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以HLAⅡ类转基因鼠研究类风湿关节炎的发病机制 被引量:4
1
作者 赵义 栗占国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5期396-400,共5页
类风湿关节炎(RA)是一种常见的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至今发病原因不明。许多研究表明遗传因素是导致RA发病的最主要原因,而在遗传因素中约35%来自于人类白细胞抗原(HLA)Ⅱ类复合体。因此,对于HLA Ⅱ类复合体参与RA发病的分子机制研究一... 类风湿关节炎(RA)是一种常见的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至今发病原因不明。许多研究表明遗传因素是导致RA发病的最主要原因,而在遗传因素中约35%来自于人类白细胞抗原(HLA)Ⅱ类复合体。因此,对于HLA Ⅱ类复合体参与RA发病的分子机制研究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热点,而表达HLA Ⅱ类分子的转基因鼠是研究HLA Ⅱ类复合体与RA发病关系最佳的平台。目前,国外已建立了几个HLA Ⅱ类转基因鼠品系,为RA发病机制的研究奠定了很好的基础。本文对HLA Ⅱ类转基因鼠及以此为基础的RA相关研究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白细胞抗原Ⅱ类复合体 转基因 类风湿关节炎
下载PDF
痛风患者医疗认知行为问卷调查分析 被引量:12
2
作者 赵义 李嗣钊 +4 位作者 李小霞 黄旭 吴蕊 庞蓓蕾 俞乃昌 《北京医学》 CAS 2011年第1期15-17,共3页
目的了解痛风患者的医疗认知与行为状况,为制订针对性的痛风知识宣教及疾病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通过自制问卷对70例痛风患者进行现场调查,了解其对饮食、高尿酸血症的认知情况,并对患者就医用药等方面进行调查。结果 79.4%的患者知... 目的了解痛风患者的医疗认知与行为状况,为制订针对性的痛风知识宣教及疾病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通过自制问卷对70例痛风患者进行现场调查,了解其对饮食、高尿酸血症的认知情况,并对患者就医用药等方面进行调查。结果 79.4%的患者知晓饮食与痛风之间的关系,且知晓组进行合理饮食控制的比率显著高于不知晓组(74.1%vs.42.9%,P=0.026)。77.9%的患者知道高尿酸血症与痛风的关系,且知晓组定期进行血尿酸监测的比率略高于不知晓组(45.3%vs.33.3%)。痛风患者首次就诊科室中以骨科最多(42.6%),其次为风湿科(16.2%)和内分泌科(13.2%)。急性期用药以非甾体类抗炎药(42.6%)和秋水仙碱(41.2%)为主,但应用别嘌呤醇(30.9%)和苯溴马隆(16.2%)治疗者也不占少数。治疗和饮食是痛风患者最为关注的两个方面。结论加强痛风知识的普及教育有助于患者增强自我监查意识,减少误诊误治,从而提高生活质量和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痛风 高尿酸血症 健康教育
下载PDF
2230例变应性疾病患者血清特异性抗体测定分析 被引量:9
3
作者 赵鸿芬 李小霞 赵京莉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667-669,共3页
目的检测变应性疾病血清特异性抗体筛选相关过敏原,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过敏原检测系统,对2 230例变应性疾病患者的血清特异性免疫球蛋白E(immunoglobulin,IgE)及总IgE水平进行了检测。结果 2230例变应性疾病患者中过敏... 目的检测变应性疾病血清特异性抗体筛选相关过敏原,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过敏原检测系统,对2 230例变应性疾病患者的血清特异性免疫球蛋白E(immunoglobulin,IgE)及总IgE水平进行了检测。结果 2230例变应性疾病患者中过敏原以屋尘螨(28.3%)、粉尘螨(26.6%)为最高,其后依次为蒿(14.9%)、猫毛皮屑(9%)、牛羊肉(9%)、蟑螂(8.3%)、鱼虾蟹(8.1%)、霉菌(6.6%)、牛奶(6.1%)、矮豚草(5.6%)、腰果花生(4.6%)、榆、梧桐、柳、三角叶杨(3.8%)、鸡蛋白(3.8%)、黄豆(3.1%);总IgE阳性率为46.9%。结论血清特异性IgE及总IgE的检测分析可以帮助临床寻找相应过敏原,为变应性疾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应性疾病 过敏原 免疫球蛋白E
