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缺血性脑卒中的炎症及抗炎药物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
作者 龚诗立 杨翠翠 +1 位作者 胡朝英 张兰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707-708,共2页
缺血性脑卒中(IS)是指由于脑的供血动脉(颈动脉和椎动脉)狭窄或闭塞、脑供血不足导致的脑组织坏死的总称。其为发达国家三大死亡原因之一。近年来,炎症在缺血性脑卒中中的作用引起广泛关注,小胶质细胞及众多炎性因子参与了炎症反应,根... 缺血性脑卒中(IS)是指由于脑的供血动脉(颈动脉和椎动脉)狭窄或闭塞、脑供血不足导致的脑组织坏死的总称。其为发达国家三大死亡原因之一。近年来,炎症在缺血性脑卒中中的作用引起广泛关注,小胶质细胞及众多炎性因子参与了炎症反应,根据IS炎症反应的机制可采取具有抗炎作用的药物治疗。本文就缺血性脑卒中的炎症反应机制及抗炎药物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卒中 炎症 药物
下载PDF
基于代谢组学研究二苯乙烯苷在对乙酰氨基酚诱导小鼠肝损伤中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2
2
作者 高岩 李均童 +2 位作者 吴青林 李林 张兰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21年第2期161-166,共6页
目的:通过非靶向代谢组学等研究方法探讨二苯乙烯苷(tetrahydroxy stilbene glucoside,TSG)对乙酰氨基酚(acetaminophen,APAP)造成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随机分组方式将SPF级C57BL/6小鼠分为APAP模型组和TSG干预组,每组15只... 目的:通过非靶向代谢组学等研究方法探讨二苯乙烯苷(tetrahydroxy stilbene glucoside,TSG)对乙酰氨基酚(acetaminophen,APAP)造成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随机分组方式将SPF级C57BL/6小鼠分为APAP模型组和TSG干预组,每组15只。灌胃给予小鼠TSG连续7 d后,一次性腹腔注射APAP进行造模,6 h后取肝脏组织。结果:H&E染色、MDA和SOD检测表明单次APAP注射会造成肝脏损伤,TSG干预会降低肝脏受损程度。代谢产物检测结果显示,与APAP模型组相比,TSG组的ABC转运体、胆碱代谢、中心碳代谢、半乳糖、丙氨酸类氨基酸代谢等变化显著。结论:TSG通过改善脂质过氧化和能量代谢紊乱等过程抵御APAP导致的急性肝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苯乙烯苷 对乙酰氨基酚 代谢组学 急性肝损伤
下载PDF
新化合物DHF-7对少突胶质细胞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
3
作者 顾丽红 李林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416-416,共1页
目的研究本实验室自行合成化合物DHF-7对原代少突胶质前体细胞增殖和分化作用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从新生24 h Sprague-Dawley(SD)大鼠的大脑皮质中分离培养出少突胶质前体细胞,在不同培养基下进行增殖及分化,并给予化合物DHF-7。... 目的研究本实验室自行合成化合物DHF-7对原代少突胶质前体细胞增殖和分化作用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从新生24 h Sprague-Dawley(SD)大鼠的大脑皮质中分离培养出少突胶质前体细胞,在不同培养基下进行增殖及分化,并给予化合物DHF-7。光学显微镜观察各阶段细胞形态;免疫荧光染色鉴定细胞类型、细胞纯度;慢病毒传染研究DHF-7的作用机制。结果获得高纯度少突胶质前体细胞,给予DHF-7后,促进了成熟少突胶质细胞的形成。慢病毒转染,下调Fyn后,随后的Braf,MEK1/2,Erk1/2和MBP蛋白表达下降,而给予DHF-7后均上调。结论 DHF-7对髓鞘形成细胞——少突胶质细胞有增强作用,可以Fyn为靶点,增强髓鞘相关蛋白的形成,从而形成髓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HF-7 少突胶质细胞 细胞增殖 细胞分化 髓鞘
下载PDF
痘苗病毒致炎兔皮提取物对中脑动脉栓塞大鼠脑保护作用 被引量:1
4
作者 陈小平 王明洋 +2 位作者 杨翠翠 胡朝英 张兰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429-429,共1页
目的缺血性脑卒中(CIS),是指因脑部血液供应障碍,缺血缺氧所导致的局限性脑组织的缺血性坏死或软化。缺血引起的脑组织缺氧以及缺血再灌注,触发了一系列缺血级联反应,最终导致神经元死亡和神经功能障碍。近期大量研究表明,氧化应激、炎... 目的缺血性脑卒中(CIS),是指因脑部血液供应障碍,缺血缺氧所导致的局限性脑组织的缺血性坏死或软化。缺血引起的脑组织缺氧以及缺血再灌注,触发了一系列缺血级联反应,最终导致神经元死亡和神经功能障碍。近期大量研究表明,氧化应激、炎症和自噬作为脑缺血再灌注后的关键分子事件,在缺血性脑损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痘苗病毒致炎兔皮提取物(AGC),是从牛痘病毒致炎的日本大耳白兔的兔皮组织中提取的生物活性物质。本实验的主要目的是探究AGC对中脑动脉栓塞模型(MCAO)大鼠缺血再灌注损伤是否具有脑保护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制作中脑动脉栓塞大鼠模型,并将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正常+中剂量给药组、模型组以及低、中、高3个剂量给药组,其中低、中、高剂量分别为10,20和40 U·kg-1,正常组与模型组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分2批大鼠,第1批在给药24 h后处死,给药方式为大鼠缺血再灌后15 min内尾静脉注射给药;第2批连续给药7 d,做行为学评分并且处死取材,给药方式为大鼠缺血再灌后3 h尾静脉注射给药。取材的主要部位为大脑,用于检测其相关蛋白分子的表达以及不同组别的脑梗死面积。采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统计,所有数据均以x±s表示,多组间均数比较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组间两两比较用t检验。结果 AGC可以显著缩小大鼠中脑缺血再灌注引发的梗死面积,改善脑水肿程度和神经行为学评分。镜下观察可见,模型对照组右脑病变范围较大,脑皮质神经细胞呈不同程度的缺血性改变,细胞周围间隙增宽,核固缩成三角形或核溶解,缺血周边有程度不同的滲出;AGC治疗组动物的脑皮质受损范围缩小,视野病变神经元细胞明显减少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大鼠病理改变明显,炎性因子TNF-α,IL-6和s ICAM-1的含量升高,同样地,反映机体保护作用的Bcl-2和HSP70表达亦增加;与模型组比较,AGC给药组大鼠的炎症因子TNF-α和IL-6被抑制,病理损伤得以改善,而且进一步促进了Bcl-2和HSP70的表达。相应的,与模型组相比,AGC神经营养因子BDNF也有增高的趋势。结论 AGC对缺血性脑卒中具有治疗作用,一方面是通过抑制炎性因子减轻了炎症损伤,另一方面通过促进应激损伤修复分子以及神经营养因子的产生保护了脑组织,促进了脑组织的修复和再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卒中 痘苗病毒 炎症 神经营养因子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