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国有大型医院共享领导力测评问卷编制以及权重系数的确定
1
作者 唐一杰 吉训明 《中国医院》 2013年第1期36-38,共3页
目的自主研发适合国内大型医院共享领导力测评的调查问卷。方法首先将共享领导(总目标)拆分成权利共享、资源共享、共同决策、伙伴关系、工作主动性以及承担责任6个维度(分目标),每个维度共设计7个问卷问题,然后应用层次分析法(Yaahp 5.... 目的自主研发适合国内大型医院共享领导力测评的调查问卷。方法首先将共享领导(总目标)拆分成权利共享、资源共享、共同决策、伙伴关系、工作主动性以及承担责任6个维度(分目标),每个维度共设计7个问卷问题,然后应用层次分析法(Yaahp 5.2软件)确定每个维度及每个问题的权重,最后进行预调查与信度分析(SPSS 18.0软件)对问卷进行最终修改。结果问卷终稿由6个维度共42道问题组成,权重系数通过了一致性检验,信度分析提示具有很好的内部信度及重测信度,结构效度分析提示问卷结构合理。结论此份问卷可以用于医院共享领导力测评的正式调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享领导力 调查问卷 层次分析法 信效度分析
下载PDF
联合使用支气管扩张剂对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呼吸衰竭患者的影响
2
作者 闫继春 刘鸿飞 唐一杰 《中国医疗设备》 2017年第S1期22-23,共2页
目的着重于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呼吸衰竭患者联合运用支气管扩张剂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对80例本院2014年2月~2016年5月期间收治的确诊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呼吸衰竭患者进行研究,按照随机数字法分组,因而实验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 目的着重于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呼吸衰竭患者联合运用支气管扩张剂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对80例本院2014年2月~2016年5月期间收治的确诊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呼吸衰竭患者进行研究,按照随机数字法分组,因而实验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布地奈德混悬液+爱全乐吸入用溶液+沙丁胺醇2.5mg治疗,实验组采用布地奈德混悬液+爱全乐吸入用溶液+沙丁胺醇5mg治疗,比较两组死亡率、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总有效率以及动脉血气和肺功能指标。结果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不显著(P>0.05);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5%,死亡率为2.5%,FEV1为(1.75±0.46)L,PaCO2为(40.28±4.56)mmHg,PaO2为(73.26±9.25)mmHg,FEV1%为(72.54±3.56)%,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联合运用支气管扩张剂沙丁胺醇5mg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呼吸衰竭效果确切,死亡率低,动脉血气和肺功能指标能够显著改善,且不增加不良反应,临床应用价值极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呼吸衰竭 支气管扩张剂 临床效果
下载PDF
长期小剂量克拉霉素治疗支气管扩张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
3
作者 唐一杰 周红 +2 位作者 郑建红 刘丽娟 闫继春 《武警医学》 CAS 2013年第12期1035-1038,共4页
目的观察长期低剂量服用克拉霉素治疗不同阶段非囊性纤维化支气管扩张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处于不同阶段的支气管扩张患者50例,按病情轻重分成两组,均口服克拉霉素0.25 g,1/d,4个月,进行前瞻性研究,对比观察研究起点以及终点时两组患者... 目的观察长期低剂量服用克拉霉素治疗不同阶段非囊性纤维化支气管扩张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处于不同阶段的支气管扩张患者50例,按病情轻重分成两组,均口服克拉霉素0.25 g,1/d,4个月,进行前瞻性研究,对比观察研究起点以及终点时两组患者在痰液量、气促指数以及肺功能相关指标方面的改变,并统计在治疗期间因急性加重而住院患者的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与以往住院时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痰液量均显著减少(P<0.01),轻症患者治疗后的气促指数、肺功能指标FVC、FEV1及PEF均有改善(P<0.05),但重症患者除PEF外其他改善均不明显。此外,两组中因急性加重而住院的患者,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较以往有明显减少(P<0.05)。结论长期低剂量克拉霉素治疗对于减少支气管扩张患者的痰液量、改善轻症患者肺功能相关指标有明显益处,住院患者联合应用该药物可减少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拉霉素 低剂量 支气管扩张
下载PDF
烟碱对油酸型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大鼠肺组织中NF-κB及HMGB1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4
作者 刘鸿飞 李宏云 +1 位作者 韩艳 周红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0期4996-4998,共3页
目的探讨胆碱能抗炎通路被烟碱激活后对急性肺损伤的治疗作用,并研究其作用机制,为急性肺损伤的治疗寻找新的途径。方法将用油酸制备的32只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LI/ARDS)雄性大鼠模型随机分为4组,每组8只,4组分别为对照组、... 目的探讨胆碱能抗炎通路被烟碱激活后对急性肺损伤的治疗作用,并研究其作用机制,为急性肺损伤的治疗寻找新的途径。方法将用油酸制备的32只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LI/ARDS)雄性大鼠模型随机分为4组,每组8只,4组分别为对照组、烟碱处理组(烟碱组)、ARDS组、烟碱与α-银环蛇毒素处理组(蛇毒素组),试验中测肺湿干重比、氧分压,制备肺组织病理切片,采用WESTERN-BLOTTING法检测肺组织中NF-κB p65、HMGB1(高迁移率族蛋白)值,ELISA法测大鼠血液中白介素-6(IL-6)值。结果 ARDS组、蛇毒素组大鼠肺组织病理改变较烟碱组明显加重;IL-6的浓度、动脉血氧分压(PaO2)、NF-κB p65及HMGB1的灰度值、肺湿干重比(W/D),ARDS组及蛇毒素组与烟碱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烟碱通过作用于烟碱受体的α7亚基激动胆碱能抗炎通路,能明显减少炎症因子的表达,对肺组织具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碱 胆碱能抗炎通路 α7亚基烟碱受体 白介素-6 NF-ΚB