下载PDF
原发性抗磷脂综合征脑卒中:19例回顾性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苏丽 刘倩 +3 位作者 朱夏媛 朱艳辉 赵义 李小霞 《中华临床免疫和变态反应杂志》 2017年第2期136-141,共6页
目的分析原发性抗磷脂综合征(antiphospholipid syndrome,APS)并发脑卒中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2008年1月至2016年4月原发性APS并发脑卒中19例患者的临床、实验室指标、影像学表现及治疗。结果 19例患者,... 目的分析原发性抗磷脂综合征(antiphospholipid syndrome,APS)并发脑卒中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2008年1月至2016年4月原发性APS并发脑卒中19例患者的临床、实验室指标、影像学表现及治疗。结果 19例患者,男∶女为11∶8,均为缺血性脑卒中。并发常见血管病危险因素依次为高血压、高脂血症、吸烟史、动脉粥样硬化症等。5例(5/19)有心脏瓣膜结构改变伴钙化。抗心磷脂抗体(anticardiophospholipid antibody,a CL)阳性率57.9%;抗β2-糖蛋白1(β2-glycoprotein 1,β2-GP1)阳性率78.95%。抗β2-GP1单阳性36.8%,双抗体阳性率42.1%。大脑中动脉是最常累及的颅内/外动脉(11/19),其次是颈(内)动脉(9/19)。大动脉管腔不同程度狭窄(11/19)、闭塞(7/19)。颈动脉内膜增厚伴斑块形成(6/19)。结论原发性APS并发脑卒中患者多合并一种或多种常见血管病危险因素。抗β2-GP1阳性率更高。对原发性APS患者常规行经食管超声心动图、颈动脉血管超声检查,有利于早期评估脑卒中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磷脂综合征 抗体 抗磷脂 血栓栓塞 脑卒中 青年脑卒中
下载PDF
成人Still病继发巨噬细胞活化综合征(附4例报告) 被引量:3
5
作者 李嗣钊 赵义 +1 位作者 俞乃昌 李小霞 《北京医学》 CAS 2011年第10期793-795,共3页
目的总结成人Still病继发巨噬细胞活化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我科2008年5月至2011年2月确诊4例成人Still病继发巨噬细胞活化综合征的临床资料并总结。结果 1例在起病阶段,3例在复发时继发巨噬细胞活化综合征。临床特点包括稽... 目的总结成人Still病继发巨噬细胞活化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我科2008年5月至2011年2月确诊4例成人Still病继发巨噬细胞活化综合征的临床资料并总结。结果 1例在起病阶段,3例在复发时继发巨噬细胞活化综合征。临床特点包括稽留高热4例,皮疹2例、关节炎2例、浅表淋巴结肿大2例、脾肿大3例、肝肿大1例、外周血2系或全血细胞减少4例、肝损害3例、高甘油三酯3例、纤维蛋白原降低2例、骨髓细胞分类发现噬血现象4例。甲泼尼龙联合环孢素治疗3例,甲泼尼龙联合霉酚酸酯治疗1例。经治疗4例均缓解。结论持续性发热,血细胞减少,甘油三脂、乳酸脱氢酶升高以及纤维蛋白原降低是成人Still病继发巨噬细胞活化综合征的线索,骨髓细胞学检查有助于鉴别。糖皮质激素、环孢素及霉酚酸酯等免疫抑制剂治疗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人STILL病 巨噬细胞活化综合征
下载PDF
一个遗传性血管性水肿家系基因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任华丽 张宏誉 《中华临床免疫和变态反应杂志》 2007年第2期141-145,共5页
目的对一个Ⅱ型遗传性血管性水肿(HAE-Ⅱ)家系进行基因分析,明确其分子生物学机制。方法根据 HAE-Ⅱ突变位点局限的特点,采用快速有效的检测策略对该 HAE-Ⅱ家系进行突变类型分析,设计突变位点特异性引物,扩增外显子8,对扩增产物进行测... 目的对一个Ⅱ型遗传性血管性水肿(HAE-Ⅱ)家系进行基因分析,明确其分子生物学机制。方法根据 HAE-Ⅱ突变位点局限的特点,采用快速有效的检测策略对该 HAE-Ⅱ家系进行突变类型分析,设计突变位点特异性引物,扩增外显子8,对扩增产物进行测序,并将序列与 GenBank C1-INH 基因序列相比较,与正常人进行对照。结果 2例患病家系成员突变类型相同,核苷酸序列18 059发生 C 到 T 的突变,密码子 CGC→TGC,第444位的精氨酸由半胱氨酸替代,而正常人中无此改变。结论本例家系突变位点与国外报道相同,HAE 发病可能无种族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Ⅱ型遗传性血管性水肿 家系 基因突变
