缺氧时细胞内Ca2 +浓度和线粒体膜电位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化钻 预处理 缺氧 复氧 大鼠 海马神经元 凋亡
下载PDF
Bmi-1基因对于人胚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生和衰老的作用 被引量:7
13
作者 王芳 王旸 +2 位作者 赵春松 关云谦 张愚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60-66,共7页
目的探讨人类胚胎骨髓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中,Bmi-1(B cell specific moloney murine leukemia virus insertion site1,Bmi-1)基因是否参与了自我更新和增生的维持。方法 用human-Bmi-1干扰病毒和GFP对照... 目的探讨人类胚胎骨髓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中,Bmi-1(B cell specific moloney murine leukemia virus insertion site1,Bmi-1)基因是否参与了自我更新和增生的维持。方法 用human-Bmi-1干扰病毒和GFP对照病毒分别转染MSC,进行RNA干扰(RNA interference,RNAi),镜下观察转染效率。于转染后0、72、120、168h4个时间点收集细胞,用实时定量PCR(Real-time PCR)方法检测细胞中的Bmi-1干扰组与同时间点GFP对照病毒转染组相比的相对转录水平,一周后比较human-Bmi-1干扰病毒和GFP对照病毒转染后MSC细胞的增生能力和衰老状态。结果 经human-Bmi-1干扰病毒和GFP对照病毒转染后48h,显微镜下细胞都带有绿色荧光,转染效率超过90%。与转染后0h的Bmi-1基因的相对转录水平(100±21)%相比,72、120、168h的Bmi-1基因的相对转录水平下降,分别为:(28±18)%、(55±21)%和(58±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经Bmi-1干扰后,细胞的增生能力显著下降,衰老细胞数量显著增加。结论 Bmi-1基因正性调控人类胚胎骨髓来源的MSC的增生,并防止衰老,当细胞内的Bmi-1转录水平下降时,细胞增生减慢,衰老细胞也显著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充质干细胞 BMI-1 衰老 增生
下载PDF
α-突触核蛋白促进大鼠原代培养神经元突起生长 被引量:9
14
作者 刘光伟 王鹏 +3 位作者 李尧华 李昕 何欣 于顺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607-610,共4页
目的研究人α-突触核蛋白(α-Synuclein,α-Syn)对神经元突起生长的作用。方法原代培养新生大鼠大脑皮质神经元,细胞外添加α-Syn蛋白,测定不同时间神经元突起的长度;观察添加不同浓度的α-Syn蛋白后神经元突起的生长情况。结果α-Syn... 目的研究人α-突触核蛋白(α-Synuclein,α-Syn)对神经元突起生长的作用。方法原代培养新生大鼠大脑皮质神经元,细胞外添加α-Syn蛋白,测定不同时间神经元突起的长度;观察添加不同浓度的α-Syn蛋白后神经元突起的生长情况。结果α-Syn处理组神经元突起的平均长度在培养1h、2h和4h时均明显大于对照组,α-Syn的这一作用可被其特异性单克隆抗体阻断;向培养基中添加不同浓度的α-Syn后,神经元突起的长度随α-Syn浓度的增加而增加。结论α-Syn具有促进神经元突起生长的作用,并且呈明显的量-效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突触核蛋白 神经元 突起 大鼠
下载PDF
帕金森病抑郁症状对生活质量的影响及其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19
15
作者 马敬红 邹海强 +2 位作者 孙菲 安静 陈彪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777-780,共4页
目的探讨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患者伴发抑郁症状的患病率,其对生活质量的影响及其相关因素。方法选取2008~2011年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帕金森病专科就诊的原发性PD患者445例,详细记录其起病年龄、病程等临床资料。... 目的探讨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患者伴发抑郁症状的患病率,其对生活质量的影响及其相关因素。方法选取2008~2011年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帕金森病专科就诊的原发性PD患者445例,详细记录其起病年龄、病程等临床资料。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Rating Scale,HAMD)评价PD患者抑郁症状的严重程度,用统一帕金森病评分量表(Unified Parkinson's Disease Rating Scale,UPDRS)评价疾病的严重程度,用健康状况调查问卷(SF-36)评价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 PD患者HAMD量表平均分值为7.42±6.44。其中无抑郁症状者占61.2%,轻度抑郁症状者占30.2%,中度抑郁症状者占6.5%,重度抑郁症状者占2.1%。帕金森病伴发抑郁症状的患者其SF-36生理机能评分、生理职能评分、情感职能评分、精力评分、精神健康评分、社会功能评分、躯体疼痛评分、一般健康状况评分、健康变化评分均低于无抑郁症状的PD患者(P<0.001)。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UPDRS总分与抑郁症状呈正相关。结论 PD患者伴发的抑郁症状以轻度为主。抑郁症状对患者的生活质量有显著影响。病情越重出现抑郁症状的可能性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抑郁 生活质量
下载PDF
重复急性低氧对小鼠大脑皮质中α-突触核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4
16
作者 于顺 刘雪梅 +2 位作者 李尧华 吕国蔚 陈彪 《生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263-268,共6页