原文传递
下呼吸道多重耐药菌感染危险因素72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9
5
作者 闫继春 孙冉 唐一杰 《临床内科杂志》 CAS 2016年第4期271-272,共2页
目的:了解下呼吸道多重耐药菌感染危险因素,为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菌感染提供依据。方法对我院收治的72例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耐药菌感染率占前5位的耐药菌分别为金黄色葡萄球菌(23.6%)、绿脓杆菌(1... 目的:了解下呼吸道多重耐药菌感染危险因素,为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菌感染提供依据。方法对我院收治的72例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耐药菌感染率占前5位的耐药菌分别为金黄色葡萄球菌(23.6%)、绿脓杆菌(19.4%)、鲍曼不动杆菌(18.1%)、大肠埃希杆菌(13.9%)以及肺炎克雷伯菌(13.9%)。Logistic 回归分析发现,长期卧床、高龄、有创通气以及营养不良与多重耐药菌感染相关。结论下呼吸道多重耐药菌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为高龄、有创通气、反复或长期住院以及低血白蛋白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呼吸道感染 多重耐药菌 危险因素
原文传递
慢阻肺急性发作患者应用无创机械通气联合沙丁胺醇雾化吸入对机体氧代谢、胸肺顺应性及呼吸动力学的影响观察 被引量:20
6
作者 王婷 李海明 +1 位作者 夏于新 李俊 《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1年第6期121-124,共4页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发作(AECOPD)患者应用无创机械通气联合沙丁胺醇雾化吸入对机体氧代谢、胸肺顺应性及呼吸动力学的影响。方法:纳入2018年1月~2020年12月间收治的200例AECOP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发作(AECOPD)患者应用无创机械通气联合沙丁胺醇雾化吸入对机体氧代谢、胸肺顺应性及呼吸动力学的影响。方法:纳入2018年1月~2020年12月间收治的200例AECOP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0例。两组均予以无创机械通气,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比较两组恢复进程,治疗前、治疗5 d后评估患者氧代谢相关指标[氧饱和度(SpO_(2))、动脉血氧分压(PaO_(2))、二氧化碳分压(PaCO_(2))]、胸肺顺应性[总顺应性(Ct)、肺顺应性(CI)、胸廓顺应性(CTh)]、呼吸动力学[吸气峰值压(PIP)、平均气道压(MPaw)、气道阻力(Raw)]。结果:①观察组咳喘显著缓解时间、哮鸣音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②治疗5d后,两组SpO_(2)、PaO_(2)、胸肺顺应性(Ct、CI、CTh)均高于治疗前,两组PaCO_(2)均低于治疗前,观察组变动幅度大于对照组;③治疗5 d后,两组PIP均高于治疗前,两组MPaw、Raw均低于治疗前,观察组变动幅度大于对照组。结论:AECOPD患者应用无创机械通气联合沙丁胺醇雾化吸入对改善其氧代谢更有利,同时也对患者胸肺顺应性和呼吸动力学产生积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发作 无创机械通气 沙丁胺醇 雾化
原文传递
6 h乳酸清除率联合NT-proBNP、白蛋白检测对老年重症肺炎患者预后评估的价值 被引量:1
7
作者 王婷 李海明 李红梅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954-959,共6页
目的探究6 h乳酸清除率联合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白蛋白(ALB)检测对老年重症肺炎患者预后评估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9月至2020年9月北京电力医院重症加强护理病房(ICU)收治的老年重症肺炎患者11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预后... 目的探究6 h乳酸清除率联合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白蛋白(ALB)检测对老年重症肺炎患者预后评估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9月至2020年9月北京电力医院重症加强护理病房(ICU)收治的老年重症肺炎患者11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预后28 d生存情况分为存活组(62例)和死亡组(48例)。收集受试者血乳酸水平,并根据公式计算6 h乳酸清除率,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受试者血清NT-proBNP的水平,溴甲酚绿法检测受试者血清ALB的水平。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老年重症肺炎患者发生死亡的影响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6 h乳酸清除率、血清NT-proBNP及ALB对老年重症肺炎患者发生死亡的预测价值。结果与存活组比较,死亡组6 h乳酸清除率、血清ALB水平降低(P<0.05),血清NT-proBNP水平升高(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6 h乳酸清除率(OR=2.035,95%CI:1.511~2.741)、血清ALB水平偏低(OR=2.132,95%CI:1.662~2.735)及血清NT-proBNP水平偏高(OR=2.671,95%CI:2.182~3.493)是老年重症肺炎患者发生死亡的危险因素(P均<0.05)。ROC分析显示,6 h乳酸清除率预测老年重症肺炎患者发生死亡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789(95%CI:0.703~0.874);血清NT-proBNP预测老年重症肺炎患者发生死亡的AUC为0.762(95%CI:0.671~0.853);血清ALB预测老年重症肺炎患者发生死亡的AUC为0.726(95%CI:0.628~0.825);三者联合检测预测老年重症肺炎患者发生死亡的AUC为0.900(95%CI:0.843~0.957)。结论老年重症肺炎患者6 h乳酸清除率、血清ALB水平降低,血清NT-proBNP水平升高,联合检测对老年重症肺炎患者发生死亡事件具有较高预测价值,可能作为预测老年重症肺炎患者发生死亡的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肺炎 6 h乳酸清除率 N末端脑钠肽前体 白蛋白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