下载PDF
遗传性血管性水肿的临床表现及诊治进展 被引量:1
7
作者 任华丽 张宏誉 《北京医学》 CAS 2007年第8期487-490,共4页
  遗传性血管性水肿(hereditary angioedema,HAE)是一种罕见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1888年由Oslar首次报道,其发病机制为C1酯酶抑制物(complement 1 esterase inhibitor,C1-INH)基因缺陷导致血浆C1-INH含量和(或)功能低下,发病率...   遗传性血管性水肿(hereditary angioedema,HAE)是一种罕见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1888年由Oslar首次报道,其发病机制为C1酯酶抑制物(complement 1 esterase inhibitor,C1-INH)基因缺陷导致血浆C1-INH含量和(或)功能低下,发病率万1/5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性血管性水肿 临床表现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诊治 C1-INH 发病机制 基因缺陷 抑制物
下载PDF
自身免疫性慢性荨麻疹的现代观点 被引量:1
8
作者 黄旭 朱大勋 《北京医学》 CAS 2005年第4期249-251,共3页
关键词 自身免疫性慢性荨麻疹 抗IgE自身抗体 IgG抗FcεRⅠα自身抗体 HLA-Ⅱ类抗原
下载PDF
化脓性扁桃体炎合并红斑性肢痛症1例并文献复习
9
作者 李雪梅 苏丽 +3 位作者 孔芳 魏廉 赵义 李小霞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6年第10期160-160,共1页
患者,男,59岁,主因发热,咽痛12d,双手指间关节肿痛7d入院。患者12d前受凉后出现发热,体温39℃,寒颤,咽痛,四肢疼痛,就诊于当地医院。查体,扁桃体Ⅱ~Ⅲ度肿大,表面覆有白色分泌物,化验提示白细胞升高,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考虑'急性... 患者,男,59岁,主因发热,咽痛12d,双手指间关节肿痛7d入院。患者12d前受凉后出现发热,体温39℃,寒颤,咽痛,四肢疼痛,就诊于当地医院。查体,扁桃体Ⅱ~Ⅲ度肿大,表面覆有白色分泌物,化验提示白细胞升高,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考虑'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予以拜复乐每天0.4g抗感染治疗4d,体温正常及咽痛好转停药。7d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双手指尖红肿、胀痛,指腹压力增高伴波动性剧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扁桃体炎 化脓性 红斑肢痛症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1例法布里病的护理体会
10
作者 吴蕊 庞蓓蕾 +1 位作者 李晶晶 王蕾明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1年第11期148-148,F0003,共2页
法布里(Fabry)病又称弥漫性躯体血管角质瘤或糖鞘脂类沉积症,是由于α-半乳糖苷酶的缺乏,引起神经酰胺三已糖苷酶不能分解而聚集在各种细胞内,主要沉积在血管壁细胞,致使血管的张力和功能障碍,从而引起复杂的临床症候群。此病尚无有... 法布里(Fabry)病又称弥漫性躯体血管角质瘤或糖鞘脂类沉积症,是由于α-半乳糖苷酶的缺乏,引起神经酰胺三已糖苷酶不能分解而聚集在各种细胞内,主要沉积在血管壁细胞,致使血管的张力和功能障碍,从而引起复杂的临床症候群。此病尚无有效的治疗药物,大多数病人在40~50岁因心脏、脑血管并发症或尿毒症死亡。此病多为性连锁隐性遗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布里病 Α-半乳糖苷酶 性连锁隐性遗传 血管角质瘤 护理 血管壁细胞 血管并发症 神经酰胺
下载PDF
甘油对户尘螨过敏原点刺液急性毒性实验的影响
11
作者 孙劲旅 任华丽 卢朝辉 《中华临床免疫和变态反应杂志》 2008年第1期11-13,I0001,共4页