利用本研究室制备的抗α-突触核蛋白(α-Synuclein,α-SYN)单克隆抗体作为研究工具,在一种低氧预适应小鼠模型上研究了重复急性低氧对大脑皮层中α-SYN表达的影响。Western blot分析结果表明,小鼠在经过重复急性低氧刺激后,皮层脑组织内... 利用本研究室制备的抗α-突触核蛋白(α-Synuclein,α-SYN)单克隆抗体作为研究工具,在一种低氧预适应小鼠模型上研究了重复急性低氧对大脑皮层中α-SYN表达的影响。Western blot分析结果表明,小鼠在经过重复急性低氧刺激后,皮层脑组织内α-SYN蛋白含量呈现规律性的变化,表现为第一次急性低氧后明显增加,而经过重复低氧第4次后则回落,接近正常水平;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显示,α-SYN免疫阳性物质除存在于神经元的末梢外,还存在于某些神经元的核中。分析大脑皮质细胞核呈α-SYN免疫阳性的神经元的密度发现,核呈α-SYN阳性的神经元密度也在第一次急性低氧后明显增加,而经过重复低氧第4次后回落。以上结果提示,重复急性低氧能够改变α-SYN在脑内的表达水平以及α-SYN核阳性神经元的数量。这种变化的机制和生理意义有待于进一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氧 Α-突触核蛋白 神经元 细胞核
下载PDF
慢病毒介导绿色荧光蛋白转染人胚胎干细胞及其培养 被引量:6
17
作者 李宁 朱宝长 +4 位作者 朱宛宛 王淑艳 任萍 关云谦 张愚 《基础医学与临床》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083-1087,共5页
目的稳定培养人胚胎干细胞,并通过慢病毒载体对其进行绿色荧光蛋白标记。方法利用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作为饲养层或Matrigel作为基质培养人胚胎干细胞,包装带有GFP序列的慢病毒转染人胚胎干细胞。对转染前后的人胚胎干细胞进行了碱性磷... 目的稳定培养人胚胎干细胞,并通过慢病毒载体对其进行绿色荧光蛋白标记。方法利用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作为饲养层或Matrigel作为基质培养人胚胎干细胞,包装带有GFP序列的慢病毒转染人胚胎干细胞。对转染前后的人胚胎干细胞进行了碱性磷酸酶和SSEA-3免疫组化鉴定。结果在MEF饲养层和Matrigel上均可培养出呈克隆样生长,表达标志抗原的人胚胎干细胞,经慢病毒转染及抗生素筛选后仍可稳定表达GFP。结论成功地培养了人胚胎干细胞系,并进行了GFP标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胚胎干细胞 绿色荧光蛋白 慢病毒
下载PDF
帕金森病患者血清低分子量蛋白质差异表达分析 被引量:4
18
作者 李尧华 叶懿文 +3 位作者 李昕 于顺 杨慧 陈彪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597-600,共4页
目的探讨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患者区别于正常人的血清蛋白质差异表达。方法选择原发性PD患者35例和正常人35例,用弱阳离子交换(weak cationic exchange,WCX)磁珠捕获血清蛋白质组分,用MALDI-TOF-MS(matrix assisted laser... 目的探讨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患者区别于正常人的血清蛋白质差异表达。方法选择原发性PD患者35例和正常人35例,用弱阳离子交换(weak cationic exchange,WCX)磁珠捕获血清蛋白质组分,用MALDI-TOF-MS(matrix assisted laser desorption/ionization time of flight mass spectrometer)检测各样品的蛋白质质谱,统计学筛选差异表达分子,监督神经网络算法建立区分模型,盲法验证。结果在PD组和对照组之间筛查到8个差异分子(非参数检验Z值范围为-4.458~-3.059,P<0.05)。以监督神经网络算法建立区分模型,其判断正确率为81.4%。对25例新样本的盲法验证结果显示,模型的正确率为76.0%。结论PD患者血清蛋白质的表达谱有别于正常人。蛋白质组学数据结合生物信息学方法可能有助于PD的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蛋白质组学 生物标志物 诊断
下载PDF
从络论治高血压的理论探讨 被引量:20
19
作者 于向东 崔军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3年第24期3364-3365,共2页
中医认为原发性高血压是多种因素长期作用的结果,随着近年来广泛开展中医药对一些慢性病以及疑难病的研究,“经病学说”日益得到人们的关注,对其认识亦在不断深入。络脉系统是沟通体内外,保障脏腑气血灌注的功能性网络,也是维持机体内... 中医认为原发性高血压是多种因素长期作用的结果,随着近年来广泛开展中医药对一些慢性病以及疑难病的研究,“经病学说”日益得到人们的关注,对其认识亦在不断深入。络脉系统是沟通体内外,保障脏腑气血灌注的功能性网络,也是维持机体内稳态的重要结构,是气血津液输布的桥梁和枢纽,在保持正常恒定的血压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络病病位在血分,其病机为络脉空虚、络脉结滞、络脉损伤等,因此从络论治原发性高血压在理论上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从络论治 高血压 理论探讨 中医药疗法
下载PDF
不同疾病类型的帕金森病患者非运动症状发生率的比较 被引量:6
20
作者 马敬红 邹海强 +1 位作者 安静 陈彪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36-138,共3页
目的了解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不同疾病类型在非运动症状发生率上的差异。方法连续选取门诊确诊为原发性PD的301例患者,详细记录其起病年龄等临床资料,评定非运动症状筛查量表、统一帕金森病评分量表等。所得资料进行统计... 目的了解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不同疾病类型在非运动症状发生率上的差异。方法连续选取门诊确诊为原发性PD的301例患者,详细记录其起病年龄等临床资料,评定非运动症状筛查量表、统一帕金森病评分量表等。所得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301例患者中109例为震颤型,143例为姿势步态异常(postural instability and gait difficulty,PIGD)型,49例为中间型。震颤型和PIGD型在非运动症状总数、起病年龄、UPDRS第3部分总分、CES-D抑郁自评量表总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总分以及病程上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PIGD型在白天流涎、尿急、疼痛、情绪低落、跌倒和下肢浮肿等16个非运动症状的发生率上均高于震颤型(P<0.05)。结论震颤型和PIGD型在多个临床特征上存在差异。PIGD型更易出现白天流涎、尿急、疼痛、情绪低落、跌倒和下肢浮肿等非运动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非运动症状 疾病类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