摘要:目的探讨甘油对户尘螨过敏原点刺液急性毒性实验的影响。方法按1:10(W/V)比例制备户尘螨过敏原提取液原液。户尘螨过敏原点刺液急性毒性实验:取5~7周龄BALB/c小鼠35只,分成5组,每组7只。在每组小鼠腹腔内分别注射0.5 ml不同液体,... 摘要:目的探讨甘油对户尘螨过敏原点刺液急性毒性实验的影响。方法按1:10(W/V)比例制备户尘螨过敏原提取液原液。户尘螨过敏原点刺液急性毒性实验:取5~7周龄BALB/c小鼠35只,分成5组,每组7只。在每组小鼠腹腔内分别注射0.5 ml不同液体,具体如下:A组含0.4%苯酚的户尘螨过敏原提取液原液(3 ml)+甘油(3 ml);B组含户尘螨过敏原提取液原液(3 ml)+生理盐水(3 ml);C组含甘油(3 ml)+生理盐水(3 ml);D组含0.4%苯酚的生理盐水(6 ml);E组含生理盐水(6 ml)。结果A组和C组内所有小鼠均在注射后10分钟左右出现活动减少、竖尾,15-18分钟全身躁动、抖动、打滚,20~25分钟小鼠死亡。B、D和E组小鼠腹腔注射后活动正常,观察7天均存活。A组和C组死亡的小鼠立即进行病理解剖,结果显示腹腔内大量腹水、肠管水肿;肺组织高度淤血,肺泡壁增厚增宽,肺泡壁及肺间质毛细血管高度扩张,肺间质可见多量淋巴细胞浸润。小肠壁疏松、水肿,黏膜上皮变性、坏死、脱落。肝、脾、肾组织未见特殊改变。B、D和E组小鼠的肺、肝、脾、肾组织未见特殊改变。结论小鼠户尘螨过敏原点刺液急性毒性实验应该使用不含有50%甘油的户尘螨过敏原点刺液原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油 急性毒性实验 户尘螨 过敏原浸液
下载PDF
缓激肽在遗传性血管性水肿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12
作者 任华丽 张宏誉 《中华临床免疫和变态反应杂志》 2007年第1期38-42,共5页
目的评价缓激肽在遗传性血管性水肿(HAE)发病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应用放射免疫法测定23例HAE 缓解期患者和40名健康志愿者的血浆缓激肽水平。结果正常对照组和 HAE 缓解期患者的血浆缓激肽水平分别为(264.67±124.54)和(308.82±... 目的评价缓激肽在遗传性血管性水肿(HAE)发病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应用放射免疫法测定23例HAE 缓解期患者和40名健康志愿者的血浆缓激肽水平。结果正常对照组和 HAE 缓解期患者的血浆缓激肽水平分别为(264.67±124.54)和(308.82±135.96)pg/ml,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201)。9例 HAE 患者急性期血浆缓激肽水平为(748.60±249.64)pg/ml,较缓解期的(369.89±212.29)pg/ml 显著增高(P=0.003)。单侧肘部水肿患者的患侧血浆缓激肽水平高于健侧。1例服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引起水肿的患者。水肿发作期血浆缓激肽水平为550.16 pg/ml,缓解期下降至326.16 pg/ml.但仍略高于正常对照。结论缓激肽水平升高可能参与了 HAE的发病过程。本研究建立了可用于临床研究的缓激肽测定方法.可应用于其他缓激肽参与疾病发病机制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性血管性水肿 发病机制 缓激肽
下载PDF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应用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α受体-抗体融合蛋白联合甲氨蝶呤治疗过程中并发淋巴瘤
13
作者 李嗣钊 赵义 +1 位作者 俞乃昌 李小霞 《药物不良反应杂志》 2012年第3期172-173,共2页
1例81岁男性患者因类风湿关节炎病情加重,皮下注射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α受体-抗体融合蛋白25 mg,2次/周;口服甲氨蝶呤10 mg,1次/周。治疗13个月后发现左下颌下无痛性肿物,切除肿物,病理确诊为腺淋巴瘤。术后停用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 1例81岁男性患者因类风湿关节炎病情加重,皮下注射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α受体-抗体融合蛋白25 mg,2次/周;口服甲氨蝶呤10 mg,1次/周。治疗13个月后发现左下颌下无痛性肿物,切除肿物,病理确诊为腺淋巴瘤。术后停用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α受体-抗体融合蛋白及甲氨蝶呤,随访8个月淋巴瘤无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坏死因子 甲氨蝶呤 类风湿 关节炎 淋巴瘤 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α受体-抗体融合蛋白
原文传递
瓜氨酸化人乳头状瘤病毒47-E2 345-362肽抗体在类风湿关节炎发病中的意义
14
作者 史晋霞 赵义 +1 位作者 赵金霞 栗占国 《中华风湿病学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6期370-374,共5页
目的 检测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血清中与聚丝蛋白原306-324多肽高度同源的人乳头状瘤病毒E2 245-362肽及瓜氨酸化E2 345-362肽的抗体水平,并探讨其在RA发病中的意义。方法 选取RA患者119例、其他风湿病患者223例、健康对照101名。应... 目的 检测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血清中与聚丝蛋白原306-324多肽高度同源的人乳头状瘤病毒E2 245-362肽及瓜氨酸化E2 345-362肽的抗体水平,并探讨其在RA发病中的意义。方法 选取RA患者119例、其他风湿病患者223例、健康对照101名。应用NCBI数据库BLAST方法检索出与聚丝蛋白原306-324肽高度同源的人乳头状瘤病毒(HPV)47型E2蛋白的345~362多肽序列(E2 345-362),并以瓜氨酸替换此多肽序列中第348位上的精氨酸。合成并纯化E2 345-362肽及瓜氨酸化E2 345-362肽。分别以E2 345-362肽及瓜氨酸化E2 345-362肽为抗原,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患者血清中相关抗体的水平。并研究其与RA患者发病年龄、病程、疾病活动指数(DAS28)评分、抗环瓜氨酸(CCP)抗体、抗肽酰精氨酸脱亚胺酶(PADI)4抗体、C反应蛋白(CRP)、关节X线分期等指标的关系。结果 ①RA患者组血清中抗瓜氨酸化E2 345-362肽抗体的阳性率(41.2%)及滴度(Au值为105.7)明显高于其他对照组(P均〈0.01);RA患者、其他对照组血清中抗E2 345-362肽抗体的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②与CCP抗原预孵育后的血清中抗瓜氨酸化E2 345-362肽抗体水平明显下降(P〈0.05)。③抗瓜氨酸化E2 345-362肽抗体阳性组与阴性组抗CCP抗体的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间的抗PADI4抗体阳性率及滴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相关性分析显示抗瓜氨酸化E2 345-362肽抗体滴度与抗PADI4抗体滴度具有相关性(r=0.485,P〈0.01)。④抗瓜氨酸化E2 345-362肽抗体阳性患者的DAS28评分、ESR及X线分期均高于阴性患者(P均〈0.05);抗瓜氨酸化E2 345-362肽抗体阳性组的抗角蛋白抗体(AKA)阳性率、抗核周因子(APF)阳性率及RF均高于阴性组(P均〈0.05)。结论 RA患者血清中可以检测到抗瓜氨酸化HPV47-E2 345-362肽的抗体,该抗体与抗CCP抗体存在部分交叉反应,其滴度与抗PADI4抗体滴度呈正相关,且与疾病活动及病情严重程度相关,提示HPV47-E2 345-362肽可能与RA的发病相关,RA患者体内PADI4的增多可能使E2 345-362肽瓜氨酸化,继而机体产生相应的抗体,参与RA的发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头状瘤病毒 关节炎 类风湿 抗瓜氨酸化E2 345-362肽抗体
原文传递
抗环瓜氨酸肽抗体与系统性红斑狼疮关节炎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9
15
作者 赵义 李小霞 +3 位作者 李林 李晶 李春 栗占国 《中华风湿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79-83,共5页
目的研究抗环瓜氨酸肽(CCP)抗体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探讨抗CCP抗体与SLE患者关节炎及骨侵蚀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检测138例SLE患者血清中抗CCP抗体水平,并与SLE患者关节表现及其他... 目的研究抗环瓜氨酸肽(CCP)抗体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探讨抗CCP抗体与SLE患者关节炎及骨侵蚀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检测138例SLE患者血清中抗CCP抗体水平,并与SLE患者关节表现及其他临床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抗CCP抗体在SLE患者中的阳性率为13.8%(19/138)。SLE患者关节炎的发生率为50.7%,关节炎组抗CCP抗体阳性率(20%)高于非关节炎组(7.4%)(P≮0.05)。在SLE关节炎患者中,抗CCP抗体阳性者类风湿因子(RF)阳性率显著高于抗CCP抗体阴性者(71.4%与14.3%)(P〈0.01)。而且,抗CCP抗体与RF之间显著相关(r=0.36,P=-0.002)。抗CCP抗体阳性的SLE患者关节炎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抗CCP抗体阴性者(73.7%与47.1%,P〈0.05)。138例SLE患者中有8例出现受累关节的影像学改变,与抗CCP抗体阴性患者相比,抗CCP抗体阳性患者表现出侵蚀性关节炎的比例显著为高(35.7%与5.4%,P〈0.01)。在8例表现为侵蚀性关节炎的患者中有2例患者抗CCP抗体和RF均阴性,而抗RA33抗体阳性。此8例患者均满足美国风湿病学学会(ACR)1987年类风湿关节炎(RA)的分类标准。SLE相关其他临床指标分析显示,关节炎组与非关节炎组、抗CCP抗体阳性组与阴性组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13.8%的SLE患者体内存在抗CCP抗体。抗CCP抗体的出现与SLE患者关节炎和骨侵蚀密切相关,并对判断SLE关节炎的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斑狼疮 系统性 关节炎 抗环瓜氨酸肽抗体
原文传递
柳氮磺吡啶致中性粒细胞缺乏症 被引量:8
16
作者 黄旭 赵义 李小霞 《药物不良反应杂志》 2012年第4期260-262,共3页
1例53岁女性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服用醋酸泼尼松,双氯芬酸钠、雷公藤多苷和来氟米特治疗。之后,因病情控制不佳,柳氮磺吡啶加入其治疗方案,柳氮磺吡啶的剂量初始为0.25 g,2次/d,1周后为0.25 g,3次/d,4周后为1.0 g,2次/d。柳氮磺吡啶治疗6... 1例53岁女性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服用醋酸泼尼松,双氯芬酸钠、雷公藤多苷和来氟米特治疗。之后,因病情控制不佳,柳氮磺吡啶加入其治疗方案,柳氮磺吡啶的剂量初始为0.25 g,2次/d,1周后为0.25 g,3次/d,4周后为1.0 g,2次/d。柳氮磺吡啶治疗6周后患者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计数分别由6.5×109/L和4.56×109/L降至1.6×109/L和0.45×109/L。立即停用柳氮磺吡啶、双氯芬酸钠、来氟米特及雷公藤多苷、并给予细胞集落因子、亚胺培南及氟康唑。患者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计数在停用柳氮磺吡啶后1周和2周分别为5.5×109/L和2.86×109/L及6.4×109/L和2.53×109/L。之后,双氯芬酸钠,雷公藤多苷、来氟米特相继应用,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计数均在正常范围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柳氮磺吡啶 粒细胞缺乏
原文传递
唑来膦酸注射液治疗SAPHO综合征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3
17
作者 李嗣钊 赵义 李小霞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CAS 2012年第19期6069-6071,共3页
目的总结SAPHO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特点,探讨唑来膦酸注射液(5mg)治疗SAPHO综合征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我科2010年1月至2012年3月确诊SAPHO综合征并接受唑来膦酸注射液(5mg)治疗的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总结。结果 5例患者均出现皮肤损... 目的总结SAPHO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特点,探讨唑来膦酸注射液(5mg)治疗SAPHO综合征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我科2010年1月至2012年3月确诊SAPHO综合征并接受唑来膦酸注射液(5mg)治疗的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总结。结果 5例患者均出现皮肤损害和骨关节症状,重症痤疮3例,掌跖脓疱病2例,前胸壁肿痛5例,背痛1例,下腰痛1例,肘、膝关节肿痛2例。5例患者胸部CT平扫均提示前胸壁骨炎、骨肥厚和滑膜炎。5例99mTc-MDP骨显像均提示局部放射性异常浓聚,胸肋锁骨区5例,双侧骶髂关节1例,胸椎1例。5例患者均接受唑来膦酸(5mg)治疗,骨关节症状均在1周内缓解,4例分别在治疗3个月、6个月、10个月和12个月后无复发,1例在治疗后14个月再次出现前胸壁疼痛,但疼痛程度较治疗前明显减轻。结论特征性骨关节病变和皮肤损害是发现SAPHO综合征的线索,影像学检查具有重要诊断价值,唑来膦酸注射液(5mg)单次输注治疗SAPHO综合征骨关节病变有效,耐受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获得性骨肥大综合征 二膦酸盐类 唑来膦酸
原文传递
英夫利西单抗治疗引发肺结核2例 被引量:2
18
作者 赵义 李嗣钊 李小霞 《药物不良反应杂志》 2012年第4期237-240,共4页
2例患者在接受英夫利西单抗(IFX)治疗后并发肺结核。例1为23岁男性,因强直性脊柱炎给予口服甲氨蝶呤、来氟米特、洛索洛芬及静脉滴注IFX。IFX初始剂量200 mg,此后于第2、6、8周给予相同剂量。第4次输注IFX后2个月,患者出现发热,咳嗽、咯... 2例患者在接受英夫利西单抗(IFX)治疗后并发肺结核。例1为23岁男性,因强直性脊柱炎给予口服甲氨蝶呤、来氟米特、洛索洛芬及静脉滴注IFX。IFX初始剂量200 mg,此后于第2、6、8周给予相同剂量。第4次输注IFX后2个月,患者出现发热,咳嗽、咯痰,抗结核分枝杆菌抗体(+),X线胸片示双肺弥漫性粟粒影,诊断为"粟粒性肺结核"。例2为54岁男性,因类风湿关节炎应用甲氨蝶呤、塞来昔布和IFX,IFX治疗方案同例1。患者于第2次IFX治疗后1个月出现轻微咳嗽、咯痰。胸部CT示双肺炎性改变。T细胞γ干扰素释放试验阳性。考虑为"肺结核可能"。2例患者在接受抗结核药物治疗后均好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英夫利西单抗
原文传递
异环磷酰胺引起心房颤动 被引量:2
19
作者 黄旭 李小霞 任华丽 《药物不良反应杂志》 2007年第2期149-149,共1页
患者女性,49岁,因“四肢近端肌肉疼痛无力,进行性加重1月”,于2006年11月6日入院。既往史:24年前怀孕体检时发现心脏杂音,诊断为“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未予处理。分娩后一度出现乏力、行走后气短,住院治疗1周后好转,... 患者女性,49岁,因“四肢近端肌肉疼痛无力,进行性加重1月”,于2006年11月6日入院。既往史:24年前怀孕体检时发现心脏杂音,诊断为“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未予处理。分娩后一度出现乏力、行走后气短,住院治疗1周后好转,服用阿司匹林半年后停药,症状未反复。1年前因咯血、发热、气短在北京某医院就诊,诊断为“心内膜炎”,10个月前行“二尖瓣人工机械瓣置换术”,术后症状消失,坚持服用华法林抗凝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环磷酰胺 心房颤动
原文传递
多发性肌炎合并获得性血友病A一例
20
作者 黄旭 赵岩 李小霞 《中华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686-686,共1页
患者女,34岁,未婚育。2003年5月出现四肢无力,2004年1月查肌酸激酶(CK)5470U/L,凝血功能正常;肌电图提示肌源性损害;肌肉活检示肌纤维明显大小不一,少数肌纤维明显萎缩,呈小丛状分布,可见散在少数变性纤维和再生肌纤维,局... 患者女,34岁,未婚育。2003年5月出现四肢无力,2004年1月查肌酸激酶(CK)5470U/L,凝血功能正常;肌电图提示肌源性损害;肌肉活检示肌纤维明显大小不一,少数肌纤维明显萎缩,呈小丛状分布,可见散在少数变性纤维和再生肌纤维,局灶性单核细胞浸润,束膜中个别小血管壁增厚,管腔窄,未见明显炎性细胞浸润;考虑迁延性肌炎,诊断多发性肌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肌炎 获得性血友病A 凝血功能正常 单核细胞浸润 炎性细胞浸润 肌源性损害 血管壁增厚 肌纤维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